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高僧年事已高,一天,他将两个得意弟子慧明和尘元叫到面前,对他们说:“你们俩谁能凭自己的力量,从寺院后面悬崖下攀爬上来,谁将是我的接班人。”
慧明和尘元一同来到悬崖下,只见那崖壁极其险峻陡峭,令人望而生畏。慧明先爬,他很快就从上面滑下来,于是他连忙爬起来重新开始,尽管摔得鼻青脸肿,也绝不放弃……
慧明屡爬屡摔,最后一次爬到半山腰时,因为筋疲力尽又没有地方可以休息,重重地摔到一块大石头上,当场昏了过去。高僧不得不让几位僧人用绳索把他救了回来。
接着,轮到尘元了,开始的时候他也像慧明一样屡爬屡摔。当尘元再一次站在山石上,打算再试一次的时候,突然,他放下绳索,整了整衣衫,拍了拍身上的泥土,扭头向山下走去。
难道尘元就这么轻易地放弃了?众僧议论纷纷。高僧却默然无语地望着尘元。只见他来到山下,沿着溪流,顺水而上,穿过树林,越过山谷……最后,没费什么力气就到达了崖顶。
当尘元站到高僧面前时,众人还以为高僧会痛骂他贪生怕死,胆小怯弱,甚至会将他逐出寺门。谁知高僧却微笑着宣布将尘元定为新一任住持。众僧皆面面相觑,不知所以。
尘元向同修们解释道:“寺后悬崖凭人力根本无法攀登。但从山腰处低头下看,便能看到一条上山的路。师父经常对我们说‘明者因境而变,智者随情而行’……”
高僧满意地点了点头:“若为名利所诱,心中则只有面前的悬崖绝壁。天不设牢,而人自在心中建牢。在名利牢笼之内,徒劳苦争,轻者苦恼伤心,重者伤身损肢,甚至粉身碎骨。”
高僧将衣钵锡杖传交给了尘元,并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攀爬悬崖,意在勘验你们的心境;能不入名利牢笼,心中无碍,顺天而行者,便是我中意之人。”
僧人的鞋子上面,左三个洞右三个洞,为的是让出家人低头看得破。但很多人在欲望面前,却很难看得破,因为许多时候我们的眼睛只盯着自己渴求的东西,很难低下头来看路。
世间痴情之人,执着于勇敢和顽强的人不在少数,在目标面前总是摔得鼻青脸肿,最终却一无所获。在私欲面前,我们少的是一份低头看路的从容,对功名利禄的淡定。低头并不意味着放弃或信念不坚定,只是让紧张的情绪得到稳定和放松,让我们有更多思考和选择的余地,从而更有效率地完成看似困难的工作。
有很多人在做业务时总是抱怨现在的业务难做,总是约不到客户或者电话过去客户总是拒绝,其实这不是什么大的问题,只是大家还没有学会“迂回”去做事。比如你可以先上网查客户的资料,确定客户会不会用到我公司的产品,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是电话约见。打电话直接给客户推销是很难约到客户的,所以可以先问谁是负责人,如果对方有固定客户了也不要马上挂掉,套个近乎建立初步联系,再找机会去拜访,如果对方还是拒绝,那就说“顺道拜访”,这样对方肯定不会拒绝的,隔一两天再去拜访,基本算是约见成功了。
两点之间线段无疑是最短的,但如果你从中间走,就可能有陷阱,或根本无路可行。为人处世也是如此,直截了当很可能会伤到人,所以有时我们需要迂回,需要合作。碰到困难了并不一定非要硬冲,可以从障碍旁边绕过去,多走点弯路,也许这样事情才会更顺利。
一个男人如果直接对一个女人说:嫁给我吧!那这个女人一般都不会答应,但如果你先请她吃饭看电影,再慢慢相处一段时间,让她发现你的好,那么再求婚也许就顺利许多了。远大的目标很重要,但低头看路也很重要,如果路不好走,就要以退为进,这样成功的几率就更大些。
历史上,有多少人通过“直路”走上捷径,高官显位,富贵一生。然而又有几人名留千古让后世铭记?都是那些走了弯路的文人骚客,李白,苏轼等不胜枚举。我们记住了他们的姓名,他们的思想,“直路”没有一“直”到底,“弯路”也没有充满不如意。
一天,我无意中看到的一首小诗,让人很欣喜——
散步的时候,我走直路,
儿子却故意把路走弯,
我说,把路走直,就是捷径,
儿子说,把路走弯,路就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