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召南]

《召南》计十四篇,为《鹊巢》、《采蘩》、《草虫》、《采蘋》、《甘棠》、《行露》、《羔羊》、《殷其靁》、《摽有梅》、《小星》、《江有汜》、《野有死麇》、《何彼秾矣》、《驺虞》等。

召南,召伯所治之南国,据唐《括地志》,其中心在洛邑南方之寿安。

召伯即召公奭。 传说为周文王庶子。

召公始封地在燕。燕有南燕、北燕之别。北燕即北京。南燕,“古燕国也,在河南滑州胙城县。”(《括地志》)

《尚书·君奭》序说:

“召公为保,周公为师,相成王为左右。”

“保”即太保,“师”即太师。

《笺》:“召伯姬姓,名奭,食采于召,作上公,为二伯,后封于燕,此美其为伯之功,故言伯云。”《鲁说》曰:“召公之治西方,甚得兆民和。”又曰:“《诗》曰:‘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传》曰:‘自陕(郏)以东者,周公主之,自陕(郏)以西者,召公主之。召公述职,当桑蚕之时,不欲变民事,故不入邑中,舍于甘棠之下而听断焉。陕间之人,皆得其所。是故后世思而歌咏之,善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歌咏之。夫诗思然后积,积然后满,满然后发,发由其道而致其位焉。百姓叹其美而致其敬,甘棠之不伐,政教恶乎不行。孔子曰:‘吾于甘棠,见宗庙之敬也,甚尊其人,必敬其位,顺安万物,古圣之道,几哉。’又曰《诗》曰:‘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言召公述职,亲税舍于野树之下也。又曰:‘燕召公奭,与周同姓。武王灭纣,封召公于燕。成王时,入据三公,出为二伯,自陕以西召公主之,当农桑之时,重为所烦劳,不舍乡亭,止于棠树之下,听讼决狱,各得其所。寿百九十余,乃卒。’后人思其德,美爱其树而不敢伐,《诗》甘棠之所为作也。”

周武王灭商后,将商之都城朝歌封给殷纣王之子武庚禄父,以继商后。又以朝歌为中心,将周围划分为邶、鄘、卫三区,朝歌以北谓之“邶”,以南谓之“鄘”,以东谓之“卫”。又使武王之弟管叔、蔡叔、霍叔三人,分驻邶、鄘、卫三区以监视武庚,称为“三监”。不久,武王逝世,由其子成王继位。成王年幼,由周公辅政,周公“摄行政当国”,掌握周王朝的大权。

《史记·管蔡世家》记载,武王的同母兄弟十人:“母曰太姒,文王正妃也。其长子曰伯夷考,次子曰武王发,次曰管叔鲜,次曰周公旦,次曰蔡叔度,次曰曹叔振铎,次曰成叔武,次曰霍叔处,次曰康叔封,次曰冉季载。”按照这个名单所排列的次序,在武王的同母兄弟中以伯夷考为最长,但伯夷考早逝,所以文王死后武王继位。武王最大的弟弟是管叔鲜,其次是周公旦,兄终弟及,当立管叔。周公主政,册立成王幼子。传嫡不传弟。因此武王死后由周公旦辅政,管叔鲜不服,并怀疑周公有篡夺之心,将不利于成王。后来管叔、蔡叔、霍叔与武庚联合,又联合了东方的淮夷、奄等共同起兵反对周王朝,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管蔡与武庚的叛乱。周公率兵东征淮夷、残奄,诛武庚及管叔,平定了叛乱。

在这次平定武庚之乱中,召公是和周公共同出兵的,《史记·周本纪》中说:“召公为保,周公为师,东伐淮夷,残奄”,在管、蔡、武庚的叛乱开始时,西周统治集团内部震动很大,一度思想混乱。召公又协助周公安顿和团结王室,史载“周公、召公内弭父兄、外抚诸侯”。

《论衡·气寿篇》云:

“邵公,周公之兄也。至康王之时,尚为太保,出入百有余岁矣……传称:老子二百余岁,邵公百八十。”

周公死时,召公仍健在,成王死,康王继位,这时召公仍健在。

《尚书·顾命》序云:“成王将崩,命召公、毕公率诸侯相康王,作《顾命》。”《史记·周本纪》云:

“成王将崩,惧太子钊之不任(仁),乃命召公、毕公率诸侯以相太子而立之。”

据《今本竹书纪年》记载,康王二十四年,“召康公薨”。康王在位二十六年,则召公死于康王后期。

近年来,在北京房山区琉璃河西周墓地发掘出一座西周大墓,编号为1193号大墓。这座墓不仅规模大,随葬品丰富(虽已被盗,破坏严重,但仍出土随葬品200余件),而且该墓形制很特殊,其四条墓道分布在西北、东北、西南、东南的四个角上,尤其引人注意的是出土的两件铜器上各有长达43字的内容相同的铭文。铭文开头便说“王曰太保”,此太保当是指燕召公奭。

这个墓的年代约在成王、康王时期,而召公死于康王在世之时,因此有的学者认为:1193号大墓可能就是召公奭的墓葬。 fhgN9TE9O98KMoi9aS6+yZPwjFQQi27wFKM2iwKKODWNslIWa7JXSxTDgCUWw9s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