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反事实思维左右自制力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种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人的思维活动通常不会针对已经客观发生的事实,人们更愿意将思维与注意力投放到与当前事实相反的方向,去考虑另外一种可能性。比如有人睡过头,挤地铁上班,半路发现已经迟到了,这时他会想“如果昨天早点睡就好了”,这是上班族的普遍心理状态;而学生们一般都是在拿到考试成绩单时告诉自己“如果之前好好复习就好了”;爱美的姑娘大冬天穿着单衣出门,结果却冻感冒了,她在打点滴时会想,“如果多穿点衣服就不会感冒了”。

这种“如果……那么”的思维方式,其实就是典型的反事实思维——和当前事实完全相反的假设。就好比那个冻感冒的姑娘,现在她生病已经是既成事实,在这种情况下,她再去想象多穿衣服不会生病,就是和已经发生的事实相反的思维方式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反事实思维必须具备“虚假的前提”和“虚假的结论”。同时,反事实思维本身又分为“上行反事实思维”和“下行反事实思维”。什么是“下行反事实思维”?简而言之,就是当我们遭遇挫折、面临困境时,试着换种想法,假设一种比目前面临的情况更坏的结果,从而来缓解当前的负面情绪,帮助我们从逆境中振奋起来。

与下行假设不同的是,上行假设不会朝着相反的方面去思考,而是会想象如果已经形成的事实可以满足某种条件,或许会获得比现在更好的结果。比如比赛失利的球队如果可以提早适应时差,那么今天的比赛就不会失败。而下行假设正好相反,它想象的结果往往要比当前发生的结果更加糟糕,比如虽然时差问题影响了全队水平发挥,输掉了比赛,但幸好队员们在比赛前做了热身,否则今天的比赛肯定输得更惨。

这种反事实思维我们在很多场合都可以看到,比如在体育比赛中,当冠亚季军同台领奖时,你会发现第三名往往要比第二名开心得多。因为对于季军来说,他们使用的是下行假设,也就是如果他的状态再差一些,那就很可能连铜牌都无法获得;而第二名用的恰恰是上行假设,他会认为如果自己的状态更加稳定,那就可以夺得魁首了。于是,两个人站在一起就有明显的情绪差别,季军满脸笑容,而亚军却一脸的不爽。

两个年轻人相约一起外出游玩,在途中不幸遭遇了严重的车祸,两人都因为重伤被送进了医院。

在紧张的手术之后,两人依次苏醒过来。医生告诉甲,如果当时车速再快一点,那很可能他的脾脏就会爆裂,性命难保。甲的家人接到噩耗迅速赶到了医院,却发现甲虽然浑身是伤,但是情绪倒不错,还反过来安慰自己的家人,说自己真是命大,这么惨烈的车祸居然都没要我的命,只是骨折而已,休养休养就可以出院了。果然,两个月后甲被家里人接了回去,因为情绪乐观,坦然接受治疗,所以他的身体复原得很快,医生认为他没有必要再待在医院,可以回家静养了。

而他的朋友乙却在医院足足住了半年,虽然他的伤远不如甲严重,但是病情却不知为何反复发作,而且他的情绪一度十分消沉,愤怒与沮丧充斥了他的内心。他不止一次地对甲发火,并且认为要不是自己接受了甲的邀请,就不可能遭遇事故,正因为自己欣然赴约,才落得这般下场,简直太悲剧了。故事中的甲和乙分别运用的就是下行和上行反事实思维,设想了更坏和更好的结果,最后的结局迥然不同。

实际上,我们以往虽然不熟悉所谓“上行假设”和“下行假设”,但生活中总会不经意地运用到这两种思维方式。尤其是当我们遭遇某种困境和磨难时,人们似乎第一时间总是习惯使用上行假设,就像那位亚军得主和在病房里常驻的乙一样。很多事情我们无法提前预知,当结果发生时,无论是好是坏,我们都应该想办法去解决,而不是沮丧、抱怨。上行假设会让人们以为事情本该更好,从而对当下的结果产生心理落差,这就导致了情绪瞬间低落,继而出现更多的负面情绪,诸如悲观、愤怒、怨怼。在这种心态的驱使下,人们就会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彻底放弃自制力防线。

所以,我们的自制力在这种时候的作用就是引导我们进行下行假设,要知道,事情已经发生,没有改变的可能,所以我们要试着想想那些积极的方面。显然,很多事在某种条件下可能会更好,这没错,但同时它也有可能更坏。当问题摆在我们面前时,不要急着想应该更好,而是要满怀庆幸,告诉自己幸好没有更糟。下行假设这种思维方式是建立在客观、理性基础之上的,所以我们也不用觉得自己是自欺欺人。这种思维方式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排遣负面情绪,对一团糟的心情进行疏导,并且以此来维持一种平衡感。

当你习惯了使用下行假设,你会发现,以往遭遇打击和失败后会郁郁不振的你,现在已经不会再因为突然降临的困难而感到困扰。既然情绪不会失控,那么,事情总有解决的办法。 GZGN3xMfjgPn3Bov82kmLmdffRTfZV1uB0BKOHgF4pFGufZycgmtVALcVmTlFXX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