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很多人都听过“二八原理”,“二八原理”是“重要的少数”与“琐碎的多数”的简称,这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提出来的。他认为:在任何特定的群体中,重要的因子通常只占少数,而不重要的因子则常占多数。因此,只须控制重要的少数,即能控制全局。反映在数量比例上,大体就是2∶8。这便是“重要的少数与琐碎的多数之2/8原理”。
经营人脉资源同样符合这样的原理,悉数你的人脉关系,你就会发现,对你一生的前途命运起重大影响和决定作用的,也许就是那么一两个重要人物。所以,我们不可能也无法将自己的时间、精力等等平均化的分给每一个朋友,你不可能像对待重要人物似的对待你认识的每一个人。所以,我们对他们区别对待,说到这里,很多人可能会想“将自己的朋友区别对待,那还算得上朋友吗”,“是朋友,就该一视同仁”云云。按照中国人的传统心态来看,对待自己熟识的或交好的朋友,要奉行无为哲学,谁要是在交往中只注重交往对象的使用价值,所以才想尽办法接近他,以便利用他,这类人势必会被套上“势力”的帽子。
事实上,你大可不必这样想,对朋友区别对待,其实在不知不觉中,你就是这样执行的,只不过还没有提及也没有摆在台面上而已。区别性的对待自己的人脉关系,这已经成为生意场上的潜规则,这项潜规则的含义是这样的:我们必须对影响或可能影响我们前途和命运的20%的贵人另眼相看,在他们身上我们要花费80%的时间、精力和资源。
这样并无违背交友的初衷,我们交友无非是出于三个原因,即信息共享、情感沟通和相求相助,如果相求相助就叫做“势力”的话,那么不妨说:交友也须“势力”!
假如一个人既不能跟你信息共享,感情沟通,也不能同你相求相助,你会跟他做朋友吗?肯定不会。
所以我们与人交往,也要多考虑自己下自己的人脉是否能为自己所用,以及能对自己起到多大的作用,是否能满足自己事业的现在或将来某段时间的发展需求。如果有这样的人,一定要设法挽留,并尽可能的使之忠诚于与自己间的友谊,使之跟自己的关系更加密不可分。
“朋友”,说白了,其实就这样,你帮我,我帮你,大家共同提高,互为有利。而每个朋友给你的帮助有多有少,于是“二八原理”得以产生。“二八原理”强调的是这样一层含义:在那些可能对你事业产生最重要影响的朋友中,你要付出多数的注意力,并尽可能多的帮助他们,而对于那些处于80%的比例中的朋友,只须付出平常的关心即可。为什么有的人,对自己的人脉付出巨大,但回报甚微呢?那就是本末倒置,没抓住事情的重点。
用“二八原理”经营人脉,你的人脉才能发挥出最大的能量,你的事业的成功往往就是在这时爆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