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03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水信 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 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 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告子上》

注释: ①信:确实。②上下:使动用法,意思是向上、向下。③就:靠近,走向。

译文: 水的流向确实是不分东西,有的自西向东流,有的自东向西流,但是水的方向难道也不分上下吗?水是一定要向下流的,人善良的本性就像水要往下流一样。人的本性没有不善良的,水也没有不往下流的。

■ 深入浅出解经典

众所周知,水往低处流。以此来说明人性本善,确实是孟子的高明之处。我们不是还可以将水扬起来,让它向上飞吗?但这是由于外界的力量导致的,并非水的本性。就像花盆中的植物,本来都是向着太阳光的方向生长的,但是人却偏偏要将它们修剪定型,它们的本性被迫遭到了外界的改变,因此表现出来的姿态也就有了改变。

■ 故事链接

当地人们将山中的猛虎、水中的蛟龙与周处并称为“三害”,后来有人鼓动周处去山中杀猛虎,水中除蛟龙,周处果然上山杀了猛虎,又在水中与蛟龙大战三天三夜。人们以为周处死了,于是一起庆贺,结果没想到周处杀死蛟龙后又回来了。他看到人们庆贺的样子有了悔改之心。他去吴地求教名士陆云,陆云的教导使他有了改过自新的信心。他从此发奋攻读诗书,以忠孝礼仪来要求自己,最终成为一代名臣。

■ 古为今用

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但是环境的影响,往往会使人变得善念恶念皆有。顺从了自己的本性就成为善,违逆了自己的本性就成为恶。人们经常会遇到两难的选择:一种就是向善,虽然自己得不到什么物质上的利益,但是在精神上却获得了财富;一种是向恶,这样做往往能够得到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但是在心里却会永远背负着沉重的压力。每个人的心里都有善良的本性,那为什么不顺应自己心里的愿望呢? K5uRYZUby1DrGDSnIsR4iZlF60sJmGSt6shRUlNRYYfPJ/NZmdL8lNTck/vggbs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