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事本末体是以历史事件为记述线索,并辅以时间和人物的史学著作。首先使用这种形式进行史书编著的人是南宋袁枢,其《通鉴纪事本末》也在后世中成为该体裁的优秀模本,开创了史书撰写的新篇章。据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荣新江先生介绍,纪事本末史书和纪传体史书、编年体史书都不相同——纪传体史书是以人物传记为记述线索,辅以历史时间和重大事件;编年体史书是以历史时间为记述线索,辅以人物传记和重大事件;而纪事本末体史书则是以重大事件为记述线索,辅以人物传记和历史时间。荣新江先生还表示,相比于纪传体史书和编年体史书,纪事本末体史书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它能将历史事件比较全面和深刻地叙述清楚,角度比较客观和翔实,摆脱了编年体史书的零散性和纪传体史书的主观性。
纪事本末体的代表作是作于南宋时期的《通鉴纪事本末》,其内容涉及春秋末期的三家分晋,截至后周世宗柴荣,前后历时一千三百多年,是一部跨度较大、篇幅较长的历史巨著。该书内容大多取自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在撰写手法和表述方面都趋于纪事,这种形式是被后世学者所喜闻乐见的。为了方便读者查阅,该书作者袁枢将全书内容分为战国到秦统一天下部分、东西两汉部分、魏晋南北朝部分和隋唐五代部分。其中,每个历史事件都有从头到尾的详尽描述,为史学界开创了“纪事本末体史书”的先河。
此外在后世中,明朝冯琦、陈邦瞻所撰写的《宋史纪事本末》,清朝谷应泰的《明史纪事本末》和李有棠的《金史纪事本末》等,都是纪事本末体的优秀典范。其中,《宋史纪事本末》记述了北南两宋三百多年的历史,内容兼及辽金两国;《明史纪事本末》成书于《明史稿》和《明史》之前,在当时有较大影响,内容为从朱元璋起兵到李自成攻入北京,前后共二百九十二年的历史,选取整整八十个历史事件编为专题,并在其后注有作者的历史观点;《金史纪事本末》在清朝光绪年间与《辽史纪事本末》同时刊印,内容涉及辽国和金国的大小国事。尤为难得的是,作者将各家观点统一列在历史事件后,工程量非常浩大,涉及的观点也非常之广。
当然,纪事本末体史书也存在一定的缺点。由于它是以重大事件为记述线索的,就难免使各个事件相对独立,而缺少了事件与事件之间的有机结合,尤其是同一历史时期发生的重大事件,其间必然存在着某些联系,这就为读者造成了不小的困扰。史学界认为,纪事本末体虽然存在缺点,但它却可以很好地补充编年体史书和纪传体史书的不足,对展现完整的历史画卷作用十分重大。尤其是对于那些初学历史的人来说,从纪事本末体开始学习会比较容易上手,然后对纪传体或编年体史书研读,就能更容易、全面地了解历史。因此,史学界将纪传体、编年体和纪事本末体史书,合称为我国古代史书撰写的“三大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