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柏龄
刘柏龄,男,1927年生,吉林扶余人,出身于中医世家,随叔父刘秉衡老中医学习,尽得家传。1956年毕业于吉林省中医进修学校。现任长春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主任医师,国医大师,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兼任中华骨伤医学会终身荣誉会长、世界中医骨科联合会资深主席、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顾问,全国高等中医院校骨伤教育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美国世界骨伤专家协会副主席,美国世界健康组织协会常务理事。擅长治疗股骨头坏死、骨质疏松、骨质增生(退行性骨关节病)、颈、腰椎病(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等)、强直性脊柱炎、滑膜炎、骨髓炎、骨结核以及复杂骨折等骨伤科疾病。主编、参编、编著出版医学著作二十余部,其中主编教材4部,在国内外医学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
椎动脉型颈椎病,又称椎动脉压迫综合征。据报道,椎动脉型颈椎病约占颈椎病的10%~15%,其发病率仅次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约有70%的颈椎病伴有椎动脉受累表现,其发病年龄高于其他颈椎病,患者多为中老年人。临床常见有眩晕、头痛、耳鸣、眼花、颈后伸或侧弯时眩晕加重,甚至猝倒、昏厥等。因其以眩晕为主要症状,故又称“颈性眩晕”。祖国医学并无此病名,从其临床表现分析,属祖国医学的“眩晕”“头痛”“痹证”“项强”“颈肩痛”等范畴。
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症状较复杂,易与内科、神经科、五官科等多种疾病相混淆,其误诊率在颈椎病各型中占首位。本型多合并神经根型或交感神经型,临床诊治分清主次轻重。
本病以眩晕为主要症状,又因常合并颈肩臂疼痛,且具有“痹证”特点。因此,本病的眩晕与其他各科之眩晕的病理机制有着很大的区别。
历代医家对眩晕病理机制的认识较多,如《灵枢·口问》“上气不足”、《灵枢·海论》“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景岳全书·眩晕》“无虚不作眩”、《丹溪心法·头眩》“无痰不作眩”、《素问·至真要大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等。以上所论大体分为虚实两大类。椎动脉型颈椎病,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乃脏腑功能衰弱,标实为经脉阻滞,影响气血津液的正常代谢,则产生痰浊、血瘀等病理产物,阻滞于经脉则影响精血上荣于脑,在脏腑功能衰退、精血亏虚的基础上,进一步加重了脑部的失养(供血不足)状态,从而产生眩晕等症状,这是本病的基本病理机制所在。
【组成】 天麻15g 钩藤20g 石决明25g 半夏15g 茯苓20g 葛根20g陈皮15g 旋覆花(包煎)15g 竹茹15g 黄芩15g 丹参15g 白僵蚕15g 泽兰15g 全蝎5g 白芍20g 甘草10g
【功效】 通脉化痰、平肝熄风、清眩舒颈。
【主治】 椎动脉型颈椎病,症见眩晕耳鸣,颈项强痛,恶心欲吐,目赤口苦,胁肋胀痛,寐少多梦,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涩。
【用法】 水煎取汁150ml,日两次,口服,15天为一个疗程,服药一个疗程。
【方解】 方用天麻、钩藤、石决明平肝熄风为主,配丹参、泽兰以通经活血,葛根、半夏、茯苓、僵蚕、全蝎化痰解痉,合陈皮、旋覆花、竹茹以和胃降逆止呕,用黄芩以清热,白芍、甘草之滋阴制亢,镇痛。
【点评】 此方主在清泻肝阳、化痰熄风,兼顾宽胸理气、通脉活络,达到升降相合,通泻相用,使得在治疗肝风内动,痰凝血瘀证时恰到妙处,能使肝风熄,髓海充,阴阳和,晕止,头清,胸宽,胃亦安矣。解决了杂病相兼的矛盾,疗效显著。
【验案】 李某,女,44岁。
初诊:1999年2月4日。主诉:颈肩痛、头晕头胀、胸闷、恶心欲吐3月余。病史:无明显诱因,除上述症状外,有时右臂酸痛、手麻。曾服过颈复康、颈痛灵等药,无明显效果。诊查:颈部活动不受限,颈胸段压痛,压头试验阳性。X线正侧位片显示,颈椎变直,项韧带钙化;斜位片示C4~5、C5~6钩椎关节增生,相应椎间孔变窄。脉象弦滑,舌红,苔薄白根稍腻。临床诊断:颈椎病(椎动脉型)。辨证:本病系痰凝血瘀,经脉受阻,髓海失充,肝风内动,风火上扰所致。治宜通脉化痰、平肝熄风、清眩舒颈。处方:天麻15g,钩藤20g,石决明25g,半夏15g,茯苓20g,葛根20g,陈皮15g,旋覆花(包煎)15g,竹茹15g,黄芩15g,丹参15g,白僵蚕15g,泽兰15g,全蝎5g,白芍20g,甘草10g。每天1剂,水煎服。
复诊:2月10日。患者自述服上药1周头晕减轻,恶心症状消失,唯头胀、胸闷依旧。治按前方减旋覆花、竹茹,加菊花20g,紫苏梗15g。再服1周。
三诊:2月18日,胸闷减,头胀轻。唯颈僵、肩酸时作。嘱按2月10日方连服两周。患者诸症悉退。后服颈痛胶丸两周,以巩固疗效。
(徐晓红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