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都知道,在我国古代的皇权制度下,到了明朝,官员的准入、晋升制度已经很严密。也就是说,官员的来历很清楚。不识字的人,别想通过科举一途做官;没有进士资格的人,别想做到顶级高官;老爹没有立功的,就没法儿靠“荫子”的恩赏得官;一贫如洗的人,那就连捐官(花钱买官)的路都堵死了。
像魏四的这个条件,想通过正常路子做到“位极人臣”的份上,那是想也别想。他只有靠“阉”了自己那宝贵的部件,才有做大官的可能。
因此我们有必要先简略说一下“宦官”这个群体的来龙去脉。
宦官是怎么炼成的?我相信大家都知道个七七八八,在这里就不多说了,免得有污视听。反正基本条件就是:是男人,但经过手术,“命根儿”没有了,成了面光无鬚、嗓音尖细的“阉人”。具备这个条件后,再进了皇宫,做了伺候皇帝和皇族的御用人员。这类半雄半雌的稀有人物,就是宦官。
那么,这宦官的“生源”从哪里来?途径有四。一是在战争中掳掠的敌方适龄男童,二是因犯罪被籍没(即把一户人口财产全部没收入官)官员的家属,三是宫中太监回自己家乡去招聘,四是自己主动阉割、申请上岗。最后这一条,也分两种人,一种是希图就此富贵上进,一种是贫困潦倒想找碗饭吃。当然,也不是割了就一定能进得了宫的,这也需要候选。待人家选中了,才能聘任。
一般对宦官怎么称呼呢?看电视剧里,好像都叫“公公”。其实这里面学问大了。有人统计过,中国历代关于宦官的官方与民间称谓,竟有好几十种,这在古代职官的称谓中几乎绝无仅有。看得出,古代的中国人在这方面,充满了幽默感。
归类来说,以生理特色来称呼宦官的,有阉人、奄人、腐人、腐夫、刑余、刑臣、刑隶、刑人。以他们的工作性质来称呼的,有宦者、宦官;因为宦官掌管的是皇宫内苑事务,所以又称宫人、内宰、内小臣、阁人、寺人。以他们常任的一些职称来表示宦官的,称为司宫、阍寺、黄门、内常侍、中常侍、内监、少监、宫监、太监。以服饰来指代宦官的,叫做貂珰、内珰、珰。也有以宦官所处的环境来称呼他们的,因为皇帝住的地方称内廷,也称禁中,所以叫宦官为中官、中涓、内臣、内侍、内宫、内竖。
还有,要是宦官被皇帝派出宫去专差办事,就称为中使;因为宦官受皇帝宠信而骤然富贵,这样的就被称为中贵。而朝官们对宦官也有蔑称,比方:熏余、凶竖、阉竖、宦竖。至于一般人对他们的尊称,就比较简单了,一般就叫爷或公公。
中国的宦官,最早出自何时呢?据说商代就有,到周代渐成制度。《周礼》上称他们为阉、竖、寺,这都还不是贬义。指的是“看门的”(所以“阉”从“门”字旁),或是“伺候人的”(“寺”就是“侍”)。
那么皇帝老爷子要宦官来干什么呢?最早就是看门,干收发室的活儿,监视出入的各色人等。“阉”“竖”“黄门令”的叫法,都是来自此职务(“黄门”也就是皇宫之门)。后来,宦官们又负担起传达命令、伺候起居之职。西周的时候,不仅王室有宦官,贵族家也有,相当于一般的家臣。到后来,才逐渐变为只有皇宫和藩王府邸中才有了,成了皇家的专用人才。
这里要特别说明一点的是,秦和西汉的宦官,虽然多数是阉人,但也还用一部分士人,正常人和非正常人掺杂在一起。只是从东汉开始,宦官“悉用阉人,不复杂调他士”。(《后汉书·宦者列传》)至于用阉人当宦官的目的,一般是说统治者怕正常人在后宫服侍,容易秽乱宫廷,保不住皇族的血统纯正;还有一说是,皇帝考虑宦官没有家庭,不容易谋私,可以做到尽忠竭力。依我看,后面一条原因,恐怕才是统治者真正看重的。因为在他们眼里,奴才靠得住,人才却都不大保险。
由于宦官与君主亲近,所以往往容易得宠,进而插手政治。如果这样,其身份就不只是伺候人的了。从春秋战国时代起,齐国的竖刁、宋国的伊戾就开始参与国政。到秦末的赵高,则出任中丞相,其权势可以总揽朝政、主持废立皇帝了。他的“指鹿为马”故事,尽人皆知。
宦官集团从汉代起,就不断祸乱朝政。在中国历史上,以汉末、唐末的宦官为祸最烈。汉家天下,就是一场宦官政变“十常侍之乱”给闹垮的。而唐代中后期更甚,从肃宗到昭宗,无一不是由宦官所立。
到了魏忠贤阉了自己跑进宫里的时候,情况已略有不同。宦官在明朝,才被普遍称为“太监”。原因是,明代在宫中设置了由宦官所统领的二十四衙门,各设了一名掌印太监。“太监”这个职称,原本指的是明代宫中的上层宦官。但此后,“太监”一词逐渐泛化,变成了对宦官带有尊敬色彩的通称。明朝的宦官,气焰已经略逊于汉唐,基本不可能掌控废立了,但是也很有特色,危害一点儿也不比前代差。
明代的宦官不仅机构庞杂,而且人也多,到明末人数已达 10 万以上,堪称空前绝后。虽然朱老皇帝在开国后对宦官约束甚严,“洪武十七年铸铁牌。文曰:‘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置宫门中。又敕诸司,毋得与内官监文移往来。”(《明史·职官志》)但由于他废除了中书省和丞相制度,导致皇帝工作负担太重,他本人和他的后代皇帝又不得不启用宦官分担政务。结果使宦官干政合法化、制度化、长期化,比如,司礼监秉笔太监握有“批红”权(即用硃笔代皇帝写诏书);司礼监掌印太监的权势高于内阁首辅;司礼监提督东厂太监掌握了最高侦察权。太监群体正式成为国家机器的一部分,而且占据的都是“近水楼台”,所以权势薰天,很容易压倒外廷大臣。
以此来说,明朝也是宦官的一个黄金时代。某些宦官,如果机会好的话,就很有可能在这个时代大露一手,千古留名。
看来,魏忠贤对自己下手的这一刀,是下对了!
但是进了宫,又赶上了好时代,并不等于就一定能飞黄腾达。魏忠贤最先干的是“小火者”,即宫中杂役。须知,在宦官群体里,不全都是官儿,其下层也是劳动人民,只不过是御用的罢了,做的都是倒马桶、扫院子一类的活儿。
这离“内监”的金字塔顶,还差了十万八千里。
明朝在此之前,也有两个权势名气足可与发迹后的魏忠贤相媲美的“大珰”,一个是英宗时代的王振,一个是武宗时代的刘瑾。但是,人家那两位公公都识字,且学问都不错。
王振,年轻的时候就是个儒生,饱读诗书,可惜八股文不过关,屡试不第,最后连秀才文凭都拿不到。后来到某县任教官教书,依旧困顿潦倒,“九年无功”(清·查继佐《罪惟录》卷 29 《宦寺列传·王振》)。一怒之下,他犯了法,被判充军。恰逢成祖朱棣这时候想招一批有学问的阉人,任务是教宫内妇女识字。王振看准时机,毅然自宫,进了紫禁城。
这人一开始就有野心,不甘心当妇女扫盲教员,后来终于让他等到机会。宣宗时候,皇帝要提高宦官队伍素质,在宫内设宦官学校“内书堂”,王振有幸成为学员之一。因他以前基础就好,很快便脱颖而出,宫中都尊称他为“王先生”。宣宗欣赏王振的文采,任命他为东宫“局郎”(太子宫中太监设有六个局,局郎为下级宦官),陪侍太子朱祁镇读书,深受信赖。
太子继位为英宗,王振由此得以擅权,闹出了好大动静,不少王侯公卿都称他为“翁父”。正统十四年( 1449 ),他心血来潮,诱导英宗亲征瓦剌,闹得明朝 50 万大军全军覆没,让堂堂大明皇帝当了战俘。他也被护卫将军樊忠一怒之下,当场一铁锤砸烂了脑壳。
正德年间( 1506-1521 )著名的大太监刘瑾,本姓谈,六岁时被太监刘顺收养。后净身入宫当太监,遂改姓刘。他也是自幼读书识字,心机极深。进宫后,凑巧侍奉太子朱厚照(也就是后来的武宗),大受宠信。朱厚照继位后,刘瑾数次升迁,最终当上司礼监掌印太监,领袖内廷。
他专擅朝政,动静也是闹得好大,奏章都可以晚上拿回家去自己批,时人称他为“立皇帝”,武宗为“坐皇帝”。后来栽倒,被判凌迟之时,从他家中抄出“金二千九百八十七万两、元宝五百万锭、银八百余万两”,其余珍宝无算。(《明史纪事本末补遗》) 2001 年《亚洲华尔街日报》将刘瑾列入过去 1000 年来全球最富有的 50 人名单,不仅留名后世,而且扬名国际。
综上所述,这两个人的发迹,除了他们富于心机之外,还得有三个条件:有文化,有野心,跟对了人。
这三点,魏忠贤一条也不具备。他小子没上过一天学;进宫当宦官不过是为了躲债、谋饭吃;进了宫后辛辛苦苦 30 年,到最后跟的人也不大对,跟了一个在“移宫案”中倒了霉的泰昌帝遗孀李选侍(西李)。
他是怎么在泰昌元年( 1620 )新皇帝暴死之后,摇身一变乌鸦成了凤凰的?他是怎么在蹉跎多年之后,一脚踏上了时运快船的?他是怎么在天启元年( 1621 )“众正盈朝”的不利条件下,稳扎稳打最终赢了一把大满贯的?
看来,所谓“正奇之道”“顺逆之理”“福祸之机”,真是深不可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