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抛弃忧郁与矛盾

勃拉姆斯:
第二号F大调大提琴奏鸣曲, Op.99

Brahms: Cello sonata No. 2 in F major, Op. 99

没有人知道深渊中有什么,

但那往深渊去的过程,却历历在眼前,

未知变形的情绪反复编织着迷团,

让人好奇又让人担心。

勃拉姆斯出生于一八三三年,比他的老师舒曼小二十三岁。换句话说,他在浪漫主义的巨大浪潮席卷欧洲时成长。到他十岁之前,浪漫主义的四巨头——门德尔松、舒曼、肖邦、李斯特——已经创作出让当时的人为之目眩神移的精彩作品,宣告一个新的时代来临,勇敢告别了上个世纪的古典主义精神与风格。

除了时代气氛之外,还有更多理由让人预期勃拉姆斯会是新一代的大浪漫派。他的作品吸引了舒曼的注意,进一步跟舒曼紧密来往。他内心澎湃着浪漫主义所宣扬的热情,与超越世俗规范的爱。他爱上了老师舒曼的太太克拉拉,而且让这份爱在心中长年烧着,几乎终身不灭。

然而,勃拉姆斯却成了浪漫主义时代里反对浪漫主义风格的大将。勃拉姆斯极度不喜欢李斯特,更讨厌李斯特的女婿瓦格纳。那样外显炫耀的感情,带威胁性的和声安排,冒犯了勃拉姆斯的美学价值。终其一生,他为让音乐保有内在含蓄张力空间而奋斗,跟比较流行、受欢迎的浪漫派阵营对峙。

勃拉姆斯不喜欢当时的浪漫派,可是他自己的音乐,却也不可能再回到舒曼之前的古典乐风。他景慕贝多芬,写作交响曲时老觉得贝多芬的音乐阴魂不散徘徊在他的作品里,可是他毕竟不可能是贝多芬。在古典的形式与结构上,勃拉姆斯增加了许多浪漫主义的元素。

应该说他成就了一种不张扬、低调而严肃的浪漫路线吧!低调、严肃和浪漫不会矛盾吗?是会啊,因而内在的矛盾紧张,也就成了勃拉姆斯音乐最大的特色。

勃拉姆斯的音乐中,总是掩映着深郁的色彩,仿佛一直在将听者往下拉,朝一个无底的深渊诱引。没有人知道深渊中有什么,但那往深渊去的过程,却历历在眼前,未知变形的情绪反复编织着迷团,让人好奇又让人担心。

可是写着这种音乐的勃拉姆斯,他给自己的音乐座右铭竟然是 Frei aber Froh ,自由但快乐!正因为他真心努力想创作快乐的音乐,勃拉姆斯作品中坚持不退的忧郁不快乐,更让人惊心感动。他的矛盾有多强,他的压抑有多重!

一八八六年,勃拉姆斯最要好的朋友约阿希姆组的乐团请勃拉姆斯再为他们写一首大提琴奏鸣曲。不过他们透过约阿希姆请求——别像之前写的第一号大提琴奏鸣曲那么重,“可不可以有点音调?”

勃拉姆斯将这个请求带到了瑞士去度假。美丽的阳光照下来,山影斜映湖面,勃拉姆斯进入了一生难得的好心情,他决定无论如何一定要在这首作品中实践自己的音乐座右铭。他做的第一个决定,就是用 F 大调来写这首奏鸣曲。 F 大调本来就和大自然、田园风光有密切关系,而且 F 刚好也呼应了座右铭中的两个关键字—— Frei (自由)和 Froh (快乐)。

勃拉姆斯做的第二个决定,是要让这首曲子节奏快些,逼着平常习惯往下沉的声音飞起来。这方面他执行得很彻底,完成的作品分成四个乐章,第一乐章是“活泼的快板”,第三乐章是“热情的快板”,还紧接一个终曲第四乐章是“很快的快板”。只有第二乐章没快起来,可是勃拉姆斯的标示在“慢板”之上,还是多加了一句“很有感情的”。

形式上充满激昂快乐情绪的乐曲,却还是不可能完全没有勃拉姆斯的招牌印记——矛盾。正向与反向的并列,甚至冲突。用 F 大调开头的第一乐章,很快就迭现了另外一种以升 F 大调写的旋律,虽然只高了半音,但那性格的明暗趋向,马上在音乐中清楚呈现出来。

第二乐章中,升 F 大调反客为主,取代了 F 大调。可是这里的升 F 大调又摆脱前一个乐章的暗影,反而将本来的田园气氛铺陈上一点宗教超越色泽。张力逐渐在愈来愈天真的和声中慢慢消解了。

第三乐章回到快板,也回到大提琴曲 F 大调。第四乐章更明白用瑞士民歌曲调开头,自然题材之外有了一种欢庆的意味,似乎让我们凝视着山光水色间有乡民在自娱聚舞。那种快活远远传过来,既热闹却又宁静地包围了我们。

这首曲子的钢琴部分,维持了勃拉姆斯一贯的艰涩句法,几个关键的空心八度不好掌握,格外需要依赖大提琴拉出温暖的音色填实空心。虽然是那么经典那么受欢迎的曲目,不过能够使两种乐器达到绝佳平衡的录音,其实还不是那么容易找到呢!我自己最喜欢的,还是卡萨尔斯和霍尔佐夫斯基一九三六年合作的古老录音。 iFI6S/G1Vn+0+l2G/ta/LOauagliWeYgZUGq560EgZSZQOxcbIBJHSbs7yhzHIl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