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1章 孩子是如何生活和学习的

我提出了早期教育法之后,很多人希望我能够继续研究,这样他们就可以把教育法则运用到七岁以上的儿童身上了。如果有人这么想,就证明他依然在否定我的教育法则。

现在的儿童在六七岁时就开始上小学了,学校开始对他们进行全面的教育。这些儿童不得不面对枯燥的语法知识,不得不被学习中的条条框框束缚着。

有些父母对此提出了质疑,他们问我如何看待这种情况,孩子们现在学的课程和管理教育的方式是不是应该被取消或改进。

不难看出,父母也都希望儿童可以接受“自由”教育,其实,“自由”教育一直贯穿在我的教育法则里,这是根本不用怀疑的、最基础的问题。

虽然如此,现在教育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我们必须面对这个事实进行讨论。但是,我也知道,给出清晰、有说服力的答案很难,因为每个人的思维不一样、信仰不一样,强迫大家相信我的教育理论,很容易引发大家的争议。

为了让答案更清晰、减少争议,我们还是一起看个例子吧。

我们要讨论一下卫生学的发展及其对婴儿的影响。在卫生学发展起来之前,人们对待婴儿会有很多不科学的做法。现在看起来有些滑稽,但当初是确实存在的。

在很久以前,婴儿出生之后,大人们会习惯性地把他们捆起来,他们认为不然的话婴儿的腿就会出现弯曲症状。还有,为了让婴儿将来能够说话清晰,大人们会狠心地把婴儿舌头的韧带剪开一点;为了不让婴儿的耳朵长成扇风耳,大人们会给婴儿一直戴着帽子;为了让婴儿的头部形状好看,大人们会时刻注意婴儿的睡觉姿势,及时地给他们做调整;为了让婴儿的鼻子长得好看,变直变挺,大人们会不时地捏一下婴儿的鼻子,预防他鼻子塌下去;甚至在一些较为落后的地区,婴儿一出生就被打耳洞,带上沉甸甸的金耳环,大人们认为这么做可以改善儿童的听力。

现在,这些落后、不科学的传统习惯,在有些国家已经被废弃不用了,但在有些国家却依然存在。

还有,之前我们都见过很多帮助儿童学走路的工具,这些工具在小孩子中似乎很受欢迎。为了让儿童早点学会走路,有些父母在儿童神经系统都还没发育好的时候,就开始自以为是地教孩子学走路了。

此时,儿童还不能平衡地协调自己的肢体动作,但大人们却不这么想,他们托着儿童的腋下,自娱自乐似的让儿童在地上“行走”,看到儿童随意地、不受控制地移动脚步,就沾沾自喜地认为孩子开始学走路了。

当孩子的动作越来越大时,父母就更高兴了,还以为努力终于有了回报。孩子再大一点时,父母为了继续锻炼孩子的走路能力,会习惯性地用带子拴住孩子的腰身,引导着孩子慢慢前行,虽然孩子的平衡感还不太好,但看到孩子的“进步”,父母还是很高兴的。

还有的父母在忙碌时,也不忘锻炼孩子的行走能力。他们把孩子放进一种可以滑动的婴儿车里面,只要孩子一用力,车就能向前滑动,孩子双腿直立,也不会摔倒。父母看到孩子不断“滑动”,以为孩子的能力又上升了一个台阶。

之前,人们还喜欢给孩子戴一种皇冠帽子,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用了。孩子在习惯了滑动车之后,忽然离开,失去支持,肯定会变得不习惯,就像瘸子忽然失去拐杖一样。戴上这种皇冠帽子,就可以避免孩子在摔倒时碰到脑袋了。这一系列的用具似乎都是有关联的。

随着儿童教育不断地科学化,很多歪理都被人们摈弃了,人们开始有意识地教育儿童。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不会再要求大人不断地捏婴儿的鼻子,让它变挺,也不会再为了避免招风耳而给婴儿戴帽子了。事实上,婴儿的器官是天生的,不剪婴儿的舌头他们照样可以说话。

孩子在刚出生不久是不能学走路的。这些陈旧落后的做法,在新的科学教育方法里,都受到了指责和批评。

人体的器官形状是天生的,孩子的腿随着成长会自动变直,也能很好地走路,根本不需要大人为孩子做这些看是帮助而实际上是伤害的事情。这些是干预,不是教育。

所以,我们不要再让孩子在束缚下成长了,研究证明,越是自由的孩子,他们成长发育得就越好,身体的比例就会更合适,组织、器官的功能也会更健全。婴儿出生后,不要再把他们绑在襁褓中了,让孩子能随心所欲地伸展身体,才是对孩子更好的照顾。

作为家长,不要约束孩子的手脚,不要干涉孩子的成长,应该相信孩子,相信他们完全可以自由成长,他们自己会变得越来越好。

这种科学的教育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很多父母都不再买襁褓、拉着孩子走的带子、放小孩用的婴儿车等。这些专卖商店也陆陆续续地消失了。

丢掉这些婴儿工具之后,孩子并没有变“畸形”,他们没有长扇风耳,也能清晰说话,同时腿也很直。

这就是教育方法进步的证明,的确令人欣慰。

之前,人们一致认为孩子的腿不直、招风耳、讲话不清楚都是大人养育不好的结果。孩子出现这种情况之后,很多父母都会很自责,认为是自己造成的。有些父母甚至一生都被这种愧疚感所折磨。

现在就不同了,我们知道孩子的这些问题与人为的关系不大。父母可以问心无愧地说,孩子的五官形状都是天生的。这下,父母也不用担心了,可以让孩子自由自在地成长。父母只要履行好自己的监护职责,看着孩子自然成长就可以了。总之,父母只是见证孩子成长的旁观者。

除了孩子的生理发展之外,心理发展也会有类似的变化过程。孩子的内在变化是无法用肉眼看见的,多多少少会让父母感到迷惑。每对父母都希望孩子的心智、性格和感情都能得到健全的发展,所以,他们对孩子这方面的教育充满了好奇,不断在寻找更好、更有用的教育方式。

为了确认孩子的内在发展,有些父母恨不得跟孩子心意相通,或者想办法束缚他们,从而满足自己的控制欲,就像对孩子进行生理束缚一样,捏鼻子、把孩子裹起来、固定耳朵等。他们还有可能采取那种自欺欺人、表面成功的方式去教育孩子。

父母担心这些也是有必要的,情感、性格和智力的发育是人类成长的组成部分,如果缺失这些,孩子的成长必然会受到严重的影响。没有人愿意把知识传授给一个白痴,没有人愿意帮助智力低下的人塑造性格,更没有人愿意跟精神不正常的人谈感情。

很多人认为,控制了孩子的内心就可以让孩子的内心变得完善、健全,于是就出现了给孩子的心灵施加各种压力的现象,但是,事实证明,这样做是完全无用的。父母给孩子的这些压力,除了伤害孩子身心之外,是没有任何益处的。

成年人不是造物者,不能创造物质,更不能创造精神世界。我们不能不承认,大自然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造物者,一切事物都在按照大自然的规律发展,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而去阻碍它的发展,最后必然会适得其反。

所以,我们在考虑孩子的性格、智力和情感时,不能不考虑大自然的作用,如果能更深入地了解自然,我们就可以发掘出更深的含义,总之,教育儿童时自由是基础。

要想给儿童自由教育,就必须遵守一些与大自然规律相类似的原则,尤其是那些经过科学验证又符合实际的原则。

坚持顺其自然的自由原则,儿童的头部、耳朵和鼻子才能长得更完美,步履也会在自然和先天能力的作用下,达到最好的程度。只有在这种教育方式下长大的孩子,智力、性格和情感,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完善。

我希望所有家长都能明白这个道理:父母的作用是有限的,大自然是儿童的引领者,父母只是旁观者和守护者。

对孩子进行自由教育,不仅是对孩子负责任,同时也能纠正大人们的错误观念,减轻对孩子教育不当引起的愧疚感。

让我们感到悲哀和意想不到的是,很多人都在为根本不需要自己努力的事负责任,还错误地认为他们一直在努力,一直在让事情变得更加完美,一旦做不到,就认为自己没负好责任。其实,这些事根本不用人为的努力,它自己就可以完善自我。

抛开这种愚蠢的行为,我们不妨想一想,家长真正的责任到底是什么呢?

我们一直活在自我欺骗的世界里,我们对孩子的一些行为不但帮不到他们,反而是在伤害他们。

错误的观念一直存在于人的大脑中,有些人还在认为“因为公鸡打鸣太阳才会升起来”。一个理智的人,是否能想明白自己的责任是什么,就如同明白“不吃面包会饿到自己”的道理一样。

“拯救儿童的身体”是个非常有意义的过程,它让我们重新考虑该如何对儿童进行正确的教育。

卫生学这一科学普及之后,我们都相信,人体的发育是一种自然行为,是本能,与后天父母的作用没有关系。

其实,儿童是否健康幸福与外在体形是否健全没有直接关系,我们不要把太多的注意力放在这些不重要的细节上面,真正需要我们关注的是想办法降低婴儿的死亡率。

有些人在听到这个问题时,认为我在危言耸听 。但是事实上人们总是容易忽略儿童死亡率的问题。例如,在儿童死亡率最高的时间段,大多数父母的注意力还放在孩子的头好不好看、鼻子耳朵有没有问题、腿直不直的问题上,根本没想过孩子可能会死亡的问题。

儿童的生或死好像与成人没有关系似的。例如,一个母亲对外宣传:“我非常精于照顾儿童之道,我的经验非常丰富,我有很多孩子。”但是,她不考虑孩子容易死亡的问题,结果只剩下了两个孩子,她也不怀疑自己的能力,其他人也不会感觉有什么不妥。

有人对全世界的儿童死亡率进行了调查,发现居然如此之高,有专家忍不住感叹:这简直就是“滥杀无辜”啊!

著名的莱克西斯曲线图形象地表现出可怕的婴儿死亡率,在人类成长发展的历史中,婴儿的死亡率一直都非常高。婴儿的死亡,也是非常普遍的。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简而言之,有两方面的因素。一个原因是婴儿本身就非常的脆弱,另一个原因是大人们对婴儿的脆弱常常不够重视,没有给予婴儿及时的保护,最后才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当然,每个父母都是爱孩子的,都对孩子抱有最美好的期待,只可惜,父母很难看到婴儿自身存在的脆弱和危险,完全没有这方面的保护意识。

例如,肠道传染病是婴儿的头号杀手,很多婴儿都因此而丧命。

对婴儿来说,他们的身体组织和肠道系统还比较脆弱,非常敏感,如果受到刺激或出现紊乱状态,不仅会影响、阻碍营养物质的吸收,还会产生有害物质,严重的话婴儿就会丧命。

会出现这种现象,通常是大人对孩子的不良护理习惯造成的。

简而言之,主要错误就是没有良好的卫生习惯。例如,有的父母不知道婴儿的尿布有多脏,婴儿用过之后,父母在太阳下晒一晒又会继续给婴儿用。

还有,在喂婴儿吃东西时,也不谨慎。母亲在喂婴儿吃奶时,应该注意乳房的清洁,经常用盐水洗一洗,同时,不要忘记清洁婴儿的口腔,里面的残留物容易发酵,会引起炎症。

有的父母一听见婴儿哭泣,就会下意识地给他们喂奶,如果恶性循环下去,必然会造成消化不良。母亲喂奶的次数越多,婴儿就越痛苦。

这些错误的方式屡见不鲜,有些婴儿明明在发烧,母亲却依然把他们牢牢抱在怀里。婴儿一哭,立即把奶头硬塞进他们嘴里。如此,母亲还觉得自己带孩子实在太辛苦了,还认为自己在牺牲、在奉献。

看到这里,我想要阐明的道理就非常明显了。照顾婴儿,一定要讲卫生,这是非常重要、不能忽视的原则。

在此基础上,我们不妨再深入了解一些内容。对年幼的孩子来说,喂食不能一直进行,要等孩子消化完上次的食物之后,再喂新的食物。

随着孩子的不断成长,父母要及时调整孩子的饮食规律和计划,喂食要规律,还要根据孩子的成长状况,不断调整食谱和保障食物的新鲜。

在选择食物时,父母也要上心,有些食物年幼的孩子是无法消化的。有的父母为了阻止孩子哭泣,会给孩子吃一些面包屑,但是,纵然孩子吞了下去,他们也是无法消化的,必然会导致胃里积食。

看到这里,有的母亲也许会问,孩子哭泣时该怎么办啊?

首先,我来说一下孩子为什么会哭闹。

对被频繁喂食的孩子来说,起初他们会因为消化不良大哭大闹,但是慢慢地父母会发现他们变得安静了。有的父母生怕孩子会饿着,每隔两个小时就会给他们喂一次食物。久而久之,孩子就不喜欢哭了,他们脸色红润、安静地待着,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他们已经没有生命力了。

那种感觉就好像一直在作用的自然力忽然停止了一般。孩子一开始会哭闹,是因为他们痛苦、不舒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哭闹代表的就是痛苦和死亡。但是父母是怎么对待孩子的哭闹呢?

面对在襁褓中哭泣的孩子,很多人都没有正确地对待他们。大人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强制性地给孩子一切。这种不负责任的方式一直持续到现在。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随着儿童教育和科学教育的不断发展,有人创造了适合婴儿使用的保健物品,包括婴儿床、摇篮和合身的衣服等。

婴儿的饮食问题也得到了重视,很多医学专家为婴儿专门开发了适合婴儿的食品,保证孩子在断奶之后,也能被照顾得很好。

科学终于拯救了儿童,给他们创造了新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孩子能够安全、健康地成长。

对于儿童的研究,已经出现了新的领域,儿童的权利得到了重视,尤其是卫生法被大家熟悉之后,很多人都开始重视起来,儿童的死亡率也明显降低了。

阐述了这么多,很多问题都被解释清楚了。我们在教育儿童时,要保证他们的精神自由,但并不是说要对他们不闻不问,我们要重视孩子的精神问题,成为正确的引导者和守护者。

这么来说吧,我们不能直接对儿童的智力、情感和性格进行塑造,但却不能不承担自己的责任、做好应该做的事。儿童的精神是否能得到高度发展,完全取决于父母。

所以,对孩子的自由教育是相对的,不是放弃孩子,不闻不问。重要的是大人不能靠虚幻的思维和自己的意愿教育孩子,要回到现实、结合现实进行客观、高效的教育,这才是最正确的方式。

我们不得不承认,卫生学的普及为儿童带来了福利,至少,身体上的束缚得到了很好的改善。父母不再习惯性地把婴儿束缚在襁褓中,会给他们准备婴儿房,会让他们进行适当的户外运动。

还有,婴儿的睡眠质量也得到了提高,父母不再按照自己的心意干涉婴儿的睡眠。

这些只是一种简单、表面的手段,要想让婴儿获得最大的自由,还必须做好其他的事。

在婴儿生命的初期,父母要有意识地帮孩子消除疾病的威胁,只有扫除了这些潜在危险,才能保证孩子以后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那么是不是只要注意到了卫生,孩子就一定可以健康成长了?他们的智力、性格、情感和外在的发育是不是就会发展到完美的地步?

其实不然,父母避免犯基本的错误,只是简单地扫除了阻碍孩子成长的障碍,并没有直接和实际的作用。就好比,一个人的想象力再丰富,也不可能只通过想象就可以改变自身的条件,这是不现实的。

起初,很多人在了解到了自由论之后,单纯地认为满足了孩子的物质需求,就是让孩子自由成长了。

有了这种意识之后,孩子就成了父母眼中需要精心呵护的小树苗,就好像最名贵的花草一样,需要提供肥沃的土壤,最有营养的肥料,避免风吹和日晒等。

这些温室里的花朵得到了父母最精心、最无微不至的照料。

但是儿童是花朵吗?当然不是,比喻得再形象也不能把二者相提并论。由此可见,把孩子当作最娇贵的花朵来护理是一种非常错误的观念。

婴儿是脆弱的,但是他却必须适应这个复杂的社会,他们有被人当作真正的人的权力,有被尊重的权力,作为父母,要在旁边注视着孩子,看他们是以怎么样的姿态来适应社会的。

给予儿童权力,对他们的成长很重要。我们可以把儿童看作是劳动者,他们虽然小但却带着创意在劳动,在创造社会、创造新的人类,他们是整个社会的未来。

我们认为婴儿是痛苦的,在他还不能表达自己的时候,就忍受着大人给他的精神上和身体上的折磨。不得不说,婴儿的成长之路是非常痛苦和艰辛的,他们除了潜力之外,好像再无其他优势了。

很多大人都有这样的想法,婴儿在不断地努力成长,做好每件作为人应该做的事。在成长的路上,艰辛地改变自己,他们必须在几年里长大,去适应成年人建立的、有组织的、有纪律的社会。由此不难看出,他们是多么脆弱、多么无助。

有时候我们会认为婴儿是非常不幸的。他们需要适应的社会是具有高度文明的,也是有太多瑕疵的。他们长大了才会发现,要想实现某种可能性,就必须通过某种特定的权力,如果你没有权力,就很难达成自己的心愿。

我们反过来想想,自从婴儿来到世界上,社会给了他们什么权利?他们没有思想,也不具备力量,只能被社会和成年人进行模式化的教育。

如果说明得还不够清楚,我们不妨来看一下社会是如何来接纳婴儿的。

在20世纪,孤儿院是人们公认的慈善机构,奶娘也是有慈悲心的典型人物,但是这些真如大家看起来的那么神圣和伟大吗?

其实孤儿院就是一座黑暗的牢房,可怕极了。被关在大牢里的人是非常不幸的,他们失去了自由,还要被人虐待。

在大牢中,犯人消失和死去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也许某天,没有征兆的,某个人就不见了。他们没有被关爱过,他们的一切都被残忍地删除,什么也没了。

对年龄比较大的犯人来说,他们也许还能清楚地记得自己是谁,还有美丽的回忆。对于身体健康、能看见美丽色彩的犯人来说,他们也是幸运的,他们能辨别、能回忆、能对比。

只有经历过美好的人,在经历暴政之后才会有推翻暴政的想法。进入大牢被折磨,从而失去欢乐生活的人,为了重新过上美好的生活,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必然会呼吁法律给自己提供保护。

但是有谁想过那些被丢弃的婴儿呢?他们从一出生就被剥夺了各种权利,生活中连美好的回忆也没有,有谁为他们抱不平呢?

对于可悲的婴儿来说,他们只不过是整个社会的牺牲品,是人类的“弃婴”,是被神抛弃了的人。

接下来我们再说说奶妈。

奶妈是一种社会旧俗,是一种奢侈的体现。

我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家庭条件一般的姑娘要嫁人了,她自豪地到处宣扬说:“我的丈夫对我实在是太好了,他居然答应了结婚后要给我请一个厨师、一个管家,还有一个奶妈。”

同样的,如果家庭条件一般的妇女在生育完成后,也可以抚着自己硕大的乳房沾沾自喜地去给别人当奶妈。

但是,现在很多卫生学专家都在斥责那些不亲自给婴儿喂奶的母亲,认为那是一种非常可耻的行为。

现在我们依然把那些坚持自己喂养孩子的女王和王后,当作众多母亲学习的榜样。

对婴儿而言,母亲的乳汁是最有营养的东西。所以,我建议把母亲亲自喂养婴儿当作一种必须要尽的职责。

这个道理,我已经说得很明白了,但是依然有人在唱反调、不以为意,甚至还高调宣扬那种不道德的行为。

我看见过一位有钱人家的太太,穿金戴银、趾高气扬地走在前面,身后跟着给孩子喂奶的奶妈,这个奶妈的打扮也不凡,穿金戴银,花红柳绿的,自己还显得非常得意。

这位奶妈一看就是有钱人雇的,据说她还是一位卫生学的专家。

在如此精心照顾下的孩子,真是娇贵得如同花儿一般。

我们再反过来想想,如果一个婴儿占了两位母亲,那么必然会有一个孩子不能吃到天然的奶水,这对那个孩子公平吗?

母乳跟奶粉不一样,是大自然给予的,不是人工合成的,每个孩子都应该得到一份,但结果却不如人意。

我们也知道,要想有天然的母乳就必须要孕育生命。

举一个养牛人的例子。他们非常明白这个道理,为了供应牛奶,会不断地让奶牛生育,然后不等小牛长大,就把它们送去屠宰场,这是多么残忍的行为啊。

奶牛被迫跟小牛分开的心情,不知道那些养牛人到底有没有想过呢?除了奶牛,家里的猫和狗也没有多大差别。

如果家里的小猫或小狗太多了,很多主人都会把它们送人。对于多愁善感的女主人来说,她们一般要伤心难过好久,眼睁睁地看着小宠物送人当真不好受。

虽然狗妈妈不确定自己是否能养活那么多孩子,但是它依然会伤心难过。

再看看人类的奶妈吧,她是心甘情愿出卖自己的奶水的,为了达到自己的私欲,她会扔下自己的孩子不管。不知道奶妈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她的奶水被其他孩子吃了,那她的孩子怎么办呢?

现在的社会是法制社会,因此,非常有必要把宝宝应该享受的权利用法律的形式表现出来。如果真能如此,那儿童的“财产”才会真正被保护。

试想,在生活中,不论你以什么理由偷窃了别人的面包,法律都认为你犯了偷窃罪,如此你就会被认为是违法者,就一定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当然,社会中的法律也有其不科学的一面。众所周知,每个人的合法财产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但生活中还有这样的现象,有的人没经过房主的同意,就把别人的房产卖了出去,然后拿着非法得来的钱吃喝享乐,而房子的真正主人却痛心不已。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房子的主人不签字怎么会有人买房子呢?虽然难以置信,但这种现象在生活中是真正存在的。

如果一个人的罪行无法被真正判定,那他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犯罪。但对儿童来说就大大不同了,对于婴儿来说,大人们时时刻刻都在对他们犯罪。但可惜的是,大家意识不到。

儿童得不到应该属于自己的奶水,很多人只会说是他的母亲不负责任,但没有人会追究母亲的法律责任。

我们扪心自问,对婴儿来说,还有什么比奶水更珍贵、更重要呢?拿破仑曾经说过这样的话:“这是上帝赐予我的。”是啊,奶水也是上帝恩赐给婴儿的,是他们与生俱来的合法财产,尽管如此,仍然有些孩子得不到母亲的奶水。

母乳可以给予婴儿生命、让其迅速生长、获得强大的力量等。如果没有母乳的喂养,婴儿长大后身体会很虚弱,或者容易患上佝偻等疾病。因为后天不足,很多意外和生理缺陷都有可能在孩子身上发生,成为孩子永远的病痛和遗憾。

如果有一天,孩子长大了,而且因为没有得到母亲的奶水而受到了严重的伤害,那他们要如何在道德法庭上替自己喊冤,为自己讨回公道呢?

渐渐地,在一些发达、文明的国家,很多有钱人家的夫人,不再让奶妈给自己的孩子喂奶了,她们坚持亲力亲为。当然,发生这样的变化,不是因为她们认识到每个婴儿都有吃奶的权利,而是因为认同了卫生学家的说法:“母乳喂养对孩子的成长是极为有利的。”

有钱人家的夫人认为,自己的意识提高了,而那些依然选择用奶妈喂养婴儿的妇女,则是非常落后、愚昧的。

也许,在生活中会出现很多意外情况,比如,孩子的母亲有病不能亲自喂养,那么应该怎么办呢?

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只能说这个婴儿很不幸。但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孩子,就可以剥夺其他孩子的权利吗?

这个道理很简单,一个人再贫穷也不能无缘无故地、非法夺取他人的财产。

现在,如果有人得了奇怪的疾病,需要靠人血的浸泡才能治愈疾病,那他是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的。过去,野蛮的皇帝可以靠权力让别人为他流血牺牲,但在现在的文明社会中却是不被允许的。

这是文明社会特有的标志,把我们与野蛮人区别开来,同时保护每个人的合法权利。

但是,这种文明程度是有限的,婴儿是没有这方面的权利的。

事实上,成年人的权利得到了保护,但是婴儿的权利却没有。我们承认,大家都意识到了公平的问题,但真正得到了这种权利的是成年人,对于需要保护、照顾的儿童来说,他们还在被野蛮地对待。

现在,可以说,大多数的人都生活在文明社会中,不管他属于什么样的民族,都离不开全世界文明发展的趋势和基础。

随着孩子的不断成长,我们开始审查孩子的道德问题,但是先别着急,在这之前,先看看我们为孩子提供了怎样的道德环境。很多成年人在对待智障的人时,都非常粗暴野蛮。以我们为样板来进行比较,孩子的道德出现问题,成年人也脱不了干系。

成年人很多错误的行为,都能给儿童带来根深蒂固的影响,例如:对那些不敢提反对意见的人我们就是独裁者;对跟我们有一样想法和行为的人则是半个朋友、半个文明人;对于那些智力有问题的弱者我们就是野蛮人。这样对吗?孩子耳濡目染长大后会怎样呢?

为了避免让儿童模仿大人的错误行为,并且让儿童的道德水平得到真正的提高,成年人要认清自己的“罪行”,在给儿童进行道德教育之前,先反省自己的行为,先自己低头认错、为自己的行为忏悔。

如果孩子失去了自己权利,就像脱臼的胳膊一样,不再受道德的正确约束。只有得到纠正之后,才能在道德的引领下变得更好,道德教育才能真正起到作用。如此,脱臼引起的各种后遗症才能根本消除,才能在孩子身上终止家长们所犯的错误。

儿童的社会问题,一直是一件非常复杂深奥的问题,在目前和未来,我们的教育任务依然任重而道远。

只有我们从心中深刻认识到这种对儿童的不公平,才有可能承认自己的罪行,才能避免犯罪。如果成年人都做不到这些,就活该忍受儿童的各种粗暴行为。

生活中,适合儿童使用的东西真是太少了,虽然我们意识到了儿童教育的重要性,但做得还远远不够。

例如在商店中,专门为儿童制造的商品很容易数清楚,儿童床是最近才出现的,其他的呢?没有儿童专门使用的桌子、沙发、盆子等。

在家里虽然有空房,但很少有专门为儿童准备的房间。在家庭条件比较好的人家,也许可以做到给儿童准备出专门的房间,但大多数的儿童是享受不到这样的福利的。

儿童没有自己的房间,就无法享受自由生活。如果进行一下换位思考,不难想到,对我们来说一定是非常痛苦愤怒的。

就好比成年人进入了绿巨人王国。在这里每个巨人都拥有长长的腿,他们站起来要比我们高很多,他们走一步我们得跑好久才能赶上。他们生活的环境对我们来说是非常不方便甚至是困难的。

试想,我们想要去绿巨人的房间看看,不料却发现门口的台阶太高了,我们无论如何也爬不上去;我们想要坐在椅子上吃饭,只能要求他们把我们拎上去才能坐在椅子上;我们想要洗衣服,却发现那刷子简直太大了,我们的双手根本就拿不动;我们想要染指甲,又头疼地发现,指甲刷子比我们的手还大;洗个热水澡吧,澡盆我们都端不起来……

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我们有什么乐趣可言。如果我们听到绿巨人说非常欢迎我们的到来,相信很多人都会嗤之以鼻:“连迎接我们的准备都没做好,还谈什么欢迎啊!”

是啊,如果事情发生在我们身上,我们才知道它有多可怕。

儿童出生以后,才发现原来这个世界没有做好迎接自己的准备,很多需要的东西都是以玩具的形式存在的。

很多东西只能说是给洋娃娃准备的,根本不适合儿童本人。儿童渴望的、适合他们的环境,完全没有被创造出来。

如果儿童有这方面的意识的话,肯定会进行自我嘲笑:这个世界根本没有把我们当作真正的人来对待,甚至没有为我们的到来做好必要的准备。

那孩子的出生和成长还有什么价值可言呢?

现在很多人都接受了这种方法,孩子喜欢弄坏他们的玩具,是智力发育的需要,证明他们在不断成长。

我们已经明白,孩子的破坏行为是有意义的,是想弄明白玩具里面的构造原理等。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事实上是因为孩子对玩具本身就不感兴趣,摔坏它是想要看看里面还有没有藏着他们真正感兴趣的东西。

还有,如果儿童找不到感兴趣的东西,很可能就会愤怒地把玩具摔坏,行为非常粗鲁。这并不仅仅是一种顽皮、淘气的行为,更是一种情绪发泄。

儿童非常乐于融入周围的生活,从而更贴近成年人的生活。他们愿意自己动手做事、自己穿衣服,跟大人进行肢体接触,而不是拿着洋娃娃。当然,他们也渴望有自己专用的东西,碗、筷子、勺子、椅子等。

大人不妨用看成年人的眼光来看孩子,他们也希望通过有目的的行为来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达到目的。

儿童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他们不希望什么都跟成年人一样,而是喜欢在自己的环境中,通过自己的行为过得舒适安逸,这是他们心理发展的趋势。

在儿童之家里,有很多像小大人一样的孩子。他们看起来训练有素,彬彬有礼,什么都能做好。

这些孩子有时看起来就像成熟的管理者,把周围整理得井井有条,动作精细、优雅又熟练。他们看起来还很享受这个过程。

再小的事情,在孩子眼里也能成为令其满足、非常有意义的事。在适合他们的环境里,孩子可以自己挂衣服,可以轻轻推开轻便门,可以把小椅子放在任何可以挪到的地方。从这些小事中不难看出,经过适当训练,孩子可以做得很好。

因此,成年人应该给孩子创建一个跟他们的大小相适应的环境,在这个相称的环境中,孩子能生活得更舒适。

在这个环境中,孩子不仅可以做一些简单又有趣的体力劳动,锻炼自己的能力,还能增加“内在”的增长速度。在积极乐观的环境中,孩子很容易有成就感,在这种力量的作用下,他们还能看见精神世界。

给孩子提供了跟他们相称的环境之后,就要鼓励孩子自己动脑、动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可以反复练习各项能力,就如同一棵小树朝着参天大树的方向发展。

在最初的过程中,纵然孩子再专心工作,依然看起来很不成熟,动作很幼稚。大人不用着急,孩子还没发育成熟,自然存在各种不足。就好比,孩子也想走路很快,但无奈,双腿却不够长。

这是孩子成长必须要经历的过程,只有化蛹成蝶,生命才能不断完善,孩子才能不断成长。如果成年人自以为是地阻碍了孩子的成长,就等于在摧残孩子的生命。

但是打扰孩子的现象,在生活中非常常见,成年人总是凭借主观意识,充满优越感地打扰孩子,就好像自己是奴隶主一样,把打扰孩子的行为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一点也不会觉得内疚。

如果父母对儿童表现出真诚的尊重,在他人看来真是一件非常滑稽的事,他们会发出质疑:“儿童知道什么是尊重吗?”

成年人不尊重孩子的行为,不断打扰他们,但反过来又很讨厌孩子对自己的妨碍和打扰。

如果孩子非要自己动手做事,父母要是认为他们做不好,必然会出手制止。

很简单,如果儿童想要自己动手吃东西,成年人则会反过来喂他们;儿童尝试动手系扣子,要是弄不好,成年人二话不说就走来帮他们系好。

总之,在很多成年人眼里,儿童很多事都做不好。非常残酷又没礼貌的是,孩子无论做什么,成年人总会想方设法地干涉。

但要是这样的事发生在我们身上,要做的事被别人取代,我们肯定会很敏感,对于冒犯我们的人,必然会心生排斥。因为我们的“领土”面临着被别人占领的危险,没有人会甘愿如此。

如果有不理解我们情感的绿巨人出现,经常逼迫我们做一些不合理的事我们会怎样呢?

例如,当我们在品尝美味的汤时,绿巨人忽然出现了,他命令我们,赶紧用最快的速度把碗里的汤喝完,不然就要惩罚我们。

如果我们按照他说的做,很容易被噎住,无助的我们只能向上天祈祷:“上帝啊,请您救救我吧。”

在这种无助的情况下,不仅心情会非常郁闷,还会影响消化器官的正常功能。

还有,如果我们在一边想事,一边自由自在地系扣子,心情非常愉悦,忽然,绿巨人又出现了。他把我们拽过来,不理会我们的挣扎,三下五除二地给我们穿好衣服、系上扣子,二话不说就带我们出门。

如此郁闷,自尊心如此受挫,我们还会有散步、看风景的闲情雅致吗?

要想让一个孩子过得好,过得快乐,不仅仅需要美味的汤和散步看风景,最重要的是可以自由自在、随心所欲地做这些事情。

绿巨人是在帮助我们,我们也没必要讨厌他们,但还是无法忍受让人摆布,这是人类的天性,在自由受阻时我们都会下意识地挣扎、反抗。

很多时候,人类都意识不到这种心理,好像只有上帝才知道。这种心理自我们出生,就会一直存在,直到生命的尽头。

人类因为拥有自由,生活才过得更加美好。我们对生活之所以无比热爱,是因为我们的一举一动都体现了自由,都能让我们享受到身体力行的快乐。人类不仅是为了生存而活着,如果没有精神世界,生命将是一片虚无。

由此不难看出,不断进行创造的儿童更加渴望精神世界,他们对这方面的需求更强烈。

为了获得精神方面的需求,儿童有时不得不跟父母唱反调。他们的行为有自己的目的性,比如:锻炼自己的感觉、锻炼自己的触觉等。

但是成年人是如何做的呢?

如果孩子想要去厨房研究那些食材,父母都会命令孩子不许拿,甚至还会把孩子赶出来。孩子只能玩父母塞给他们的玩具。

这个过程看似没什么,实际上产生的危害是非常巨大的。对孩子来说,他们集中注意力开始专心研究时,是非常重要的时刻,他们的探索能力和精神活动都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大幅提升。然而成年人却粗暴地打断他们、阻止他们的探索,对孩子来说,这是很痛苦的事情。

在生活中,我们遇到不开心的事,遭受别人的阻碍,必然会非常压抑,我们怎么能再把这种窒息感转移到孩子身上呢?

虽然没有证据,但我还是觉得,成年人在成长过程中被父母剥夺了很多重要的东西,我们曾经也被轻视,也得不到尊重,所以我们的心理很脆弱,容易出现各种问题。

孩子在创造自己的关键时刻,不但得不到父母的支持,反而会被粗暴地对待,他们以后还能很好地生活吗?

当然,在我们周围也存在着很多“另类”的人。他们跟大多数的成年人不一样,看着幼稚、不稳重,但是他们却是极具创造力的天才。

对于作家来说,如果忽然有了灵感,他就能写出好的作品,这个作品说不定可以影响很多人;数学家正在费尽心力地解一道对人类意义重大的数学题,眼看就要做出来了,我们不难想象,这会对人类产生多么巨大的影响;一位画家,心中忽然出现了一幅美好的画面,他必须马上找到纸笔将其画出来,如此,才能被更多的人欣赏,说不定还能成为稀世珍品。

在这种关键时刻,上面提到的人们最害怕什么呢?无疑都怕忽然出现一位多事者,打断了他们的灵感,把他们拖走或要求他们去干另外一件事。

这么做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作家很可能写不出那篇好文章了,数学家解不出对人类大有裨益的题了,我们也要失去一幅珍贵的画作了。

看到了吗?粗暴地打断孩子、阻碍孩子是一件多么严重、多么可怕的事情啊!

从表面上看,成年人打断孩子之后,似乎没造成什么影响,没丢什么重要的东西。但是,成年人却破坏了孩子的创造能力和自我塑造能力。他们通过专心做事,把自己塑造成一个非常具有创造力的天才,以一种良好的姿态继续成长。

经常被打断的儿童,往往会比较顽劣、叛逆,这是他们内心深处在为自己鸣不平,为自己的不幸呼喊。

在父母的打压下,儿童的精神会受到创伤,精神又会影响身体的健康状况,如此下去,导致身心受创,不健康也就成了必然的结果。

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是生命的主导力量,可以使整个人改头换面。

曾经在一个孤儿院里,有一个非常丑陋的孩子,但负责照顾他的保育员却非常喜欢他。有一次,一个女性捐赠者来到这里,想要领养一个小孩。

这位保育员把捐赠者叫到一边,告诉她:“你领养这个孩子吧,他越长越好看了。”

捐赠者听了保育员的话,好奇地走过去看小男孩,但是在她看来,小男孩还是很丑。捐赠者认为,是保育员习惯了小男孩,所以才包容了他的缺点,认为他长得好看。

又过了一些日子,这位捐赠者又来了,保育员这次不仅说孩子越长越好看了,而且还变得很热情。事实上,这个孩子还是不怎么好看,但孩子的热情却给捐赠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还是认为,是保育员太爱这个孩子了,所以才看不见他的缺点。

又过了好几个月,捐赠者再次来访,这个保育员无比骄傲地告诉她说:“现在你看到这个孩子后,一定会大吃一惊的,他变得非常完美了。”

捐赠者再次看到小男孩之后,的确惊呆了,小男孩变得非常漂亮,她不得不承认,是保育员的爱,让小男孩的身体有了良好的改变,变得日趋完美。

生活中,很少有父母会认为自己亏欠孩子,他们以为给孩子吃最好的东西、穿最好的衣服、住最舒适的房子就够了。

其实,父母什么也没给孩子。对孩子来说,只满足他们的物质需求是远远不够的。如果忽略了精神方面的供给和满足,儿童就不能体会到幸福愉悦的人生。

除此之外,孩子在进餐时也有很多讲究,对孩子能产生不同的影响。比如:在户外给孩子吃便宜的饭,要比在污染严重的室内吃豪华大餐要好得多。生理学家认为,在户外人的心情会非常愉悦,细胞会呈现活跃状态,各个消化器官能更努力地工作,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

成年人都有这样的体会,跟好朋友一起吃再便宜的饭,都会感觉很好,但是要跟领导出席什么晚宴,相信食欲肯定就没那么好了。在那种场合下,吃的东西还很不容易被消化吸收。

看到这里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些孩子在吃饭时会哭泣了。在不喜欢、不适应的地方,吃再多的美味,也味同嚼蜡。如果居住的环境让一个人心情压抑,那么纵然房屋再大再奢华我们也不会喜欢,身体也不可能健康。

生命,并不该被如此压抑的,不是吗?

通过对人生理体质的研究,我们得出结论:一个人的道德和身体的生理活动具有一致性。

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能感受到各种各样的情绪,高兴、难过、悲伤等。这是一种很好的情感体验。

就拿悲伤的情绪来说吧,身体能做出很多相应的反应。一般的,人在悲伤时,心脏的跳动会变慢,甚至有种停滞的感觉。身体中的血管也开始收缩,血液流通不畅,循环变慢,各种腺体的分泌也变得不正常了。

由于机体的不适应,悲伤人的脸色看起来很苍白,身体懒惰、口干舌燥,而且还容易引起消化不良等症状。由于气血循环受阻,血液流通不畅,手脚也会冰凉。

长此以往,机体不能消化营养物质,还会不断造成营养的浪费,最后导致身体虚弱,很多疾病会乘虚而入。

一个人过度疲劳,心脏会受不了,严重的话人还会昏厥过去。如果这时候能够得到适当的休息,心脏得到放松,慢慢地身体就会又开始活跃起来,正常运行。

在放松时,如果我们打了个哈欠,肺部就能做扩张运动,这么一来,就好像在身体里使出了外力,血液能快速地向心脏流动,如此,心脏就可以恢复快速跳动了。

人在极度生气的时候,身体也会做出很多反应,最明显的是毛细血管的收缩,如此,人就会出现脸色苍白的现象。爱生气的人,头发容易出油,这是因为生气时肝脏会分泌出大量的胆汁。

与此相反,一个人高兴的时候,血管会扩张,血液流通很顺畅,身体中的分泌和吸收功能会大大增强,使人看起来红光满面,散发着健康美。

拥有一个好心情,是身体最大的福分。人心情好时,胃液和唾液的分泌非常充足,让人胃口大开;口腔中的分泌液很丰富的话,为身体提供的新鲜养分也会变多;高兴时,心情愉悦舒畅,胃部扩张,储存满氧气,体内的垃圾和细菌被消灭,身体会更加健康。

我们知道,意大利现在已经不存在死刑,而是采取了一种精神折磨法,即把犯人单独囚禁起来。这一举动为精神可以影响机体的正常运行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监狱里面的设施也改善不少,这里已经不再是一个折磨人身体的地方了。相反,现在这里是让犯人精神世界受限制的地方。

犯人被囚禁在一间四面都是灰色墙壁的牢房里,如果想要出去呼吸新鲜空气,必须经过一条两边是高墙的狭小通道,然后走进一片旷野。虽然犯人的视线和身体都受到了约束,但还是可以进行自由呼吸。

但是,对犯人来说,他的世界是不是还少了什么呢?

在这里,有免费的食物,有安身的房子,什么活儿也不用干,如果累了还可以去旷野呼吸新鲜空气。什么时候想要休息,就能休息,不会有任何人出来管制。这样无所事事的生活不好吗?

也许有些人认为这简直是最好不过的生活,但事实并非如此。在被囚禁的生活中,犯人眼中都是千篇一律的事物,没有新消息,与外界不能联系,精神世界十分匮乏。

这是一种残酷的精神折磨,就像永远过不完的黑夜一样漫长又无望,随着时间的流逝,犯人不是死掉就是疯掉。总之,这种惩罚的方式是极其残酷的。

试想,对于一株植物来说,在这样什么都不缺的环境中很容易生存下去,但对于人来说,这些是远远不够的。人要想活下去,精神世界就绝对不能匮乏。

渴望精神世界得到满足,是人类永远不变的自然生存法则。对于十恶不赦的犯人来说,精神匮乏是一种致命的伤害。

如果一个人的精神世界瓦解了,那么他会一点一点地死去,由灵魂到身体,最后都被吞食殆尽。

对于植物来说,如果它缺失了某种特定的营养成分,最终必然也会失去生命。

通过精神让犯人受折磨至死,比对他们实施暴力枪毙要残忍很多。

我们知道乔达诺·布鲁诺在半个小时内就被烧死了,而吴哥利诺伯爵却被饿了九天之后才死去,我们不能不承认后者的死亡方式要比前者残酷得多。专门为犯人设计,让人在精神饥饿中死去的惩罚方式,才是真正的残酷。

内心邪恶、身强力壮的犯人都受不了精神的虐待,那对尚且需要成年人额外保护的婴儿来说,精神世界如果得不到关注又会怎么样呢?

我们都知道,婴儿的身体是非常脆弱的,他们的成长发育需要满足很多条件才行。婴儿身上各个器官的发育,都离不开营养和氧气,当人的心情愉悦时,这两方面的供给才更充分。

所以,满足婴儿的精神世界、让他们身心愉悦,他们才能不断健康成长。 WzAwaQqf5lD4wd+hqMfZZpDGtiAShrg4fQUZnsNZqsY0efuQb1hz852AOhTQ+di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