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汉广(辽阔汉水)

南方有一种缠绕的藤树,无法在其下栖息!

汉水边有一位美人,无法与她接近!

汉水太辽阔,不可以游泳!

长江太远长,不可以漂筏!

弯弯翘翘的荆柴,想割下来却有刺!

听说姑娘就要出嫁,快喂饱马儿去追!

汉水太辽阔,不可以游泳!

长江太远长,不可以漂筏!

弯弯曲曲的荆柴,应该割下来编筐篓!

听说姑娘就要出嫁,快喂好快马去追!

汉水太辽阔,不可以游泳!

长江太远长,不可以漂筏!

[原文]

南有乔木, 1 不可休思。 2

汉有游女, 3 不可求思。 4

汉之广矣, 5 不可泳思。 6

江之永矣, 7 不可方思。 8

翘翘错薪, 9 言刈其楚。 10

之子于归, 11 言秣其马。 12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篓。 13

之子于归,言秣其驹。 14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题解]

这是一篇民间情诗,或谓周人郑交甫在江汉之滨,思逐神女而不可得自叹诗。则乃无根之谈也。

析薪与束薪,就字面的意思来看,就是劈柴与捆柴。但在《诗经》中,析薪与束薪却往往是婚姻的象征与爱情的纽带。因为古人结亲,必在黄昏之时,柴薪是必用的照明物;而结亲时,又必需祭神、祭祖,要用柴火烤肉,烧肉,使神灵与先祖享用浓烈的香气,从而降赐洪福,使神圣的婚姻长盛不衰。这样,析薪与婚姻就结下了不解之缘。如:

“伐柯伐柯,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豳风·伐柯》)

“析薪如之何?匪匠不克。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齐风·南山》)

“伐柯”、“析薪”是同义语,都是喻指“娶妻。”

焦延寿《易林》说:“析薪炽(煮)酒,使媒求妇”。“执斧破薪,使媒求妇。”清代学者魏源的《诗古微》则说得更明确:“三百篇言取妻者,皆以析薪取兴。盖古者嫁娶,必以燎炬为烛,故《南山》之析薪,《车》之柞薪,《豳风》之伐柯,皆与此错薪、刈楚同义。”

如果说“析薪”是娶妻的象征,那么“束薪”便是夫妇和合的征兆。《唐风·绸缪》:

绸缪束薪,三星在天。

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

“绸缪”就是紧紧缠绕的意思。

[注释]

1“汉,水名。源出今陕西省宁羌县(1941年改宁强县)北,东流入今湖北省,至汉阳入长江。”《楚地记》:“汉江之北为南阳,江汉之南为南郡。”毛传:“兴也。乔,上竦也。思,辞也。”

2《释文》:“休息,本或作休思。”

3 游女,即美女。美女古称“妖女”或“佚女”,妖、佚、游皆音转通用。游女,佚女,皆谓美女也。援,攀。

4 求,追求,求或释作“逑”,即俦(仇),俦偶。参《关雎》注。

5 广,宽曰广。广,横也。

6 毛传:“潜行为泳。”

7 江,长江。毛传:“永,长也。”《文选·王粲·登楼赋》注引《辑》诗,“永”作“漾”。“漾,长也。”漾,正作羕。“羕”字注云:“水长也,从永,羊声。”漾乃羕字的假借,永亦羕字的假借。

顾广誉:“许氏曰,汉言广,谓横渡也。江言永谓沿溯也”。

8 毛传:“方,泭,又作桴,音附。秦晋语曰筏。”(略引)陈奂:“今《尔雅》方作舫。《释言》又云:‘舫,舟也。’”

《说文》:“方,併船也。”泭,编竹木以渡,方正字,舫,借字。《方言》:“泭谓之簰,簰谓之筏。”簰(pái),大筏。

9 翘,曲。《毛传》:“翘(qiáo)翘,薪貌,错,杂也。”翘翘,曲曲。王先谦:“《鲁》、《韩》说曰:‘翘翘,众也’。”错薪,楚薪。

毛传:“错,杂也。”

10 言,欲也,一音之转。楚,刺也,音通。刈,除也。

《说文》:“楚,丛木也,一名荆也。”荆,楚木也。陈启源云:“荆有二牡,荆夔,荆楚。”荆,荆条。荆,马鞭草科,古以其枝条供刑杖之用,贫妇以为首饰,其嫩叶可以喂马。

11 之子,朱熹《集传》:“指游女也。”于,欲也。归,嫁也。归妹也。

之子,是子也,指待出嫁之女。归,女子出嫁回归。

12 言,通严,敬也。亦曰速也。《集传》:“秣,饲也。”《毛传》:“秣,养也。” 何按: 秣今字通作喂。古音莫葛反。《说文》:“食马谷也。”(字从食)惠周惕《诗说》:“言得如是之女归于我,则我将亲迎而身御之,爱之深,不觉辞之昵也。不言御车,而言秣马,欲速其行,且微其辞也。”

13 通行异本“采”字作“刈”。鲁诗“刈”作“采”。 何按: 当以鲁诗为确。采,选也。朱熹读蒌为芦,谬。蒌(lóu)当作篓,盛器也,采薪编聚为篓。

14 驹,朱熹谓小马。朱熹:“驹,马之小者。”大谬。毛传:“五尺以上曰驹”。 何按: 驹通骄,巨马之名,即高头大马。 GKHINiLN4Cd5i44/oUc6AYlsnEjDHjeIBseQV/v2pIagWMAwLyy24AkeEcbkskE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