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1

国别体史书及其代表作

国别体是以国家为单位进行史书编著的形式,最早见于战国时左丘明编著的《国语》,书中记录了周穆王十二年至周贞定王十六年间的历史,内容分为周语、鲁语、齐语、晋语、郑语、楚语、吴语、越语八个部分,即八国国史。据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阎步克先生介绍,《国语》一书据传是春秋时期的左丘明所著,基本参考《左氏春秋》而成,因此在史学界也被称为《春秋外传》。后来,西汉刘向将这一时期的史学著作进行整理,共编修了东周、西周、秦、齐、楚、燕、赵、魏、韩、宋、卫、中山共十二国国史,取名《战国策》,被视为国别史著作的典范。在后世中,晋朝陈寿所编写的《三国志》,同样也属于国别体史学著作的范畴。

《国语》一书所阐述的思想比较繁杂,由于作者注重事实,所以书中思想都是人物自己的思想。比如,书中的“鲁语”部分,主要阐述孔子的儒家思想;“齐语”部分,主要阐述管仲的法家思想;到了“越语”,又改为阐述范蠡的道家思想。从文学角度来看,《国语》一书在《左传》之下,但比起《尚书》和《吕氏春秋》,又具有一定的优势。其中最明显的特点是,作者能够巧妙地借人物言行反应史实。比如,著名的历史论断“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就是作者在“周语”中借召公之口说出的。

就文笔而言,《国语》也是非常讲究的。如“晋语”部分,描写优施鼓动骊姬陷害申生一节,声情并茂,文笔优美。此外,作者在描写朝会、宴席、辩论等大型活动时,甚至会加以对话描写,使读者在阅读史籍时好似身临其境。

《战国策》一书是国别体史书的集大成者,记载了公元前490年到公元前221年之间的历史,前后共计二百六十九年,被史学界认为是先秦时期成就最高的历史散文。这本书主要描写了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的斗争,和各国国内人与人之间的斗争,对于后世学者研究战国历史具有重要价值。此外,这本史学著作言辞优美,所记史实具有很强的寓言性,如我们熟知的“画蛇添足”、“亡羊补牢”和“狡兔三窟”等寓言故事,都出自该书。因此,《战国策》在集国别史之大成的同时,也具备一定的文学价值,被很多古典文学爱好者所推崇。

《战国策》成书过程比较坎坷,各朝代均有修补,但也多有遗失。北宋时期,《战国策》的内容已经严重遗失。于是,在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先生的主持下,对《战国策》进行了史无前例的大补修,使其中遗失的内容多有恢复。而1973年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战国策》帛书,也对《战国策》的内容修复提供了重要依据。

《三国志》一书分别以魏、蜀、吴三国为体系进行历史记述,属于典型的国别体史学著作,关于此书,在“二十四史”一节中已有详解,在此不加赘述。 Tl5ydS2emvPg7rqg9g7jZzqyInsMF7xwT2iE51cruYxnj0Ssnb8sc+HMCF3w5Fl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