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政务+信息服务

目前,政务民生类App缺失,市面上已有的产品也存在操作复杂、缺乏易用性、功能单一等问题。若能超越信息发布这一层面,基于地理位置、提高办理效率的政务民生App将有更大发展空间。

蔚蓝地图应用,由公益环境研究机构IPE开发的污染地图查询和反馈应用,用户可通过GPS定位查看身边的废水废气污染源等信息。其应用首页“找回碧水蓝天”非常贴切地体现了软件的应用功能,包括:通过提供空气质量监测指标,提醒用户当天出行活动、能否开窗等信息;连接全国2000多个空气监测站实时数据,有超过380个城市空气质量排名;连接全国1900多个水质监测站,提供全国数百条河流、上百个湖泊水库水质信息;上传4000多个大气污染源和5000多个水污染源实时排放数据。在这里,用户可以了解身边的环境状况,通过“环保百科”学习环保知识,提升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进行科普的同时将环境污染信息进行公布,从一定程度上也能对造成污染的企业起到监控和督促整治的作用,是一幅独立且具备公信力的民间绘制的环境地图。

2015年3月6日,一位手机用户通过“蔚蓝地图”发现山东巨润建材有限公司在其生活区域内超标排放氮氧化物,由于对自身生活环境污染不满,用户在微博中转发了“蔚蓝地图”上的数据截图。这条微博当天被转发超过600次,阅读量达116万次,山东环保厅官微@山东环境也进行了转发。3月9日下午5点,@菏泽环境发布了名为《关于山东巨润建材有限公司氮氧化物在线监测数据超标问题的说明》的长微博,称该企业承诺2015年3月31日前完成限期治理任务,并保证如逾期不能按时完成治理任务,愿承担由此造成的一切法律后果。一方面是“蔚蓝地图”准确方便的污染源信息提送,另一方面是互联网社交媒体的病毒式传播,将一件个人很难完成的环保诉求在短时间内加以解决,这其中有着互联网带来的及时有效性优势,更难得的是环保信息收集和共享多带来的连锁反应。

我国之前缺乏对环境污染跟踪和举报的便捷途径,尤其是个人对环保部门提起的问询更少,“蔚蓝地图”搭建起了连接政府已公开的环境信息和民众的桥梁,把民众对事实真相获得的权利加以释放,实现“信息平衡”,环境信息不再仅是政府对企业自上而下的监管整治数据,还是民众加以利用倒逼企业迫于各种压力进行自身整改的利器。

信息服务的整合使得平时零散、不引人注意的信息集中展现出来,方便快捷的查询又提升了用户使用性,把用户潜在需求体现出来,仅仅呈现信息本身不具有管理性质,但是用户对信息的再利用,形成了一种无形的管理制度,适用于平台的存在价值和社会效用,也应用于其发酵后对环境保护进行的能效提升。信息公开,全民参与,流程倒逼,加权民间力量在政府和公众监督下对违规企业产生的力度,引导民众参与到环保事业当中,把民众的无形价值附加到政府环保部门的管理属性中,使得一把看不见的利剑时刻悬在违规企业的头上,诠释互联网时代带来的逻辑重组。 R8c9EKduZ3xnKtTqR3TL8GEuvo0VFnylxNMOhl+BOvgQgQYpHDh3p5/xpYtvw6E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