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标准之争的背后

2014年3月3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柏林演讲时说到,由于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导致了新一轮的产业革命。这个前提非常重要,也就是说没有这一轮的科技革命,就没有这一轮的产业革命。

第一阵营:美国、德国

新一轮的全球工业革命实际上是工业和互联网融合。美国提出了工业互联网标准,希望关注设备互联、数据分析以及数据基础上对业务的洞察,他们对传统工业互联网互联互通,并将关注点放在大数据和云计算上。

德国推出“工业4.0”,希望重新引导全球制造业潮流,这也是德国希望引导第四次工业革命最主要的标志。谁主导了这场工业革命,谁就成为这场产业革命的主导者;谁可以制定标准,谁就成为这场革命的王者。德国希望借工业4.0来挽救欧盟的衰落,也想凭此使本国重新成为世界霸主。

德国提出工业4.0,它拥有强大的机械制造技术,很关注生产过程智能化和虚拟化的深刻改变。

工业4.0是德国和美国抢夺这次工业革命主导权之争,有两大目标,一个是智能制造,另一个是智能工厂。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本质是主导这个世界未来工业标准之争,是由德国和美国按照自己的逻辑路径、表述方法来推进。

第二阵营:中国、日本

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由德国和美国在抢夺这个世界的标准的制定权。中国是一个标准的追随者,中国政府也选择了德国标准,推出了“中国制造2025”,向工业大国和强国转型。中国工程院主导,工信部参加,拿出顶层设计和路径选择,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是以加快新一代新型技术和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

这一轮工业革命为什么没有日本?日本在这一轮工业标准制定过程当中已经落后,源于日本信息技术的落后。德国可以成为这一轮工业革命的提出者,它拥有了强大的软件公司,如SAP公司、库卡机器人公司、西门子硬件等研发能力很强的公司。

由于中国缺少这样强大的工业软件公司以及机器人公司,所以这一轮产业革命,德国和美国占据主导权,是第一阵营,中国和日本处于第二阵营。

当然,在未来的互联网+制造当中,日本还具有一席之位。因为日本在新材料研发技术方面有着深厚的积累,仍会有一定的地位,但无法成为标准制定者。

可以看到,美国工业互联网和德国工业4.0,实施路径和逻辑相反,但是目标一致。美国是以通用电气、IBM这些公司为支持,侧重于从软件出发打通硬件;德国是以西门子、库卡、SAP这些公司为主导,希望可以由硬件打通软件。

无论从软到硬,还是从硬到软,两者的目标是一致的,就是实现智能制造,实现移动互联网和工业的融合。 yGTJFocF3PgVTbUqShKbx+yHrNSf58m4zNFI0pMc7C/lXHQrOn3DQtqoOPamnKD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