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苗 ① 而不秀 ② 者有矣夫!秀而不实 ③ 者有矣夫!”
——《论语·子罕》
注释: ①苗:禾苗。②秀:庄稼吐穗、开花。③实:结果实。
译文: 孔子说:“庄稼长出苗却不吐穗的情况有吧!吐穗却不结果实的情况也有吧!”
在《论语》中,此句紧承上一章中孔子对颜回英年早逝的惋惜之情,是对生命发出的慨叹。幼苗并不一定都会茁壮成长,最终结出丰硕的果实。同为种子,命运或许不尽相同,但它们并不会因为命运难测而放弃对生存的追求。孔子说这句话正是为了勉励年轻学者们在有限的生命中,尽可能多地获取知识。
孔子有个弟子名叫宰予,字子我,是个能言善辩的人,在“言语”科中名列前茅,多次出使列国、游说诸侯的子贡也没有他的口才好。孔子最开始对这名弟子很是器重,但时间一长就发现他不但不注重道德修养,还很懒惰,他不但对守孝和行义提出质疑,还在大白天睡懒觉,孔子怒斥他说:“朽木不可雕也!”最后孔子只能叹息道:“我以言取人,看错宰予了。”
教化如同耕耘,育人就像育苗,为的就是能够开花结果。同一所学校出来的学生成绩会有很大差别,进入社会经过几年的闯荡后,还会有更大的变化。农夫种地时不能保证每一棵秧苗都存活,往往会把那些长不大的病弱苗割掉以免浪费养分。幼苗没有能力选择自己的命运,人却可以自己做出抉择,同样的老师教出不同的学生,学生个人的特性起着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