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史书上的留白

——秦始皇后宫之谜

作为中国第一位皇帝,秦始皇以及跟秦始皇相关的历史事件,在史书上连篇累牍地出现。唯一让人遗憾又感到惊讶的是,关于秦始皇皇后的事迹,历史上却没有记载。不仅仅是皇后,就连秦始皇的后宫,史书上都没有只言半语。到底是史书忘了记载,还是秦始皇根本没有立过皇后,又或者是出于一些特殊的历史原因,导致史书在这一部分的缺失?长久以来没有定论。

多种说法

秦始皇到底有没有立后,为何史书上对此一片空白,历史上一直存在多种说法。

说法一:秦始皇后宫佳丽太多,无法挑选出合适人选。

持有这种看法的人认为,秦始皇在众多的后宫妃子中挑花了眼,始终定不下皇后人选。可事实上,秦朝对后宫人数也有一定的限制,不会出现挑花眼的情况。更为重要的是,立后的目的是管理后宫、维持王位继承的秩序。换句话说,皇帝只需要挑选一个贤能、深明大义的女人就可以了,跟后宫妃子的多少并没有关系。

说法二:秦始皇为了追求长生不老,遗忘了立后之事。

秦始皇的确追求过长生不老,但那是晚年之事,并不会阻碍他在壮年时的立后事宜。按照封建社会的制度,每一任君王或是在为储时就有了太子妃,或是登基后就立马立后,总之年纪一到,就必然会有一房正妻。秦始皇身为一国之君,会有诸多大臣不断提醒他立后之事,根本不可能遗忘。

说法三:秦始皇母亲风流成性,在秦始皇的心里留下阴影。

秦始皇的母亲赵姬生活淫乱,秦始皇因此而痛恨母亲,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但说他因痛恨母亲而痛恨天下所有女人,形成一种变态的心理,恐怕还有待查证。大多数史学家认为,这样一位冷静的皇帝不会因为母亲的风流而耽误立后这样的大事。

说法四:太后势力互相制衡,导致立后之事总难定论。

按照从前秦国的惯例,秦王的王后一般都由太后选定。秦始皇成为秦国国君的时候才13岁,无法亲政,朝政大权落在辅臣和太后手中。当时的太后一共有三位:生母帝太后、亲祖母夏太后和养祖母华阳太后。三位太后中,秦始皇最倚靠夏太后,最忌惮华阳太后,最厌恶帝太后。这样一来,夏太后和华阳太后就成为后宫乃至整个秦国最有发言权的决策者,两人自然也各有势力网。让她们来决定皇后人选,一定各持己见,且不肯退让。因此,有人认为秦始皇皇后人选一直被两位太后的势力所左右,迟迟没有定论。

可事实上,夏太后在秦始皇20岁的时候就已经去世。按秦国惯例,秦王22岁行成人礼,并定下王后人选。按照时间来讲,夏太后即使生前对王后人选有所影响,可到了秦始皇真正能娶王后的年纪,她已经无法左右现状了。这样一来,宫中最有权势的就剩华阳太后了,她要为秦始皇定一位王后并不是难事。因此,这种说法也难以站住脚。

如此多的说法,大多只是猜想,没有一个能真正解释为何史书上对秦始皇的皇后以及后宫只字不提。不过,史书虽然对秦始皇后宫之事笔墨吝啬,却不代表无迹可循。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这样一小段记载:“九月,葬始皇骊山。……二世曰:‘先帝后宫非有子者,出焉不宜。’皆令从死,死者甚众。”意思是秦始皇死后,秦二世颁布了一条政令:“始皇后宫没有子女的人,不适合放出宫去。”于是没有子女的后宫全都殉葬,死者很多。由此可以推断出几个重要信息,一是秦始皇后宫数量很多,二是秦始皇后宫陪葬者都是没有子女的,三是有子女的后宫女子都还继续活着。

关于秦始皇后宫的数量,后世很多文人都说有万人以上。实际上,秦朝制度对后宫嫔妃的数量有严苛的限制。一般来说,秦皇有皇后一人,为正室;有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等各种侧室,共十几人。也就是说,加上皇后,秦始皇后宫的人数也就十多人。但是没有名分的后宫女子,可能就不在少数。

秦二世的母亲

秦始皇后宫数量难以确定,但他子女的数量却有一个可靠的范围。按照史书的记载,秦始皇差不多有近二十位子女,长子是扶苏,末子是胡亥。在众多子女之中,秦始皇尤其偏爱胡亥,甚至不惜违背立长子为太子的传统制度,将最小的儿子胡亥立为太子。于是人们便猜想,秦始皇如此疼爱幼子,会不会跟胡亥的母亲有关。

历史上皇帝爱屋及乌的事例并不少见,有的皇帝会因为特别宠爱某位妃子而废长立幼。但秦始皇是出于哪一种情况,史书上完全没有记载。

其实,在胡亥没有成为秦二世之前,史书上没有关于其母的记载,算是有情可原。因为在秦朝体制以及承袭了秦朝体制的汉朝体制中,太子的母亲一般都很低调,平常不会做出格的事情,也不会表现出自己对权力和政治的渴望。总之,在儿子正式登基之前,做母亲的一定要处处谨慎,以防因自己的过错而让儿子的地位受损。可一旦儿子成为皇帝,母亲周围立即就会形成一个庞大的权势关系网。特别是幼子登基,没有亲政的时候,太后的权力可谓至高无上。秦汉时这样的女人不在少数,秦始皇的高祖母宣太后、养祖母华阳太后、母亲帝太后,都曾是站在权力中心的女人。可胡亥的母亲,在其子成为皇帝之后,依旧默默无闻,这实在是有些不同寻常。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胡亥的母亲很早就去世了,并没有活到他登基称帝。

关于胡亥母亲早逝这一点,史书上尚能找到一点线索。《史记·李斯列传》中有这样一段话:“朕少失先人,无所识知,不习治民,而君又老,恐与天下绝矣。朕非属赵君,当谁任哉?”这段话出自胡亥给李斯的回信。当时胡亥过于信任赵高,导致赵高恃宠而骄,横行跋扈。李斯等老臣看不过去,就联名上书,要求胡亥除掉赵高。胡亥对赵高的感情依赖已经根深蒂固,很难听从李斯等人的建议。于是他十分诚恳地回信给李斯,请求给赵高一个合理的生存空间。

在这段文字里,出现了“朕少失先人”的字样,可以理解为“我很小就失去了亲人”。这里的亲人,除了父亲秦始皇之外,可能还包括他的母亲。大多历史学家认为,秦始皇之所以对胡亥宠爱有加,可能就是因为胡亥早早没了母亲的缘故。也许是秦始皇将对娇妻的爱全都转移到胡亥的身上,也许是秦始皇觉得胡亥没有母亲,生命里缺少了一份爱,所以要加倍补偿他。无论出于什么原因,胡亥的母亲没有出现在史书上的原因基本可以确定,那就是她早逝。

至于胡亥母亲的详细身份或背景,似乎可以从赵高的身上找出一点蛛丝马迹。众所周知,赵高出身赵国王族,在书法、律法、战斗、管理等方面都颇有造诣,能够得到重用也在常理之中。但是,战国时期,各国文化各有所长,对本国甚至是对各国文化都有研究的人才也不在少数,可秦始皇偏偏选择了赵国的赵高来做胡亥的老师,不得不说这其中有一些特别的原因。

最大的原因可能跟秦始皇的母亲赵姬是赵国人有关。赵姬从小所受的教育会影响到秦始皇,这样一来,秦始皇首先选择赵国文化来教育胡亥,也不为过。还有一个原因不容忽视,那就是胡亥的母亲极有可能也是赵国人,这样就更加坚定了秦始皇让赵高当胡亥老师的意愿。

当然,这些都是根据史料作出的推断,并不见得就是历史真相。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秦始皇后宫一定有佳丽云集的时刻,也一定有一两位佳丽十分得秦始皇宠爱。至于为什么史书上对此没有记载,恐怕只能是留待后人揭开的谜团。 GXRds34MmeLEmYfs2DoTtiTVulVWxusRSJfy4xk78RF01qC7iXRsRQFEDSMVq4r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