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乐极生悲瓦解自制力

在人们的惯性思维模式中,普遍认为消极情绪会给自身带来伤害,所以多数人在产生情绪消极时会主动地克制自己。但是他们往往忽略了另一方面,会给人带来伤害的不仅仅是消极情绪,很多积极情绪如果缺乏自制,不能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也会造成严重的危害。这种思维很正常,因为人们总是习惯于贴标签,比如有些东西被多数人贴上了“坏”的标签,我们就会本能地抗拒、躲避;被贴上了“好”的标签,就会不加分辨地接纳、追逐。

现实中有许多这样的例子,有些荒诞的事例还上过报纸,被人们当作笑话流传。比如某地一群中年人打麻将,其中一个妇女自摸到一把好牌,因为过于激动,突然晕厥倒地,最后一命呜呼;还有某个县的一个村民,上茅厕的时候发现自己买的彩票中了大奖,欢呼雀跃时忘记自己身处何地,结果跌进了粪坑,险些身亡。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乐极生悲,从非常极端的A面猛地跳到B面,而且在过渡中没有任何准备,就像周星驰电影中的一句台词:“人生的大起大落实在是太刺激了!”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情绪基因中都具备防御功能,就是说当我们处于某种亢奋情绪中,或者过于强烈地表达某种情绪时,防御功能会在你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打开另外一扇门,让你切实地感受什么叫“从天堂到地狱”。

悲伤的消极情绪固然对人不好,但是过于兴奋也不是好事,两个极端都会对人造成伤害,很容易把人带进绝境。尤其是当你把某件事看作是人生的终极目标,当这个目标忽然达成的那一刻,人们往往难以控制地爆发出极端亢奋的情绪。所以,过于亢奋的情绪就会进入一个极端,导致不幸的事情发生,完成“乐极生悲”的整套动作。

“乐极生悲”存在于我们的潜意识当中,这是一种自我调整的程序,并不受个人的控制。按照常理来讲,如果一个经常承受着巨大压力的人突然过度兴奋,这并不是一件好事,我们不仅不能盲目乐观,还要保持一种谨慎自制的态度。

绝望过后是希望,希望过后呢?自然还是绝望。这是一种奇妙的循环,就看你我是否能够在两者之间保持平衡了。

悲伤的消极情绪容易让人走向绝望,兴奋也是一样的。古人讲物极必反,就是这样一个过程。当你陷入一种亢奋的状态,整个人兴奋得连东南西北都分不清,充满高昂的斗志与无穷的喜悦,很可能在下一秒你就会跌入完全相反的另一种境地。或许会感觉茫然,陷入一种怅然若失的状态。这时,过度的兴奋之后并不会让人觉得悲伤,而是一种绝望。

全世界的人都存在这种情绪波动现象,这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心理规律。无论你是清心寡欲的修士抑或是富足安逸的商贾,总会有一些事让你的情绪瞬间爆棚、失控。对于普通人来讲,升职、加薪、喜得贵子、求婚成功,这些事情都会让人陷入狂喜,恨不能拿着大喇叭通知全世界,这都是“乐极”的表现。但需要我们警醒的是,越是这种狂喜时刻,我们越要保持一丝清醒与警惕。当兴奋的力量降临在一个不会控制情绪的人身上时,再积极的力量也会打开一扇相反的门,将其带入绝望的境地。

人们普遍认为,“快乐”应该是最积极、最正面的情绪了,为什么如此健康向上的情绪还会对我们造成伤害呢?其实这倒不能归咎于“快乐情绪”,问题根源还是在我们自己身上,那就是心理承受能力。承受能力和免疫系统类似,都是我们身体的一种机制。就好像我们对别人传达噩耗和坏消息时要先告诉对方:“你要做好心理准备。”好消息同样需要我们有一定的承受能力和心理准备。

心理免疫系统是由潜意识控制的,当我们面临某些挑战或者承受压力时,心理免疫系统就会被潜意识开启。在这种状态下,我们的心理活动会被潜意识刻意压抑,所有内在能量都会被优先用于眼前的困难和挑战。当困难被成功克服以后,一种巨大的心理反差就会炸开花,这种反差和被压抑的心理状态是完全不同的,就像从天到地的一次极限运动,之前压制自己的压力瞬间消失,引起的反弹如果不加以控制,很可能就会导致意料之外的后果。

很多影视剧作品里都会有类似的剧情。比如一个人长期为了一个目标奋斗,几乎将人生所有的力量都集中在了一件事上,可能是对伴侣的追求,也可能是事业上的奋斗。但是当他有一天成功登顶,性格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一个善良的好人会变成一个令人厌恶的恶徒,一个内敛的女子或许会摇身一变,成为交际花。有的人一直承受着某种巨大的压力,诸如复仇、复兴家族,多年来一直为了这个目标而奋斗,突然有一天目标达成,压力消失,负担完全卸下,令人唏嘘的是,这个人不但没能过上轻松的生活,反而因为失去了压力而失去了方向。还有独孤求败的例子,终其一生渴求天下第一,结果等到成为天下第一之后却又黯然神伤,觉得自己没有对手了,好寂寞好空虚,最后郁郁而终。

这些人无一例外,都是情绪过度兴奋的受害者。

所以我们要谨记一点,过度的兴奋和突如其来的转折点,不仅仅意味着成功,也可能是深渊的边缘。虽然很多人可以顺利越过沟壑走向成功,但意志力、自制力差的人毕竟是多数,他们无法抵御情绪过度兴奋的冲击,最终跌落谷底。所以我们在了解“乐极生悲”的原理之后,必须学会防范应对的技能,至少要懂得疏导心理能量。内心的压抑要及时宣泄,不能长期积压,同时对于我们所期望的目标,也要适当降低渴求度。希望越大,失望越大,这话说得没错。过于在乎某些事情,总会深受其累。

也就是说,我们必须适时地稀释内心长期积累的情绪,否则一旦遭遇某些触发点,积累已久的情绪会像大爆炸一样席卷而来,让我们来不及应对,最终酿成“乐极生悲”的惨剧。

心理情绪巨变的应对之策其实并不复杂,主动降低对于目标的渴望,同时克制心底的欲望,才是消除乐极生悲根源的方法。我们需要重视亢奋情绪的成因,在其萌芽状态加以扼制,而不是等到它造成现实的伤害以后才想办法弥补。 /R4Zn0bvtVkmQWlpwq0QR0eSRjnsHqRrMgi949btMlBNqCJ9FMukcpuEXxksHJb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