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人为什么喜欢扎堆儿

从众心理,也叫“趋众心理”,是一种为适应团体或群体的要求而改变自己的行为和信念的心理。由“从众心理”指导的行为就叫“从众行为”。

“从众心理”可以表现为在临时的特定情境中对占优势的行为方式的采纳,也可以表现为长期性的对占优势的观念与行为方式的接受。在美国作家艾伦·芬特所作的电视剧本《小照相机》中有这样一个情节:一个人由于身体不适去医院就诊,当他走进候诊室时,环顾四周,发现坐在里面等候的人都只穿着内衣裤喝咖啡,看杂志,聊天。这个人起初感到非常奇怪,后来判断这群人一定知道一些他所不知道的内情,于是几分钟后,这个人也脱得只剩下内衣裤在那等候医生。

可笑吗?你肯定认为可笑。不过,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此等可笑的事情还真不少。

在画展的走廊上,贴着这样一幅漫画,画的是一个人张着嘴,仰着头,似乎在看天。有一个人看到了,觉得非常奇怪,以为天上有什么特别的东西。于是,这个人也像画上的那个人一样,张嘴,仰头,看天。这时来了另外一个人,他想,这两个人都在看天,一定是天上有什么特别的东西,于是他也这样做了。又来了一个人……这样,到后来有一群人都像第一个人那样,张嘴,仰头,看天。还没等他们发现天上到底有什么东西,只见第一个人脑袋抖了几下,“哇”的一声,打了个大喷嚏,身旁那一群人才傻了眼。

某转弯处,一个人忽见一长队绵延,在没有查明原因的情况下,他以为有什么难得的好机会,于是停下脚步,赶紧站到队后排上,生怕错过这样的好机会。等到那个人拐过拐角,才发现在这里排队的人都是为了上厕所,不禁哑然失笑。

其实,生活中,大多数人都有这样的心理动向:在不明原因的情况下,看到有人排队就希望排过去,看到有人扎堆儿就希望靠上去,总以为多数人都在做的事肯定不会错。正所谓“一人胆小如鼠,二人气壮如牛,三人胆大包天”,反正人多,谁怕谁。

在心理学上,这种心理动向被解释为“从众思想”,也叫“趋众思想”。由“从众思想”指导的行为就叫“从众行为”。所谓“从众行为”,是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

例如,你是十字路口上的一位行人,红灯亮了,然而路面上并没有行驶的车辆。这时候,有一人不顾红灯的警告穿越马路,接着两人、三人……人们蜂拥而过。置身其中的你会怎么做呢?倘若你还留在原地,不但别人会说你傻,恐怕连你自己也会这样认为了。

在这方面,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在1952年所做的一个试验最能说明人们会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他人的影响,违心地进行明显错误的判断。

阿希所做的这个试验是这样的:他请大学生们自愿做他的受试者,告诉他们这个实验的目的是研究人的视觉情况的。当其他来参加实验的学生走进实验室的时候,他们会发现已经有5个人先坐在那里了。于是,他们只能坐在其他位置上。事实上他们不知道,这5个人是跟阿希串通好了的假受试者(即所谓的“托儿”)。

阿希要大家做一个非常容易的判断——比较线段的长度。他拿出一张画有一条竖线的卡片,然后让大家对这条线和另一张卡片上的3条线作出比较,看它和3条线中的哪一条线等长。判断共进行了18次。事实上这些线条的长短差异很明显,正常人是很容易作出正确判断的。

然而,在两次正确判断之后,5个假受试者故意异口同声地说出一个错误答案。于是许多真的受试者开始迷惑了。他们是坚定地相信自己的眼力呢,还是说出一个和其他人一样,但自己心里都认为不正确的答案呢?

从总体结果来看,有33%的人选择了和大家一样的判断,有76%的人至少做了一次从众的判断,而在正常的情况下,人们对这个问题判断出错的可能性还不到1%。当然,还有24%的人一直没有从众,他们坚持按照自己的正确判断来回答。

为什么人们会放弃自己的正确答案而选择和众人一致的错误答案呢?因为人类的许多社会行为都具有模仿性,而人多本身就是具有说服力的一个明证。这也是为什么乞丐会在乞讨的盒子里先放些零钱,为什么明明不能扔垃圾的地方,在有一片垃圾之后,垃圾会越来越多,为什么电视综艺节目喜欢放假笑声和鼓掌声,为什么现在很多广告喜欢找名人代言,或者让一个人拿着糖果在前面跑,其他人拼命追的原因所在。

说得更具体一点就是在利用人们的从众思想,造成这样一个现象:大家都这样做了,你还考虑什么呢?于是没有跟着去的消费者就从众了。或者他们告诉消费者,某种商品增长最快或销售最旺,这样他们就间接地告诉消费者他们的产品是同行中最棒的。他们只需要把自己的产品套上“大家都认为是这样”的外套,就足以证明他们的商品质量了。

当然在利用人们的从众思想为自己创造条件时,也不是每每都能奏效。因为人们的“从众思想”不是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发生的力度也有大小之分。

如何更好地迎合“从众思想”呢?心理学中有相关研究,并总结出以下规律:

1. 人们的从众思想与群体规模成正比。也就是说,群体规模越大,赞成某种意见的人越多,群体意见对个体产生的压力就越大,就越容易迫使个体产生从众思想。

2. 群体凝聚力越强,群体成员的一致性越高,个体的从众倾向就越强烈。

3. 个人在群体中的地位。一般来说,个体在群体中的地位越低下,越容易产生从众行为。而那些地位高的个体,由于他们自认为自己经验丰富,非常能干,所以,往往表现得非常自信。因此最好不对这些人使用从众策略。

4. 不同类型的人,从众行为的程度也不一样。一般来说,女性从众心理多于男性;性格内向、自卑感的人多于外向、自信的人;文化程度低的人多于文化程度高的人;年龄小的人多于年龄大的人;社会阅历浅的人多于社会阅历丰富的人。 GBIWArCux3FxxemeNhum/+YZDkQko01Oh5qoFIMiWwqKHueJZbmSnctD22KSJmg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