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 曾国藩少年得志

曾国藩祖上世代以耕种为生,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曾国藩的祖父曾玉屏因为年少弃学,所以一生与功名无缘。因此他决定让曾家后人努力读书,考取功名。尽管曾玉屏苦心教育,曾麟书苦心读书,可由于曾麟书资质浅薄,到了四十三岁才成为秀才。为此,曾玉屏和曾麟书便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曾国藩的身上,因为他们发现曾国藩从小就天资聪颖,和其他的小孩子有所不同。

曾国藩在五岁那年就开始学习认字,并取学名叫子城,字伯涵。因为“城”和“成”谐音,可见曾家人对他寄予厚望。

曾玉屏为了让曾国藩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所以在曾国藩六岁那年,不惜重金聘请了在长沙很有名气的私塾老师陈雁门做曾国藩的老师。之后,由于曾麟书屡考不中,便放弃了仕途,设立私塾,在家当起了私塾先生。七岁的曾国藩也在这里读书。

曾麟书深知自己远不及儿子有天分,考取功名已没有希望。于是他下定决心,一定要让儿子考取功名,光宗耀祖。因此,他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儿子曾国藩身上。曾麟书对儿时的曾国藩要求严格,规定每天必须读多少书,背多少诗文,若完不成,则不许睡觉。在读书方面,他只会死记硬背,不会掌握要领,所以他也让儿子跟着他死记硬背,除了吃饭的时间以外,其余时间都在读书背诗。父子俩人一起读书,相互提示,共同进步,那样的日子让晚年的曾国藩十分怀念。

曾国藩在读书方面确有天分,一方面年纪小,脑子灵活,记性也好;另一方面由于父亲的苦心教导,所以他九岁时便读完了《五经》。之后,曾国藩便学做八股文。十四岁那年,他已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文人。就在这一年,曾麟书的好朋友欧阳凝祉来湘乡看望曾麟书,曾麟书便把儿子曾国藩介绍给欧阳凝祉。欧阳凝祉是位很有名气的学者,在衡阳、湘乡名声很大。他不讲究功名,只爱习文作诗。他功名不高,但很是自负,平生很少夸赞别人,但是他看了曾国藩作的诗文之后,一反常态,对曾国藩的诗文大加赞赏,言语之间都流露着喜悦。并当场亲自出题考问曾国藩,而曾国藩对答如流,这位大学者对他赞不绝口。他对曾麟书说,这孩子将来一定能功成名就,大有作为。于是便和曾麟书商议要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曾国藩。后来,欧阳凝祉之女便成为曾国藩的结发妻子,也给予曾国藩很多帮助。

曾国藩十六岁那年,参加了长沙府举行的童试,结果名列第七。这让曾麟书欣喜不已,与此同时,曾麟书也担心儿子跟随自己读书,会耽误前程,于是和曾玉屏商量,为曾国藩另请老师。经多方打听,他们得知衡阳唐氏家塾有个叫汪觉庵的老先生,此人最擅长教八股文。于是道光十年(1830年),十九岁的曾国藩便远赴衡阳,拜在汪觉庵老师门下学习。

经过汪觉庵老师的一番教导,曾国藩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当他学完了所有的课程之后,便回到了本县,就读于涟滨书院。在此期间,曾国藩为了激励自己,为自己起名为“涤生”,意味着他要告别过去,重新做人。 e0gyF5vbc0XIM0svxY701+39cw70mNGgReQlQ0rXt4Clit/kbpdyx1Kqf7mimN+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