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对你挤压有多狠,你的“反弹”就有多高

挤压有多重,反弹就有多高。这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自然原理,但是在这个自然原理之中,却蕴含着非常宝贵的人生智慧。

一段小小的弹簧,虽然毫不起眼,但在打压面前,却无疑是个智者。当外界打压迎头袭来的时候,它遇强则让,然后再慢慢反弹。弹簧的高明之处还不止于此,它让世人看到了自己的另外一种精神,那就是打压有多重,反弹就有多高。

那么,在生活中、工作中,我们为什么不去学学弹簧是怎么应对打压的呢?既然弹簧可以把打压的力量转化为反弹的动力,我们为什么不可以?我们为什么不能做到挤压有多重,反弹就有多高,甚至是更高呢?

我们可以,当然可以。试想一下,如果我们想要背起一个很重的包袱,那么需要付出多大的力量?毫无疑问,相当于包袱的重量,甚至是比包袱更重。因为我们还要行走,还要奔跑,这些都需要额外的力量。有些人挤压了我们,从表象上看,我们是受害者,会难受、会为难甚至痛苦。那些人强加给了我们一个包袱,把我们压得喘不过气。可是,这真的很糟糕吗?我们真的会在这个沉重的包袱下一蹶不振、丧失斗志吗?

这其实还是取决于我们。如果我们可以像那段小弹簧一样,就会发现,挤压不过如此。那个别人强加给我们的包袱、那些为难、那些拳打脚踩、那些排挤刁难,只是在压缩我们的斗志,那些人其实是在逼迫我们,逼着我们以最强的力量反弹起来。我们当然会反弹,就像弹簧被压缩到了极限,就会向外弹出一样,只要我们努力,就会反弹得很高、很有力。

20岁那年进厂,通过10年的努力,30岁的时候,她坐到了印刷厂分厂厂长的位子。这让她非常有成就感,浑身上下有着使不完的劲儿。很快,在她的努力下,分厂的成绩成为公司所有的印刷分厂之最,把所有的分厂远远地抛在了后面。

这样一来,她就有些得罪到那些分厂的领导者了。有一些分厂的领导者很尴尬:让一个女人成了榜样,自己只能被总厂领导责骂甚至批评了。很快,她就成了众矢之的,人人开始挤压她。大家很有默契地达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把她挤压下去,自己才有活路。

由于业务发展的需要,厂子里需要新进一批设备。这批设备其实要不了多少钱,只是需要总公司点头同意才能购买。她向总公司申报,给的答复是让她等一等,要开会研究。但她没有多说什么,心想等就等吧,很快就可以购买这批设备了,但让人想不到的是,这个“开会研究”却一拖再拖,拖得让她就失去耐心了,而厂子里,却因为这件事影响了工作进度。

有人告诉她,这件事根本就没有开会研究,而是被人压了下来,其用意很简单,就是想挤压一下她。她一下子蒙了,难道辛苦工作也做错了吗?她心里很难过,觉得这样的挤压自己无法接受,这根本毫无道理可言。她实在无法忍受在这样一个环境里工作,认为这样的挤压只会让人无法前进。

于是,她考虑再三,提出了辞职。家人愤怒、朋友不解,她不为所动。其实她心里已经有了一个想法,既然别人要挤压自己,那么自己就要活得更加精彩。

她选择了下海经商,由于熟知印刷行业的各种业务,她的事业很快就红红火火地开展了下去。10年以后,她成了当地赫赫有名的印刷厂老板,业务做得是风生水起。

而她曾经就职过的那家公司,却因为经营不善,濒临倒闭。她常常感慨地说:“这些年来,我弹精竭虑,就是想证明自己的能力。如今我成功了,想想过去走过的路,我要感谢那些曾经挤压过我的人。因为没有他们的刺激,没有他们的激励,我无法有今天的成就。也许我会和其他人一样,成为一个庸庸碌碌的下岗职工,而不会取得今天的成绩。”

我们真的要做一个弹簧,遇强则愈强。我们都是聪明的人,聪明的人应该知道怎样做到能量转换。只要我们可以把挤压带来的压力转化为前进的动力,就会以更强劲的力量反弹出去。挤压越重,反弹的力量就越大。其实故事中她的话非常有道理,那些挤压她的人,带来的不仅有刺激、委屈,还有为难,更带来了一种鼓励。当然,这种鼓励不是温言软语,而是用带刺的皮鞭猛抽。很多人在这种猛抽之下受伤了、跌倒了,再也爬不起来了,但是她却不然,而是反弹得更高,跑得更快。

在生活中、工作中,我们都有被别人挤压的经历,轻则步履艰难,重则丢盔卸甲。可是在挤压过后,我们是怎么做的?做到坦然面对了吗?做到反弹了吗?人的韧性尤胜于弹簧,弹簧可以做到挤压有多重,反弹有多高,人更要这样。所以,对于挤压我们的人,我们应该感谢他。 b09CEc2frfXTwSkpDSb7a5SI43Q+og4FhxDAzZBCKMhKBzsvTVHkkZ8sqNyU13I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