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章 训练情商:开启改变命运的“导航仪”

当情商的比重开始占据成功的80%时,快速找到提升情商的具体办法,变得刻不容缓。幸运的是,心理学家为我们提供了相应的理论,给了我们恰当的建议,从这些建议与理论中积极学习,我们就能够真正地进入情商世界,并学会运用情商来赢得自己的发展契机。

让述情能力促进理解

在产生情绪以后,我们往往会使用两种常见的方式来处理情绪:

发脾气、指责或抱怨他人,这样做的确会释放情绪,却往往会伤害他人感情;

隐忍不发,这是中国传统文化所提倡的,但它对人的身心健康与长久的情感关系明显有害。

两种情绪处理方式都有问题,所以,如何处理当前的问题便会成为考验情商高低的重点。对于高情商者而言,“述情”往往会让他们摆脱以上两种情绪处理方式所带来的危害,获得更好的处理结果。

娇娇是某地方政府的公务员,她所在的单位由于尽力争取,得到一片自建居住用地,这就意味着,所有的正式员工都有机会获得房子,而娇娇身为出色的员工,自然也在其列。

一日,她接到通知,单位决定给她一套一室一厅的房子。但她了解到,一起分房、与她工作年限相同的其他同事分到的都是两室一厅。领导给出的解释是,其他分到大房子的员工都是已婚,她是单身,所以才有此安排。

这让娇娇感觉有些不公平:她又不是自己乐意单身的,而且已经处于恋爱期,只是暂时还未踏入婚姻罢了。但分房却是有关一生的大事,房子可能就分这一次,日后也不可能再有机会给她调换成两室一厅。

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她找到了主管领导,并将自己的理由娓娓道来:“领导,一样的工作年限,别人分到的都是两室一厅,我分到的却是一室一厅,我感觉委屈。毕竟又不是我想当老姑娘的,而且照我的情况来看,这一两年结婚的可能性很大,我希望您能理解我一下。”

令她意外的是,在她的叙述下,领导竟然答应了她的请求。

很明显,娇娇具有很强的述情能力——这种述情能力也恰恰是高情商者的典型特征。在遇到此类事情时,一般低情商者往往会指责领导不公平。一个“不公平”,一个“很委屈”,前者是在指责领导办事不公正,而后者却是在表达自己的感受,这也恰恰是高情商者最常用的叙事方法:他们只是陈述自己的感受,而不是在指责他人。

想要利用述情来改善人际关系,进而实现自我人生的改变,我们就必须要懂得述情能力的来源与培养方法。

述情能力多半由父母培养而成

述情能力往往是在学习说话的过程中习得的:一个父母常常在儿时对其述情、共情、很照顾他的孩子的感受,其述情能力往往会很高,反之便会很低。

一个小男孩在商场中不小心与父母走散,这让他害怕、伤心,在惊慌失措地寻找父母的同时,他甚至有可能放声大哭。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很可能并不懂什么是害怕与伤心,但是一旦父母找到他,关心地问道:“你是不是很害怕?”“你很伤心对吗?”他便会明白,自己刚刚的情绪是怎样的。慢慢地,他会理解自己的感受,长大后,其述情能力便会更高。

反之,若成长过程中,父母不关心孩子的内心感受,而是在孩子犯错后只是一味地批评、指责,那么,他便会有意识地压抑自己真实的感受,这会让他形成一定程度的述情障碍。长大后,这样的孩子往往也很容易在情感关系中遇到问题。

表达你的个人感受

在传统文化的熏染下,我们习惯性地将不满、生气、愤怒等负面情绪进行掩饰与克制,以避免伤及人际关系。但事实上,良好的人际关系并非靠克制与掩饰来维系的,真诚相处的人并不需要隐藏自己的愤怒与不满,而及时的述说,往往会令负面情绪得到释放的同时,令双方增进理解的机会。

在表达个人感受时,你需要学会以陈述自我感受为重点的有效叙述:

“当……的时候(引起情绪的具体时间或言行),我觉得……(你的感受)因为……(引发你情绪的理由)”比如:“当你告诉我你不愿意接手这项文案时,我感觉很失望,因为按你的职责来说,这是一件分内的小工作。”

这样的表达意义在于,它可以让对方理解你的心情或感受,又可避免刺激或引发对方的心理防御,这与“都是因为你……你……”这类以责怪为主要内容的表达有着极大的区别,因为责怪只会让对方也产生愤怒与不满情绪,从而对人际关系产生更大的破坏作用。

用真实与客观来进行述情

述情并不是一味地表现自己的感受即可,而是要保持客观与理性、真实的态度来进行。一个人在述情时越客观,与他人产生误解、与社会形成矛盾的几率便会越低。

述情的基础在于,个人能够时刻觉察自己的情绪,当情绪来临时,可以感受到自己的情绪变化,并在情绪变化时,学会保持客观。保持客观,就可以清楚地知道客观事实与主观想象之间的区别,就能够避免用自己的主观想象将客观事实过分渲染。

保持客观的方法其实也很简单:当你尝试对一件事情进行描述的时候,不如问一下自己:我说的是事实吗?

比如,回想一下,上一次与亲密的朋友见面、聊天距离现在有多长时间了?

以“天”为单位来形容,比如三天,这是一个事实;以“小时”为单位来形容,比如四小时,这是一个事实。

但是,一旦使用含糊的词语,比如“很久”就不够客观、容易引发分歧了。所以,在述情时,你应该尽量使用准确的词,而不是使用“总是、很久、习惯”一类的带有含糊意义的词,这样才不容易引发对方的反驳,因为你说的本身就是客观的事实。

述情能力的提升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若你在儿时缺乏述情能力的教育,那么,在成年后,你往往会需要更长的时间去锻炼自己的这种能力。一旦你习惯了使用述情能力后,由于情商能力的提升,你的生活也将会出现质的提升。

消除情绪按钮,间接改变性格

既然情绪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心理波动,那么,我们自然会根据情绪的具体提示去行动。但是,情绪有时候也会出现问题,给人们制造麻烦。此时,人们需要做的就不是遵循内心的指引——在情绪波动的情况下,继续遵循情绪的指引只会让你变成情绪的奴隶,而改变自我情绪的反应模式,才是正确的做法。

就如同人们在开车时要看交通指示灯一样,我们必须要根据灯的提示决定停或者行。可是,有一天当你发现四面路口一直都是红灯,那么,你需要做的,便不能是一直等待——或许,此时,慢慢地开过去,然后打电话报修,请人来修理红绿灯才是最正确的做法。

明杰曾有一段时间因为工作需要到美国出差。刚到美国时,他去店里买东西,店里的店员竟然听不懂他在说什么。这让明杰觉得愤怒:这简直是奇耻大辱!他是不是在歧视我?

但是,明杰心里也很清楚,如果对方说的是别的问题,比如,他的身材,他却一点也不会紧张,因为他身材高大,他对此感觉非常安全。

这让明杰想起一件事情,一日,他与朋友在小聚以后回到了家,他太太询问道:“你们聚会的时候聊了什么?”

一向对太太温柔的他突然感觉有一股无名火从心底蹿了出来:“关你什么事?”

随后,两人发生了争吵,他感觉太太打听得太多,给自己的空间太少;而太太则感觉他莫名其妙,自己明明是关心他,反而被无端训斥,心中自然委屈。

其实,明杰之所以会突然发火,是因为他与朋友的聚会并不愉快:朋友谈起了大学时期一桩事件,而这件事情恰恰是明杰最丢脸、最不想让人知道的事情。

其实,两件事情都是因为明杰的情绪按钮被人触碰到了:情绪按钮是个人内心的某个防御机制,它就如同人身上的情绪电源的开关一般,一旦被触碰到,便会立即有相应的感受被唤醒,人们便会体验到相应的情绪。一旦他人触碰到那一按钮,就是启动了防御机制,而在防御机制下,个人会调动起内心的反抗、挑战、自责、抱怨或者愤怒,严重时则会出现失控情况。而这种情况也说明,所有在他人看起来仿佛是“无名之火”的愤怒,其实多数都是事出有因的。

情绪按钮多与成长经历相关

情绪按钮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在个人成长过程中,与过往经历相关,特别是儿时的经历。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心理还很脆弱,经历一些大事件便有可能留下强烈的情绪体验。在发生了一些能够对大脑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刺激的事件以后,潜意识牢牢地记住了这些事件的场景与当时的感受,成年以后,一旦遇到类似的场景,大脑铃声立即唤醒当时的情绪来提示自己,从而起到防御与保护的作用。

比如,有些人儿时被狗咬伤过,便会在大脑中形成对狗的恐惧,这种恐惧情绪会让他在很长一段时间看到狗就躲得远远的,从而有效地保护自己。在这期间,他会形成一定的情绪按钮:看到狗就联想到被狗咬的经历,就害怕,于是想躲开。

长大后,虽然个人已经有能力保护自己了,但儿时对狗的恐惧并不会完全消失,虽然有些人会表现得克制,但有些人在看到了狗以后,还是会因为恐惧而立即躲开。但事实上,需要保护的只是当年幼小的自己,而不是成年以后的自己——“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所讲述的也是这一道理:因为被蛇咬伤而恐惧与蛇形态相近的井绳,其中的防御保护机制已经形成,类似的事情重复发生时,不会经过理性的思考与分析,而是本能地起了情绪。

情绪按钮一旦行成,便会类似本能

不同的人由于接受程度与处理能力上的差异,也会导致在经历同样的事情时,会形成不同的情绪按钮。被蛇咬、被狗伤到,这样的事情对某些人是一生的恐惧,但对某些人而言可能就是一时的恐惧而已。但是一旦形成固定的防御机制,在此后的成长过程中,此类情绪便不会经过大脑皮层加工而直接产生:它们已经变成了一种类似于本能的反应。

在这种类似本能的反应中,情绪开始形成“触动—情绪—行动”的反应原理。它们产生的速度要比那些经过大脑加工而产生的情绪快得多,这样可以有效地保护自己,使自己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

不同的经历可能会导致不同的情绪按钮,比如,有些人害怕吵架,有些人怕受委屈,有些人怕被拒绝,有些人害怕被否定。可以说,儿时受到伤害越多的人,情绪按钮也就越多,这样的人在以后的生活中,特别是情感关系中,情绪便会越多,进而影响到个人人际交往能力的稳定与人格魅力的发挥。

一个人若想使自己的情绪保持平衡,管理好情绪,成为一个成熟稳重的人,就需要穿越这些情绪按钮,摆脱它对自己、对人生的控制。

弱化情绪按钮,让自我得到成长

情绪按钮一旦被触发,大脑潜意识便会认为,原来曾经给自己带来危险的场景又一次出现了。情绪的出现是为了保护自己,而实际上,虽然类似的场景出现了,但人们并没有受到伤害的话,原来的记忆便会被一点点改写。在这一过程中,让自己不要逃避,直面情绪,便等于是在告诉潜意识:我已经看到了你的提示,你的任务已经完成,这种情绪可以消失了。

具体实施可以按以下方法来进行。

一旦觉察到情绪按钮被触动而产生了情绪,首先诚实地感受它,不要转移注意力,更不要逃避内心的痛苦:将你的注意力只放在情绪上,直到情绪慢慢地消退。

同时做深呼吸,将气吸到腹部,将胸腔下方的横膈膜下降,腹部鼓起,使肺部底端肺泡的废气能够与氧气充分地进行交换。

腹式深呼吸可以激活人体副交感神经系统,令被唤醒的潜意识开始恢复常态,使快速跳动的心脏慢慢平静下来,恢复到正常的心跳,使整个人的身心趋于平静。

腹式呼吸法,让你彻底放松的呼吸法

试着双脚张开至与肩部同宽,上半身挺直的同时,与大腿呈直角,想象你的脊椎正在逐渐地拉长,从头顶一直向上方延伸。

最开始时,由于个人可能无法知道动作是否规范,可先轻轻吸一口气,将双手分别放在胸前与腹部上,缓慢而深沉地、逐渐收起肚子,一边由嘴巴吐气,尽量将腹内的气彻底地吐干净。

接着,从鼻子缓缓地吸气,吸气的同时,将注意力放置于腹部,使腹部随着空气吸入的节奏慢慢地扩张。

在具体行为上,在不伤害他人与自己的前提下挑战自己,做一些从前做不到的事情。

挑战自己,做一些从前自己不会做、不常做的事情,可以使内在记忆被更快地否定,从而更快地战胜负面情绪,减少情绪按钮触发概率。

比如,对于由于男朋友不接电话便拼命地接着打甚至疯狂地寻找男朋友的亲朋好友帮忙查岗的女孩,现在可以不再打男友的电话,而是深呼吸以后,改去一些不常去的地方逛逛街,等男友主动来电话。

人总是需要做一些之前做不到、不会做的事情,才会真正地成长。在这个成长的过程中,还会伴随着一些伤痛。成长本身就是痛的,哪怕只是去锻炼身体,也只有真正地感觉到肌肉略有疼痛,才会逐渐地适应现在的运动强度,并且在运动量相同的情况下,不再产生酸痛感,人的力量才有可能会成长,而内心也是一样。唯有痛才能成长。

只有直面自我情绪,挑战自己的惯有情绪按钮,采取和以往情绪化方式不一样的理性方法去处理问题,才能够让自己的情绪管理做得越来越好,使自己整个人越来越温和。在情绪改变的情况下,性格也将间接改变。一旦性格改变,人的命运也会改变。

塑造自我,建立强大的自我意象

戴尔 · 卡耐基曾经说过:“一切的成就、一切的财富,都始于一个意念,即自我意象。”简单来说,自我意象就是“我属于哪种人”的自我观念,它建立于我们对自身的认知与评价基础上。一般来说,个人的自我信念往往会依据于自我过去的成功或失败、他人对自身的反映、自己所处环境的比较意识,特别是童年的经验而不自觉地形成。根据这些与自身切实相关的经历,人们在心中得以形成“自我意象”。

仅就我们自身来说,一旦某种与自身相关的思想或信念进入了这幅“肖像”后,它便会变成“真实的”,我们极少会怀疑其可靠性,而是会根据它去活动,就如同它的确是真实的一般。在人生中,成功的自我意象往往会对个人人生起到奇妙的促进作用。自古以来,许多成功者都曾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了“心理图象”与“排练实践”来进行自我改善,从而获得成功。

法国拿破仑一世在成为王者、带兵横扫整个欧洲以前,便曾经在内心的想象中“演习”了多年的军事。法国著名作家摩尔根在《充分利用人生》一书中,便引用了拿破仑的例子:“拿破仑在上学时所做的阅读笔记,在付印时竟然多达400页。在这些笔记中,他不仅仅是将自己想象成了一个司令,而且还真实地站在司令的角色上,画出了科西嘉岛的地图,并在进行了精确的数学计算后,列出了他有可能布防的多种情况。”

拿破仑在事业的每一个成就实现以前,他便在想象中预先地实现过了。

这真是一件奇妙的事情!难怪心理学家总是将“心理意象”视为是“改变个人人生的魔术”。耶鲁大学心理学家威廉·爱德华对此就持认可态度:“生活中的成功并不是在和他人比较的过程中获得的,而是取决于我们所做的与我们能够做的相比之下的结果。一个成功者总是处于与自己的比赛中,他们不断地对自我记录进行创造,不断地改善自我、提高自我。”而对于那些本身就拥有高情商的人而言,他们自然不会放弃这种难以抗拒的魔力。

认知自我意象的神奇之处

自我意象是一个神奇的存在:个人的情感、举止、行为甚至是能力,永远与自我意象相一致。它是对人的个性与行为进行决定的关键所在。你希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会按照那种人的习惯行事。所以,一旦你将自己想象成了“失败者”,你便会不断使结果趋向于失败。也许你拥有良好的愿望、极佳的机遇、顽强的意志力,但这些在失败的自我意象中,所起到的作用都是负面的。

改变自我意象便可以使自己的个性与行为得到改变,但这并不是全部,自我意象还能决定个人成就的最大界限,它将会决定你能够做什么、不能够做什么。如果你可以将自我意象进行扩展的话,你便可以使自己的“潜在领域”得到扩展。对自我意象进行适当的发展可以使个人拥有新的才华与能量,并最终使个人走向成功。现实生活中,许多成功人物之所以可以成功,主要是由于他们总是按照成功目标来进行问题的积极思考。他们总是根据特定的条件来对自己的目标进行设计,从而使思维与目标达成一致。对目标进行积极的协调,树立起强大的自我意象,将会使我们的梦想与现实接轨,而那些消极无为的自我意象则会使梦想归于破灭。

想要真正地拥有美好生活,便需要让自己学着拥有一个建立于现实基础上的自我意象,并一直朝着这一目标不断前进。学着接受自我、信任自我,一旦自我激励的过程开始,自我塑造的过程也会随之开始。以下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建立起强大的自我意象,塑造出那个自己一直梦寐以求的自我。

从现在开始,帮助自己绘制准确的自我肖像

目前的自我意象是根据想象中过往的自我而形成的,而过往的自我意象又是对过往人生经验作出的解释与评价。

过去,你可能使用过某种方法尝试着绘制出自我肖像,而结果却不太准确。此时,你可以利用这样的方法来绘制出一幅非常准确的自我肖像。每天腾出半小时的时间让自己独处,在排除干扰的情况下,尽量放松,让自己感觉到舒适。然后,闭上眼睛,开始锻炼自己的想象力——不管是想象成功的快乐,还是克服困难、战胜恐惧,你都可以在脑海中进行肆意的想象。

一位对拔牙有天生恐惧的病人曾经用这种办法克服了对拔牙的恐惧。一开始,她并没有成功,后来,她开始想象所有与拔牙相关的细节——诊所中到处弥漫着消毒水的味道,病人的躺椅扶手上皮革已经有些粗糙,医生温柔的话语、将手伸到自己嘴边时,露出那副修剪得非常整齐的指甲等。慢慢地,她真的不再害怕拔牙这个小手术了。

在这项练习中,想象环境中的各个细节是至关重要的:由于你必须要考虑实际的目的,你就必须要创造出一个实际的经验,若你想象得足够生动与详细,那么,仅就你的大脑神经系统而言,你的想象训练便相当于一次实地的体验。

要记住:在这半小时内,你就是你所想象的那个人,你正在经历你想象的那件事。而且,在想象中,你的一切行动都是成功的、理想的且是适当的。

坚持练习,你的神经自然会负起责任

昨日的行为到底表现如何,对你已无关紧要,你也不需要再去期望明日会有理想的行动,你的神经系统到时候自然会负起责任——若你坚持练习下去的话。想象能够让你按你期望的那样,行动、感受与存在。

若你一向畏惧于在众人面前表现自我,想象自己能够在大庭广众之下轻松而镇定地行动,并且因此而感觉到舒服、自在。

若你在某种情况下恐惧与焦虑,想象你轻松自如地行动、有信心且有勇气,并且因此而感觉到自信与开朗。

通过此类练习,你的大脑与神经中枢系统会建立起新的“记忆”,或者将这些持续的想象存储成“数据”,并建立起一个新的自我意象。在进行一段时间的练习以后,你会惊喜地发现,你的行为已经完全不同了:你已经多多少少在那些原本做起来很困难的事情上有了自动、自发性,甚至你已经产生了“毫不费力”的感觉。

这是一种必然。对此,心理学专家、情商领域出色的研究者哈利 · 爱默生 · 佛斯迪克博士有自己的看法:“将自己生动地想象成失败者,这并不能令你因此而畏惧失败,并鼓起勇气;生动地将自己想象成胜利者,却将给你带来无法估量的成功。伟大的人生是以你想象中的蓝图——你希望带来什么成就,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作为开端的。”

当你尝试着想象、不断地建立起强大的自我意象、越来越细致地描绘出自己的人生肖像时,你会发现,自己的确在一点点地向着更好、更强的自我发展、改变。

着手神经链,去改变需要改变的

低情商中的多种表现往往是拙劣的习惯,而这种习惯的养成往往如同纺纱:一开始时,它只是一条细细的纤维。但是,随着我们不断地重复相同的行为,原来那条纤维上不断地开始缠绕上一条又一条的纤维,最后,原来的细线终于变成了粗绳,将我们的行为与思想缠得死死的。此时,情绪往往已形成固化反应。

在现实生活中,当你出现沮丧、生气、压力大的感觉时,你所采用的是哪种方法来缓解自己的不安与焦虑?是与人争吵、逛街,谈心还是吃东西?

早上八点是上班的高峰期,这一天,蓝明开着自己的小车去上班,但因为车流量过大,眼看着就要迟到了。

后来,好不容易车龙向前移了移,但蓝明前面的司机就像是睡着了般没有移动丝毫。见状,蓝明拼命地按喇叭,可前面的司机似乎不为所动。此时,蓝明心中气极,双手紧紧地握住方向盘,仿佛是在掐着前面司机的脖子一般。恼怒的蓝明甚至想道:“下一秒你再不开车,我就冲上去把你揍一顿!”

又过了一会儿,蓝明见前面的车子依然未动分毫,他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怒气。终于,他打开车门,下车冲上前去,猛敲那辆车的车门。见有人来找事,前面的司机也不甘示弱,下车冲向了蓝明。就这样,一场恶斗在大马路上展开。

结果,强壮的蓝明在这场争斗中获得了胜利:他成功地打碎了那个司机的鼻梁骨。但他的人生却因此而陷入了低谷:对方控告他犯了故意伤害罪,等待他的将是法律的制裁。而且,蓝明也因为这次的事件将工作给弄丢了。这让他后悔不已:自己刚刚下定决心不再与人争执,谁知,才过了几天,便发生了这样的事情。

低情商者往往会对自己所经历的低情商行为有所觉察,并期望通过意志来改变个人行为。但是,改变并不能单凭意志,因为除非你拥有极强的动力,否则意志的效果是无法维持长久的。身体肥胖者多数会希望通过意志来减肥,但这样的减肥往往会以失败告终:在没有快乐的刺激下,吃不到想吃的食物所带来的痛苦,会让减肥者们的意志力变得脆弱,而这种脆弱的状态根本不可能实现个人行为与人生的改变。

如果我们想要改变自己的低情商行为,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将自己的旧行为与痛苦进行联系,而将自己所期望获得的改变与快乐相连——这是一种心理学上的刺激法,我们乐于享受快乐而回避痛苦。

其实,人类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逃避痛苦、得到快乐。借着这样的力量,我们能够使自己的旧有行为得到改变,也可以帮助积极的新行为定型。在心理学上,心理专家们一向推崇“神经链调节术”来改变低情商行为。这种方法的本质即依赖于人们对快乐的追求、对痛苦的逃避来调整神经认知,从而使个人去追求自己所期望的人生。

了解“神经链调节术”的本质

“神经链调节术”提供的是一套特定的步骤,以求生活出现持久的改变。在运用此方法前,了解神经链形成的过程是必要的。在我们经历了重大的快乐或痛苦时,我们往往会寻找各种原因。不管原因是什么,由于个人主观上的判断,我们很可能会因此而产生错误的认知,从而错失解决问题的机会。

不过,在你正式使用该方法时,你需要具备两个信念:

你的问题是可以马上得到改变的;

你需要对自己负责。

这种“负责”可分为三个部分:

你需要确定“有些事必须要改变”——记住,是“必须”,而不是“应当”改变;

你需要相信“我必须推动改变”——只有你才能改变你的生活;

你需要相信“我有能力来改变”——若你不相信自己能做到,那么,你势必会失败。

四大步骤,改变你认为难以改变的

如果你渴望自己的情商得到提升,那么,参考以下四大步骤,将会给你带来积极的结果。

确定你想要的是什么,而阻碍你的又是什么

你要的越明确、越具体,你就越能在后续的改变过程中发挥力量,快速地达到目标。而且,你必须要知道,是什么阻碍你得到自己想要的。不消说,阻碍我们改变的原因,就是我们将改变与痛苦连在了一起,因此我们宁可不改变,因为我们对改变后的结果不知道而心怀恐惧。

在上述案例中,蓝明的习惯性暴怒之所以长期得不到改变,就是因为在看他来,改变了自己的性格,就意味着对他人“服软”,而这种“服软”在他的意识中是缺乏男子气概的表现。

找出改变的杠杆,在心理上产生迫切感

对情绪、习惯的所有改变,必然是改变了神经链中对痛苦与快乐的诠释的结果。值得一提的是,当我们达到了痛苦的临界点,且旧有行为带给我们的痛苦大于我们所能得到的快乐时,改变的行动就能发生,这就是改变的“临界点”。

这种“临界点”与杠杆原理相似:杠杆的一边是痛苦,一边是快乐,痛苦超过快乐时,改变便会发生。

促成改变的最有力杠杆是发自于内,而非来自于外的痛苦。若我们的行为与设定的标准不一致,“内我”与“外我”之间便会形成差距与压力,而这种压力会有效地逼迫我们去改变。

因此,当你有改变的想法时,不如想象一下,一旦不去改变,痛苦将会有多大;改变了以后,快乐又会有多少。对于习惯性拖延的人来说,不去改变拖延的习惯,便有可能失去上司、公司的信任,甚至失去工作与资金来源;而改变了这种负面习惯,得到的发展机会便会越来越多,这本身就是一种痛苦与快乐的相互比较。

终止旧有行为模式

在最开始时,旧习惯、旧情绪之所以持久,是因为它们能够给我们带来短时间的快乐,但改变却会带来痛苦。这就如同有些人因为受伤而受到了他人的关注,为了继续引发关注,他就不愿意自己的伤过早康复一般。此时,我们必须要加强“杠杆”的力量,为自己寻找到更大的压力来源,迫使自己去寻找改变行为。

另外找出一个新的且有益的行为模式

这一步是建立长久改变中最重要的一步:如果你想戒酒,那你就必须要想出新方法,来取代过去自己从酗酒中得到的快乐;若你实在想不出什么好办法,不如向那些成功戒酒的人去学习,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

当这一新行为模式发生后,你就需要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这一新行为,使它在我们的脑海中形成稳固的神经链,直到它可以带你摆脱痛苦、得到快乐为止。此时,它便能够在你的脑子中建立起新的神经渠道,令你的新行为形成“新的习惯”。

在此期间,强化与鼓励是必不可少的:若你是一个习惯性愤怒的人,每一次控制住怒火,就奖励自己一件喜欢的东西,这是正面强化;每一次发火,便惩罚自己当晚不能去看喜欢的连续剧,这是负面强化——两者都可以帮助新行为固化成自发性的行为。

“神经链调节术”可以用在负面情绪的改变、优秀习惯的养成上。当你发现新行为能够让你感觉到快乐、旧习惯令你不适时,你的改变便已成功。此时,你不如检查一下这种改变的结果:你所坚持的改变对你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它是否促进了你的事业或人生?当你的答案是肯定时,改变便会进一步固化,形成新的习惯。

四下无人时,再做自己

中国心理学家龚浩然先生在1985年提出了一个有关成功的重要观点:“智力正常,个性成才。”只要智力正常,每一个人都有成才的可能性,关键在于,个人是否从小培养与发展了良好的个性。

这一观点同样受到了国外心理学家的认可,美国心理学家奥利弗·万德尔·赫尔姆斯认为,美国最出色的总统之一富兰克林·罗斯福“虽然智力水平中等,但是其性格却是上等的——他知道尊重他人与表现自我同样重要”。这种性格上的出色,其实就是情商上的出色:他们懂得在什么时候去张扬个性,更懂得在什么时候要坚守自我。

相比之下,现代人一味地追求个性上的特立独行,却忽视了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平衡需要有效的努力才能够达成。

在某公司担任设计人员的李一是个个性张扬的女孩,她热爱无拘无束的生活,并将规则与条条框框视为死敌,在她看来,一切压制个性的表现都应该是被歧视、被废除的,这种对个性的追求在她的工作与生活中表现得非常明显。

穿着新潮自然不必说,李一连发型、整体造型在整个公司都算是别具一格的。部门主管提醒过她好几次,每一次,她都振振有词:“这就是真实的我!你不是说过,我们年轻人应该追求表现出真实的自己吗?”

如果她的张扬仅止于此,那么,李一的主管也不会太过于左右为难:李一太自我,完全不将别人的感受放在眼中。有一次,主管让身为企划的李一制作广告宣传图的二次渲染,前期工作已经由其他同事做好了,而李一的任务只需要按要求进行色彩方面的细化即可。为了防止李一太过修改图片,主管还特意嘱咐了她。

谁知,一天后,到达主管手中的广告宣传图早已完全变样——这让负责此事的同事非常生气,部门主管也很尴尬。当主管问李一,为什么不按要求来修图时,李一的回答是:“如果他做得没有我出色,为什么我不能进行修改?”

虽然说设计人员需要创意,提倡个性,而李一的才华也的确让人欣赏,但很多同事已受不了她张扬到跋扈的个性。

如果非要我们比较的话,张扬个性肯定比压抑个性舒服。但是,如果张扬个性仅仅是一种任性,甚至是对自我缺陷的放纵、对他人自尊的藐视的话,那么,这种个性与自我表现对你的人生不会有任何的好处。

会出现这种情商不高的举动,关键就在于“活在人世,做我自己”的念头在作祟。想要训练自我情商,第一要务就是要修正这个初看合理、其实荒谬的想法——活在人世上,你不仅仅要做自己,也要做他人眼中的“自己”。

“做真实的自己”与“他人眼中的自己”有什么差别?其实,我们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其不同。

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一生都在研究个体差异,在他看来,一个人有三种不同的“自我”。

“本我”:最黑暗的原始本能

“本我”即人类最原始、最本能、最不加修饰的自我。这是一种生物本能,更是人类原始力量的来源。如果非要将其归类的话,它追求的是“快感自我”:一切以满足原始本能为起点,而不需要受到理性、道德、法律与各种社会习惯的约束。

疲惫了就睡觉,饿了就立即饕餮而食,看到了好东西就占为己有,不高兴时便随意发泄、大闹一通——“本我”透露的是人性面中不受约束的自私与贪婪面,它是人类最黑暗的性格。

“自我”:理智与欲望的妥协面

“自我”是人格的表层,它是被现实化了的本能。就如婴儿一般,在成长的过程中,孩子们会逐渐懂得,只有听话的乖孩子才会受到社会的宠爱,只有接受交通规则才不会受到伤害。

“自我”依然是为了追求个人快乐而实现的,但是,因为考虑到了社会环境的需求,它得到的快乐被延续与减缓,但在这一过程中,个人理智的一面开始不断地和与生俱来的欲望做斗争。

“超我”:社会所期望的“我”

如果说“本我”追求的是“快感原则”,“自我”遵循的是“现实原则”,而“超我”所遵循的便是“道德原则”。在成长过程中,接受道德的熏陶,接受良心的评判,追求理想的生活,共同构成了我们的“超我”,而这一“超我”也恰恰是社会期望我们所表现出来的形象。

举例来说,“人无信不立”,“惟贤惟德,能服行人”,所有传统道德中留下来的古训,都是为了提醒我们,身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我们需要表现出怎样的“超我”。

所以,我们需要去相信这样的社会规则:助人为快乐之本,尊重他人他人才会尊重你,以礼相待才能换得礼尚往来,为人善良者做起事情来也会比较容易。这些人性的优点,就是“超我”组成的架构,更是情商中重要的准则。

但是,与原始的“本我”相斗争无疑是痛苦的,而去做他人期望中的“超我”又是如此艰难,此时,我们就需要利用“自我”去协调“本我”与“超我”之间的差距与困惑。

那些低情商的人,会不分时间地点地去展示“本我”;中等情商的人,会有一定选择地去展示“自我”,比如,对陌生人毕恭毕敬,对亲近的人随意发怒;而高情商的人却会更多地去展示“超我”——那个经过了道德、法律与社会习惯约束的,能够被认同的自我。

过多地想做自己,是因为你无法控制原始的“本我”——那个自私自利、粗糙而又冲动的自己,不仅会伤害他人,更会损及自己。

也许你会问:“那什么时候,我可以放心地去做自己?”

最好的建议就是:四下无人时,再去做自己。

只要眼前还有人——别管他是你的朋友、爱人、家人,还是你的上司、同事抑或是下属,请管好你的“本我”,哪怕你眼下心情不佳、烦恼满腹,你最起码也要以“自我”现身,给予他人最起码的尊重,展示自我最基本的教养。

等到四下无人时,请再拿出“本我”之个性,你不需要再顾及形象,你可以肆意发泄。请记得,只要当下有人,你就不应该肆无忌惮地去追求个性地“做我自己”。

这种不时地放弃张扬个性,看似委屈自己,其实,是用你的情商来尊重他人,带来人生的新契机。

从自我效能开始,追求美好人生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渴望更好生活的本能,在这种能力的推动之下,个人自然会衍生出许多的愿望,期望未来的生活能够更加美好、自己的命运能够更加顺利——变得更漂亮、变得更健康、挣的钱更多、工作更顺利……但现实之中,能够实现一年比一年好的人其实并不多,究其原因,不过是个人在追求更好生活上并没有全身心地投入。

秋天到了,天气预报刚刚提醒市民,近几天感冒指数上升,请做好预防工作,赵雅便毫无悬念地成为了第一波感冒病人。轻车熟路地来到医院、接连挂了五天的吊瓶、服下数十颗大小药片后,她信誓旦旦地对着前来照顾自己的友人红儿说道:“这次感冒好了,我一定会好好锻炼身体!”

“算了吧你!”红儿白了她一眼,“我和你认识了这么多年,听你宣言都多少次了,没见你成功过一次!”

赵雅如同鼓气球被刺破一般,顿时斗志全无。自己过往的表现的确太过丢人,就为了锻炼身体、提升体质这件事,她赌咒发誓不知多少回了。可惜,每一次都是无疾而终,最长的一次,她坚持了一周——下一次,又是在再次生病时,“锻炼”才会被再次提起。

赵雅的失败,其实正是源于自我效能的低下:若说自我感受只是单纯的自我感知,可以没有任何参照物存在的话,那么,自我效能却往往产生于互相的关系之中。我与某物、某人、某事之间存在某种关系时,我能达到的感受与水平是怎样的?这样的叙述便是自我效能。

在现实生活中,拥有较高自我效能的人,往往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较高的评价,同时在达成自我目标的过程中,他们往往会更多地关注自己已经获得的成就,并利用这些成就来进一步地激励自己。也正是因为对自我强项拥有较多的信息,所以,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他们的头脑中往往会浮现出更美好的未来,而不是遇到困境后的受挫情景。所以,你所谓的自我、你向往的成功,大部分都是源于你是否拥有较高的自我效能。

人们只会去做他们认为自己可以做到的事情

你很有可能会经常性地听到身边有人在不断地高喊类似于“我要锻炼”或者“我要攒钱”、“我要变得更好”一类的口号,而随后一段时间里,这些人的行为、人生并没有发生太大的改变。然后,你就会听到所谓的口号变成了对人生无能为力的抱怨。

其实,这些人非常清楚,只要自己再坚持一下、做出一点点的改变,生活便会变得更美好。但是,对于他们来说,“下决心—放弃—再下决心再放弃”的恶性循环往往会反复发生,原地踏步成了常态。看他们的经历,也会让我们这些局外人产生困惑:改变自己真的比登天还要难吗?

大部分未能坚持到底的人,都将自己的目标定义成了一种“梦想”,而不是一个具体的行动目标。既然是梦想,梦不能实现也就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了。有统计数据证实:目前,全球范围内,每日有数百万的人在为了戒烟、戒酒或减肥而不断地努力,而尽管其中有不少人可以做到连续几个星期不吸烟、不喝酒,或者真的让自己的体重减轻几公斤,但是,最终仅会有不到10%的人可以永久性地改掉抽烟、酗酒的不良习惯,或者恢复成正常的体态。

对此,心理学大师班杜拉·阿尔波特是这样解释的:那些少数的成功者之所以能够坚持到底,恰恰是因为他们有着高于常人的“自我效能感”,他们相信自己有达成目标的能力、改变人生的能力。而其他人之所以无法达成设定的原目标,就是因为他们在改变的过程中连续地体验到了失败,从而认定自己根本摆脱不了原来的坏习惯、实现不了自己的新目标。但实际上,只有当我们确信自己可以做到时,我们才能够坚持不懈地去克服来自抽烟、酗酒或者暴饮暴食的诱惑。

计划太过随意,便会降低自我效能

很多人往往在下决心时只是喊喊口号,其实喊口号也算是做计划的一种,只是,这种计划将最终的目标设定得太过模糊、笼统。而有些人还习惯将计划设定得过于完美、脱离了实际。拿“锻炼身体”来说,若一个人身体素质较差,那么,将目标定在提升抵抗力,保持一段时间不生病,或者爬上六层楼不气喘最为合适。但是,若个人未能将“锻炼”的目标细化成类似的标准,而只是幻想着自己可以拥有好身材,那么,锻炼计划最后很有可能会以失败收场。

不仅如此,计划做得过于随意,目标是否达成无法评价,任务有没有坚持不好衡量,往往很容易让人产生挫败感。多次的反复以后,人们便会认定,自己在相关的目标上不具备能力,重复的失败体验自然会固化观念:相信自己永远也达不到这一目标。

这也是心理学家的共同认知:相关的成就经验越是匮乏,人们对于自我可以实现愿望的自我效能感便越低,也就越不愿意为之付出努力了。

学着去制定一份有效的计划书

对于这种因为自我效能不足而导致的毅力缺乏,言语上的说服往往最不能起到效果。这时候,与其强调应该怎么做、这么做有多重要,还不如帮助自己去体验一下成功的感觉,哪怕只是微小的成功,都可以使计划得到修正,从而真正过渡到能够用较小、较具体的目标来实现设定目标。这样一来,最终有可能得到完全不一样的结果。

如果你有渴望去实现目标,那么,你完全可以借鉴自我管理领域的心理学家给出的计划制定方法。

设定目标应具体,尽量用数字

模糊的目标会令人感觉不真实且遥不可及,而无法量化的任务又会令人无法评估自己是否正在按计划实施改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必须要学会借助数字。数字的最大魅力就在于,它可以使我们清楚建立起一种意识。

想要减肥的人在计划时不能只说自己“想瘦下来”,而是要问一下自己,到底要变得多瘦?是要如T形台上的模特一样,将体重维持在45公斤~50公斤以内,还是要如同身边的同事一般,可以在商场买到M号的衣服就可以?

想要攒钱的人不能总是一味地设想“等我有钱时……”,而是要在尊重现实的基础上,为自己制定一个拥有可行性的储蓄计划,比如:“在接下来的一年里,每个月将总收入的50%存入银行。”

这样一来,你既明确地知道了自己想要什么,又列出了用来衡量自己是否能够做到的指标。同时,你还可以随时检验自己当下处于什么样的阶段中,是否正在按计划实现目标。

计划必须是当下你可以独立完成,且每一项都是可以完成的

“变得如同比尔·盖茨一样富有”、“和刘德华一样有魅力”这样的目标,对于多数人而言都是白日梦,绝对不应该写入个人计划书中,因为它们除了打击你“不可能实现”以外,根本不会产生其他的作用。

如果短期内实现最终目标有些吃力的话,不如将最终目标拆解成相关的小目标。在遇到了困难、无法顺利前行时,你可以问一下自己:“现在我能做到的、最容易的事情是什么?”找到这件事,并做下去——每一个微小的、确定的进步都是一种成功经验,它们可以有效地提升你的效能感,并推动你向着下一个高一些、难一点的任务进发。

记得给计划中的每一个小目标都加上明确的时间限制

未来虽然会有无数可能性,但是,没有约束力的计划往往难以推动我们马上采取行动,那些“总有一天……”的感慨虽然是一种宝贵的自我激励信念,但它们并非合格的计划内容。

如果你渴望在一年内拥有一家自己的小店,那么,从现在开始,你就要给自己所面临的每一项任务安排、设定好时间限制。比如,三个月后,你要向公司辞职;五个月后,资金要到位,并要做好各项调查,以确定市场情况;再三个月后,选址、购买相关器材、选择合伙人;最后一个月,进货、选择开张日期。

或许你的计划并没有这般复杂,但是,这样安排一下时间表,确定一些简单的小任务与小步骤,对于建立起自我效能、实现目标的确有着积极的作用。

减少举棋不定,留出精力给美好

人生是一条曲线,我们无法选择起点与终点,但是,在起点与终点之间却充满了无数个可以选择的机会。从这一点来看,人生本身就是一场智慧博弈,更是一场心理较量。在这场心理较量中,最考量情商的就是个人选择。

我们总是会面临一些艰难的选择,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根本无法预知自己的每一个选择都将会获得怎样的结果。比如寻找工作、开始或者结束一段不如意的人生,或是移居到其他的城市等等。面对这样的选择,我们应该怎么办?如果我们无法预知结果,那么,我们又应怎样让推测进行得更加周全,以使结果尽量向着好的方向发展呢?

从星期三上午九点钟上班开始,到周五下午四点,总编要的一篇稿子李知迟迟没有写出来。心急如焚的他现在脑袋比一团糨糊还要乱。

但是,这只是他生活状态中的一个缩影。在他看来,最近频繁地陷入效率低下是因为十一放了一个过于悠长与散漫的长假,但十一假期已过去一个多月,他的执行力依然低得要命。此时,被逼到了极致,导致他行为的真凶才露出了它狰狞的面孔——选择困难。

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不管李知是做PPT还是写文章,只要有多个任务要其完成,任务与任务之间便会在李知的脑海中不断地厮打、轮番上阵。选择了A任务,B任务便迫不及待地想要彰显自己“还未完成”,让刚刚进入状态的李知陷入烦恼之中,从而不得不弃A选B。可是刚刚才给了B任务一个小时的时间,A任务又卷土重来,让他欲罢不能。多项选择面前,尤其是当两者皆存在显而易见的优点与缺点时,它们便会成为李知最大的折磨。

人的一生中,往往会面临很多这般或那般的抉择。而且,的确有不少选择会令人举棋不定,在心理上,这种现象被称为“动机冲突”现象。不仅仅是工作任务上的选择,有些人在简单的生活选项上也会遭遇同类困境:有些人会对购物十分苦恼,明明走进超市是为了买一瓶洗洁精,但面对货架上大小十几种牌子的洗洁精,他们愣是空手而归。小至购买生活用品,大至人生规划,此类人都会面临一个问题:选择恐惧症。

选择恐惧症:无法把握真正需求而导致的动机冲突

选择恐惧症所指向的是面临多项选择时个人举棋不定的现象,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动机冲突”。遇到动机冲突往往是因为,当事人并不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动机是建立于需要的基础上,比如,你遇到选择衣服颜色的问题时,首先需要想的是你希望怎样去打扮自己,以及你想要在人前展示什么样的形象。未曾仔细地考虑这些问题,个人内心便很容易产生冲突。即使最后你将各种颜色的衣服都买下来,你也会因为无法把握自己的真正需求而难受——你是被迫做出了选择,而非心甘情愿地选择了一种最中意的选项。

其实,这种对选择的恐惧每一个人都有,因为一旦面临选择,就意味着个人必须要放弃其中的若干选项,而哪怕你失去的是一个垃圾,失去的感觉也总是令人讨厌的。在营销心理学中,这种现象被称为是“购后失调”:你买了A产品以后,会感觉B产品更好;反之,买了B产品亦会让你产生A产品更好的想法。

但是,若一直处于犹豫状态,便有可能变成布里丹毛驴——这是心理学上的知名效应:布里丹之驴徘徊于左右两边的草之间,由于想两者兼得,最终难逃两者都得不到而饿死的悲惨命运。

放弃最优结果,摆脱“非此即彼”的局

让你在选择中受困的并非选项本身,而是你对选择所持有的态度。在面对不同选项时,大脑中“必须选择最优”的决策程序仿佛会自动开启一般,令你陷入两难境地中。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你一定要有一个最优的结果?或者说,为什么你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必须要达到最优?为什么你不能从眼前的选项中退出,去发现更多的可能性?甚至,为什么你不能放弃最优去追求一个虽然平凡但也可以让自己满意的结果?

比如去哪里吃饭,假设你面前有三家餐馆都是你想去尝尝看的,但与其让自己在选择中错过就餐时间而饿肚子,还不如随机地选择一项——反正,你的底线是“填饱肚子”,而不是为这三家餐馆当一次专业的美食评论家。

所以,在选择中最可怕的,并非你所担忧的某一选项有可能导致某一遗憾本身,而是你不由自主地将自己困在了一个“非此即彼”的“局”中,妄图去达到一个完美的结果。这些选项使你的眼界被困,令你对境遇的解读固化,从而也使你在思维定势中盘旋。

考虑自我意识,对选项进行“重新框定”

陷入选择困境中时,你需要对自己所面临的问题进行“重新框定”。下面是一种有助于你在人生岔路口做出决定的方法,在大多数的情况下,我们只需要一个简单的过程,便可以估计出自己所做选择有可能带来的结果。

让选择充分表现出自我意识

面临问题时,你要进行充分的考虑,同时要问问自己:“这样的选择是否代表了真正的我?”之所以这样发问,其实是为了确定是否每一个选择都是你真正想要的,你做出的选择又是反映了何种程度上的你自己。

我们所做出的决定并不仅仅是人生路线,更是让自我生活进入创造性过程的主要表现形式。而且,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更容易做出明确的决定。

将这种评价步骤从对自我行为进行鼓舞与真正产生作用中区别开来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比如,若你正处于自己并不想拥有的位置上,而此时的你缺乏相应的能力,那么内心的自我鼓舞行为就会随之而来。

你可以使用以下询问来帮助自己进一步确定是否个人真正渴望如此:

真实的我可以从这份工作中体现出来吗?

我真的喜欢这个城市吗?

这样的关系是我真正想要的吗?

这种反问方式适合于各种大大小小的决定,你每天都可以使用这种方法来进一步确定自我选择的正确性,特别是当你购买商品的时候。

说出一些特点

如果你根本无法辨别哪种选择才能代表真正的自己,你可以将这个选择的特点大声地说出来。

比如,当你正在进行职业更换的考虑时,你可以进一步描述一下这个职业的特点:它是稳定的还是冒险的?是平淡的还是刺激的?是独立的还是社交式的?你真的适合这个职业吗?

不要认为这样的行为毫无用处,若你可以坚持下去,你会逐渐地从中获得一些有趣的启示。

若你乐于在生活中的每一个方面都使用这种方法的话,将它运用在亲密关系的判断上,它能够帮助你选择出最适合的人选。若你感觉目前与爱人的关系有些疏远,那么,这个方法将会告诉你最终的原因,你也能够发现,对方到底是否适合自己。

进行积极的自我提醒

你要明白的是,在运用这种反问式方法进行选择、做出决定时,你使用的是一种将自我对比理想化的方式,这种方式获得的是最好的自我,更是理想状态的你自己。在这种不断的提醒之下,你个人会变得更有效率、更有创造力,它会让你不断地想起,你渴望成为怎样的人。即使现实生活中依然存在许多不足,这种积极的自我提醒还是会继续。

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多项选择,一方面,我们可以接受一般的选择,另一方面,我们应该去追求最好的东西。而在选择恐惧上所做出的选择,是因为我们所拥有的时间、精力与金钱,甚至是热情,都是有限的,我们只有在某些事情上接受一般甚至是糟糕的结果,才会有足够的资源在另一些事情上去追求更好的结果。

世界上最可怜的,是那些对现实不满却依然犹豫不决、举棋不定的人,更是那些不懂自主、无法抉择的人。让自己勇敢地面对选择,平静而淡然地接受一些平凡的选项,又因此而留出资源与激情去追求另一些卓越的东西,我们才能够拥有简单而幸福的人生。

避免在他人的负面情绪风暴中受害

对于环境污染问题,我们早已耳熟能详,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避免各种各样的污染:空气污染、噪声污染、光源污染。但是,生活中有一种污染却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这种污染便是情绪污染。

对于身为社会人的我们而言,不管你是职场强人还是普通上班族,你都有可能受到环境中负面情绪的影响——你随时都有可能因为周围人的不快乐而成为恶性情绪传染链条中的重要一员。负面情绪永远是人类生活中无法摆脱的一面,而且许多负面情绪往往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人身上。在这种情况下,若个人情商不高,负面情绪的传染往往会成为一种必然。

张部长在清早出门的时候,跟太太吵了一架,因此带着一些不悦的情绪到了公司。一看到副部长,就随口找了件事把副部长狠狠地教训了一番,副部长敢怒不敢言,心里很不是滋味。

副部长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看到了自己的助理在为自己整理文件,于是不分青红皂白地教训了她一番:“这一大早的,干吗做这个啊!”这个助理是个女孩子,稀里糊涂地被批了一顿,但也难开反驳之口。

女助理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区后,正巧男朋友打来了电话。女助理正好抓住了这个对象,把心中的怒气顺势向男朋友发泄了起来:你一直都不疼我,对我不关心,不会照顾我等等,把男友给骂了一番。

她的男友本来心情很愉悦地给女朋友打个电话报到一下,但是却莫名其妙地被女朋友骂了一番,心里感觉压了一块石头,想扔无处扔掉,左右看了一下,无人,想发泄一下也找不到对象。此时,他往脚下一看正好猫咪蹲在那里,马上一脚飞过去:“你这笨猫,哪里不好蹲,蹲到我的脚下,欠踢。”

这便是现实生活中情绪传染的踢猫反应。心理学证明,人的不满情绪与糟糕的心情往往会随着等级的高低与个人能力的强势组成的社会关系链条进行依次的传递,从金字塔尖一直扩散到底层,而无处发泄的那个最小元素,则会成为这场情绪传染链条中的最终受害者。相对于强者而言,愤怒传递链条的最终承受者是受气最多的群体,多种渠道的怒气会进一步传递到他的面前来——除非之前有人有能力、有足够高的情商将此类负面情绪传染拦腰斩断。

人是百分百的情绪化动物,即使在平日的相处中某人表现得非常理性,这种理性也是相对而言,即仅仅是当他情绪正常时他才会有理性化的表现。而且,人在任何时候的决定都与情绪化有着直接的关联。在决定与做事的过程中,消极的负面情绪所产生的破坏作用非常明显。这便涉及到了情商领域的另一个问题:我们要如何去面对他人的负面情绪?

其实,在欢乐的气氛中会感觉到快乐,在悲伤的气氛中会感觉到压抑。虽然从小到大,我们已经学会了很多转换自我情绪的方法,但是,在与那些负面情绪强烈或者突然爆发负面情绪的人打交道时,多数人还是很难做到完全不受影响,特别是当自己身边交往密切的人怀着强烈的消极情绪来到你身边时,那种后天开发、训练出来的,可以迅速察觉自我、稳定自我、转移自我情绪的行为都会变得困难起来,但是,只要你肯加以练习,我们便能够在负面情绪风暴中,将伤害降至最低。

理解:负面情绪如同生病一般无法避免

你或许也是“踢猫反应”在现实生活中传递的一个链条——想要阻止这个反应持续下去,你就必须要主动地从自己开始,不再指责与传染负面情绪,从而中止这一链条。其实,负面情绪就如同一种疾病一般,谁也不想生病,但负面情绪的到来往往与生病一样,多半是不受主体控制的。指责他人有负面情绪,就如同指责他人生病一样荒谬可笑。

不过,若你莫名其妙被他人伤害了,你当然会期望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了保护自己,你有可能会本能地去回击,但因此而引发的言语争执并不能改善双方的感受,也无法解决任何的问题,更谈不上修正对话时产生的误解。所以,你不仅没有保护好自己,还有可能伤害了他人。

其实,说起来,你很可能只是恰好出现在他人发泄负面能量的地点,而其言语、行为与你并无直接关系。可是,因为你们之间的关系,你却需要经常性、习惯性地去承担这类行为所产生的结果。

鉴于直接的回击会加深负面情绪对彼此的影响,你必须要学会换个方法。

若对方足够重要,你可以在保持正向的前提下去化解负面情绪

当一个身处负面情绪控制下的人与你对话时,你应该牢记:他是在说他自己的感受,而不是针对你的。即使那些带有攻击性的指责或者嘲讽都是具有针对性的,你也要让自己试着练习去想:他正在表达愤怒而已。

你可以理解他的状况,但是,每一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感受负责。因此,此时,请体会当下在自己体内的情绪,而不要受对方所说的话、所做的事的影响——说得形象一些,就是让那些带着负面情绪的语言落到地上,而不要伸手去接,更不要揣在自己的口袋中随身带着。

我们应该学会不去回应任何负面的东西,不去浪费时间争吵、反击甚至是解释,更不要试图去教育对方。若你在乎他,就让对方有机会去尽情地发泄,而在他发泄的这段时间里去观察自己的情绪。

这是一个有利于关系发展的决定,你要做的,只是默默地陪伴,试着让对方感受到你的爱心,你也可以说一些话,比如:“我能理解你的感受。”“我很难过你会那样想。”在说这些话时,你应该让自己既不卷入对方的情绪,又可以带给对方有力的支撑。

若对方只是想伤害你,请学会离开

有些人虽然负面情绪缠身,但是当你体谅他们时,他们会表现出感激,而且,他们会尽量不让局外人有“被拉下水”的感觉。但有些人却往往“一句话打倒一大片”,而你在平日里与这些人又不是太亲密,他们在此种情景下,又往往顺带贬低你、打击你。面对这种只想传染、扩大自我负面情绪的人,我们就要抱以警惕态度了。

这样的人在郁闷的时候,只想通过伤害他人来获得某种平衡,仿佛伤害了他人,他们自己就能够得到安慰一般,而这种伤害多数情况下还是心理与精神上的。这种人不仅自己的生活一团糟,同时还会尽可能地让你认为,你的生活迟早也会一团糟。他们甚至会在你的生活中发生值得高兴的事情时,有意无意地暗示你:不要高兴得太早,说不定你哪天就会和我一样倒霉了!

在这种情况下,你能够做到的,只有远离——不管你们的关系远近,当对方的负面情绪强烈到你根本无力抵抗时,那么,你首先要保护好自己,停止一切互动行为,而且要全身而退。在负面情绪全面爆发或者他只想以伤害你为目的时,任何的停留都是对自己的虐待,你此时所要做的,正是先保护自己不受负面情绪的传染。

以上方法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应对他人的负面情绪,当我们选择了正确的方法来代替负面情绪时,这一过程也是在培养、巩固一个习惯,也恰恰是这个健康的习惯,使我们能够更快地走出心情低谷,进而感受到浑身充满了力量。 qHGUVnIthNfMoNGq7aDB57Pz9h1pMMc5U+60/9oKhbNTAhG6RwRwumIFeBjpz+z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