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陈寅恪谈史学:

他年清史求忠迹,一吊前朝万寿山

陈寅恪先生自称自己平生研究的是不古不今之学。他曾说:“不敢观三代两汉之书,而喜谈中古以降民族文化之史。”所谓“中古以降民族文化之史”指的是魏晋南北朝至隋唐这数百年之间的历史。这个由多个朝代组成的中古时期,上承秦汉三国,下启宋元明清,是封建社会不可忽视的过渡阶段。

中古史料浩如烟海。陈寅恪研究历史,非常重视从民族和文化的角度构建理论。比如,他提出关陇集团、山东集团、“胡化论”等概念。这些是他最著名的几个研究成果。

关陇集团是一个源于西魏终于唐朝的军事贵族集团。北周、隋、唐三朝统治者,都出自这个集团。而这些朝代的兴替,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关陇集团内部的权力交接。唐朝建立的过程中,不仅有关陇贵族的支持,还有山东豪杰襄助。山东豪杰是当时唯一能与关陇集团抗衡的政治势力。随着府兵制的没落,关陇集团逐渐衰退,特别是武则天新政加快了其解体速度。

汉化与胡化也是陈寅恪研究的一个重点。在胡汉杂居的北方,各民族逐渐被汉文化融合。但也出现了河朔地区这个特例。“安史之乱”起于河朔,而河朔的汉胡百姓都高度胡化,与唐朝其他地方在文化上大相径庭。东晋开国元勋王导被称为“江左夷吾”,他主政期间调和了南北士族之间的地域之见,奠定了东晋及南朝数百年的格局,保护了华夏文明的火种。 oKO1nu1EMS6nzlS7txRX4q3tFhX7nbAz3r4//acGdt82D42KqNg3qPDK9ZNt9/Y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