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 ① :“学而时习之 ② ,不亦说乎 ③ ?有朋自远方来 ④ ,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⑤ ,不亦君子乎 ⑥ ?”
(1.1)孔子说:“治学而时时不断加深理解,不是很令人喜悦么?朋友们从远方而来,不是很令人快乐么?即使人们不理解我,我也不郁闷,这难道不正是君子么?”
①孔子名丘。称“子”者,尊称也。《白虎通》:“子者,丈夫之通称。” 何按 : 周代子非男子之称,而为爵称。子,春秋前乃标示男、女贵族身份之称。《仪礼·丧服传》郑注:“泛言子者可以兼男女。”《孟子·告子》赵注:“处子,处女也。”商周贵族男子称“子”,女子称“好”(古读亦为“子”)。女子亦称“如”(即乳)。《诗·大明》毛传:“长子者,长如也。”《左传》杜注:“子,如也。”商有女贵族“妇好”(好读子)。《说文》:“好,从女、子。”段注:“‘好’本谓女子。”顾炎武《日知录》:“周制,公、侯、伯、子、男为五等之爵,而大夫虽贵,不敢称‘子’。春秋自僖文以后,执政之卿始称‘子’。其后匹夫为学者所宗亦得称子,老子、孔子是也。孔子弟子惟有子、曾子二人称子,闵子、冉子仅一见。”汪中《述学别录》:“古者孤卿大夫皆称子,子者,五等之爵也。”又按:子者,君子之简称也。
君子成丁曰“冠”,小人成丁曰“夫”。单丁曰“夫”、“匹夫”。十夫长曰“什”、“仕”,省称即“士”。
成丁之年,或十六,或曰二十。男子二十而冠,受字,称曰某父(甫)。
孔子又称夫子。汪中云:“夫者,人所指名也。《春秋传》‘夫固谓君’,‘夫岂不知’,服云:‘夫谓斗伯比。’以夫配子,所谓取足以成辞尔。凡为大夫,自适以下皆称之曰夫子。孔子为鲁司寇,其门人称之曰子,曰夫子,后人沿袭以为师长之通称,而莫有原其始者。”
何又按:夫者,父也,字又作甫。男子有爵称“士”,什长也(故孔子云:推十合一曰“士”)。已婚有家之男子称“夫”,即父也。古无轻唇音,父、伯音通。父、夫即五等爵中之伯耳。子为身份之敬称,即贵人。伯、父为尊长之敬称。夫子兼之,相当于现代语之“先生”也。
“曰”者,皇侃《论语义疏》引《说文》云:“开口吐舌谓之为曰。”段氏玉裁校定作“从口,乙象口气出也。”又引《孝经释文》云:“从乙在口上。乙象气,人将发语,口上有气,故曰字缺上也。”
② 何按 : 习,鸟飞也,即翔之同源语。习古音翔,音通于详。详者,想也,理解也。今语“不详”,即不解也。历来旧注多解习为复习、学习,颇谬。
“学”者,《说文》云:“觉悟也。从教,从冖。冖,蒙也。”《白虎通·辟雍》:“学之为言,觉也,以觉悟所未知也。”
程树德《论语集释》:“许氏《说文》云:‘开口吐舌谓之为曰。’(按:今《说文》无此文)凡学有三时:一是就身中为时,二就年中为时,三就日中为时也。《内则》云:‘六年教之数与方名,七年男女不同席,八年始教之让,九年教之数日,十年学书计,十三年学乐、诵《诗》、舞《勺》,十五年成童舞《象》,并是就身中为时也。二就年中为时者,故《王制》云:‘春夏学《诗》、《乐》,秋冬学《书》、《礼》。’三就日中为时者,《学记》云‘藏焉,修焉,息焉,游焉’是也。今云‘学而时习之’者,时是日中之时也。”《集注》:“学之为言,效也。习,鸟数飞也。学之不已,如鸟数飞也。”
③说者,悦也,乐(亦读为悦)也,喜悦快乐也。《考异》引皇侃《论语义疏》,“说”字作“悦”。《尔雅·释诂》:“悦,乐也。悦,服也。”崔适《论语足征记》:“古者字少,故古人多用假字。”
④陆德明《论语释文》:“有”,或作“友”。《白虎通·辟雍》引《论语》曰:“朋友自远方来。”郑玄注此云:“同门曰朋,同志曰友。”
“朋”,《说文》以为古文“凤”,云:“凤飞,群鸟从以万数,故以为朋字。”《广雅·释诂》:“自,从也。”
何按 : 方,傍也,旁也,《禹贡》所谓“服”也。远方即远服,即远部。《说文》记“方”字之本义为木筏,字又从“舟”,衍生为“舫”。方字甲金文字形象横舟旁陈桨楫,故桨亦称“方”,今字作“榜”(古与方同音)。引申而有依傍之义,近旁之义,四方之义。《淮南子·兵略训》:“方者,地也。”《尔雅·释诂》:“来,至也。”
⑤愠,通郁,郁闷也,愁闷也。旧注释为恼怒,谬。人之不知,常态也,何怒之有?
⑥亦,以也,读为乃。以、乃义通。君子,本为贵族身份之称,孔子使之道德化,有德者,不论其身份如何,亦称为君子。
《礼记·哀公问》:“君子也者,人之成名也。”《白虎通·号》:“或称君子者,道德之称也。君之为言,群也。子者,丈夫之通称也。”(《论语集解》)
何按 : 其说不确。成名,成年命名也。人子之成年命名,称君子。君子即公子,即群子。君者,公也,公族之子曰“君子”或“公子”。又称王孙。王孙即公孙。孙、子古义通。《白虎通·姓名》:“诸侯之子称公子,公子之子称公孙。公孙之字,各以其王父字为氏。”故公子≠王孙。
有子曰 ① :“其为人也孝弟 ② ,而好犯上者,鲜矣 ③ 。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④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⑤ !”
(1.2)有若说:“如果为人孝顺,却会犯上,这是很少见的。不会犯上,却会作乱,这种人不会有。君子致力于根本。根本立得牢,枝叶随之而生。孝顺之德,就是做人的根本啊!”
①有子:有若,孔子弟子也。《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有若少孔子三十三岁。”
《柳柳州文集》:“诸儒皆以《论语》孔子弟子所记,不然也。《论语》书中所记诸弟子必以字,而曾子不然,盖其弟子之号师尔。而有子亦称子者,孔子既殁,诸弟子尝以其似孔子而师之,后乃叱避而退,则固尝有师之号矣。”《程子经说》:“《论语》曾子、有子弟子撰,所以知者,惟二子不名。”
②金文“孝”,上老下子,像男子背负老者之形。敬老、事老曰孝。《论语释文》:“弟”,本或作“悌”。弟,即悌,音通德。德,金文晚出之字,甲骨文作“徝”,即循。循者,顺也。顺兄长,曰“弟”(悌)。孝弟即孝循,亦即唐宋后之言“孝顺”。
③好,会也。一音之转。鲜,稀也,少也。《集解》:“鲜,少也。”
④务,为也。务本,为本也。为,做也。
《集注》:“务,专力也。”本,树根曰本。道,标也,指植物之枝叶。旧释道理,谬。
⑤仁,人也,音义相通。陈善《扪虱新语》:“古人多假借用字。《论语》中‘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又曰‘观过,斯知仁矣’,又曰‘井有仁焉’,窃谓此‘仁’字皆当作‘人’。”
林春溥《四书拾遗》云:“案‘不知其仁’、‘无求生以害仁’,唐《石经》皆作‘人’。‘古之贤人也’,古本作‘仁’。宋儒不通训诂,遂至沿袭其误,强事解释。种种谬说,由此而生。盖儒家之所谓道,不出伦常日用之间,老庄一派始求道于窈冥恍忽不可名象之中。”
“仁”在孔子学术中为一重要概念。其通常有三义:
1. “仁”为“人”之通假字。
2. 仁古音近偶/爱,可借为爱。
3. 仁古音近懿/宜。懿,美善。
此处当为第一义,即借仁为人。
子曰:“巧言令色 ① ,鲜矣仁 ② !”
(1.3)孔子说:“花言巧语容貌狡猾,很少仁善。”
①巧,美也,巧言即美言。《老子》:“美言不信。”朱熹《集注》:“巧,好。”令,伶也,灵也,伶俐、机灵。色,容貌。
②仁,竹简文异体作 ,从身,身亦音善。身、善一音转。仁即善之异语。《论语》中言仁(除借为“人”者外)、言善,两字皆可互置,其义不变。鲜,稀也,少也。
《考异》皇侃本作“鲜矣有仁”。
《大戴礼记·曾子立事》:“巧言令色……难于仁矣。”
曾子曰 ① :“吾日三省吾身 ② ——为人谋而不忠乎 ③ ?与朋友交而[言]不信乎 ④ ?传不习乎 ⑤ ?”
(1.4)曾参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人谋事是否公正?与朋友交往是否守信?学业是否已作修习?”
①曾子:孔子学生,名参,字子舆,比孔子小四十六岁(公元前 505—前435年)。
②三省: 何按 : 省,省视也。三,多也。
③忠:中正。或说为诚,诚正。
④言实曰信。信古音“验”,言必有验曰信,诚也。
⑤传:训也,老师的传授、教训。习:重复曰习。
阮元云:“皇本、高丽本交下有言字。”(高丽本,指日本正平本)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 ① ,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② 。”
(1.5)孔子说:“领导千车之国,要谨慎而守信,节俭而爱民,使用民力要顺应天时。”
①道,导也。 何按 : 导,首领,率领。《释文》:“道”,本或作“导”。马融说:“道谓之为政教。”
千乘之国:乘音剩。马融引《司马法》:“六尺为步,步百为亩,亩百为夫,夫三为屋,屋三为井,井十为通,通十为成(成,即城),成(城)出革车一乘。”古代四匹马拉一辆兵车称作“乘”,拥有兵车千乘的国家,百夫配一车,则有士卒十万,国家人口在五十万以上。包咸说:“千乘之国,百里之国也。”《礼记·坊记》:“制国不过千乘,家富不过百乘。”当时是中等之国。
杨伯峻《论语译注》提到,春秋时代,国家的强弱用车辆的数目来计算。春秋初期,大国都还没有千辆兵车。《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记城濮之战,晋文公战车仅七百乘。至平丘之会,晋国已有四千乘了(见《左传》昭公十三年)。千乘之国,在孔子时已经不是大国,因此子路说“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
敬,读为谨,小心也。同1.6“谨而信”。
②使民以时:使民,劳役,即《孟子·梁惠王》“不违农时”。包咸说:“使民必以其时,不妨夺农务。”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①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② 。”
(1.6)孔子说:“弟子们!进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顺从兄长,言语要谨慎而守信,博爱大众而且亲爱人类。已做到这些还有余力,再用以研习学术。”
①弟子即子弟。孔子招徒,收之如假子,故以子弟、弟子为称。
入、出,《礼记·内则》:“由命士以上,父子皆异宫。”(命士即名士,先秦贵族子弟,行冠礼命名后方入成年,称“命士”)则知这里的“弟子”是指“命士”以上的人物而言。“入”是“入父宫”,“出”是“出己宫”。
谨,杨树达谓:“寡言叫做谨。”泛,古无轻唇音,泛、博音义通。泛爱即博爱,即普爱。众,多人曰众。
亲,噙也,嘴衔曰噙。《易》之咸卦,帛《易》作“钦”,即亲吻也,引申为亲爱。《尚书·尧典》:“克明俊(己)德,以亲九族。”传:亲,爱也。仁,借为人(雍也篇:“井有仁焉。”郑注:“仁,人也。”)。
②文即文学。文学一词,今古异义。古之所谓“文学”,学术也。
子夏曰 ① :“贤贤,易色 ② 。事父母能竭其力 ③ 。事君能致其身 ④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1.7)子夏说:“重视贤者,轻视美色。侍奉父母能竭尽全力。侍奉君主能奉献生命。与朋友交往讲话必守信义。(这样的人)即使没有读过书,我也说他是有学识啊!”
①子夏(前507—?)姓卜,名商,字子夏,小孔子四十四岁,孔子重要弟子。孔子死后,孔学重要传人之一。可注意者,《论语》中多子夏语录。
②贤贤,第一“贤”字为动词,第二“贤”字为名词。意为:以贤者为贤。易色,易读为希,轻也。轻视容色(参《汉书》卷七五“李寻传”师古注)。
③能,古音读为以,即今语“要”也。竭,尽也,一音之转。
④致,献也。送物曰致物,致有奉送意。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 ① ,无友不如己者 ② 。过,则勿惮改 ③ 。”
(1.8)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业就不会巩固。要主守忠信。不和(上述忠信方面)不如己者交朋友。如有错误,不要怯于改正。”
①主忠信:主,守也,守持。信,诚也。忠信即忠诚。颜渊篇(12.10)说:“主忠信,徙义,崇德也。”
②无友不如己者,即不与(忠信)不如自己者为友。古今解此句多误读。
③惮,忌惮,怕也,畏惧。今北地方言称“惧”为“颤”,惧而抖为“颤抖”,语源本于“惮”也。
曾子曰:“慎终 ① ,追远 ② ,民德归厚矣 ③ 。”
(1.9)曾子说:“慎重考虑事情的结果,思虑久远,使民众的道德归向于纯厚。”
①《说文》:“慎,谨也。”终,结果。终字从冬。冬字,甲骨文像一绳两端系两结。终即结也。上古结绳记事、记历,故岁尾亦称“冬”(即“终”)。
②追,追思;远,久也,久远。
③厚,淳厚。
子禽问于子贡曰 ① :“夫子至于是邦也 ② ,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 ③ ?”
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④ 。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⑤ !”
(1.10)子禽问子贡说:“孔夫子每到一个国家,总打听这个国家的政事。是要有所要求呢,还是要有所给予呢?”
子贡说:“先生以温和、善良、恭敬、宽大、谦让对待一切。先生之所追求,与一般人的追求完全不同啊!”
①子禽即陈亢,字子禽。《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不见此人。但郑玄注《礼记·檀弓》说他是孔子学生,或说即“仲尼弟子列传”的原亢禽。
子贡(前520—?)姓端木,名赐,字子贡,乃孔子贤弟子,卫人,比孔子小三十一岁。
②夫子:今语先生。夫,父也。古之曰“父”,在春秋前并非专指父母之父。乃敬称性长辈也,字或作“甫”。杨伯峻说:“凡是做过大夫的人,都可以取得这一敬称。”其说则谬!
③与之:(1)给予;(2)参与。
④俭:閒,间,宽松。或读为敬,亦通。《礼记·乐记》:“恭俭而好礼者,宜歌‘小雅’。”恭俭,即恭敬。得,待也。
⑤其,岂也,设问之辞。洪颐煊《读书丛录》:“公羊桓六年传:‘其诸以病桓与?’闵元年传:‘其诸吾仲孙与?’僖二十四年传:‘其诸此之谓与?’宣五年传:‘其诸为其双双而俱至者与?’十五年传:‘其诸则宜于此焉变矣。’‘其诸’是齐鲁间语。”其诸,即岂非,类今语“莫非,莫不是”。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 ① ,可谓孝矣。”
(1.11)孔子说:“当其父亲在世时,观察他的志向。当其父亲去世后,观察他的行为。若三年而能不改变他父亲一贯的做法,就称得上是孝子了。”
①其,他。于,通伊。伊,他之古音。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① 。先王之道,斯为美 ② 。小大由之,有所不行 ③ ,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1.12)有若说:“礼仪制度的运用,以和谐为贵。先王治国之道,其美善就在于此。让小者、大者都自由发展,那是行不通的,所以要认识‘和谐’之道而协调他们。如果不能用‘礼’来加以节制,那也是不行的。”
①礼,仪式与制度。礼有三义:(1)宗教;(2)制度(周索);(3)仪式象征(礼仪、礼貌)。
“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社止于诸侯,道及士大夫。”(《荀子·礼论》)
“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左传》隐公十一年)
《管子·心术》:“登降、揖让,贵贱有等,亲疏有体,谓之礼。”
和,《礼记·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杨树达《论语疏证》:“《说文》云:‘龢(和),调也。’‘盉,调味也。’乐调谓之龢(和),味调谓之盉,事之调适者谓之和,其义一也。和今言适合,言恰当,言恰到好处。”
②先王,古之圣王。戴望《论语注》:“谓圣人,为天子制礼者。”“斯,此也。”郑玄注《周礼·大司徒》:“美,善也。”
③小,小人。大,大人。小,贫贱。大,达也,富贵。戴望说:“小大,指人言。”下篇“君子无小大”,《诗》泮水:“无少无大,从公于迈。”皆以小大指人。
有子曰:“信近于义 ① ,言可复也 ②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③ 。”
(1.13)有若说:“守信近乎符合礼仪,诺言应当实践。恭敬近乎礼制,才可以远离耻辱。求援不出自己的亲族,才可以受到尊重。”
①义,仪也,仪度,仪式,尺度,规矩。礼义即礼仪。
义,规则。“名以制义,义以出礼,礼以体政,政以正民。”(《左传》桓公二年)“君将纳民于轨物者也,故讲事以度轨量谓之轨,取材以章物采谓之物。不轨不物,谓之乱政。”(《左传》隐公五年)
②言,诺也,承诺。复,履也,履行,实践。《左传》僖公九年:“吾与先君言矣,不可以贰,能欲复言而爱身乎?”如哀公十六年:“吾闻胜也好复言,……复言非信也。”此用前义。朱熹《集注》云:“复,践言也。”郑玄以复为覆,不确。
③因,援也,求取。失,别失,出离。亲,亲族。指不出离亲族去寻求援助,不求援于外人。宗,通尊,尊重。孔疏读宗为“宗敬”,即尊敬。郑玄训“因”为“亲”,谬。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① 。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14)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求安逸。明白做事,谨慎语言。以道义准则自我修正,这才可以说是好学的人。”
①敏,明也,明见。孔疏训敏为“疾”,焦循训敏为“审”,皆不确。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道] ① ,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② ,其斯之谓与?”
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③ 。”
(1.15)子贡说:“处于贫困却不卑谄,处于富贵却不骄慢,这怎么样?”
孔子说:“可以。但比不上处于贫困仍乐于闻道,处于富贵仍爱好礼节。”
子贡说:“《诗经》上说‘(像加工玉器、象牙那样)有切有擦,有雕琢有研磨’,就是这个意思吧?”
孔子说:“阿赐呀,已经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告诉你前面你就理解了后面!”
①通行本作“贫而乐”;据皇侃本,“贫而乐”下有“道”字。
②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见《诗·卫风·淇奥》。《尔雅·释器》:“骨谓之切,象(牙)谓之磋,玉谓之琢,石谓之磨。”“言治骨角者,既切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如切如磋,导学也。如琢如磨,自学也。”(《尔雅·释言》)
③赐,子贡名。《诗》,《诗经》。诸,“之于”合音。往,无也,去事已无,故称“往”。来者,后来。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① 。”
(1.16)孔子说:“不要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只应忧虑自己不能了解别人。”
①患:心疾曰患。《说文》:“患,忧也。”不己知:倒置语,不知己也。知,了解、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