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继学
任继学,男,1926年生,吉林扶余人,毕业于长春中医学院。1990年被国家确认为首批、二批、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历任长春中医学院内科教研室主任,广州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脑病研究室顾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中医药专业教材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高级专家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吉林省英才奖章获得者,吉林省荣誉省管优秀专家,白求恩奖章获得者。2009年被评为首届“国医大师”。擅长治疗中医急症,主编我国第一部规划教材《中医急诊学》,专著《悬壶漫录》,主编《中国名老中医经验集粹》等,并发表“中风病辨治”“脑髓消病的辨证论治”等学术论文。
对于本病的治疗不可单纯滋阴补液,要顾及阳虚的一面,只有调整机体阴阳、水火之平衡,才能使脏腑气血调和,相互为用。故临证常以阴阳两纲统论三焦辨证,用以下药物治疗消渴。
鬼箭羽活血通络、推陈致新,此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寒凉苦泄,破血通经,临床可用于瘀血所致痛经、经闭、产后腹痛、胸痹心痛及癥瘕瘀肿等。我常用鬼箭羽活血通络,治疗消渴。消渴病久,本元虚损,气虚则血瘀,阴虚则血涩,久病久虚皆可入络,导致血瘀,即《素问·痹论》所谓“病久入深,营卫之行涩”。瘀滞既成,陈腐难去,新血难生,瘀虚交互为患,产生恶性循环,终致阳气不得敷布,津血不得畅荣,使消渴之未病引发,已病更甚。《血证论》记载“血渴”病机云:“血与气本不相离,内有瘀血,故气不得通,不能载水津上升,是以发渴,名曰血渴,瘀血去则不渴矣。”血渴虽非完全等同消渴,但其因瘀致渴的病机则是相同的。瘀血滞留,补益清润药物不能加于好血,难以取效,故以破瘀生新为要务。鬼箭羽“破陈血”(《药性论》),具有活血通络,推陈致新,恢复水津平衡,可使补益药物活泼畅荣而不滋腻,治消渴常用的剂量为15g。
猪胰峻补命门、拨乱反正。此药甘温滋润,血肉有情,体属阴精,涵养真阳。以脏补脏,峻补肾命,使阴阳水火协调,冲和则消渴自止。临床常水烫后焙干研末服。
缫丝泻火升清,能止消渴。缫丝即蚕茧,始见于《本草蒙荃》,味甘性温,主要有止渴、缩尿、止血的作用,临床可用于口渴、尿频、尿血、便血、血淋、崩漏及痈肿疮毒等。常用缫丝治疗消渴症之口渴、尿频,用量可至50g。
木馒头散瘀解毒、通行脉痹。木馒头“通经行血”(《生草药性备要》),“破陈血”(《本草备要》),首载于《本草拾遗》,甘寒通利,微涩固摄,主要有通乳利水、消肿止痛、固精止血的功效。临床可用于乳汁不通、小便不利、痈肿疼痛、遗精便血等症。用木馒头散瘀解毒,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