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我是“差不多先生”

幸福格言:

幸福不是拥有的多,而是计较的少。

差不多先生,是胡适笔下的一个人物。他买错了糖,会说红糖和白糖不是差不多吗?把陕西和山西搞混,他说“陕西”同“山西”不是差不多吗?坐火车误了点,只好明天走了,今天走与明天走差不多。治病错寻了医生,“好在王大夫同汪大夫差不多,让他试试看吧”。便是死前,他也断断续续地说:“死人同活人也差不多……”

就做事而言,或许“差不多”是万万不可的,但从心态上说,我们不妨来学学“差不多先生”,在非原则的事情上,“差不多”就好。因为在生活中,一些鸡毛蒜皮、微不足道的小事难免发生,如果太计较,就会让我们远离心境的平和,远离幸福。

下面是幽默大师威尔·罗吉士的一段亲身经历:

1898年,威尔·罗吉士继承了一个牧场。就在这年冬天的某一天,牧场里的一头牛,冲破附近一户农家的篱笆去偷吃玉米,结果被农夫杀死了。

而依当地牧场的共同约定,农夫应该通知罗吉士并说明原因,但是农夫没这样做,这让罗吉士非常生气,于是他决定带着佣人一起去找农夫论理。

一路上,他们顶着狂风严寒,人与马几乎都要冻僵了,才好不容易抵达农夫的木屋。可是,农夫却不在家,他的妻子——一个十分消瘦憔悴的妇人——热情地将他们迎进门。罗吉士进屋后才发现,桌椅后还躲着5个瘦得像猴子的孩子。

不久,农夫回来了,妻子告诉他:“他们可是顶着狂风严寒而来的。”完全不知道罗吉士来意的农夫,开心地向罗吉士伸出了手,而本想与农夫论理的罗吉士也没有开口,而是热情地与他握手、拥抱。

农夫邀请罗吉士和佣人共进晚餐,他满脸歉意地说:“不好意思,委屈你们吃这些豆子,原本有牛肉可以吃的,但是忽然刮起了风,还没准备好。”而孩子们听见有牛肉可吃,高兴得眼睛都发亮了。

吃饭时,佣人一直等着罗吉士开口谈杀牛的事,但是,罗吉士看起来似乎忘记了,只是与这家人开心地有说有笑。而且,即使两人因为天气的原因在此住了一晚上,罗吉士也没有提起这件事。

回家的路上,佣人十分不解,在寒流中走了这么一趟,对此行的目的却闭口不提,他忍不住问罗吉士:“我以为,你准备去为那头牛讨个公道呢!”

罗吉士微笑着说:“是啊,我本来是抱着这个念头的,但是,后来我又盘算了一下,决定不再追究了。你知道吗?我并没有白白失去一头牛啊!因为,我得到了一点人情味。毕竟,牛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获得,然而人情味,却并不是很容易得到。”

确实,用一头牛换得农夫一家人的笑容和幸福以及难得遇见的人情味,还是很划算的。当我们为了一分一毫而毫不相让时,如果也能够算上这么一笔账,就一定不会再斤斤计较了。

然而,现实生活中,爱计较的人实在不在少数。在某种意义上,爱计较的人也可以说是吝啬的人,当然,或许你会觉得吝啬只是自己的习惯,不过,当你把这样的性格表现在人群之中的时候,就会让他人有不舒服的感觉。例如,AA聚会后,需要分摊账单。如果你听到有人说:“怎么这么多钱?啤酒买这么多打,可是我连一瓶都没有喝,我是不是不必分摊啤酒的钱?还有我是不吃海鲜的,像虾啊、螃蟹啊这些比较贵的食物费用,我应该也不用出吧!我觉得这样的算法很不公平!”是不是会觉得很反感?另外,患得患失的人也爱斤斤计较,你给他10两银子,他会想象你肯定得了10两金子;单位发工资,他会把工资表翻个底朝天,生怕谁多拿了半分钱;领导们开个日常的工作会,他会费尽心机打听,看谁又要被提拔了;同事们聚会若少了他,他会猜想肯定是避开他在搞什么鬼名堂。整天神经兮兮,心中满是疑虑、惴惴不安,生活中当然不会有轻松与幸福。

其实,世间从来就不存在绝对的公平,也永远无法达到绝对的公平,只能达到相对的公平。如果强求世上任何事物都必须公平合理,世界就得照顾万物各自的利益,那么,所有生物链一天都无法生存:鸟儿不能吃虫子,虫子不能吃树叶……

既然总是要有人承受不公平,那何必要去计较不休、自我折磨呢?事实上,人与人之间总是有所不同的,一双手的10个指头还不一般齐呢。别人的境遇如果比你好,无论怎样抱怨也无济于事。在许多情况下,只要自己的心知足了,也就会感觉公平了;心知足了,就会觉得一切富足。与其为绝对的公平而过于计较,不如学学“差不多先生”,养成知足的心态,接受“世间没有绝对公平”的事实,那么,幸福的感觉就会与你不期而遇。 pLjtRpWKZiMn1HnehVUuUkCFzdKoo8FQuR/e2y7yT9TkO0yTpdScsNt4wrBl9xp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