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英雄出少年

帐篷里,一位年轻的妈妈有些神色焦急地坐在那儿,披肩不经意地搭在肩上。她正在给孩子喂奶,耳朵却留神听着外面隆隆的雷声。天色暗了下来,他们还没有撤退吗?不,不,那不过是雨声和雷声吧?或者,也许是山里的狐狸和野猪在活动,是那些松树、橡树发出的声音吧?

她穿着吉普赛人的服装,可能因为心急,连扣子也没有系好,不安地坐在帐篷里,头脑中不停地在想:外面的仗打得怎么样了?忽然,隐隐约约传来了马蹄声,是他!他保证今天会回来的!可是,已经是半夜了,战场离这里很远,真的是他回来了?

一阵冷风毫不客气地从打开的帐篷门中冲了进来,跟着,一位身着戎装、头戴羽巾的男子走了进来。看上去就知道他出身贵族,年纪不过二十岁,个子很高,只是稍微有些瘦,但动作敏捷。来到年轻的妈妈面前,他迫不及待地和妻子打招呼。年轻的妈妈连忙站起来,让旁边的女佣抱着孩子,然后端来了酒杯。走到丈夫面前,她摘下头巾,栗色的卷发行云流水般散落下来,那白皙细腻的额头,让人心旌摇曳;诱人的朱唇,饱含激情,颀长的玉颈更是与众不同;炉光中,挺直的鼻梁,显示着她的性格;腰间,挂着一柄光彩夺目的短剑(这是当地人的习惯)。她,就是拿破仑的母亲,莱蒂齐娅。

拿破仑这样评价自己的母亲:“天地间,作为母亲,无人能够和她相提并论。”不过,他觉得母亲的性格有时候更像男子。

莱蒂齐娅,出身贵族,才貌双全,称得上女中豪杰。几百年来,她的祖先中出现了不少的英雄和领袖。最开始,他们定居在意大利,那里和地中海遥遥相对,后来,才举家迁到现在的海岛。眼下,法国人入侵,岛上的居民们对他们恨之入骨,大家同心协力,不赶跑入侵者绝不罢休!

此时,莱蒂齐娅刚满十九岁,跟随丈夫来到岛上,她相信丈夫是为自由而战。在这荒山野岭中,她换上了平民的装束,将自己的身份隐藏了起来。但是,特有的勇敢与骄傲,时刻显露着她的贵族气质。

丈夫站在她面前,急切地告诉她外面的消息:“我们打败了所有的敌人,他们落荒而逃,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已经派人向我们的司令保利求和了!明天,战争就会结束了。莱蒂齐娅,为我们的胜利欢呼吧!科西嘉 获得了新生!”

在科西嘉,人们都盼望人丁兴旺。这是个岛国,居民们个个血气方刚,哪怕是一点点侮辱,他们都不会容忍,甚至会为此大动干戈,家族间的争斗此起彼伏。所以,这位年轻的男子同其他人一样,希望自己子孙满堂,好以此来光宗耀祖。而他的妻子,莱蒂齐娅,当然和丈夫同仇敌忾,母亲和祖母明确地告诉她:子女,会给你和你的丈夫带来更多的荣誉。她第一次当母亲时,才十五岁。刚刚在喂奶的婴儿,是她的第一个男孩。

这位年轻的男子,就是岛上司令保利的副官,时刻为自由而战。想到刚刚取得的胜利,他忍不住高呼:“我绝不允许我们的儿女再次沦为法国的奴隶!”

冰雪开始消融,春天来临了。可是,岛上的居民并没有因此而充满希望。因为,敌人又派了大部队来增援,而且已经登陆,科西嘉的人民不得不重拾武器,和敌人决一死战。

5月,科西嘉人被入侵者打败,为了保存力量,只得翻越高山,向茂密的大森林撤退。此时,莱蒂齐娅已经身怀六甲,怀中还抱着刚满周岁的大儿子,她吃力地骑在驴背上,跟着岛上的居民向海岸边撤退。6月的时候,保利再次战败,只有几百名忠诚的部下,跟着他一起逃往意大利。到了7月,保利的副官,也就是莱蒂齐娅的丈夫,和其他的战士,不得不向强权者俯首称臣。科西嘉岛民的自尊再次被打击。值得欣慰的是,8月,莱蒂齐娅又生下了一个儿子,他长大后为岛民们洗刷了耻辱。她给孩子起名叫:拿波里昂尼。

这位年轻的副官,名叫卡尔罗,他就是拿破仑的父亲。他没有丰厚的家资,唯一拥有的只是自己的贵族血统。

莱蒂齐娅,更像一位巾帼英雄,身上有着男子般的勇敢。如今,她在海边的大房子里,天天操持着家务,而且要为生计而精打细算。而此时的卡尔罗,当年的血性已经不复存在,脑子里常常冒出不切实际的想法,却不能为家里作什么贡献。这样的状况已经有几年了,他的精力都放在了如何去继承遗产上,为此不停地请人打官司。

卡尔罗在比萨大学念书时,同学们都叫他波拿巴伯爵。他过着富人的生活,在学业上却不思进取。现在,第二个儿子已经降生,他更没有求学的愿望了,不得不面对现实:怎样才能养活一家老小呢?如今局势动荡不安,无奈之下,他向法国人投降了。因为,那些入侵者为了更好地统治科西嘉的岛民,曾许诺给该岛的贵族以优待。

没过多久,卡尔罗被任命为新法院的陪审官,同时管理着一个苗圃。法国国王急功近利地要全面占领科西嘉,决定在岛上种植桑树。此时,骄傲而美丽的莱蒂齐娅刚刚三十多岁,却已经是五子三女的妈妈了,她是名副其实的好母亲,完全达到了多子多女的要求。不过,这里仍然会时常爆发家族间的争斗,而且,八个子女的生活,是件让人头疼的事,孩子们会经常听到父母为了钱而叹息。最后,卡尔罗决定:为了孩子们的将来,去法国!于是,他带着两个大儿子(当时一个十一岁,一个十岁)和女儿,乘船到了法国,来到凡尔赛宫。

临行前,卡尔罗请科西嘉岛总督给自己写了推荐信。巴黎的统治者承认了他的意大利贵族地位。此后的十年,他为法国人效命,国王路易给了他两千法郎。他的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被允许在贵族学校上学,这样,孩子们将来可以当神甫或军官。

这是个性格内向的男孩,身材矮小,寡言少语,为人腼腆,而且喜欢独处。他常常一个人坐在花园的角落里,这片领地是布里埃纳军校分配给他的,他在四周围起了篱笆。事实上,他已经侵占了旁边两个同学的地盘。得到他的允许,别的同学可以来他的领地活动,但如果想占有他的领土,绝不会有好果子吃,他会暴跳如雷地与入侵者决一死战。刚刚,一群男孩子在玩爆竹游戏,有两个被炸伤了,跑到他这里来躲藏,却被他毫不客气地挥舞着锄头赶了出去。

为此,老师们曾经想尽了办法来教育他,但是,不管是奖是罚,对他都不起作用。最后,老师们拿他没办法,只好任其自由发展了。有老师评价他:“这孩子,像块花岗岩。心里面,如同火山,随时有喷发的可能。”

他,就是少年时代的拿破仑。不管是谁,也休想私自踏足他在花园中的王国,尽管这其中已经占用了其他同学的地盘。在他身上,独立是不容侵犯的。他在信中给父亲写道:“我宁当鸡头,不做凤尾!”或许,他的这一观点是受了普鲁塔克的影响,那是他的偶像。他崇拜普鲁塔克笔下的伟人,那些罗马的英雄,让他佩服得五体投地。生活里,几乎没有人见到过他的笑容。

少年时代的拿破仑,被同学们看做是没有进化好的野人,极难接触。他不会说法语,其实是根本不接受这敌人的语言。在别人眼中,他是古怪的,甚至是不可理喻的。他总穿着长长的褂子,兜里也没有零花钱,什么也买不起,却时刻摆出贵族的身份!

法国的贵族孩子们取笑他:“看啊,这就是科西嘉的贵族?如果科西嘉人真的是英雄,怎么会被我们的勇士打败?”小拿破仑被激怒了:“那是因为力量相差悬殊!等着吧,再过几年,看我怎么修理你们这些法国人!”法国的小贵族们不屑地讥讽他:“你不过是个法官助理的儿子罢了!”小拿破仑忍无可忍,动手攻击那些孩子们。因此,他受到了处罚,放学后被留在教室不许回家。他写信给父亲:“我不想为自己的贫穷辩解,但绝不容忍那些外国男孩们的嘲讽,他们不过是比我多了些钱而已;在人格上,我丝毫不会逊色于他们!要我向这些富人子弟低头认错吗?不可能!”可是,父亲在回信中说:“我们确实没有钱,因此,你必须留在那里。”

不得已,小拿破仑在这所学校坚持了五年。那些孩子们的嘲弄,进一步激发了他的反抗情绪,他的自尊和自信随着对同学的蔑视而增强。说实话,身为神甫的老师们,对他的印象是不错的。虽然他在学业上并不出色,只是在数学、历史和地理方面较为突出。不过,对于一个被征服的人来说,这样的课程是具有绝对吸引力的,因为它会使人思维严谨,目光敏锐。

小拿破仑的思绪常常会飞越时空,回到故国科西嘉,而他的内心则对父亲的投降耿耿于怀。他暗暗发誓:我要从统治者那里,学会一切;总有一天,我要用这些东西来“回报”他们。他坚信:不久的将来,他将使科西嘉重新得到自由!眼下,这个十四岁的男孩,唯一能做的,就是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故国的书籍中,潜心研读。因为他明白这样一个道理:要想成为历史的创造者,首先要研究历史。所以,他开始大量阅读伏尔泰、卢梭及普鲁士国君生前所写的,以及所有关于科西嘉的作品。

我们可以这样形容少年时代的拿破仑:他性格孤僻,敏感多疑,逆反性强;但同时勤学好问、胸怀壮志、为人沉稳。他过早的成熟,遇事沉着冷静,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远远高于同龄的孩子。他知道哥哥约瑟夫不想去做神甫而要去参军时说道:“我的哥哥,战场上所需要的勇敢,他是不具备的。充其量,他能当一名小军官。不过,他一表人才,而且为人机敏,善于言谈。我断定,他会在社交方面得心应手,而绝不会在战场上出人头地。在我看来,他想要去从军实在不是明智的选择。其实,他马上就可以拿到丰厚的教士薪水了,这正是眼下我们最急需的啊!如果去当兵,海军,他是根本不适合的。因为他对数学一窍不通,而且,他的身体也不允许他在海上过那种漂流的生活。炮兵的艰苦也是不言而喻的,他性情浮躁,也不能胜任。”这就是一个十五岁的少年对自己哥哥的评价,他自信,哥哥身上欠缺的品质,自己完全具备。

事实证明,拿破仑对哥哥的评价恰如其分,约瑟夫更多地继承了他们父亲的基因。而拿破仑则继承了父亲的才艺,以及他那丰富的想象力;同时,继承了母亲的骄傲、勇敢和严谨;在他身上,家族观念至高无上。

拿破仑第一次系上佩剑时说:“只有剑柄是属于法兰西的,剑锋则是我的。”十六岁那年,因为他曾在巴黎军校读书,所以被授予少尉军衔。此后,他的一生中,穿过各种各样的制服。在巴黎军校,同当初在布里埃纳军校一样,他只顾埋头读书。他把斯巴达作为自己的榜样,那些巴黎的贵族子弟在他眼里一文不值。在他看来,那些纨绔子弟只会挥霍金钱,别无所长。他在大自然中领悟到了自我,严格律己,不与他人同流合污,并把这作为人生准则。他曾给学校提出建议,认为安逸的生活对于培养军人是不利的。同时,他要求自己不能再给家中增加负担,因为家里已经是入不敷出了。父亲去世后,他的家庭责任感更强了。虽然他还没有长大成人,但已经开始学着储蓄,好以此来帮助母亲。

在学校时,拿破仑的毕业成绩是不错的。教官在他的鉴定中写道:“为人沉稳,勤奋向上,学习刻苦,处处用榜样来激励自己……但他性格内向,不善言谈,喜欢独处,性情多变,好怒,甚至会待人傲慢,自我观念极强。不过,他的话虽然不多,却往往能抓住问题的关键,语言精练,辩论性强。他是个胸怀大志的人。”

拿破仑穿上新制服后,已经是一名少尉了,但由于贫穷,他只得步行去瓦仑斯团部报到。尽管如此,贫困并没有影响他的心态,那些蔑视和利用他的人,他是不屑一顾的;他发誓要脱离贫穷,通过勤奋努力来改变自己的命运,甚至左右历史。为此,他不懈地奋斗,他要领导科西嘉的岛民,他要成为科西嘉的帝王。

军队的生活显然是枯燥的,年纪轻轻的拿破仑也尝试过学学跳舞唱歌,但这些享受的生活是他所不能适应的,于是很快就放弃了。他的自尊让他无法接受自己的贫寒,不过,他通过与普通百姓的交谈,得到了大量的信息,这是那些贵族子弟们做梦也想不到的事。他在问自己:这是真的吗?伏尔泰、孟德斯鸠 、雷纳尔 ,他们的精神,已经被大众化了?甚至被外省的小市民所熟悉了?他们所宣扬的运动真的已经开始了?革命已经迫在眉睫了吗?

为此,拿破仑会省吃俭用每一个法郎,用来买国外出版的那些关于革命的书籍。当时,他的住处是一家咖啡厅的阁楼,时常能够听到隔壁打台球的声音,让人很烦,但搬家也不是容易的事,所以他只能无奈地住在这里。幸好,他是个对个人生活要求不高的人。在他心中,国家和社会才是值得关注的。他在自己的斗室里,如饥似渴地苦读。而此时,他的那些同事们,工作之余,纷纷出去寻欢作乐。

年轻的少尉,凭借他的直觉,选择要读的书籍。他所读的书目有炮兵学、攻城战术,柏拉图的《理想国》,波斯、雅典以及斯巴达宪法,英国史、腓特烈大帝作战史、法国财政史、埃及史及迦太基史等。读书时,他不是随便地浏览,而是字斟句酌地阅读和研究。现在,我们还可以找到拿破仑当初的读书笔记,数量之多,令人惊叹,大约有四百页。这里面不仅有撒克逊七头政治的地图,三个世纪的帝王表,而且有古克利特岛的竞走,有哈里发 的统治年代,甚至有那些骑兵的日常生活,以及他们家室的不轨行为。

拿破仑曾摘录了雷纳尔的一段话:“因为埃及跨两大洋,位于东西交界处,所以亚历山大认为,世界帝国之都应该建在这里,这样,埃及将作为世界经贸的中心。由此可以看出,如果要统一亚、非、欧,那么埃及将是其中的关键。”时过三十年,拿破仑仍将这段话熟记于心。

此时,他已经动手写作,其中有十多篇文章和设计方案。内容有如何布置炮位,自杀论,王权论,科西嘉等。就连当时最受欢迎的卢梭的作品,也不得不让位于拿破仑。拿破仑曾摘录卢梭对于人类起源的观点(记载在《论人类不平等之起源与基础》里),但他却在笔记中写道:“这些都是骗人的东西,我一句话也不会相信。”为此,他还写下了满满两页的反对意见:“第一,最初的人类是群居的,不是四处放牧流浪。第二人口增多后,那些胸怀大志的人们,逐渐成了众人的领袖,他们主宰着这个群体。”

拿破仑的心思,始终没有离开过故里科西嘉。他为了科西嘉的人民能够重获自由,在一篇文章中写道:“看看吧,什么人在这里信口雌黄!竟然把禁止人们去挣脱枷锁说成是上帝的旨意!如果这是真理的话,那些谋权篡位的小人,岂不都成了上帝的保护对象!幸好,他们如果以失败告终,是要被杀头的。擦亮我们的眼睛吧,每个国家的人民都有权利驱逐外来的入侵者!科西嘉人同样拥有这至高无上的权利……因为这是正义的斗争,当初,我们能够挣脱热那亚的枷锁,今天,我们同样能够把法国佬驱逐出境!”解放科西嘉,统治整个世界,这是拿破仑不灭的梦想。他说:“只有工作再工作,除此之外,没有什么可以让我感到快乐。甚至我连衬衣都是每周才换一次。我觉得身体有些不舒服了,连睡眠也很少……每天只吃一顿饭。”

在很多人眼里,拿破仑是个天生的数学家。他喜欢用数字去研究军事,另外,他也在考虑如何在科西嘉岛建筑炮台,如何部署军队。不过这一切,都还仅存于他的脑海里。但是,他在地图上已经画出了自己的规划,一张张的地图,就是他的未来!他在喧嚣的咖啡厅的阁楼里,不停地思索着,终日埋头苦读,大量地摘录英国国会简报中的演说词。在他的最后一本笔记本的尾页中写道:“圣赫勒拿,大西洋中的小岛,英国殖民地。”

不久,母亲莱蒂齐娅给他来信了。告诉他家里失去了经济来源,已经难以维持生活,而约瑟夫又没有工作,希望他能够为家里分忧。拿破仑接到信后,毫不犹豫地请假回家。他再次踏上了魂牵梦绕的故国,心中如大海般波涛汹涌。他在日记中写道:“周围的人群熙熙攘攘,而我却形单影孤,我回来了!我要在此实现我孤独的梦想。这里,将给我第二次生命。故乡啊,离开你多年的儿子终于回到你的身旁!我感到兴奋无比,能够再次看到自己的同胞!为什么?我难以拥有快乐,为什么人生会不如意?我的祖国啊,是因为你失去了自由和尊严!我的骨肉兄弟,被异族统治!往日科西嘉人的欢乐,随着自由的消失而逝去。可恶的法国佬!你们剥夺了我们的幸福,败坏了我们的道德!可是,眼睁睁地看着亲人被欺负,我却无能为力。我还有什么面目活在世上?如果不能够拥有自由,活着已经变成了我的耻辱,为此,我每天在痛苦中煎熬,一切都变得令人憎恶。”

不久,拿破仑当上了炮兵中尉。这样在科西嘉过了一年,由于贫困,他总觉得生活暗淡无光。于是,休完假期后,他没有回瓦仑斯,转路去了奥松。因此,他的人生发生了变化。因为在这里,他得到了新上司的赏识。将军发现这个年仅十九岁的中尉学识渊博,于是把阅兵场上的工程交给他负责。他自己曾说:“这项工作做起来很是艰难,需要大量的计算。在最后的十天里,我和那两百人一起日夜不停地干。也许,正是这不寻常的工作,使得一些上司开始对我产生嫉妒。他们为自己没有得到这么重要的任务而心理不平衡。”

为此,他再次陷入郁闷之中。他在日记中写道:“日子在平淡无奇中度过,何时才能升到上尉呢。等我再次回到岛上,人们会因为我接受了法国人的薪金而看不起我。不过,我最终将长眠在祖国的怀抱里。这是法国佬不能剥夺的权利!我的自由之梦,何时才能实现啊?如果连强大的法兰西都不能摆脱贵族的枷锁,无法根治贪污受贿这些不正之风,那么可怜的小科西嘉,又有什么能力来摆脱法国的统治呢?”

此后的日子里,拿破仑静观时局,养精蓄锐,把精力都投入到写作和数学上。1789年,一切好像冥冥中有着定数一样,处处蕴藏着力量,局势一触即发。6月,沉郁多年的拿破仑感到复仇的日子近在眼前!他把自己的作品《论科西嘉散札》寄给流亡中的保利,他在信中写道:“将军!我出生于祖国危难之际……耳旁同胞的呼喊和呻吟此起彼伏……入侵者打破了他们所有的梦想。屈服换来的是什么?除了被奴役还有别的吗!那些入侵者为了给自己的强盗行径辩护,对您恶语相加……我每每听到这些,就会觉得全身热血沸腾,我要揭露他们真实的嘴脸!我要把耻辱送到那些败类身上……虽然我还年轻,但我对真理的执著不变,对祖国的爱始终不渝。将军,我斗胆请求您能见我一面,这将使我信心百倍。”

从这封信中,我们可以看到面貌一新的拿破仑,他已经不再低沉郁闷。他在信的开端强调了“我”字,无限的自信都在一个“我”字中不言而喻了。在结尾处,他却文风突转,改用谦卑的语句,提起两家旧日的情谊,希望得到保利的呵护。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他在信中措辞得当,彬彬有礼,但本性中的强硬与蛮横却丝毫没有改变。

保利接到拿破仑的信后,对他的傲慢颇有微词,在回信中委婉地打击他说:“青年人要以谦为贵,不要妄图左右历史。”这封信寄出一个月的时候,拿破仑已经在亲自书写历史了。他和士兵们一举攻占了巴士底狱!在驻防城镇里,民众发动起义,拿破仑指挥其炮队向百姓射击。这是他第一次开枪,他将全部精力投入到镇压暴民的斗争中;因为暴民在他眼里是不值得可怜的,就像他看不起贵族一样。他在内心深处想着:这不过是外国人的内战,让他们打去吧。“科西嘉的时刻到了!”此时,拿破仑的思想处于疯狂的巅峰!他抑制不住自己,请假!回国!

拿破仑再次登上了科西嘉小岛,不过,此时的他已经今非昔比。他带来了自由、平等、博爱的新思潮。他为同胞们这二十年来所受的压迫而不平,难道他们就没有自由的权利?那些统治者只知道奴役,根本不会理解岛国上的居民!没错,这个年轻人,不久前还靠着贵族头衔而接受法兰西国君的教育资助,但这又算得了什么呢?法国国君又能如何?最终,人民都是要自己管理自己的!如果已经觉醒的新法兰西能够自治,那么被老法兰西所奴役的科西嘉,同样有权自主!“同胞们,该醒悟了!让我们拿起武器!佩戴上新时代的红帽章!看看巴黎,让我们也组织出自己的军队!从统治者手中夺回政权,我——一个年轻的炮兵军官,愿意充当你们的领袖!”

这就是二十岁的拿破仑,脸上缺乏血色,灰蓝的眼睛里透着冷峻,天赐的伶牙俐齿,演讲起来滔滔不绝。小城里的人都熟悉他,络绎不绝地有人来追随他。有的是为了自由,也有的想要改变现有的状况;但要变成什么样,他们自己也不清楚;不过,变总比不变要好。广场上,他成了万众瞩目的人物,人们把希望寄托在他身上。

但是,事情并没有依照想象顺利地向前发展,拿破仑领导的“部队”遭到了打击。因为,山区没有派人来支援,他领导的那些革命者,在正规军面前不堪一击。仅仅几小时,他们的革命就被镇压下去了。幸好,军方没有逮捕这些革命者。他感到万分地沮丧,觉得自己连殉道者都够不上。但是,他初衷不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接受现实。他向巴黎国民议会上书,陈述岛国居民的苦难,请求绞死现在的国王,武装岛上的人民。当即,有人在他的文件上签名支持。

时间在漫长的等待中一分一秒地过去,拿破仑在焦急地等候巴黎方面的回音。终于,科西嘉岛正式变为法国的行政省,与其他省份享有同等的权利。这样一来,保利和他的那些追随者就可以自由地回岛了。但这样的结果拿破仑并不满意!只是一个行政省?如此一来,科西嘉人仍然是法国人?

不过,此时已经有一支队伍,正浩浩荡荡地开往教堂了,他们将在那里宣读巴黎的命令并举行庆祝仪式。拿破仑也不甘落后,奋笔疾书,告全体同胞,为自己寻找同盟军,并且多方活动,让哥哥入选市议会。同时,他的笔并没有停止,继续完成他的科西嘉史。

当保利结束二十年的流亡生涯回到科西嘉岛上时,拿破仑简直不敢相信:“这就是我心目中的英雄吗?他看上去毫无生气,哪里有军人的果敢与勇猛呢?”不过,他清楚地知道:保利将被封为国民自卫军司令,因此,必须同他搞好关系。

保利,是个久经沙场,深谙世故的老将;而拿破仑,则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所以,他们两个在一起时,总是后者口若悬河地在讲演。他向保利陈述了武装暴动以及如何使科西嘉岛重新独立的宏伟计划。此时,保利便会紧紧地凝视着眼前的年轻军官,感到既震惊又骄傲。是的,这个《科西嘉散札》的作者确实与众不同,令人佩服。不过,他觉得眼前的青年有些狂热过了头,像被鬼神附体,说的想的都是如何统治世界。他最终无奈地摇着头说:“拿波里昂尼,你的想法不切实际,别被普鲁塔克迷住心窍!”

尽管如此,拿破仑并不生气,因为有人能理解他了。没错,正是普鲁塔克笔下的英雄激励着他。保利,第一个看到了拿破仑身上的罗马英雄气概。很快,他动笔写就了一份宣言,而且公开发表。不过,此时他的假期已满,不得不回法国服役了。 N4TjuBHcq5aEiLZ/PZ00mMAfByGo95t6O/ffS+nbZCE9c3MwDmv3SfUftOE3JN2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