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9

《史记》为什么是二十四史之首?

《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开创了后世纪传体史学著作之先河,其余全部二十三部史书,都是不同程度仿照《史记》而成,故人们将《史记》称为“二十四史之首”。《史记》记载了上至三皇五帝的传说时期,下到汉武帝初年,前后三千多年,共计一百三十卷,五十余万字,全部由一人一手完成。由于当时的信息获取和书写、修改手段极不发达,所以这部著作耗费了作者大量的心血和时间。

并且,司马迁在著书过程中还要时刻准备应付现实政治的斗争。由于出身史学世家,具有很强的历史感,所以他所著内容多数从事实角度出发。比如针对李陵事件的态度,司马迁坚持认为其投降是走投无路的权宜之计,而且大将军李广利要负一部分责任。但汉武帝坚持认为李陵是投敌叛国,旋即将其钦定为汉奸,即谓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汉奸,不仅将李陵家族满门抄斩,还对司马迁施以宫刑。

全面系统是《史记》最为人称道的亮点之一。由于古代社会“士农工商”的阶级意识强烈,大部分史书都只是记录政治、军事、经济和制度等方面的内容,而《史记》则从整个时空的角度俯瞰社会,力图为后世读者呈现出一幅无比鲜活和全面的历史画卷。因此,司马迁在作《史记》时,不仅对政治、军事、经济和制度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书写,还对社会底层人群详加描述,比如游侠、医生、商人等草根角色,在《史记》中有很多体现。

更难能可贵的是,司马迁具有很浓烈的人文关怀,他在叙述事件的时候,总是保持着“以人为本,依人载事”的态度,把人的复杂性和独立性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而不是以一家史学观点,将一人的爱憎喜恶强加到历史人物身上。比如,楚霸王项羽,由于他是和汉朝开国皇帝刘邦抢夺江山的主要人物,所以在汉朝时,项羽显然是个“反面人物”。但司马迁却给予了项羽充分肯定,以“失败的英雄”为主调展开人物和事件描写,既阐释了他的残暴,也书写了他的勇武。

综合来讲,《史记》的历史地位和史学价值在于,在它出现之前,没有更早、更真实、更系统和时间跨度更长的史学著作。此外,《史记》的价值不仅限于史学,在文学和哲学方面同样都有很高的建树。比如,“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和“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等,都是出自《史记》一书,而鲁迅先生也曾盛赞《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由此,我们足以看出《史记》的历史地位之高。 MeRiRojA7l75x2oC7+wWq0v4EUcx8GQmO7HfVHo4jS9cNv1oNxelvk108D+U3QE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