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两类十型三证候,标本缓急解心忧

魏执真(1937—),女,天津市人,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主任医师,教授,研究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现任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心病委员会委员、老年心病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糖尿病委员会常委、北京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委员会副主任。主治心脑血管病、冠心病等各种心脏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脏神经官能症、心肌炎、心肌病、高血压、大动脉炎等。对心律失常、糖尿病性心脏病、脑动脉硬化、脑供血不足等做了非常深入的研究。建立了心律失常独特的“以脉为主,四诊合参”“两类、十型、三证候”的辨证思路和方法,疗效颇著。获各级科技进步奖40项。专著11部,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心律失常的辨证论治应遵循“以脉为主,四诊合参,分为两类、十型、三证候”的原则,其中又宜重在辨脉。因为心律失常是心脏搏动频率与节律的异常,心搏频率与节律的变化必然要在脉象上反映出来,所以各种心律失常都各自有其相应的主脉,而各个主脉也都有其相应的主病。心律失常按照脉象分为阳热类和阴寒类。快速型心律失常属阳热类,缓慢型心律失常属于阴寒类。

一、快速型心律失常

病性属“热”,主要脉象为数、疾、促、代、涩而数等。此类心律失常病机中“瘀热”致病最为关键。心脏亏虚,血脉瘀阻,瘀而化热,为快速型心律失常之主要病机。心主血脉,心气阴血不足,气虚无力帅血运行,阴血不足,脉道不充,血流涩滞,均可致血脉流通不畅,出现瘀阻,瘀久化热。热可致急,瘀可致乱,遂出现数脉、促脉、促代脉,或涩兼数脉。这一类心律失常形成的关键是“热”,必然环节是“血脉瘀阻”,根本因素是“心脏亏虚”。需强调的是,“热”,乃“瘀热”,即血脉瘀阻,瘀久化热,热主要在血分。既然“热”是快速型心律失常形成的关键,其热主要在血分,故凉血清热为治法中之关键。选用丹皮、赤芍效佳。丹皮苦辛微寒,功能清热凉血和血。赤芍苦微寒,可泄血分郁热,行血中瘀滞。二者合用,既能清血中瘀热,又能散血中瘀滞。而丹皮、赤芍的用量,少则15g,多则30g。…如遇脾胃虚弱之人,丹皮、赤芍用至15g时,便会出现腹泻便溏,故可佐以黄连厚肠,防止丹皮、赤芍寒凉致泻。根据引起血脉瘀阻的不同途径,可分为5种证型:

1.心气阴虚,血脉瘀阻,瘀而化热 症见心悸,气短,乏力,胸闷,口干欲饮。舌暗红、碎裂,苔薄白或薄黄,脉可见数、疾、促、细。治宜益气养心、理气通脉、凉血清热。方用自拟清凉滋补调脉汤:丹皮、赤芍、太子参、麦冬、五味子、丹参、川芎、香附、香橼、佛手、乌药、黄连。

2.心脾不足,湿停阻脉,瘀而化热 症见心悸、气短、胸闷、口苦、纳差、脘腹痞满、大便黏而不爽之症。舌暗红,苔白厚腻或兼淡黄,脉可见数、疾、促、滑。治以理气化湿、凉血清热、补益心脾,方用自拟清凉化湿调脉汤:丹皮、赤芍、白术、茯苓、陈皮、半夏、苏梗、香附、乌药、丹参、川芎、太子参、黄连。

3.心气衰微,血脉瘀阻,瘀而化热 以劳累后心悸、气短尤甚为特点。脉见促代。当在原有治法的基础上,加重补气之品,选用人参或西洋参,人参甘苦微温,可大补元气,在此一般用生晒参,性较平和,不温不燥,既可补气又能生津。

4.心阴血虚,血脉瘀阻,瘀而化热 除见心悸、气短等症外,口干喜饮明显,大便易秘。舌红暗碎裂,苔薄白或少苔,脉涩而数。治疗时应在原治法的基础上加重养阴血之品,常用白芍、生地、沙参滋阴养血,凉血清热。

5.心气阴虚,肺瘀生水,瘀而化热 症见心悸,气短,胸闷,咳喘,甚而不能平卧,尿少,水肿。舌红暗,苔薄白或薄黄,脉细数。此型特点是兼有肺失肃降、水饮停聚的表现,因此在治法中需注意肃肺利水。方用自拟清凉补利调脉饮:黄芪、太子参、麦冬、五味子、丹参、川芎、桑皮、葶苈子、泽泻、车前子、丹皮、赤芍、黄连。

二、缓慢型心律失常

属于阴寒类,包括窦缓、结性心律、病窦、房室传导阻滞等。形成缓脉的关键是“寒”,它的产生是由于心脾肾阳气亏虚或兼阴血不足,寒湿、痰饮之邪阻滞心脉,心脉瘀阻,流通不畅。可从以下辨证:

1.心脾气虚,心脉瘀阻,血流不畅,脉缓而细弱 治宜健脾益气、活血通脉。方药:健脾益气调脉汤。太子参、生黄芪、白术、陈皮、半夏、茯苓、泽泻、羌活、独活、防风、升麻、川芎、丹参。

2.心脾气虚,湿邪停聚,心脉受阻,脉缓而弦滑 治宜化湿理气、活血升脉。方药:理气化湿调脉汤。燎苏梗、陈皮、半夏、白术、茯苓、厚朴、香附、乌药、羌活、独活、川芎、丹参、太子参。

3.心脾肾虚,寒邪内生,心脉受阻,脉迟 治宜温阳散寒、活血升脉。方药:温阳散寒调脉汤。生黄芪、太子参、白术、茯苓、干姜、附片、肉桂、鹿角、桂枝、川芎、丹参。

4.心脾肾虚,寒痰瘀结,心脉受阻,脉结或结代 治宜温补心肾、祛寒化痰、活血散结。方药:温化散结调脉汤。生黄芪、太子参、白术、茯苓、肉桂、鹿角、干姜、白芥子、莱菔子、陈皮、半夏、川芎、三七粉。

5.心脾肾阴阳俱虚,寒湿瘀阻,心脉涩滞,脉细涩 治宜滋阴温阳、化湿散寒、活血通脉。方药:滋养温化调脉汤。生黄芪、太子参、白术、茯苓、陈皮、半夏、干姜、肉桂、阿胶、当归、白芍、生地黄、川芎、丹参。

心律失常的患者常会临时出现一些兼有证候,必须予以重视,甚至根据“急则治其标”的原则,先治其兼证,方可取效。常见证候有以下3种:(1)气机郁结;(2)神魂不宁;(3)风热化毒。其中“风热化毒”证候最为常见,出现咽痛、咽干、咳嗽、鼻塞或见发热恶寒等症。“热”是快速型心律失常形成的关键,若再加风热之邪,内外之热相合,势必导致脉更急更乱。若风热之邪较轻,可于方中加用疏风清热解毒之品,如板蓝根、锦灯笼;若风热之邪很重,则应先用疏风清热之方治其兼证。当出现神魂不宁、失眠等症状时,宜加用安神定志类药物,而气滞明显则应使用理气解郁之品。此外,还常见反复牙龈肿痛,心律失常病情反复者,牙痛多为胃热上冲所致,胃热与血脉瘀阻之“瘀热”相合,加重心律失常病情。常加入黄连、丹皮、升麻清热凉血、散火解毒,临证时还注意顾护脾胃。

附:秘验方介绍

1.清凉滋补调脉汤

【组成】 太子参30g 麦冬15g 五味子10g 丹参30g 川芎15g 香附10g香橼10g 佛手10g 乌药10g 丹皮15g 赤芍15g 黄连10g

【功效】 益气养心、理气通脉、凉血清热。

【主治】 心律失常辨证属心气阴虚,血脉瘀阻,瘀而化热者。常见于窦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室率偏快的各种早搏、室性心动过速等。症见心悸、气短、乏力、胸闷或有疼痛、口干喜饮。舌暗红或见碎裂,苔薄白或薄黄,脉可见数、疾、促、细。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

【方解】 方中丹皮、赤芍凉血清热;太子参、麦冬、五味子益心气养心阴;丹参、川芎活血脉;香附、香橼、佛手、乌药理气以助通脉;黄连厚肠。全方共奏益气养心、理气、凉血清热之功,以使心气足、血脉通,瘀热清,数、疾、促脉平,心悸止。

【加减】 若患者阴虚明显,或内热明显,则太子参易为沙参,防太子参补气助热。

【点评】 《濒湖脉学》中载:“数脉属阳,六至一息。七疾八极,九至为脱。”窦性心动过速的脉象为“数脉”,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脉象则为疾脉。与数脉相比,疾脉之热盛与阴虚程度都更为严重,所以治疗时需更重用凉血清热及滋阴之品,丹皮、赤芍常重用至20g,甚至30g,并加入沙参、玄参,滋阴降火。

【验案】 刘某,男,58岁。初诊日期:2010年4月22日。

患者诉糖尿病、高血压病史,现服康忻、二甲双胍,血压、血糖控制一般。时觉心悸,心悸时自测脉搏100次/分。午饭后心慌明显,口干喜饮,时头晕,纳可,大便尚调。舌红苔薄黄,脉弦细。2009年12月31日:心率最快116次/分,最慢45次/分,平均72次/分。超声心动图未见异常。处方:沙参30g,麦冬15g,五味子10g,香附10g,香橼10g,佛手10g,乌药10g,丹皮15g,赤芍15g,黄连10g,白芍15g,川牛膝15g。服药10剂,患者心悸减轻,大便软。时头晕,自测血压130/90mmHg。舌脉如前,心率80次/分。前方川牛膝改为30g,加诃子10g。服药7剂后,诉午饭后无心慌发作。觉胃胀,仍大便软。心率76次/分,血压125/90mmHg。加乌梅10g,枳壳10g。服药7剂,大便软改善。无自觉心悸。平日自测脉搏72~76次/分。守方服药1个半月,病情平稳。复查:心率最快104次/分,最慢50次/分,平均77次/分。

【按语】 该患者阵发心悸,心率快时100次/分,脉属数脉。根据“以脉为主,四诊合参”的经验,辨证时首先抓住数脉这一脉象。数脉主热,因此热为该患者发病的关键因素。再结合患者口干、舌红苔薄黄的症状及舌象,辨证心气阴虚,血脉瘀阻,瘀郁化热。治以益气养心,活血通脉,凉血清热。因患者口干,而乏力不著,舌质较红,苔薄黄,且患“消渴病”,有阴虚内热之本,故未用太子参,而选用沙参,与麦冬、五味子配伍滋养心阴;香附、香橼、佛手、乌药理气以助通脉;丹皮、赤芍凉血清热;黄连厚肠。又加白芍养肝血,川牛膝活血引血下行。二诊时根据患者大便软,加诃子涩肠;头晕,血压偏高,川牛膝加量以增强引血下行之力。后又随症加入乌梅涩肠、枳壳宽中。服药20余剂后,患者已无自觉心慌心悸。

2.清凉化湿调脉汤

【组成】 苏梗10g 陈皮10g 半夏10g 白术30g 茯苓15g 川朴10g 香附10g 乌药10g 丹参30g 川芎15g 丹皮15g 赤芍15g 黄连10g 太子参30g

【功效】 理气化湿、凉血清热、补益心脾。

【主治】 心律失常辨证属心脾不足,湿停阻脉,瘀而化热。本型可见于窦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各种心室率偏快的早搏,除见心悸、气短、胸闷等症外,尚有口苦、纳差、脘腹痞满、大便黏而不爽之症。舌暗红,苔白厚腻或兼淡黄,脉可见数、疾、促、滑。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

【方解】 方中丹皮、赤芍凉血清热;白术、茯苓、陈皮、半夏健脾化湿;苏梗、川朴、香附、乌药理气宽胸,以助湿化;丹参、川芎活血通脉;太子参补益心脾;黄连厚肠。全方共奏理气化湿、凉血清热、补益心脾之功,使心脾气充足、停湿消退、心脉通畅、瘀热化解,而数、疾、促脉得以恢复正常,心悸病愈。

【加减】 若患者湿邪阻滞明显,而虚象不著,可不用太子参,白术常用至30g。若湿郁化热明显,苔见黄色,则白术只用10~15g。若心脾气虚明显,气短乏力甚,脉细,而热象不重,则可加太子参适当补气,用量一般15g。若大便黏滞,则加木香,与黄连配伍,调气行滞、厚肠止泻。

【点评】 脾虚湿盛,水饮自停,若加之心气不足则湿滞脉道,故本方以理气而助化湿颇具特色。全方补益心脾,振奋心气,理气化湿,水饮消去,则血脉通达而心悸可除。

3.清凉养阴调脉汤

【组成】 太子参30g 沙参30g 麦冬15g 五味子10g 白芍15g 丹参30g赤芍15g 川芎15g 香附10g 香橼10g 佛手10g 乌药10g 丹皮15g 黄连10g

【功效】 滋养阴血,理气通脉,凉血清热。

【主治】 心律失常辨证为心阴血虚、血脉瘀阻、瘀而化热者。本型见于快速型心房纤颤,除见心悸、气短等症外,口干喜饮明显,大便易秘。舌红暗或有碎裂,苔薄白或少苔,脉涩而数。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

【方解】 方中丹皮、赤芍凉血清热;川芎、香附、香橼、佛手、乌药理气宽胸,以助湿化;丹参、川芎活血通脉;太子参补益心脾;黄连厚肠;白芍、生地、沙参滋阴养血,凉血清热。

【加减】 无特殊加减。

【点评】 此型患者虽血脉不畅,产生瘀热,但缘于心之气阴不足,故本方重用太子参、沙参、麦冬、五味子益气养阴以固其本,气阴充足血脉自通。

【验案】 患者,女,65岁。2010年8月12日初诊。

患者3年来阵发心悸,查心电图示:快速房颤。原1年发作1次,今年发作频繁,近4月房颤发作3次,每次可持续1~3小时。现:时心悸,乏力,胸骨后灼痛,口干口苦,腹胀,手足心热,入睡难。舌红苔黄,脉细,心率72次/分。诉平日心率偏慢,48~55次/分。既往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病史,血糖偏高。现服倍他乐克、波依定、舒降之、拜阿司匹林。辨证:心阴血虚,血脉瘀阻,瘀而化热。治法:滋养阴血、理气通脉、凉血清热。处方:沙参30g,麦冬15g,五味子10g,白芍10g,香附10g,香橼10g,佛手10g,乌药10g,丹皮15g,赤芍15g,黄连10g,莲子心1.5g。7剂。服药1周,房颤发作2次。2周后,房颤未发,诸症减轻,仍时觉烧心,前方加瓦楞子15g。服药1月,病情平稳,期间因感冒房颤发作2次,每次持续10分钟左右。心悸、乏力明显减轻。守方继服药半月,患者房颤未作。

【按语】 该患者发作时脉涩数,主心阴血虚,血脉瘀阻,瘀久化热,口干苦,手足心热,入睡难,舌红苔黄,辨证为心阴血虚,血脉瘀阻,瘀而化热。患者平日心率偏慢,但房颤发作时心率快,且症状表现为热象,病机关键为“热”,治法为“清热凉血”。方中丹皮、赤芍凉血清热,佐黄连厚肠防止丹 皮、赤芍寒凉致泻;沙参、麦冬、五味子、白芍滋补阴血;香附、香橼、佛手、乌药理气以助通脉;莲子心清心火安神。服药1周后房颤发作2次,2周后房颤未发。其后又随症加减用药,病情稳定。期间因感冒出现风热化毒证候,致房颤发作,后随感冒痊愈,房颤发作亦得到控制。…

4.清凉补气调脉饮

【组成】 生黄芪30g 太子参30g 人参10g 麦冬15g 五味子10g 丹参30g 赤芍15g 川芎15g 香附10g 香橼10g 佛手10g 乌药10g 丹皮15g 黄连10g

【功效】 补气通脉、凉血清热。

【主治】 心律失常辨证属心气衰微、血脉瘀阻、瘀而化热者。常见于频发室性早搏、频发房性早搏,甚至形成二联律或三联律者。除一般见症外,以劳累后心悸、气短尤甚为特点。脉见促代。舌胖淡暗或暗红,苔薄。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

【方解】 方中丹皮、赤芍凉血清热;太子参、麦冬、五味子益心气养心阴;丹参、川芎活血脉;香附、香橼、佛手、乌药理气以助通脉;黄连厚肠;黄芪甘微温,可补诸虚不足,益元气,为补气要药;人参甘苦微温,可大补元气;全方共奏益气养心、理气、凉血清热之功,以使心气足、血脉通,瘀热清,数、疾、促脉平,心悸止。

【加减】 若不耐受人参,可以西洋参代之。

【点评】 此型患者具有“血脉瘀阻,瘀久化热”之形成促脉的病机,但同时见到代脉。与单纯促脉相比,此型心气虚的程度严重,已达到虚衰的程度。故此时当在原有治法的基础上,加重应用补气之品。

5.清凉补利调脉饮

【组成】 生黄芪30g 太子参30g 麦冬15g 五味子10g 丹参30g 川芎15g 桑白皮30g 葶苈子30g(包煎) 泽泻30g 车前子30g(包煎) 丹皮15g赤芍15g 黄连10g…

【功效】 补气养心、肃肺利水、凉血清热。

【主治】 心律失常辨证为心气阴虚、肺瘀生水、瘀而化热者。本型见于心力衰竭心动过速者,症见心悸,气短,胸闷,咳喘,甚而不能平卧,尿少,水肿。舌暗红,苔薄白或薄黄,脉细数。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

【方解】 该方以生黄芪、太子参补气,黄芪并有利水退肿之功;麦冬、五味子滋心阴;丹参、川芎活血通脉;桑白皮、葶苈子、泽泻、车前子泻肺利水;丹皮、赤芍凉血清热;黄连厚肠。全方共奏补气养心、肃肺利水、凉血清热之功,使心之气阴充足,帅血运行,肺脉流通,水道通利,瘀热消退,而心悸平复、数脉调整。

【加减】 无特殊加减。

【点评】 此型患者的特点是兼有肺失肃降、水饮停聚的表现,临床除见心悸、气短、胸闷等症外,尚见咳喘,甚至不能平卧,尿少肢肿。此型数脉的形成除了因心之气阴两虚引起的血脉瘀阻,瘀久化生之“热”鼓动血脉,使脉搏增快外,尚有因水饮停聚阻滞血脉,使血脉更加壅阻,瘀热更盛。故在治法中需注意肃肺利水,使水饮去,血脉通,瘀热除,而数脉平。

6.健脾补气调脉汤

【组成】 太子参30g 生黄芪30g 白术30g 陈皮10g 半夏10g 茯苓15g羌活15g 丹参30g 川芎15g

【功效】 健脾补气、活血通脉。

【主治】 心律失常辨证为心脾气虚,心脉瘀阻,血流不畅。本型可见于窦性心动过缓、结性心律、加速的室性自搏心律。主要症见心悸、气短、胸闷或胸痛、乏力、不怕冷、可怕热,肢温不凉。舌质淡暗,苔薄白,脉缓而细弱。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

【方解】 方中太子参、生黄芪补气升阳;因脾虚运化无力,易致水湿内停,故予白术、茯苓、陈皮、半夏健脾化湿,取“四君子汤”“六君子汤”制方之义;羌活祛风胜湿以升脉;丹参、川芎活血通脉。全方共奏健脾补气、活血通脉之功,使心脾气充足,心脉得养,缓脉得以平复。

【加减】 无特殊加减。

【点评】 此方在四君子汤基础上加活血化瘀之品,使心脾气足,心气自会鼓动血脉而脉道通利。再加活血化瘀之品以化瘀通络,心悸自可治愈。下例验案中患者为窦性心动过缓,脉为缓脉,缓脉的主病是脾虚及营阴不足,湿证及风证。再结合患者心悸、胸闷、乏力、气短,舌淡暗,苔薄白所显示出的“心脾气虚”“心脉瘀阻”以及“血行不畅”的表现分析,该患者是由于心脾气虚,心脉失养,血流缓慢,滞而不畅,出现缓脉。因此,辨证为心脾气虚,心脉瘀阻,血行不畅,以健脾补气、活血升脉之法,其中健脾补气是该患者治法中的关键。方中太子参、黄芪补气升阳;白术、陈皮健脾理气;丹参、川芎活血通脉;羌活祛风以助化湿升脉;香附、乌药、槟榔理气通腑。全方共奏健脾补气、活血升脉之功,使心脾气充足,心脉得养,血流通畅而缓脉愈。

【验案】 张某,女,62岁。初诊日期:2009年9月10日。

患者诉心悸反复发作2年,加重1月。近2年间断心悸、胸闷,胸闷发作与体力活动无关,无胸痛。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心悸、胸闷加重,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ST-T段改变,心率52次/分。刻下症:心悸,胸闷,气短,乏力,平素纳食可,大便偏干。舌质暗淡,苔薄白,脉沉缓。心率50次/分,心律齐。既往史:否认慢性病史。辅助检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ST-T改变。超声心动图:左室顺应性减低。西医诊断: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缓。中医诊断:心悸病。辨证:心脾气虚,心脉瘀阻,血行不畅。立法:健脾补气,活血升脉。方用健脾补气调脉汤加减。处方:太子参30g,生黄芪30g,白术25g,陈皮20g,丹参30g,川芎15g,香附10g,乌药10g,羌活15g,槟榔10g。7剂。二诊时患者诉心悸、胸闷、气短减轻,大便干好转。查体心率56次/分。服药1个半月后患者心率增至60~64次/分,心悸明显减轻,仍时觉胸闷,于方中加入三七粉以加强活血通脉之力。3个月后患者心率增至72次/分,无自觉不适。

7.理气化湿调脉汤

【组成】 苏梗10g 陈皮10g 半夏10g 白术30g 茯苓15g 川朴10g 香附10g 乌药10g 羌活15g 丹参30g 川芎15g 太子参30g

【功效】 化湿理气、活血升脉。

【主治】 心律失常辨证为心脾气虚、湿邪停蓄、心脉受阻者,此型亦见于窦性心动过缓、结性心律及加速的室性自搏心律等。临床除见心悸、气短、乏力等症外,并见脘腹胀满、纳差、大便不实不爽,或见头晕脑涨。舌苔白厚腻,质淡暗,脉缓而弦滑。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

【方解】 方中白术、茯苓、陈皮、半夏健脾化湿;苏梗、川朴、香附、乌药理气以助化湿;羌活祛风胜湿以升脉;丹参、川芎活血通脉;太子参补益心脾。全方共奏化湿通脉、补益心脾之功,使湿邪化,心脉通,心气足而缓脉愈。

【加减】 无特殊加减。

【点评】 此型是以湿为标,以虚为本,治当急则治标,以化湿为主,兼顾健脾补气。待湿化后再以健脾补气、活血升脉为法,调养收功。

【验案】 王某某,男,45岁。1999年10月15日初诊。

患者无明显诱因于1年前自觉心悸、胸闷、乏力,心率51次/分左右。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曾服阿托品等西药,未见明显效果。现症:心悸,气短,胸闷,面色不华,时头昏涨,脘腹胀满,纳差,大便溏,日3次,小便可,眠安,四肢温。舌质淡暗、苔白厚腻,脉细缓。证属心脾气虚、湿邪停蓄、心脉受阻,治宜化湿理气、活血升脉。处方:苏梗10g,法半夏10g,白术30g,茯苓15g,香附10g,厚朴10g,乌药10g,太子参30g,羌活30g,川芎15g,丹参30g。服7剂后诸症均减轻,心率升至58次/分左右,继服半月后,脘腹胀满已除,余症明显减轻,于方中去厚朴、乌药,加生黄芪30g,1月后心率68次/分左右,稍乏力,偶有心悸胸闷,于方中去苏梗,加防风10g,升麻10g,泽泻30g,调服2月后,心电图正常,随访2年未再发作。

【按语】 此患者为心脾气虚导致水湿停聚,阻滞心脉而导致脉缓。治以理气化湿。方中以白术、茯苓、陈皮、半夏健脾化湿;苏梗、厚朴、香附、乌药理气以助化湿;羌活祛风化湿,川芎、丹参活血通脉;太子参补益心脾。全方共奏化湿通脉、补益心脾之功,使湿邪化,心脉通,心气足,则缓脉愈。最后以健脾补气、活血升脉法善后。

8.温阳散寒调脉汤

【组成】 生黄芪30g 太子参30g 白术30g 茯苓15g 附片10g 肉桂10g鹿角10g 桂枝10g 川芎15g 丹参30g 干姜10g

【功效】 温阳散寒、活血升脉。

【主治】 心律失常辨证为心脾肾虚、寒邪内生、阻滞心脉者。此型主要见于病态窦房结综合征,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或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及室性自搏心律等。主要症见心悸,气短,胸闷,胸痛,乏力,畏寒,肢冷,便溏,腰腿酸软无力或可伴头晕耳鸣、阳痿等。舌质淡暗,苔薄白或白滑,脉迟。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

【方解】 该方以附片、肉桂、鹿角、干姜、桂枝温阳散寒;生黄芪、太子参、白术、茯苓健脾益气,以助温阳散寒;川芎、丹参活血通脉。全方共取温阳散寒,活血升脉之功效。

【加减】 无特殊加减。

【点评】 《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阳旺、脏腑强健,精、气、血、津液方能旺盛。阳气为各脏腑组织、经脉发挥正常功能及血液输布的原动力,心无阳则血不能运,脾无阳则湿不能化,故本方以补阳为本。

9.温化散结调脉汤

【组成】 生黄芪30g 太子参30g 白术30g 茯苓15g 肉桂10g 鹿角10g干姜10g 陈皮10g 半夏10g 川芎15g 三七粉3g(分冲) 白芥子10g 莱菔子10g

【功效】 温补心肾、祛寒化痰、活血散结。

【主治】 心律失常辨证为心脾肾虚,寒痰瘀结,心脉受阻。本型主要见于早搏而心室率慢者,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及心室率慢的窦房传导阻滞等。主要症见心悸,气短,乏力,胸闷,胸痛,怕冷或不怕冷,肢温或肢凉。舌质淡暗,苔薄白,脉结(缓而间歇或迟而间歇),或结代。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

【方解】 方中以干姜、肉桂、鹿角温阳散寒;白芥子、莱菔子、陈皮、半夏、白术、茯苓化痰湿;生黄芪、太子参补气以助通阳散寒、化痰湿之力;川芎、三七粉活血通脉散结。全方温补、散寒化痰、活血通脉散结,治疗心脾肾虚、寒痰瘀结、心脉受阻之脉结证。

【加减】 无特殊加减。

【点评】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湿非温不克。在温阳散寒调脉汤基础上加白芥子、莱菔子、陈皮、半夏,增强化湿之功,以助血脉通利。

10.滋养温化调脉汤

【组成】 生黄芪30g 太子参30g 白术30g 茯苓15g 陈皮10g 半夏10g干姜10g 肉桂10g 桂枝10g 阿胶10g 当归10g 白芍15g 生地15g 川芎15g 丹参30g…

【功效】 滋阴温阳、化湿散寒、活血通脉。

【主治】 心律失常辨证为心肾阴阳俱虚、寒湿瘀阻、心脉涩滞者。本型主要见于心室率缓慢的心房纤颤。主要症见心悸、气短、胸闷、胸痛、乏力、大便偏干。舌暗红或兼碎裂,苔薄白,脉细涩。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

【方解】 该方以白术、茯苓、陈皮、半夏健脾化湿;干姜、肉桂、桂枝温阳散寒;生黄芪、太子参补气,以助散寒化湿;当归、白芍、生地、阿胶滋阴养血;川芎、丹参活血通脉。诸药共用使寒湿消散,心肾阴阳充足,心脉得以温煦濡润,心血得以畅通,涩脉得以纠正。

【加减】 无特殊加减。

【点评】 医学一途,难于识症,更难于识阴阳。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本方意在阴中求阳,补气为主,补阳助气,滋阴助阳。

(马 莎 尚晓玲 整理) ClwASZXfdlQfsNoRa9Do4nMatGtmkD0A7hiMwZR0puSqrptghp2hzMlmdi+Rm9g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