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自我暴露的好处

自我暴露是一种人们自愿的、有意的把自己的真实情况暴露给别人的行动,它多透露的情况是他人不可能从其他途径获得的。

自我暴露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把自己对对方的体验感受告诉对方,这种体验感受既可是积极、正面、赞扬的,也可是消极的、反面的、批评的;另一种是暴露自己与对方所谈内容有关的个人经验。人和人交往,贵在相知。要想与别人成为知心朋友,就必须把有关自我的内层信息传递给对方,让别人最大限度地了解自己,在心理学上,这叫做“自我暴露”,又叫自我揭示。

也许有人会想:自我暴露深层的信息,包括暴露自我的缺点、弱点,会不会减少对方对自己的喜欢程度呢?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西迪尼·朱亚德通过一系列实践得出:自我暴露会让别人喜欢你。

在现实生活中,善于自我暴露的人是自信的,因为把自我向别人紧紧封闭,本身就是一种示弱。自我暴露有三个方面的作用:第一,对自己进一步了解和认可;第二,加深对别人的了解;第三,加深和丰富人际关系。

有位电影明星在一部新片中扮演主角后,受到了评论界的指责,他因此变得心情错乱。“我再也抬不起头来了,我怎么熬过这种可怕的日子呢?”他对心理专家诉苦道。

专家听了之后,只给他一条建议:把你自己内心中这些最隐秘的想法,主动暴露在大家的面前。这位电影明星照办了,他举行3次记者招待会,双膝瑟瑟发抖地暴露了内心中的“自我”。没过多久,他就卸掉了思想上的包袱。由于他的“自我暴露”,给记者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称他是“令人喜欢的人”,重新以同情加赞许的笔调报道了他。

无独有偶,有一次,有位记者在大庭广众场合采访世界垒球王史蒂夫·加夫时,突然问他:“你哭过吗?”众所周知,男儿有泪不轻弹,何况是一个迷住千百万观众的体育明星呢!可是,垒球王作何回答呢?他说:“哭过,我觉得在某种场合掉眼泪更像男子汉,因为这表现了你是个实实在在的人。”如此坦率地将自知而人不知的信息暴露于众,观众们更加喜欢他这个实实在在的形象了。

事实说明,在人际交往中,乐于和别人推心置腹、襟怀坦白,潜藏着一种对你有益的奇特的力量。因为你如果对别人敞开心扉,待人以诚,那么,随着信任程度和接纳程度的提高,对方也会越来越多地暴露自己。人们总是喜欢那些自我暴露的人,而不喜欢自我隐蔽的人。

当然,自我暴露也需要适度,并不是让你不看对象、不分场合、不问情由地“胡暴乱露”一通。一个从不自我暴露的人不可能与他人建立起密切的关系。但是,总是向别人喋喋不休地谈论自己的人,会被他人看做是适应不良的自我中心主义者。可见,自我暴露的广度和深度是人际关系深度的一个敏感的“探测器”。

人们最喜欢那些和自己的“自我暴露”有着相同水平的亲密关系之人,所以“自我暴露”要遵循相互性原则,应该根据相互关系中对方的特点而采取相应的对策。这时的“相互性原则”还有一层含义是:“自我暴露”必须缓慢到相当温和的程度,缓慢到足以使双方都不会感到惊讶的速度。如果过早地涉及太多的个人亲密关系,反而会引起忧虑和自卫行为,扩大双方之间的距离。

心理学家认为,理想的自我暴露是对少数亲密的朋友做较多的自我暴露,而对一般朋友和其他人做中等程度的暴露。请记住,真正的亲密关系是建立得很慢的,它的建立要靠信任和与别人相处的不断体验。因而,你的“自我暴露”必须以逐步深入为基本原则。这样,你才会持之以恒,甚至讨人喜欢。 u+65BBL8NMUun210Um1y8PwcrDdqcbemi7z0qV/ei3WjEdzCAHNsTNqW56jIJGm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