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生活做减法,幸福做加法

幸福格言:

在人生中,真正的幸福与快乐并不在于你的手中拥有多少外在的物质,而在于你的内心能容纳多少高贵而美妙的思想。

生命犹如一道算术题,人之一生不过3万多个日子,活一天就减去一天,而物质与精力却随时间推移做着加法——加知识、加工作、加婚姻、加孩子……而每一项又被加上了许多负担。有朝一日当这两者交叉时,生命的显示屏上就会出现零,0乘以任何皆为0。换言之,再多的东西你也带不走,这便是生命残酷而真实的的算术公式。而许多人往往是直到与世长辞那一刻才明白:自己辛苦一生,不过是徒劳一场。与其这时才后悔当初没有做做人生减法,不如现在开始就依次递减,逐层精简,减去生命中不必要的负担。

美国石油大亨默尔和莱斯勒石油公司继承人吉姆·特纳都是这一生存法则的拥护者。

1983年,默尔因心肌衰竭住进了汤普森急救中心。随即,默尔的公司“指挥中心”也搬进了汤普森急救中心——他包下了急救中心的一层楼,增设了5部电话和两部传真机。5个月后默尔出院了,但就是这样一位连病危时都在为自己心爱的公司奋斗的老总,却毅然卖掉了公司,跑到他10年前在苏格兰乡下买的别墅去颐养天年。对默尔的举动,人们百思不得其解。后来,他在传记中解释了原因:“富裕和肥胖没什么两样,只不过是获得超过自己需要的东西罢了。”

同样,40岁时继承了拥有30多亿美元资产的莱斯勒石油公司的吉姆·特纳,在所有人都以为他会大干一番,好好地为公司做加法时,他却做起了减法。他组建起一个评估团,对公司资产做了全面盘点,然后以50年作基数,在资财总和中先减去自己和全家所需、应承担的社会费用,再减去应付的银行利息、公司的刚性支出、生产投资等等,一切评估做完后,他发现还剩8000万美元。他把这笔钱用到了他认为有价值的地方,先拿出3000万为家乡建起一所大学,余下5000万则全部捐给了美国社会福利基金会。人们对他的行为表示了不理解,他却说:“这笔钱对我已没有实质意义,减去它就是减去了我生命中的负担。”直到85岁悄然谢世,吉姆·特纳一直奉行着这一生存法则,最后,他还在自己的墓碑上留下这样一行字:“今生令我最欣慰的,就是用好了人生的减法。”

不过,并非所有人都如此睿智。有人总是认为,一个人拥有的物质东西越多,内心便感到越快乐。但实际上,事情往往并非如人们的想象,外在的拥有与内在的快乐并不一定成正比,甚至很多时候,外在的拥有不但不能为人们内在的快乐增加砝码,反而还会成为心灵的负担。遗憾的是,人们往往只能在蓦然回首人生的那一刻才发现,自己曾经通过辛辛苦苦的努力和一点一滴的积累所拥有的许多东西其实都不是自己真正所需的,所以他们很难体会到生命的真谛。只有少数能够勇于退去繁华之人,才能拥有最真、最纯的自我,才能享受到轻松、幸福的人生,比如默尔,比如吉姆·特纳。

繁华退尽,才能返璞归真。我们有权利追求一切本应属于我们的外在物质,也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去获得更多的物质财富。但是,不要忘了,外在的物质总是无限的,而我们所能拥有的却是十分有限的,因为生活所能给予每个人的都是有一定限度的。很多时候,即使我们通过努力终于拥有了大量的物质,可是,不见得我们就能享受到其中的快乐与幸福。如果你至今仍在苦苦追求,却始终没有得到预期当中的豪华住宅和大量财富;如果你总是希望得到多一些、再多一些,却总是所得有限;那么,你就必须学会运用减法来经营人生了。

不要以为这是一种“吃不着葡萄就说葡萄酸”的嫉妒心理,也不要以为这是一种“阿Q”式的自我安慰方法,这其实是许多人以其真切的人生经历所体会到的心得。事实上,也只有在真正深入地经历了人生百态后才能体会到如此深刻的人生真理。人生就是如此:当你在某一方面拥有太多的时候,在另一方面可能就要付出相应的代价;当放弃某一方面的时候,往往意味着在另一方面你将获得更多。去除那些对于你来说是冗繁、多余的外在物质,将这些外在物质给予那些更需要的人,这对于你来说不是失去,而是更大的收获,因为你的内心将会因为外在冗繁的剔除而实现真正的丰盛。即使这些外在的东西曾经花费了你大量的努力,即使一时之间会感到些许的心疼,只要它们影响了你内心的快乐与幸福,那么就必须予以剔除。

总而言之,人生的减法哲学就是,减少了一次奢靡淫逸,就增加了一份灵魂的纯净与人生的宁静;减少了一次诽谤嫉妒,就增加了一份人际的空间与道德的高度;减少了一次应酬周旋,就增加了一份家人的亲情与生活的从容;减少了一次谄媚邀宠,就增加了一份人格的尊严与心灵的轻松。做好你人生的减法吧,也许减法过后会得到用加法得不到的幸福。 JjequDLi8cutNZDz8gP1pvA7W9s+QSOGryKyPBD2P/QpSJaSe5HG79x0trcQxyC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