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智
马智,男,生于1940年,辽宁阜新人,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任辽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医系、临床研究所副院长、副主任、副所长,中医内科教研室主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博士生导师。潜心医学四十载,不仅有系统的理论基础体系,而且博古通今,采历代医家之所长,临床经验丰富。擅长治疗内科杂病,对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有独到之处。
痰是肺系疾病过程中常见的病理产物,一旦形成后,又成为一种致病的邪气,会影响肺的宣通肃降功能,导致肺系病证进一步加重或日久不愈。因此,治痰是治疗肺系病证的一个重要环节。临证多从痰入手,辨证施治,探究疑难痼疾,屡起沉疴。
痰的产生与肺、脾、肾五脏的关系至为密切。痰的形成多由脏腑功能失调,气化不利,水液代谢障碍,水液停聚所致。肺主治节,外邪袭肺,肺失宣肃,肺津可凝聚成痰,存贮于肺,故谓肺为贮痰之器。脾主运化,外感湿邪,或饮食不节,或思虑劳倦,脾胃受伤,运化无权,水湿内停,凝聚为痰,肾司开阖,开阖不利,水湿上泛,可聚而为痰,命门火衰,不能温运脾阳,水谷不化精微,亦可生湿成痰。肾阴亏耗,虚火内炽,以灼津为痰。此外情志不遂,肝气郁结,气郁化火,可煎熬津液而为痰,痰郁互结,可发为郁痰;肝阳化风,痰涎内壅,可发为风痰。痰热互结,则为热痰,寒、痰互凝,则为寒痰。痰而兼有湿象者为湿痰。痰而兼有燥象者为燥痰。痰之已成,留于体内,随气升降,无处不到,或阻于肺,或停于胃,或蒙心窍,或停于肝,或动于肾,或流窜经络变生诸证。
痰之为病,非常广泛,既指排出体外的有形之痰,又指表现为痰的特异症状,由于它的生成原因不同,所以性质上有寒、热、燥、湿、风等多种痰;由于它所在的脏腑部位不同,症状表现亦各具特点。
痰阻气道会影响肺气的宣通肃降,而导致咳嗽、气喘、胸闷等症。所以说痰浊阻肺是肺系各证产生和加重的重要因素。痰贮于肺,不但影响气道的通畅,而且会成为病原体繁殖的场所,为病变产生之根。因此,气道中的痰浊未得尽除,再遇到六淫之邪的促发,导致肺系病证的复发。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难以根治,都与痰伏气道这一隐患未能尽除有关。痰浊久伏于肺,痰浊潴留,日久 导致肺虚,肺主一身之气,肺气虚极,进一步会伤及心、肾,影响肾主水、肾主纳气和心主血、心主神志的功能,出现胸部胀闷,喘咳痰多,心悸,水肿等症,进一步转化为肺胀,相当于现代医学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等。其他肺系各证也有类似转变的规律,所以,痰浊阻肺是各种肺系证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是肺系病进一步转化、加重的条件。
1.疏风化痰法 适用于风痰证。此乃风邪犯肺,肺失宣发,不能布散津液,津聚为痰,痰阻气道所致。多发病突然,病程较短,痰量或多或少,色白或黄,常伴咳嗽、咽痒、咽痛或身痛、头痛、鼻塞流涕、恶寒发热等肺卫表证。可见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咽炎、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治疗本证以疏风化痰药为主,配合宣肺解表的药物,常用止嗽散加减。使外邪疏解,肺气宣畅,痰液消散而愈,常用的疏风化痰药物有桑叶、牛蒡子、前胡、桔梗、生姜等。
2.清热化痰法 适用于热痰病证。此乃邪热犯卫,入里化热,痰热郁肺,肺失清肃所致。本证多咳嗽气粗,痰黄质稠量多,咳吐不利,或有腥味,或吐血痰,胸胁胀满,咳时痛甚或有身热,口干欲饮,舌苔薄黄而干,脉滑数。可见于急性支气管炎、肺炎、肺脓疡、支气管喘息,哮喘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继发感染等疾病。本证特点为病程短,症状重,痰黄质稠量多,咳吐不利,而无表证。治以清热化痰药为主,配合清热解毒、宽胸理气的药物,常用清金化痰汤加减。用药黄芩、黄连、山栀、栝楼、鱼腥草、竹茹、桔梗,使痰去热解,气机调畅。寒者热之,直投苦寒之品。
若热伤血络,咯血者,可加丹皮、茜草根、白茅根以凉血止血;如阴伤口渴者,可配北沙参、天花粉以养阴生津。
3.温化寒痰法 适用于寒痰证。此乃寒饮停肺,肺气不利所致。寒痰的生成是由于脾胃阳虚,寒饮内停,运化无权,或因肺寒,津失输布,聚液为痰,临床多见咳嗽气喘,喉中痰鸣,咳痰稀薄多沫,胸闷气短,形寒怕冷,舌苔白滑,脉沉弦或沉紧。可见于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等。本证特点是病程一般较长,咳嗽痰多,痰液清稀或呈泡沫状,遇天冷或秋冬季节症状加重,多伴有胸闷脘痞、背冷恶寒等症。治以温化寒痰药合以温补脾肺的药物。故常用桂枝、茯苓、白芥子、苏子、干姜、紫菀、款冬花等温化寒痰。善用小青龙汤、苓甘五味姜辛汤、射干麻黄汤等。取其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之意。
4.润肺化痰法 适用燥痰证。此乃肺阴不足,虚火灼金,燥邪在肺,肺津不足所致,本证多呛咳气促,或咽干口干、痰少不利,痰稠而黏,或带血丝,咳时胸部隐痛,唇燥咽痛,咳则声音嘶哑,舌质红,脉细数,多发于秋季。可见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咽炎、急性支气管炎等疾病。本证病机为阴虚肺燥,湿痰多生于脾,燥痰多生于肺,“湿痰治在脾,燥痰治在肺”。燥痰则润之,化之,清之,用药特点既不辛散燥金,又不滋腻肺燥,宜用清润祛痰之品。以润肺化痰药合生津养阴、化痰止咳的药物,方用清燥救肺汤加减。常用润肺化痰药物有栝楼、贝母、枇杷叶、紫菀、款冬花、桑白皮等。
5.燥湿化痰法 适用于湿痰证。此乃湿痰阻肺,肺气上逆所致之病证。多见咳嗽反复发作,痰黏色白,稠厚量多,或胸闷气短,胸脘痞满,食少无力,舌苔浊腻,脉弦缓或弦滑。可见于慢性支气管炎等。治以燥湿化痰药为主合以健脾和胃药,常用二陈汤加减,燥湿化痰,理气健脾。若咳嗽气喘,喉中痰鸣,脘痞,苔腻者,加苏子、白芥子、莱菔子化痰降气;伴见脾气虚弱者,伍以党参健脾,亦可用六君子汤加味。常用的燥湿化痰药有橘红、半夏、厚朴、茯苓、苍术等。
6.化痰逐瘀法 适用于痰瘀同病的多种疑难重病。痰浊久郁,气血凝滞,气机不畅,津液积于体内,聚而为痰,形成痰瘀互因的恶性循环。痰瘀阻于胸肺则咳喘痰多,胸中憋闷疼痛,气短,动则加重,可见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肺心病、心衰等。治疗宜以葶苈子、苏子、厚朴祛痰宽胸,以当归、赤芍、川芎活血化瘀,以麻黄、杏仁、桔梗、枳壳宣降肺气,以人参、沉香、蛤蚧、胡桃肉等大补元气、补肾纳气。痰瘀同治,气血合和,痰瘀不成矣。
求因探本,治病求本是中医的基本准则,在临床治疗痰证上更是如此,不能一见痰证,便用化痰之剂,而应以治脾、治肺、治肾立法,辨别痰在其不同部位,而辨证施治;斟酌察微,做到治病求本,朔源探流,以绝其生痰之源。《景岳全书》有“见痰休治痰”,“善治者,治其生痰之源”。“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而“肾为生痰之本”。肾主水,肾阳虚不化水,则上泛为痰。在治生痰之源方面,若肺热熏蒸为痰,则清热降火,其痰可除;若脾虚湿盛为痰,则健脾燥湿,使痰无生;若肾虚水泛为痰,则温肾,使水不上泛,痰亦自消;若燥热伤肺,则清燥润肺,痰亦自去。
“善治者,不治痰以治气,气顺则一身津液亦随之顺矣。”气与痰相辅相因,气郁痰生,痰随气行,气因痰滞,痰气交结,上逆下降,达外阻内,无处不至。痰聚则气滞,气顺则痰消,故祛痰中酌加理气之品,以调畅气机,气机通畅则痰易消。故治痰须先调气,治其运动之根本,杜绝生痰之源头,使新痰不生,已成之痰可因气畅而输化,故治痰以调气为贵:气滞者调在肝与三焦,气逆者予清降之物,平肝降逆之法,气虚而陷者治疗以补气之品,健脾补肾。使气机畅达,津液完成其正常的生成、输布与排泄,使痰无从生。
辨证重视病机,善察致病之因,辨证用药,积几十年的临床经验,认为肺系疾患当根据寒、热、燥、湿、风等多种痰证的不同,审因论治,治病求本,经用祛痰法合以补益肺脾、止咳平喘的药物后,多数患者症状可以较快缓解,并逐渐治愈,不易复发。对于难以控制病情发展变化的支气管扩张、阻塞性肺气肿、肺心病等,以祛痰法合益气、活血、强心的药物后,也可控制病情发展。
【组成】生石膏30g 冬桑叶10g 沙参10g 麦冬10g 杏仁10g 阿胶6g 炙甘草3g 枇杷叶6g
【功效】滋阴润肺、止咳化痰。
【主治】阴虚肺燥咳嗽,急慢性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支原体肺炎。症见头痛身热,干咳少痰,咽喉干燥,鼻燥,胸胁满痛,心烦口渴,舌干无苔,脉细数。
【用法】水煎服。
【方解】外感温燥之邪,燥热伤肺,肺既不能宣,亦不能降,故气机不通而胸胁满痛,肺气上逆则咳嗽,如《内经》云:“诸气 郁,皆属于肺。”燥热伤津,阴虚内热,则干咳少痰,咽喉干燥,鼻燥心烦口渴,舌干无苔,脉细数。方中生石膏、冬桑叶清肺中燥热,散肺中风热,兼有生津止渴的作用;恐石膏大寒伤胃,故用沙参、麦冬、阿胶养阴生津,炙甘草养胃气;用杏仁止咳、枇杷叶清肺下气,止咳祛痰,全方共奏清燥滋阴、润肺止咳之功效。
【加减】若有痰黄难咳,加栝楼仁、川贝母;如干咳少痰,痰中带血,加丹皮、栀子清热凉血;如有便秘,可合用大黄,通腑泻热,肺与大肠相表里,使肺热从大肠而去。
【点评】本方由《医门法律》清燥救肺汤沙参易人参、减胡麻仁而来。沙参易人参者,意在增加滋阴润肺之效;减胡麻仁以防肠滑。全方清燥滋阴、润肺止咳,用于阴虚肺燥咳嗽有效。
【验案】张某,女,57岁。2008年10月30日初诊。
患者因一年半前出现咳嗽,咳痰量少而黏,气短,自觉胸部及肩部发热,测体温正常范围,曾于医大一院就诊,诊断为肺间质纤维化,近20天加重,现症见:咳嗽,咳痰量少而黏,气短,劳累后加重,自觉胸部及肩部发热,口干咽燥,神疲乏力。舌质红,少苔,脉细略数。查体:未闻及明显异常,肺CT:双肺透过度低,呈磨玻璃样改变,可见索条、网格影,余未见异常。西医诊断:肺间质纤维化。中医诊断:咳嗽(阴虚肺燥型)。此为肺阴亏虚,虚热内扰。法当滋阴润肺,止咳化痰。方拟滋阴润肺止咳汤加减。处方:沙参20g,枇杷叶6g,石膏30g,阿胶6g,杏仁10g,麦冬10g,桑叶10g,栝楼20g,薤白10g,厚朴3g,黄芪20g,太子参10g,炙甘草3g。颗粒剂开水冲服,每日3剂,共21剂。
二诊(2008年11月6日):咳嗽咳痰有所好转,时有劳累后气短,仍有少量白黏痰,神疲乏力,自觉肩部发热,舌质红,少苔,脉略数。可继服上方,服法同前。嘱患者避免劳累,避免着凉,忌辛辣之品。
三诊(2008年11月20日):明显好转,不口干,自觉乏力好转,偶有活动后胸闷咳嗽气短,舌红,黄薄苔,脉略数。患者咳嗽有所好转,不口干,说明津液得以上承濡润;阴精得以充养故神疲乏力好转;偶有活动后胸闷气短,则仍有肺阴亏虚;虚热内灼,肺失润降,致咳嗽,气短;舌质红,黄薄苔,脉略数为阴虚内热之征。可继服上方42剂,服法同前。
四诊(2008年12月10日):胸闷气短,干咳少痰日渐好转,仍有少量白黏痰,舌红,薄苔,脉沉。肺阴亏虚,虚热内灼,虚火灼津为痰,故痰少而黏,宜继续滋阴润肺。继服上方42剂。
【组成】麻黄10g 生石膏30g(先煎) 杏仁10g 生甘草5g 黄芩15g 金银花30g 大青叶15g 鱼腥草30g
【功效】宣肺泄热、化痰止咳。
【主治】主要用于风温肺热病。症见咳嗽,咳黄痰,喘促气短,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临床上常用于急性肺部炎性病变(包括急性气管-支气管炎、肺炎等)。
【用法】水煎服。
【方解】方中用石膏配伍麻黄,使清泄肺热、开宣肺气并举。麻黄性温,原为发汗解表之药,与辛寒之石膏相配,功在宣肺定喘。麻黄与石膏可用1∶3、1∶5、1∶10。另有甘草可益气和中、生津止渴、调和诸药,是为佐使。黄芩、杏仁清热肃肺、化痰止咳。《本草纲目》云:“黄芩,其性清肃,味苦可以燥湿,阴寒所以胜热,故主清热。”黄芩配伍石膏可加强清肺泄热之力,使热清痰去。杏仁可止咳平喘祛痰,配伍麻黄,一宣一降,使外邪有出路,又不伤肺气。风温肺热病为风热病邪,其传变迅速,易使病情加重。即所谓“毒不除热不去,必生变,入于里则热灼营阴”。现代不少医家提出所谓“截断”疗法,病初即投以大剂量清热解毒之品,故用大剂量金银花、大青叶、鱼腥草,以截断其病邪传变途径。马老强调,临床治疗风温肺热病,宜早用清热解毒之品,不必完全拘于“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之说。清热解毒之品用量宜大,这样才能截断病邪。及早用清热解毒之品,可祛热存阴,并无化燥伤阴之弊,尚有坚阴之功。如陆九芝所言“唯寒凉之撤热力,始足以救阴”“尤重芩连之苦,不独可降泄,且合苦以坚阴之义”。诸药相配,共奏清热解毒,宣肺平喘之功。
【加减】若有眩晕,头目不清,动则加剧,劳累易发,乏力气短,胸闷纳呆,神疲懒言,大便溏泄,舌淡胖,边有齿痕,苔白腻,脉弱等脾气亏虚者加黄芪、太子参、阿胶;若见眩晕耳鸣,头痛且涨,恼怒头痛加重,面色潮红,急躁易怒,腰膝酸软、失眠健忘、舌红苔黄腻,脉弦等伴见阴虚阳亢者加钩藤、石决明、牛膝、夏枯草;眩晕急剧,泛泛欲呕,用龙骨牡蛎镇肝熄风;若眩晕,伴头目涨痛,心烦口苦,胸闷,舌淡胖、苔黄腻,脉弦滑属痰热上蒙者加竹茹、枳实清热化痰,熄风止眩。
【点评】本方由《伤寒论》麻杏甘石汤化裁而来。风温肺热病邪由口鼻、皮毛而入,肺位居高,首当其冲,故本病初起病变以肺为中心,多见上焦手太阴肺经病变,表现为邪犯肺卫症状。肺主气属卫,与皮毛相合,卫气敷布皮毛,风热外袭,肺卫失宣,则病变初起可见发热、恶风、咳嗽、口微渴等肺卫证候。然而风热病邪属阳邪,易从阳而化热,灼伤肺津,炼液为痰,痰热壅肺,肺失宣降而出现高热、汗出、烦渴、咳喘、胸闷痛、痰黄稠、舌红苔黄、脉数等热邪壅肺气分之象。此期乃正邪交争之期,是治疗成功的关键阶段,若能及时辛凉宣化,清气透邪,可截断病邪传变。否则,若因失治误治,正不胜邪,就会导致邪热入营或逆传心包等危重证候。故治疗中应严把气分关,宣肺泄热并举,以清热化痰为要,重用清热解毒之剂,直挫热邪,截断病势,使邪热多在气分而解。在具体治疗当中,马老师认为,初期邪在肺卫,以卫分证为主要表现者宜辛凉解表、疏风清热,应予银翘散、桑菊饮加减服之。但此证在风温肺热病临床患者中很少见,或见证甚短,旋即入气分。故临床就诊患者绝大多数表现为卫气同病,治当宣肺泻热、化痰止咳,应用消肺消饮有效。
(曲妮妮 李小娟 王广尧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