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 穷人靠土地过活

穷人通常生活在“山清水秀”,现代工业、企业污染不到的地方,所以穷人,尤其是西部和山区的穷人,生活的区域往往具有较丰厚的自然资源。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穷人占有这么多的资源,生活应当是相当富裕的。但是,这些资源穷人并没有支配权,这些资源被开发商看中并开发后,其归属地的穷人却基本无份分享。穷人如同手捧金饭碗,却还要讨饭吃。

实际上,许多实证研究表明,人均自然资源越丰厚的地区,穷人往往比较多,还停留在每一日都在为三餐发愁的水平上;而人均资源贫瘠的地区,富人却比较扎堆。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并不像许多经济学家解释的那样,资源丰裕的地方,人们就会因懒惰,不思进取而致贫。最根本的原因,可能还在于穷人和穷困地区产权意识的模糊,无法把这些资源的商业价值充分利用。

中国的资源是极其丰厚的,这是中国的骄傲。但是,中国的人口也是最多的,尤其是靠土地资源过活的穷人更是占了总人口的70%。每一个到过中国的外国人,对中国的第一印象往往是从飞机上看到的被切割成一小块一小块的豆腐块。然而,就是这一块块豆腐块式的耕地,却是穷人最大的生产资料。这些土地就是穷人的全部,他提供给穷人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以及子女的教育、看病等社会保障,是穷人割舍不去的情感之所在。但就是穷人的这一小块的土地,产权却一直不清晰。以至于在计划经济时代,连基本的生活保障功能都难以实现。而在市场经济时代,又因其商业价值的显现而不断地被地方政府、开发商以及乡镇企业等以国家或地方的名义征用,不仅廉价,有的确甚至没有任何补偿地占去。就农民单个而言,这一小块土地也几乎无法商品化,其功能也只能仅仅停留在保命田的层次上。

这不禁不使人联想到英国的圈地运动,当时英国刚刚走上资本主义道路,需要占用大量的农田来建设工厂,这些失去农田的农民不得不进入工厂工作,成为最早的一批产业工人。相类似的是,中国的农民的保命田在被占有的这种情况下,穷人极难有谈判权,最终廉价甚至毫无所得地被富人占用了这部分资源,而穷人顶多在资源占用后获得一点出卖廉价劳动力的机会。

由上可见,穷人表面上似乎拥有不少自然资源,但穷人的生活还是只有依靠一小块土地,当这一小块土地也没有时,只好出卖自己的廉价劳动力。马克思曾形象地描述过这一场景:“原来的货币所有者成了资本家,昂首前行;劳动力所有者成了他的工人,尾随于后。一个笑容满面,雄心勃勃;一个战战兢兢,畏缩不前,像在市场上出卖了自己的皮一样,只有一个前途——让人家来鱼肉。”

穷人依靠土地过活,当这些土地被漠视、挤压后,穷人最多只能够谋得一个在市场上廉价出卖劳动力的资格。 b5fF4/zHazmfcRhOkkFHYfiZ9VfBXGVUmRSO2JQ3P5Q4vZh7xsM4HiWMvmhd8g7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