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玉明
查玉明(1918— ),男,回族,辽宁新民人,现为辽宁省中医研究院主任医师,首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幼承家传,受祖父业医的影响,立志为医。6岁师从盛京中医世家老中医杨耀泰先生门下,亲受言传身教,尽得精传。1942年考中医执照,行医于沈阳,后于辽宁中医进修学校深造,擅长内科,尤对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肾病有独到见解。曾参加东北三省编写国家《药典》及全国《妇科辞典》审稿定稿工作,曾任沈阳市中医学会理事、常务理事等职。
肾病水肿可分为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肾阴阳两虚证3个证型,治疗上应水肿尿少从肾治,无肿虚衰益脾源。
脾主运化,肾主气化。肾阳衰微,阴盛于内,脾虚不能制水,肾虚不能利水是形成水肿的主要原因,治疗应遵《难经》“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当先补其阳,而后泻其阴”的原则,以真武汤与参芪配伍,助肾温化,使脾阳得运,气化水行而肿消。若脾阳虚衰,气血乏源无肿者,治疗遵《难经》“损其脾者,调其饮食”的原则,以香砂六君子汤、黄芪建中汤化裁,以改善脾胃功能。脾土一旺,水有所制,并提出了“水肿尿少从肾治,无肿虚衰益脾源”的治疗原则。
多由肾炎迁延日久,反复发作,阳损及阴,阴邪羁留,湿郁化热,耗伤阴液或久病不复,气血耗损,精微丧失,表现为腰痛遗精,少神,虚阳上扰,头晕耳鸣,小溲短赤,心烦不眠,或齿龈出血,舌红少津,治当养阴清热,化湿利水,采用猪苓汤加味,常与当归补血汤为伍合用,淡渗利湿,滋阴养血,补脾益气血,有益蛋白尿的消退。若真阴耗损,水不涵木,肝肾亏损,无肿者,治宜壮水为法,滋补肝肾,育阴潜阳,常以六味地黄丸、二至丸、大补阴丸化裁合用,补真阴,益下元,壮筋骨,强腰膝,使水升火降,多收良效。肝肾阴虚证,无论有肿或无肿,表现特点为尿血,若阴虚火动,热伤营血,每于方剂中加入旱莲草、丹皮、连翘、桑葚子等清热养阴之品,查氏根据肝肾阴虚证发生机制的不同,提出“有肿湿热宜清化,无肿阴亏壮水源”的治疗原则。
多由久病不复,导致阴阳两虚,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水肿,面色晦滞,头晕神疲,手足心热,并有形寒肢冷,大便溏薄,尿少浑浊有味,脉多沉缓,细而无力。查氏以《难经》“损其肾者,益其精”为原则,常以九龙汤化裁,取其补而不滞,滋而不腻,益肾补脾,涩精秘气,治疗慢性肾炎,临床验证,效果甚佳。
【组成】 枸杞15g 当归15g 地黄15g 金樱子15g 莲子25g 芡实15g 茯苓25g 山楂炭25g 甘草15g 山药15g 补骨脂10g 怀牛膝10g
【功效】 补肾养心、健脾固摄。
【主治】 慢性肾炎肾阴阳两虚证,症见水肿,面色晦滞,头晕乏力,手足心热,形寒肢冷,便溏,脉沉缓或细而无力。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
【方解】 此方系《六科准绳》方化裁而成,枸杞、熟地、当归滋阴养血,血足则肾不枯;金樱子、莲子肉、芡实甘能益精,固肾补脾,涩以固脱;茯苓、甘草益脾以制水邪,通肾交心;山楂炭散瘀滞;以消阴分之障。佐以山药补脾固肾益脾,配以补骨脂、怀牛膝暖丹田,强腰膝以助肾,促进肾功能之恢复。
【加减】 蛋白尿加黄芪、党参、老头草、菟丝子、五味子;尿血加黄柏、旱莲草;水肿加杜仲、猪苓、水红花子、细辛;下肢肿甚加桂枝、防己;小便短少加猪苓、滑石;高血压加决明子、杜仲、怀牛膝;齿龈出血加仙鹤草、白茅根;口干少津加麦冬、石斛;尿液浑浊加 萆薢 、滑石;感冒咽痛加金银花、连翘、鱼腥草、射干。
【点评】 该方滋阴养血.健脾益气.涩以固脱。适用于肾阴阳两虚,水肿不明显,蛋白尿持续不断的病人,临床应用时应根据症状,舌、脉的变化,不断调整温阳利水,滋阴固涩、清热利湿药物的比重,使养阴不助湿,温阳不助火,最终收到良好的疗效。
【验案】 任某,男,17岁。
于1974年8月,无明显诱因,颜面头部水肿,晨起加重,头痛头胀,相继出现全身水肿尿少,尿色黄。经当地治疗不见好转,水肿日渐加重。于1974年9月5日,在某医院诊断肾炎,用青、链霉素、泼尼松治疗好转出院。于1974年10月16日,来我院住院治疗,携带某医院病志化验单,尿化验:蛋白尿(++++),白细胞2 ~ 3个/HP,红细胞0 ~ 2个/HP,颗粒管型0 ~ 1个/HP,血胆固醇4.407mmol/L,血压140/90mmHg,诊断为肾病综合征。入院检查化验尿:蛋白尿(++++),白细胞5 ~ 0个/HP,红细胞2 ~ 3个/HP,胆固醇3.9mmol/L,血压148/100mmHg。
初诊(1974年10月20日)。四诊检查:全身水肿,按之凹陷不起,不能平卧,面部水肿明显,两腮部肿大异常,触之颤动,头昏头重。腹胀便稀,食减纳呆,疲乏少力,尿少色浑浊,畏寒肢凉,腰酸足重,面色淡黄不泽,舌质绛干少苔,脉象弦细而缓,血压150/100mmHg,病属脾肾两虚证。治法:健脾益气,温肾化浊;方剂:枸杞15g,当归15g,金樱子15g,莲肉25g,芡实15g,五味子7.5g,沙苑子15g,茯苓25g,白术25g,甘草10g,山楂炭25g,生黄芪30g,坤草25g。
以上方加减,历经五诊,至1975年2月11日,症状完全消失,数次检尿均无阳性所见,胆固醇2.26mmol/L,血压正常,体力增加,脉象和缓,痊愈出院。
(滕瑛钰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