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1章
儿童对人类精神重建的影响

我写的这本书是人类思想发展的一部分,也是保护儿童潜能运动的一部分。

要重建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教育是最有效的办法。要提高人类的能力,要让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更美好,那就要依靠教育。

虽然如此,但一直以来,教育一直只是重视对人类进行知识方面的教育。

我们人类有很高的理想,这些理想的标准一度是我们教育的主要内容,但我们的教育并没有让战争和冲突减少。

如果教育就像传统观念所指出的那样,只是传承知识,那么,教育就不会为人类的发展做出更积极的贡献,不会对人类美好的未来起更大的作用。

知识传承只是促进人类发展的一股很小的力量,如果人类整体发展水平不高,仅有知识的传承是没用的。

人类要得到更好的发展,必须考虑精神、人格等这些当前人们常常忽略的东西,因为,只有这些精神的东西才能更明显地促进社会进步,给人类以更大的活力。

这些精神因素只能在儿童身上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只有儿童才能保证人类拥有不竭的生命活力。

儿童身上具有一种强大的力量,这种强大的力量能引领我们走向美好的未来。所以,要想让我们的世界更美好,就必须通过教育更好地开发儿童的潜能。

现在,人们已经开始重视新生儿的心理活动,比如,一些心理学家在婴儿刚出生几个小时内就开始对他进行观察研究。

有的心理学家通过研究指出,婴儿出生后的两年对他一生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

婴儿出生时,他的人格形成过程就已经开始了,所以我们认为,教育必须从婴儿出生后就开始,这种结论似乎很奇怪。

这种说法之所以“奇怪”,是因为,新生婴儿什么都听不懂,我们如何对他进行教育呢?即使是一个两岁的孩子,对他进行教育似乎也是不能实现的。

我们要给一个什么话都听不懂的婴儿讲什么内容呢?说到对婴儿的教育,仅仅是指对他进行卫生方面的教育吗?不是的,对婴儿的教育还有更丰富深远的含义。

在生命之初的这几年,教育是要给儿童的精神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我们不能使用传统的那种“你讲我听”的教育法去教育婴儿。

近年来,很多研究证明,儿童的精神具有特殊的天赋,这一点给儿童教育工作者们指出了一条新的教育之路。这条路不同于寻常的教育之路,它关系人的精神世界。

几千年来,儿童巨大的创造潜能并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没有认识到人类本身蕴藏的巨大潜能。虽然我们的社会文明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我们没有发现儿童精神世界中的巨大财富。

直到最近,人们才认识到儿童的这种巨大潜能,比如,卡瑞尔说:

“婴儿阶段是非常值得研究的,我们要通过各种途径对这一阶段进行研究、开发和挖掘。因为错过这一阶段就无法弥补,我们不要忽视这一非常重要的阶段。”

这个世界蕴藏的财富比金子还要珍贵,今天,我们已经认识到这一点,这是属于人类自己的宝贵的精神世界。

人们对生命最初两年问题的研究为我们开启了一扇门,这个时期孩子的表现向我们展示了人类精神构建的规律,展示了与成人世界完全不同的精神生活。

我们为教育工作者们指明的“新路”,就是以此为依据的。

研究告诉我们,儿童具有一颗能吸收知识的心灵,具有自我学习的能力,下面这个简单的例子就能说明这一点。

儿童长大后能非常流利地说出父母说的语言,这种语言对儿童来说是全新的。一个成年人要学好一门新语言很难,但儿童却能很容易地掌握。尽管没有人手把手地教他,他却能将这种语言运用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所有研究过儿童语言学习的人都认为,就像生命已经预先设计好了一样,语言学习中的单词和名称的使用有一个固定的时间段,这是语言学习的最初阶段,儿童会在相应的时间段进行最初阶段的语言学习。

按照这个时间表,儿童像只勤奋的小蜜蜂,对语言的各种复杂变化和语法结构等进行学习,婴儿时期的语言学习形成了人最为流利的语言使用和表达。

如果等到孩子长大后再让他学习另一种新语言,那么,即使由最高明的语言学者来担任教师,孩子也不能像流利地说母语那样说新的语言。

可见,儿童内心有一种精神力量,它具有强大的动力,能帮助儿童向前发展。这种力量不仅体现在语言学习上,在认识周围事物和人等方面,这种力量也发挥着巨大作用。

认识到了这一点,我们就会明白,为了促进自己的心灵成长,儿童能学会很多东西。且这些东西大都是在儿童时期学会的,尤其是在生命的头两年里。

儿童不仅要学会认识周围事物,适应生活,还能形成诸如智慧、信仰以及特有的民族情感等。在生命的早期阶段,这些复杂的东西我们无法教授给孩子,但孩子却能通过自己的力量自然地习得。

到儿童3岁的时候,他已经打下了自己的人格基础,此时,他才需要特别的学校教育。

到3岁时,儿童就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所以,有人会说,3岁的孩子已经是个“小大人”了。

对此,心理学家们也认同地说,成人需要大约60年的辛苦努力才能学会的东西,孩子只用3年的时间就能学会。

可是,儿童从周围环境中吸收、学习的能力还远没有发挥到极致。

3岁的时候,儿童通常会进入幼儿园。而3岁之前,儿童似乎不能接受正常的教育,因为我们不能直接教他们学什么东西。但是,3岁的孩子却向我们展示了人类精神的伟大。

这一点告诉我们,儿童是通过环境的熏陶来进行学习的,并不需要任何直接的教育和指导。

在儿童之家,虽然很多孩子都来自于社会的最底层,他们的父母也没有文化,但这些孩子却在5岁前就会读写。

有人问这些可爱的孩子:“是谁教你们写字的呢?”孩子们常常会回答问话者说:“没有人教我们啊。”

4岁半的孩子会书写,这似乎有点奇怪,因为这个年龄的孩子对学知识常常还没有任何感觉。对于发生在孩子身上的这种现象,一些媒体开始用“文化的自然获取”来进行分析。

心理学家也很想知道,这些孩子与其他孩子有什么不同,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感到很困惑。

经过多次教育实验,我们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儿童天生就具有一种能“吸收”文化的能力。

如果这个结论是正确的,也就是说,对孩子来说,文化能够毫不费力地获得,那么,文化的其他方面又怎么样呢?

在教育实验中我们会发现,儿童对于文化的吸收甚至比学会读写还要快。比如,学习动植物、算数、地理等知识时,儿童可以不费任何力气,简单、自然地进行学习。

所以,我们认为,所谓婴幼儿教育,是指婴幼儿自己学习的过程,是一个自然而然发展的过程。婴幼儿会从环境中直接吸收经验,而不是通过教师的教授来获得。

这样说来,教师的任务就不再是给孩子讲课,而是给孩子准备特殊的环境,准备一系列的学习活动。

对于这样的教育实验研究,我已经在不同的国家进行了40年。在研究中我发现,个体本身的活动能刺激和促进自身的发展,这一点对于学龄前儿童、初等中等的儿童也适用。

不管是对于学校教育还是对于个人本身的发展,都是这样的。如果人的天性能获得自由的发展,他的精神就不会受到压制、不会感到情绪低落。

所以,我们认为,任何教育改革都要考虑到人类的个性,以此为基础,人本身要成为教育活动的中心。

要知道,人不仅在大学里才会学习知识,从一出生就开始了学习,特别是生命的前三年里,学到的知识最多、最密集。因而,在这几年内,我们要给予儿童更多的关注和帮助。

在实际生活中,假如我们遵循这一原则,儿童就能向我们展示出自然的伟大、自身的神奇,而不是成为我们的一个负担。

小孩子严格地遵循着大自然的时间表,不知疲倦地靠天赋进行各种学习,最终成长为宇宙中最神奇的物种——人。

作为教育者,对待儿童,我们只能像奴仆对待主人一样,虔诚地协助儿童的成长。 gjjgRueLIJ+X6aden2k/AL4xYfBHr5Ta+hgQRpJR1SnqUv55gGzNShikiyt5peQ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