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在职场中,那些拥有好口才、会说话的人总能给人以如沐春风之感;而那些不懂口才和语言技巧的人,时常会引起领导和同事们的反感,甚至会招来不必要的麻烦。舌头是圆的,也是软的,在领导面前如何用这又圆又软的舌头把“丑话”说成“好话”,从而为自己铺平职场之路,这完全取决于一个人的语言能力和说话的艺术。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是表情达意的最好方式,在交际场合和职场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办公室又是人与人交往最频繁的地方,在这里几乎每天都要和领导、同事沟通交流,而与领导相处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前途与发展,因此,许多职场中人都在为怎样与领导相处而伤透脑筋。其实,与领导相处并没有想像得那么困难,只要掌握了一定的说话方式和语言技巧,在同领导沟通时,懂得如何说话、说些什么话、怎么把话说到领导心坎上,与领导的相处便会变得轻松自如。
小王大学毕业以后,决心自谋职业。偶然的一天,他在一份报纸的广告里看到了某公司征聘一位具有特殊才能和经验的专业人员。小王非常希望加入这家公司,但他没有盲目地去应聘,而是先花费了很多精力,广泛收集该公司经理的有关信息,详细了解这位经理的奋斗史。
不久后的一天,小王得到了这家公司的面试通知,那天见到公司经理后,小王这样说道:“我很愿意到贵公司工作,觉得能在您手下做事,是我巨大的荣幸。因为您是一位依靠奋斗而取得事业成功的传奇人物。我知道您28年前创办公司时,只有一张桌子、一位职员和一部电话机,经过您的艰苦奋斗,才有了今天的大业。您这种精神令我钦佩。我正是奔着这种精神才前来接受您的挑选。”
所有事业有成的人,大多都乐于回忆当年奋斗的经历,这位经理也不例外。小王一下子就抓住了经理的心理,这番话引起了经理的共鸣。因此,经理先生乘兴谈论起他自己的成功经历。小王始终在旁洗耳恭听,以点头来表示钦佩。最后,经理向小王很简单地问了一些情况,随即拍板:“你就是我们所需要的人。”
小王的办事技巧和语言能力相当出色,他用自己真诚的赞美打动了公司经理,并获得了认可,由此也为自己打开了职场之门。由此可见,说话同办事是相辅相成的,话说得好听,说得到位,领导便易于接受,否则,即便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也容易办砸。
人人都愿意听好听的话,都禁不住赞美的话语,这也是人性的一大弱点,即便是领导也不例外。如果我们能够掌握赞美的艺术,经常对领导说些赞美的话,就能够更好地加深同领导之间的关系。
美国一家公司总经理冉特曾经说过:“赞扬不会增加消费,但常会增加利润。”当然,他指的是管理企业方面对员工采取的激励手段。事实也正是如此,人不分男女老少,职位不分高低贵贱,都喜欢听到他人对自己的适当的赞扬。称赞领导也有方法和技巧,如果称赞领导不恰当,反而会弄巧成拙,只落下一个“溜须拍马”的坏印象。
某公司新来了一名职员,名叫李芳,她说话斯文细气,乍一看似乎很得人缘。但接触的时间一长,大家便发现她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过于爱夸奖别人,她满嘴说的都是些关于称赞他人的话。比如,看到经理今天穿了套新衣服,她就会跑过去拉着经理左看右看,然后说:“经理,这衣服是新款吧,太新潮了,穿在您身上很漂亮,您这样有品位的人就适合穿这样衣服!”而经理却看了看她说:“这衣服都好几年了,哪是什么新款。因为我下午要进仓库查货,所以才换上它!”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李芳的称赞话让人听了有种虚伪造作、溜须拍马、缺乏真诚之感。时间一长,大家觉得她为人太虚伪,于是就开始和她疏远了,以至于让李芳在公司陷入了人际危机,不久后便离职了。
赞美的妙用虽然到处可见,但若是用错了,就会令人处境尴尬。也就是说,赞美也需要把握火候,掌握分寸,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马克·吐温曾说过:“一句得体的称赞能让自己陶醉两个月。”相反,你若无根无据、虚情假意地赞美别人,他不仅会感到莫名其妙,更会觉得你油嘴滑舌、诡诈虚伪。
例如,当你见到一位其貌不扬的小姐,却偏要对她说:“你真是美极了。”对方立刻就会认定你所说的是虚伪之至的违心之言,甚至会认为你在讽刺她。但如果你着眼于她的服饰、谈吐、举止,发现她这些方面的出众之处并真诚地赞美,她一定会高兴地接受。
所以,我们在称赞领导或同事时,要看他是不是在某一领域有出色的表现。有的人是专业技术水平高,工作成绩突出;而有的人则在社交方面有特长,有与客户打交道的能力。因此,在称赞上司时应针对不同的情况,要给予不同方式的称赞,做一名会说话的下属,这样才能走上职场的坦途。
口才是智慧和学识的反映,它也是一种可以随身携带并且永不过期的能力。在职场中,那些明事理、会说话的下属总能得到领导的青睐并且为自己赢得许多机遇;而那些笨嘴拙舌的人则总是得不到领导的重视而且业绩平平。所以,要想获得领导的青睐和赏识就必须做一个会说话的下属。
在职场中,拥有良好谈吐的人往往容易办成事,相信你会看到身边有这样的一些人,他们走到哪里都会受到欢迎,无论是和领导相处还是与同事沟通,都显得得心应手,泰然自若。藏在这一切背后的秘密就是他们大多拥有良好的谈吐。
有位名叫亚诺·本奈的小说家曾说:“日常生活中大部分的摩擦冲突都起因于恼人的声音、语调以及不良的谈吐习惯。”此话说得颇有道理。什么缘故?只要我们细察生活于自己身边的人就会发现,谈吐的缺陷往往可能导致个人在职场中的不幸或有损于所服务单位的荣誉与利益,可能导致人际关系的紧张恶化。一个人的谈吐如何,往往决定企业是否愿意聘请他工作或与之交往,或是否愿意投他信任一票与之发生商业关系。
小王今年大学刚刚毕业,他学的是计算机专业,这天小王去一家公司竞聘。小王进入办公楼发现电梯刚要被关上,他匆忙地跑过去说:“等一下,先别关。”到了15楼之后小王下了电梯,来到公司前台处说:“1508室怎么走?”到了公司综合办公室,看到一些人在填表格,小王说:“能给我一张表格吗?”大家填完表格后,人力资源部经理逐个面试这些新人,在与小王的交谈中,人力资源部经理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小王是个不错的毕业生,这当然指小王所拥有的专业技能、计算机方面的特长,但另一个问题显得更加突出,那便是小王说话的方式,他并不紧张,但显得很随意,这并不是他说话不慎重,也不是他对面试官不敬重,而是他不懂得怎样去和即将成为自己上司的人沟通,怎样把每一句话说好。面试结束,所有人回家等通知,小王等了很久一直没收到复试的通知,小王有些失望,于是回忆当天发生的一切。后来他终于明白自己输在了哪里。小王看电梯门要关了,让别人等下自己,却说:“等一下,先别关。”如果他说:“请等一下!”上了电梯后再对按电梯的人说声“谢谢”,那会怎么样?如果到了公司前台他说:“你好,打扰一下,请问1508室怎么走?”会怎么样?如果到了综合办公室他说:“您好,我刚刚到,劳驾您给我再拿张表格好吗?”那又会怎么样?了解了小王的说话方式,我们可以想像得到他和人力资源部经理谈话的结果会怎样,他的复试会怎样。
如果说良好的谈吐是职场的基本素养,那么多使用敬语就是拥有良好的谈吐的开始。平常说话有许多口头“敬语”,可以用来表示对人尊重之意。“请问”有如下说法:借问、动问、敢问、请教、借光、指教、见教、讨教、赐教等;“打扰”有如下说法:劳驾、劳神、费心、烦劳、麻烦、辛苦、难为、费神、偏劳等。如果我们在语言交际中使用这些词语,相互间定可形成亲切友好的气氛,减少许多可以避免的摩擦和口角。试想如果小王在平常说话时多注意一下这些问题,那么他凭借自己的特长和谈吐会在那次面试中表现得相当不错。
日本人说话爱说“谢谢”。有人统计,一个在百货企业工作的日本职员,一天平均要说571次谢谢,否则他就不是一个好职员,有被解雇的可能。不管571次这个数字是否准确,但有一点必须承认,顾客如果买了东西,营业员对他说声“谢谢,欢迎再来”;顾客不买东西,只是逛了一圈,营业员仍对他说声“谢谢,欢迎光临”,相信你更愿意光顾这样洋溢着温馨气氛的场所。
美国人说话爱说“请”。说话、写信、打电报都用,如请坐、请讲、请转告。传闻美国人打电报时,宁可多付电报费,也绝不省掉“请”字,因此,美国电报总局每年从“请”字上就可多收入一千万美元。美国人情愿花钱买“请”字,我们与人相处,说个“请”字,既不费力,又不花钱,何乐不为?
相形之下,我们做得不够好,并不是我们不能做好,而是我们都没有意识到良好的谈吐对于职场中人的重要性。所以,我们在与领导或同事交谈沟通时,如果能时常保持着良好的谈吐,谦和的态度,相信你一定能用谈吐之光照亮自己职场前方的路。
拥有良好的谈吐,可以增进与领导、同事间的了解,可以把彼此间的歧见甚至是隔阂,逐渐转化成为共同的意见。同时,它也代表一个人的精神、素质和学识修养,更重要的是它能增长智慧,使你工作充满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