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守“纪律”的毛毛虫

在特定的条件下,由于没有足够的信息或者搜集不到准确的信息,从众行为是很难避免的。通过模仿他人的行为来选择策略并无大碍,有时模仿策略还可以有效地避免风险,取得进步。然而,不顾是非曲直地一概服从多数,随大流走,则是不可取的。法国科学家约翰·法伯曾进行过一个很著名的“毛毛虫实验”。他在一只花盆的边缘摆放了一些毛毛虫,让它们首尾相接,围成一个圈。与此同时,约翰·法伯在离花盆6英寸的地方撤了一些毛毛虫最爱吃的松针。

这种毛毛虫天生有一种“跟随者”的习性,因此它们一个跟着一个,盲目地跟随着前面的毛毛虫,绕着花盆一圈圈地爬行。令法伯感到惊讶的是,这群毛毛虫当天在花盆边缘一直走到精疲力竭才停下来,其间曾稍作休息,但是没吃没喝,连续地走了10多个小时。

时间慢慢过去,一分钟,一小时,一天,两天……守纪律的毛毛虫队列丝毫不乱。依然这样没头没脑地兜着圈子。连续7天7夜之后,它们饥饿难当,精疲力竭。虽然一大堆食物就在离它们不到6英寸远的地方,结果它们却一个个地饿死了。

在对这次实验进行总结时,法伯的笔记本里有这样一句话:“在那么多的毛毛虫中,如果有一只与众不同,它们就能改变命运,告别死亡。”

毛毛虫总是喜欢盲目地跟着前面的同伴爬行,心理学家把这种习惯称之为“跟随者”的习惯。其实,许多人也总是喜欢跟在别人的屁股后面走,对别人走的路盲目跟从,随大流、绕圈子,瞎忙空耗,终其一生。尽管未知的财富可能就在眼前,他们却得之甚少。要知道:无论跟别人跟得有多紧,也只能成为第二,永远成为不了第一。一直紧随别人,走别人走过的路,最终将会迷失自己的脚步。

假如每一片云都一模一样,“黄山云海”又怎能令人称奇?假如每朵花都如出一辙,那梅、菊又怎能在文人笔下生辉?假如每棵树都惧高怕危,那松柏又怎能在万绿丛中鹤立鸡群?自然界如果从众,我们将丧失许多美丽;人如果一味从众,也终将跌入失败的谷底。所以,创新才是出路。

沃特是奥美广告公司(在广告业,世界排名第八)的一名设计师。在谈到自己是如何进入奥美时,他说:“当时,通过重重考验,他们(奥美的面试官)要求我们(几位面试者)在一张白纸上设计出一个最好的广告方案,没有主题和内容的限制。他们还告诉我们,如果谁的方案最先设计完成,并且扔到窗外后,最先被路人捡起来看,谁就会被录用。”

“听到这样的要求后,设计师们开始了忙碌的工作,他们绞尽脑汁地描绘着精美的图案,甚至有人费尽心思地画出诱人的裸体美女。我没有像他们一样,而是用最短的时间设计好方案,然后把自己的方案扔到了窗外,并引起路人的哄抢。”

沃特的方案究竟是什么呢?原来,他只是在那张白纸上贴上了一张面值100美元的钞票,其他的什么也没画。就在其他人还疲于奔命的时候,他已经稳坐钓鱼台了。

这就是独特创意的威力!

不盲从、不做毫无个性的跟随者,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自己的创意。创意就是你生命活力的激发。跟在别人屁股后面亦步就趋难免陷入被吃掉或被淘汰的命运。不走寻常路才是你脱颖而出的捷径。对个人来说是如此,对于组织来说更是如此。 XKOn2wQh6ACuFqhXZEYIktYYqGS5DaDNm6QNdrs6cLkNLRGFIpdl5xl3/wMISmR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