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督脊一体通为用
分型论治整体观

韦贵康

韦贵康,男,1938年生,广西人,毕业于河南平乐正骨学院。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曾任广西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院长,广西中医学院院长,广西中医学院骨伤科研究所所长。兼任广西政协常委、医药卫生委员会主任,广西科协副主席,广西中医药学会常务副会长、代会长,广西国际手法医学协会理事长,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骨伤科研究会副理事长,世界手法医学联合会主席,世界中医骨伤科联合会常务副主席。擅长中西医诊治骨伤科疾病,以骨伤手法治疗而著称。主要诊治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颈、腰椎管狭窄症,胸椎小关节紊乱症,骨盆倾斜症及脊柱相关疾病和骨伤科疑难杂症等。开展“手法治疗颈椎性血压异常研究”与“脊柱相关疾病研究”等项目,先后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4项,国家专利3项。撰写论文五十多篇,主编或副主编著作16部。

脊柱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不仅在结构与功能上相互联系,相互协调,同时也在病理上相互影响,因此强调在诊断和治疗脊柱损伤性疾病时应树立整体观。韦老提出“督脊一体”学说与“六不通”学说,就是其强调脊柱损伤性疾病整体观的体现。

一、遣方用药特点

韦老在临床上要十分重视药物的调理,在遣方用药上有以下方面的特点:

(一)强调通督补肾

脊柱为督脉通道,“肾主腰脚”,经脉不通,则诸症叠出。“不通”为病机基础,不通则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进而影响脏腑功能。临证时抓住督脉不通的病机基础,治疗用药强调以“通督”为法。然久病多虚、久病多瘀,后期则用通补兼顾,即活血补虚。

(二)强调分型论治

根据颈椎病的病因病机,将颈椎病分为瘀滞型、风、寒、湿型、脏燥型、亏损型并遣以相应的方药。

(三)重视皮肉筋局部与内脏关系

在临证时,多重视局部与脏腑的关系。如肿胀属脾虚湿盛而健脾利湿,皮肤干燥属肺阴虚而润肺,肌萎筋露属肝阴亏损而补肝,脊骨深层痛属肾虚而补肾。

(四)临症用药要多以活血、理气、化痰为宜,注重于“通”

用方以桃红四物汤与芍药甘草汤合方化裁为基础,并结合现代药理研究,视患者的年龄及颈椎X线征象,对年龄偏大、骨质增生明显者,选用丹参、降香、牛膝等加强活血理气之功,以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对颈项疼痛较甚者,选用两面针、白花蛇舌草、泽泻等以消炎止痛、利湿消肿,改善局部无菌性炎症反应及其对神经的刺激。

二、分型论治

在临床治疗上根据不同的分型,将药物与手法相结合,取得了较好疗效。

(一)椎动脉型颈椎病

由颈椎退行性变引起的骨质增生、小关节位移、肌痉挛、炎症等因素刺激椎动脉而导致的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较常见。手法治疗时配合中药内服,服用长期临床中总结的经验方痛安汤。

(二)神经根型颈椎病

神经根型颈椎病,就其症状、体征及发病机制来看,属中国传统医学“痹证”范畴,是颈椎病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类型,其病因多责之于风、寒、湿邪,即《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风、寒、湿邪之为病,必于机体或颈部的正气虚弱之时,即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除少数须手术治疗之外,多主张保守治疗。中药治疗本病有着显著的疗效,是保守治疗的主要方法,方选解痉散瘀汤。

(三)脊髓型颈椎病

治疗时取经验方中药脊髓康,由鹿角胶、炮穿山甲、土鳖虫、红花、补骨脂、黄芪等组成。滋补类中药通过抑制脊髓损伤后的炎症反应,减少细胞凋亡,减轻脊髓继发性损伤,从而保护脊髓神经细胞,活血化瘀类药能改善脊髓微循环,提高组织耐氧能力。中药脊髓康主要由此两类药构成,故能有效促进慢性脊髓压迫损伤后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体感诱发电位各指标。

附:秘验方介绍

1.痛安汤

【组成】 两面针12g 白芍15g 龙骨30g 甘草5g 丹参30g 三七9g降香12g

【功效】 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主治】 瘀血阻滞型颈椎病,症见颈部僵硬,麻木,颈、肩和上肢刺痛,痛处固定,拒按,舌质紫黯或有瘀斑瘀点,苔白脉弦细涩。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

【方解】 两面针有消肿止痛、解痉祛瘀之功效。龙骨有镇静安神、收敛固精之功,但龙骨也善于利痰。一味丹参,功兼四物,其性专于走窜。白芍清热凉血,养血敛阴,清肝火,平肝阳,止痛。三七凉血止血。降香化瘀止血,理气止痛。甘草调和诸药。

加减 】瘀肿甚者加红花6g,白花蛇舌草12g;眩晕甚者加钩藤12g,天麻12g;血压偏高者加牛膝12g,泽泻12g;血压偏低者加升麻12g,黄芪15g;四肢痿软无力者加鹿角胶12g(另烊);病灶较深者加穿山甲12g。

【点评】 痛安汤依据颈椎病病机立方,方中两面针对于各种痛证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全方用于瘀停于内,经气不畅,肌肉失荣而痉,故以活血通经、通络止痛之法治之。痛安汤用于瘀滞型疾病,疗效确切。

2.解痉散瘀汤

【组成】 丹参15g 白芍12g 赤芍12g 地龙6g 豨莶草12g 牛膝12g当归尾12g 桃仁12g 两面针12g 甘草6g。

【功效】 活血通经、解痉散瘀。

【主治】 外伤或劳损所致的颈项部局部拘急、瘀肿疼痛,证属瘀滞者。

【用法】 水煎服,每天1剂,重症可每天服两剂。

【方解】 本方以丹参、赤芍、归尾、桃仁通行上、中、下三焦,助行血力以散瘀,即所谓“血不活则瘀不去”,白芍、地龙、牛膝、甘草以解痉、缓急、止痛,配两面针、豨莶草以消肿止痛。全方合用,标本同治,具有活血散瘀、解痉止痛之功。

【加减】 局部疼痛较剧,加乳香6g,没药6g;头痛加白芷12g;背部痛加葛根12g。

【点评】 解痉散瘀汤用于瘀滞型各种疾病,疗效确切。本方以活血化瘀药为主,特别是丹参的应用,有“一味丹参,功同四物”之说,不仅活血,且能调和气血,使行而不破,散中有收。全方活血通络,解痉散瘀,针对瘀停于内,经气不畅有良好疗效。

【验案】 李某,男,1986年10月5日初诊。

患者颈痛与左侧偏头痛半年,有颈部扭伤史。此后头痛反复发作,疼痛上午重下午轻,原诊为颈椎病,经按摩、牵引、西药等治疗未见明显效果。查:颈后伸活动受限,C5、C6压痛明显,颈肌痉挛,臂丛牵拉试验(-),舌有瘀斑,脉结涩。某线片示:C5、C6椎间隙变窄,C5后下缘变尖。血象及尿检未见异常,诊断:颈椎病(瘀滞型)。处方:丹参15g,白芍12g,赤芍12g,地龙6g,豨莶草12g,牛膝12g,当归尾12g,桃仁12g,两面针12g,甘草6g。每日1剂,连服6剂,原症基本消失,但夜梦甚多,原方去当归尾、桃仁,加合欢皮12g,夜交藤12g,服3剂后,原症全部消失,观察3个月未见复发。

(郑 鹏 整理) +ME0752YSS6fsEP2GYt88xK8LOCQzfBdj4PK+RTDVmOy6sp0OJT8ASaEcZZTHR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