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 气血为本,养气血就是养性命

前面说了胖瘦,说了体质,下面我再说说气血。人体虽然复杂,但最根本的东西其实只有两样:一是气,一是血。正如《黄帝内经》中说的,“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气血才是生命的根本,其他的东西都是围绕着气血而运行的。

气是什么

从中医学上讲,气是构成人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气既是人体赖以生存的具体物质,又是人体脏腑、组织功能活动的总称。这里的“气”都是看不见、摸不到的。有的人受了重伤,旁人会探一探他的鼻息,如果“没气了”,就表明这个人没有生命了。常言道:“人活一口气”,也常形容人活着为了“争一口气”,这些都是我们要讲的“气”。

气的来源很多,有来源于父母的先天之精气、来自饮食物中的水谷之精气和存在于自然界的清气,通过肺、脾、胃、肾等脏腑生理功能的综合作用而生成。气在人体内是不断运动的,不断出入、升降于各个脏腑、孔窍之间。人体所需的精微物质需要通过气的运动传输到身体各个部位;人体新陈代谢之后形成的废物、水液等变成汗、尿、便等排出体外,这一过程也依赖于气的作用。

气的不足称为气虚,由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于调养,或久病耗损所致。气不足则其推动、营养、防御等功能减弱。

血是什么

血,即血液,是循行于脉管中的富含营养的红色液态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血主于心,藏于肝,统于脾,布于肺,根于肾,有规律地循行脉管之中,营运不息,充分发挥灌溉一身的生理效应。我们摄入的营养物质都依赖于血液运输到身体各个部位,所以脂肪、肌肉等的形成都依赖于血的灌溉与濡养作用。现实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人长得白白胖胖的,就证明这类人的饮食质量很好,血液中的营养物质非常丰富。

血虚又称血液不足。造成血虚的原因有生化乏源、失血过多、久病耗损等。

气和血是人体内的两大类基本物质,在人体生命活动中处于很重要的地位。两者都来源于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和肾中精气。气和血一阴一阳,气无形而动,属阳;血有形而静,属阴。气有温煦推动的作用,血有营养滋润的作用。气是人体的动力,血是这个动力的源泉,二者关系密切,不可须臾相离,乃阴阳互根、自然之理。

中医有“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之说,气与血一向是焦不离孟的关系。血若无气的统率和推动,就无法到达身体需要的地方;气若无血作为基础,气就变成了身体里的邪火。气虚,人就会疲乏无力、气短懒言、食欲不振、头晕目眩、面色苍白;血虚,人就会心悸失眠、形体消瘦、皮肤干燥、面色萎黄。气血两虚是气虚和血虚同时存在的病理状态。气血两虚多因久病消耗、气血两伤所致。或先有失血,气随血耗;或先因气虚,血化生障碍而日渐衰少,从而形成气血两虚。

中医治病需“求之根本”,就是要寻找出疾病的根本原因,并针对其根本原因进行治疗,这也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之一。气虚补气、血虚补血,即是气血亏虚时的主要治疗原则。如何“补”呢?补法又称为补益法,是运用具有补养作用的方药,以益气强筋、补精益血,消除虚弱症候的治疗方法。补气适用于脾肺气虚、倦怠乏力、少气不足以息、自汗、脉虚大等症;补血适用于血虚或失血。

那么,是不是给胖人补气、给瘦人补血就能解决所有问题了呢?

当然不是,气虚和血虚是分为很多种情况的。情况不同,治疗的方法也不同。就像感冒,老百姓都知道感冒了要喝姜糖水,可是喝姜糖水能解决所有类型的感冒吗?肯定不能。因为感冒分风寒和风热两种,两者的症状截然不同,治病思路也有很大区别。

对于气虚的胖人和血虚的瘦人来说,也是同样的道理。

具体如何解决气血失衡带来的问题呢?这是我后面将要谈到的内容,本篇权当一个引子吧。 Seutp9nE3OhSE2lmhDGq+yKIObM9DUjcKWh8+9t0xjpHFiFQ5x5wgXXSJg8RPAk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