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梅
1592年,在伦敦城外泰晤士河南岸的剧院中,一部名为《亨利六世》的戏剧引发了观众的极大热情。同年,穷困潦倒的“大学才子”派剧作家格林告诫他的朋友要提防那些演员:“有一只靠我们的羽毛装饰起来的自命不凡的乌鸦,在演员的表皮里面,包藏着虎狼之心……不过是一个什么都干的打杂工,却自命不凡,把自己看作国内唯一震撼舞台的人。”这些话里,“包藏着虎狼之心”一句,套用了《亨利六世》(下)第一幕第四场中的一句台词,而 “震撼舞台”(SHAKE SCENE)正是从莎士比亚的姓氏(SHAKESPEARE)中引申出来。格林含沙射影所指的正是威廉·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大约在1589年开始了戏剧创作。此时的英国正经历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阶段,社会各个阶层在阵痛中蜕变着。大西洋航线的开辟,使英国处于非常有利的中心线上,促进了英国海外贸易发展,加快了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形成,英国国力大大加强。1588年,英国舰队击退了入侵英吉利海峡的西班牙“无敌舰队”,取而代之成为海上霸主,民众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意识空前高涨,人们对本民族的历史也倍加关注起来。历史剧受到人们的喜爱,它也成为许多没有受到教育、目不识丁的平民了解本民族历史发展的途径之一。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就是由历史剧和喜剧开始的。
自1590年至1599年间,莎士比亚以霍林希德的《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编年史》和霍尔的《约克和兰开斯特家族史》两部史书为主要题材来源,共创作了九部英国史剧。《亨利六世》中部大约写于1590年,这部作品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也激发了莎士比亚的创作热情,他一鼓作气完成了《亨利六世》下部,之后又向前追溯,写了《亨利六世》上部。1593年,莎士比亚完成了《理查三世》,之后又陆续写了《理查二世》 (1595)、《约翰王》(1596)、《亨利四世》(上,下,1598)和《亨利五世》(1598)。这些作品中,除了《约翰王》,其他作品因在戏剧情节发展上相衔接,分别形成两个四部曲,既《亨利六世》(上、中、下)和《理查三世》成为一个四部曲,《理查二世》、《亨利四世》(上、下)和《亨利五世》形成另一个四部曲。莎士比亚在晚年时与戏剧家弗莱契合作完成了他的最后一部戏剧——《亨利八世》(1612)。
英国史剧虽然写的是过去的历史,但是鲜明地指向莎士比亚生活的时代。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时期,英国经历了一段“盛世”时代,但是女王始终不嫁,王位继承问题牵动着国人的心,许多人感到因为没有正统的王位继承人,女王一死就会爆发内战。而晚年的伊丽莎白一世越来越独断专行,脾气暴躁,在她当政的最后年代里,圈地运动造成的赤贫者越来越多,国内阶级矛盾加剧。同时还一直存在着外族入侵的威胁:1589—1590年,正当莎士比亚进行《亨利六世》的写作期间,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开始以强大的军事力量施压于英国;1595年爱尔兰又发生叛乱,并同西班牙勾结,两国的舰队不断袭击英方的港口。莎士比亚的英国史剧折射出作家所处时代各种严重的社会矛盾,这种以关心国家命运为主要特征的英国史剧在广大观众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
莎士比亚通过英国史剧,艺术地再现了从约翰王在位时期(1199—1216年)到亨利八世的统治时代(1509—1547年)长达350年的民族历史变迁。在这些历史剧中,外有与法国的百年战争,内有来自各个方面的冲突:贵族间你死我活的争斗,王权与教会势力的角逐,上层统治者与下层百姓之间的日益加深的阶级矛盾。内忧外患交错在一起,英国民族就是在那些血雨腥风中走过来的。
《亨利六世》(上)以英王亨利五世去世,年幼的亨利六世即位为开篇,通过大臣、主教等之间的简短的对话,国内多方的冲突与复杂的局势一目了然。但是英法的战争转移了国内的矛盾。以塔尔博父子为主将的英国军队与圣女贞德带领的法军激烈交战,舞台上的戏剧表演成为整个百年战争的一个缩影。戏剧以英方塔尔博父子战死沙场,法方贞德被俘受审并被烧死为结束,英法战争暂告一段落。在《亨利六世》(中),英国以付出领土为代价,与法国签订了短暂的和平协议,此时英国本国的各集团利益冲突凸显。在第二幕第二场,通过约克公爵之口,历数了兰开斯特家族与约克家族的血缘关系,以此来说明:在以血统远近来继承王位这一原则上,约克家族的人比亨利六世更有资格继承王位。从人物的对话中,观众清晰地看到历史上已经有很多人为了王冠而遭到囚禁,搭上了性命,但是这样的悲剧还要在此时上演。亨利六世和玛格丽特王后代表的兰开斯特家族以红玫瑰为标志,约克家族以白玫瑰为标志,展开了长达三十年的内战——“红白玫瑰之争”。手足反目,父子相残,最终亨利六世及其子惨死在约克家的葛罗斯特剑下,玛格丽特王后逃亡法国。约克家族的长子宣布即位,史称爱德华四世。不过围绕王位的争斗并未结束,葛罗斯特——一个足智多谋、心狠手辣的驼背、跛子,通过陷害自己的兄长,谋杀可以继承王位的侄儿,扫清一个个障碍,终于爬上了至高的王座,史称理查三世。但是用阴谋和血腥换来的王位,还必须用更恶劣的手段来保持,理查三世倒行逆施的暴行终于遭到万人诛伐,落得个众叛亲离,一切成空,最终由里士满公爵即英国的亨利统一了英国,开创了都铎王朝。
在后来完成的《理查二世》、《亨利四世》(上、下)和《亨利五世》这个四部曲中,莎士比亚追溯了“红白玫瑰之争”的历史根源。理查二世是爱德华三世的嫡孙,少年时即位,信奉君权神授。在剧中,年轻气盛的理查二世纵情声色,任意行事。他轻率地流放了表兄勃林布洛克公爵,并剥夺了他继承家庭财产的权利,而将之全部没收,充盈了自己的口袋。这种行为引起贵族们的不满和忧虑。勃林布洛克公爵与北方贵族联合起兵,推翻了理查二世的统治并取而代之,史称亨利四世。按照英国自古以来形成的王位继承规矩,亨利四世的行为是不合法的,弑君篡权的罪行始终困扰着他,使坐在王位上的亨利四世内心没有片刻的安宁。在他晚年又发生了北方大贵族叛乱,亨利四世与儿子哈尔统领大军平定了叛乱。在忧患与战乱中,亨利四世一病不起,最终由哈尔王子继承了王位,即亨利五世。年轻有为、英明果敢的亨利五世在位期间,出现了国家统一、国力强盛、人民生活相对富庶的太平盛世。在与法国的阿金库尔战役中,亨利五世身先士卒,最终以少胜多,国威远扬,以联姻的方式将法国的统治权纳入自己的掌控之中。可惜这位雄才大略的一代君主英年早逝,未能完成他统治英法两国的心愿。父子两代人的心血交给了尚在襁褓中的亨利六世,至此,这一组历史剧四部曲在内容上与前一组四部曲衔接在一起。
纵观莎士比亚的英国史剧,贯穿其中的主题是:揭示英国王亲贵族围绕王权展开的角逐、厮杀的残酷性和对英国民族国家产生的巨大危害,表达了渴望国家和平与统一的强烈愿望。在英国民族国家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大大小小的内部的、对外的战争,让英国生灵涂炭、民不聊生。莎士比亚在剧中披露贵族内部政治斗争的尖锐和残酷,肯定人民大众在国王与贵族的政治斗争中所起的巨大作用,反对封建割据,拥护国家的统一。在莎士比亚看来,当时只有强大的君主集权制才能保证国家的统一,因此,莎士比亚反对内战,拥护中央集权。在剧中,当贵族与王权发生冲突时,他强调遵循秩序,臣子应该恪守自己的职责,效忠国王,为国家尽义务;当教会与王权发生冲突时,他反对教会干涉世俗统治,对教士们热衷世俗权力,私欲膨胀,甚至不顾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弄权作乱、祸国殃民的行为予以揭露和谴责;当下层人民与王权统治发生冲突时,他一方面看到农民起义爆发的必然性,但也揭示出自发阶段农民起义的无序与盲目,对其巨大的破坏性感到恐惧。
但是,莎士比亚并不是愚昧落后的保王党,一味地以正统来肯定王权,他希望有一个合法又有贤能的君王来治理英国,这一点在他塑造的国王形象上表现出来。莎士比亚的十部英国史剧一共出现了英国史上的七位国王,从封建社会的王位世袭制度来看,理查二世、亨利五世、亨利六世和亨利八世是合法的王位继承者,而约翰王、亨利四世和理查三世则是篡位者。尽管理查二世、亨利六世这样的国王是正统、合法的君主,但是却缺乏治理国家的能力。理查二世秉持君权神授的信条,轻率行事,任意妄为,亨利六世性格软弱,笃信宗教,他们都不能控制各方贵族势力,对国内局势的发展也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致使国家陷入动乱,自己也为王冠所累,身受其害,颠簸流离,终究送命。约翰王和亨利四世的行为虽然受到作家的质疑,但他们与年少的亚瑟王子、任性轻率的理查二世相比,更有能力掌握政局,治理国家,使英国免受教皇和法国的干涉,保护国家利益。莎士比亚以极大的热情,通过《亨利四世》(上、下)和《亨利五世》三部戏剧,浓墨重彩地塑造了亨利五世,从一个混迹市井、不务正业的王子到平定贵族叛乱的得力大将,最终成长为强大贤明的一国之君。这一形象既传达了莎士比亚的观点,也契合了英国大多数民众的心愿。
莎士比亚是以历史剧成名,也以历史剧结束他的戏剧创作活动的。在写《亨利八世》时,莎士比亚已基本处于退休状态,大部分时间是在斯特拉福镇与家人生活在一起。1613年《亨利八世》首次上演就引发了大火,烧毁了环球剧院,也结束了莎士比亚的戏剧生涯。
还有一部名为《爱德华三世》的历史剧被称为“莎士比亚疑剧”。这部作品自1596年问世以来一直作者不详。早在1760年莎学专家和莎士比亚全集的编辑卡佩尔(Capell)就认为这部作品是莎士比亚所作。1997年美国出版的《滨河莎士比亚全集》中正式收录了《爱德华三世》,对世界各国的莎学研究产生了很大影响。2009年有英国学者利用电脑软件进行分析后,认为这部戏剧是由莎士比亚和另一作者共同完成。中国也有学者对此部作品进行了研究,1999年中国莎剧译者和莎学研究专家孙法理教授发表了论文《莎士比亚历史剧〈爱德华三世〉真伪之辨》。2014年4月出版的由方平主编的诗体汉译本《莎士比亚全集》收录了这部作品。
自1601年起,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重点转向了悲剧,但是这并没有影响他对历史的兴趣,他的《哈姆雷特》取材于《丹麦史》,而《李尔王》《麦克白》的部分内容也在英国史书上有所记载。其实早在1593年,莎士比亚创作的第一部悲剧作品《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就是取材于普鲁塔克的历史传记《希腊罗马名人传》,之后他又继续从中取材,创作了另外三部罗马史悲剧:《裘力斯·恺撒》 (1599)、《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 (1606)和《科利奥兰纳斯》 (1607)。
《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是一部复仇主题的悲剧,由于创作时间较早,有些方面比较粗糙,有许多批评的声音,比如说它有着明显的对塞内加流血悲剧模仿的痕迹,充满暴力与血腥,到处是野蛮的杀戮和骇人听闻的事件,这些掩盖了剧中人物形象的个性特点,戏剧语言等方面也还有欠缺。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这部戏剧中,不仅复仇的主题在后来创作的《哈姆雷特》中再次进行了深入探讨,还有许多人物形象也在后来的悲剧中不断深化,例如刚愎自用的泰特斯和李尔王,无辜的拉维妮娅与奥菲利亚,残忍又富有心机的塔摩拉女王与麦克白夫人,还有黑人形象与摩尔人奥塞罗等等。
《裘力斯·恺撒》、《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和《科利奥兰纳斯》是独立成篇的三部悲剧,但是它们在戏剧人物、主题等方面存在着内在的联系。
《裘力斯·恺撒》围绕恺撒被刺这一历史事件,展示了古罗马共和国时代波澜壮阔的政治斗争。恺撒是罗马三执政者之一,他曾远征高卢,拥有赫赫战功,到了公元前44年他的势力空前扩大,大权独揽。戏剧开场时是在卢柏克节日里,人们聚集在广场上,一同庆祝恺撒在与庞贝之子的战役中取得了胜利。追随者三次向恺撒献上王冠,但是都被他拒绝了。一个叫凯歇斯的执政官与恺撒不和,借此机会散布恺撒有称帝的野心。他说服了当时的首席执政官勃鲁图斯,让他率众推翻恺撒,因为如果恺撒独裁,罗马人民将生活在专制的淫威之下。勃鲁图斯本是恺撒的好友,但在友情和民主二者中,他选择了后者。一个月后,恺撒去元老院参加议事活动,勃鲁图斯与众人一拥而上,乱剑将他刺死。在恺撒的葬礼上,勃鲁图斯对民众表白了自己的心迹,说明他刺杀恺撒是为了保卫罗马的民主制度。但是大将安东尼却大肆宣传恺撒的功绩和仁德以及恺撒三次拒绝王冠的行为,成功地挑起民众对恺撒的怀念和对勃鲁图斯等人的不满。在满城为恺撒报仇的怒吼声中,勃鲁图斯率部逃走,后来在与安东尼的讨伐军作战时,勃鲁图斯战败自刎。
剧中展示了两个人的毁灭:恺撒和勃鲁图斯。恺撒,为罗马帝国的形成和版图的扩张立下汗马功劳的人,恰恰是他的辉煌成就直接招致了毁灭。他一生为之付出无数心血的罗马给予他的不仅是死亡,还有死后留在历史上的污点——一个即将成为帝王的独裁者。但历史不能假设,谁能断定若是恺撒活着,必然会成为一个毁坏古罗马民主制度的暴君呢?
剧中勃鲁图斯的毁灭更令人深思。他意志坚定,道德高尚,把荣誉和责任看得比自己的性命还重,不遗余力地为正义和自由去斗争。他刺杀恺撒,表面上看是轻信别人,中了凯歇斯的奸计,实际上是作为一个完美的理想主义者,他的崇高理想和优秀品质与现实发生了冲突,最终给他带来失败和灾难。他在刺杀恺撒后对民众发表的演说中解释道:“要是哪位朋友问我为什么勃鲁图斯要起来反对恺撒,这就是我的回答:并不是我不爱恺撒,可是我更爱罗马。你们宁愿让恺撒活在世上,大家作奴隶而死呢,还是让恺撒死去,大家作自由人而生?……我用眼泪报答他的友谊,用喜悦庆祝他的幸运,用尊敬崇扬他的勇敢,用死亡惩戒他的野心。”在充满权术的政治斗争中,在功利横行的现实生活里,这一崇高的理想,就是空想。刺死一个恺撒并不能阻止独裁的政治进程,十四年后即公元前27年恺撒的养子屋大维称帝。可见,勃鲁图斯的民主与自由的理想终究是破灭的。同时我们还要注意的是,勃鲁图斯以猜测作为行动的依据,以暗杀为实现目标的方式,这种无实据的理由和非正义的手段终将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在这部作品中,恺撒—勃鲁图斯—安东尼三者构成了戏剧冲突,但是有一个因素不容忽视—民众。恺撒需要民众的拥护来维护自己的权力,勃鲁图斯通过向民众解释来说明刺杀行为的合理,而安东尼赢得了民众也赢得了胜利。戏剧艺术地表达了人民在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但是莎士比亚也毫不留情地暴露了民众的无知、盲目、逐利、善变,那么民众是否值得信任和尊敬?这正是莎士比亚在《科利奥兰纳斯》中探讨的主题。
卡厄斯·马歇斯是罗马大将,一个如同荷马笔下的阿喀琉斯似的人物,战功卓著,声名远扬,视荣誉胜于生命。戏剧一开场,他就攻占了伏尔斯人的科利奥利城,而后荣膺“科利奥兰纳斯”的封号。以他的功绩和高贵的出身,他被推举参加执政官的竞选。马歇斯英勇无比,但是也脾气暴躁,十分傲慢,尤其瞧不起普通的民众,因此在竞选中不仅失利,还遭到了驱逐。马歇斯一气之下投靠了敌方伏尔斯人,并带兵围攻罗马,为自己讨一个公道。后来他接受了母亲的劝告,放弃攻打祖国,但是这种行为又背叛了伏尔斯人,最后在战乱中被伏尔斯人杀死。
《科利奥兰纳斯》中马歇斯与平民的冲突构成戏剧发展的内因,剧中探讨了在历史的发展中英雄与人民群众的作用。马歇斯尽管有高强的武艺和勇敢精神,但是这些可以决定战争的胜负,却不能解决现实中的所有问题;平民缺乏高贵的理性和长远的视野,但是聚沙成塔,力量不可小觑。在两者的冲突中,英雄确实有伟大之处,不过在历史的长河中,任何人都是渺小的,而人民大众虽然成分复杂,良莠不齐,但是正是这些汇聚在一起的种种力量左右着历史发展的方向,谱写了人类的篇章。
安东尼的形象在《裘力斯·恺撒》中已经出现过,不过在《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一剧中,那个久经沙场、能言善辩的安东尼已渐渐失去了政治家的风范。在《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中,莎士比亚多次通过他人之口赞美了安东尼,如士兵称他为“天神的领袖”“千年一遇的凤凰”,连他的对手小庞贝也对他表示敬意。但是功成名就的安东尼沉迷于埃及的享乐生活中,渐渐丧失了他曾经有的锐气。在与对手小恺撒的战斗中,我们没有看到安东尼的智慧、英勇,只为英雄末路深感悲哀。戏剧一开场,安东尼听到罗马使者带来有关消息后,理性趋使他返回久别的罗马,并与小恺撒以姻亲修复关系。但是不久二人反目,他重回埃及。面对小恺撒的挑战,安东尼无论在军事指挥上还是战场作战中都大失水准。他先是不听劝说,放弃自己陆地作战的长处,而与对手进行海战,继而在海战中跟着克莉奥偑特拉临阵脱逃。战败的安东尼受到克莉奥佩特拉自杀消息的欺骗,完全失去斗志,自杀身亡。
表面上看,安东尼是因为陷入情感之中,失去了理智,被克莉奥佩特牵着鼻子走,导致了悲剧的发生。但实际上是多年的享乐生活已使安东尼丧失了斗志,处处受到吹捧、赞美,也使他对自己的能力和敌对者的力量缺乏正确的判断,再次回到真正的战场上时,已不再是往夕叱咤风云的安东尼,而只能在情感中逃避现实、麻痹自己。莎士比亚在剧中尽量客观地评价了安东尼,对他有赞美和同情,更多是遗憾和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