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采购需要专业性吗

采购需要专业性吗?很多人不认为采购是一门专业,觉得采购就是花钱买东西,或者采购是个“肥差”。事实上,我们有很多例证可以说明,采购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我们先来看下面的图表。

(1)采购金额占销售金额的比例平均为54.3%(见图1-1)。

图1-1 各类产品的采购金额占销售金额的比例

资料来源:米歇尔R.利恩德斯、哈罗德E.费伦的《采购与供应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

(2)采购成本降低10%,资产收益率可以翻番(见图1-2)。

图1-2 资产收益率的变化(单位:元)

注:1.存货约占总资产的30%。

2.采购占总资产的一半50万元。

3.假定采购成本减少了10%。

(3)采购成本降低10%,利润率可以翻倍(见表1-1)。

表1-1 一家公司的简化经济数据

表1-1简化模拟了一家公司的经济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在原基础上销售额如果增加10亿元,按照5%的利润率,可以增加5000万元利润。但如果采购成本降低10%,也同样可以省下5000万元,相当于利润率翻倍。

由以上图表可见,采购对公司经营效率有非常大的影响。不专业行吗?

每次讲采购课程,宫老师都会回忆自己刚开始做采购的经历。宫老师之前曾在大型央企Y集团工作,担任一家投资57亿元新成立的下属公司的采购部部长,时年30岁。按照Y集团的行政序列,宫老师当时是处级干部,级别还是比较高的。这么年轻坐到这个位子,周围议论的声音很多,主要有两个:一个声音是,采购这个活儿谁都能干。这句话对当时的宫老师刺激还是蛮大的。宫老师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学的是自动控制专业,是重点大学的重点专业,当年以地方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上海交通大学,而且当时上海交大该专业在吉林省每年只招一名学生,结果被人家说自己干的活儿谁都能干,心里不服。另一个声音是,采购是个“肥差”。这句话对当时的宫老师刺激也很大。一个30岁做了处级干部的年轻人,心中是有抱负的。宫老师在Y集团是“二把手”的秘书,是有理想的。宫老师常在培训的时候开玩笑说,自己未来的目标也是要“讲话”的。不过后来“讲话”没讲成,变成了讲课。所以人家说采购是肥差,难道自己图的是一个“肥”字吗?听到这两种声音,宫老师下了决心,一定要把这个活儿做得有模有样。这个“有模有样”,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专业。

接下来宫老师再讲两个亲身经历的故事,来说明采购专业化的重要性。

第一个故事,宫老师之前就职的一家集团,下面有多个子公司和事业部。站在集团的高度看,采购的权力分散在各个子公司;站在子公司的高度看,采购权力分散在子公司的各个部门。集团“一把手”和子公司总经理都看不清楚各个子公司、各个部门采购是怎么做的。尽管逐一去看都能看到,但是没有人为领导去汇总信息,采购怎么管理,都糊涂。当时宫老师出任集团采购总监,就搞“两个集中”改革:把分散在各个部门的采购权限集中到子公司采购部;把分散在各个子公司的采购权限集中到集团总部。这样就可以通过采购集中,打造专业化的采购团队,由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继而高效降低采购成本。

这个过程相当不容易。当时集团规模最大事业部的设备部经理J来找宫老师说:“宫总你为什么要搞集中采购?”宫老师说:“因为我们采购部专业啊。”他问:“怎么个专业法儿?”宫老师总不能说自己是自动控制毕业所以专业,于是就回答采购究竟哪里专业。宫老师说:“商务上专业。”他马上问:“啥叫商务呢?”宫老师说:“比如谈判。”J经理说:“谈判我也会啊,不就是找三家供应商砍价——‘能不能便宜点?不便宜就不买你的’,这就是商务?专业?”见对方如此,宫老师决定祭出“术语”的法宝,如FOB、CIF……宫老师想,J经理是搞设备的,可能不熟悉国际贸易,这些是国际贸易术语,还是英文,还是缩写,应该能吓住他,让他感受到专业性(偷笑)。没想到J经理说:“这些我也知道(笑)。”于是此番回合,宫老师虽然展示了一些专业术语,但没能彻底说服J经理,只是应付一时,还需要更有力的例证。

很快例证就来了。有天宫老师在外地出差,J经理打电话,说有个合同需要宫老师签字。细问什么情况,原来是设备部需要买台设备,供应商也选好了,价格也谈定了,合同也拟好了,J经理也签字了,到了财务准备付款了,财务说现在搞“两个集中”,这个合同必须采购总监签字。宫老师说那就等回去吧;J经理说不行,合同很急——做采购的经常碰到这种事情,待批的合同上面写好大一个字“急”,而且特别喜欢在周五的下午报合同签批。宫老师心想:“哪有这么急啊,这套我都懂的。”那么可不可以和J经理说“等我回去再签”?不是不能说,因为宫老师是总监,他是经理,可以用职级压他。但转念一想,如果宫老师说:“急什么急,等我回去再说!”那就落下把柄了。以后只要有人问J经理,他就可以推脱责任说“我不知道”“我找宫总签字,他不在啊”“宫总啥时候回来?不知道!”……他来几个“不知道”,责任就都推到宫老师这里了。这时电话里J经理说:“要不这样,等你回来之后再补签字吧。”但宫老师不想那么做,那样就成了“溥仪”了。很多公司的采购都落入这种境地,使用部门把供应商找好了,价格谈好了,找采购签字办手续,采购成了失聪者的耳朵——摆设。

于是当天宫老师开车三个半小时从外地回到上海。见到J经理,他说供应商都找好了,A、B和C三家;价格也谈好了,分别是128万元、120万元和115万元。宫老师说:“价格还能再降吗?”他说不可能再降了;宫老师说:“如果我出面呢?”他说那也降不了多少,最多降一两万元。这种情况下宫老师要不要去谈呢?如果不去谈,J经理就有充分的理由说,“采购有什么用!我在公司等了三个半小时,结果他回来问了我5分钟,最后在合同上写两大字儿——‘同意’”。所以,此时宫老师必须去谈,有两个目的:一是谈价格,哪怕只降下来一两万也是为公司做贡献;二是证明采购的专业性,进而“宣誓主权”。过去没有搞过集中采购,采购的专业性和价值没有充分体现,宫老师必须抓住这个机会让其他部门信服——采购应由采购部负责。

后来每家供应商都去谈了,大家猜猜结果怎么样?不到半个小时,价格降了20万元!这件事情充分证明,采购人员要在谈判方面具有更好的专业性。J经理从此不再质疑集中采购。

另一个故事发生在宫老师在另外一家公司工作期间,生产副总要买3500套工作服。这本不是什么大事,又不是买航天服,就是普通的工作服,没什么特殊要求。生产副总按照过去的常规做法,选了几家供应商,筛选后留下A和B两家,比价后选择低价者A。这本来没什么问题,但没想到,供应商B把生产副总举报了。为什么这个看似正常的采购却遭到举报呢?供应商B的举报信是这么写的:“我们也不知道那位副总和供应商A是什么关系,反正我们不会有这种关系;我们是正经的生意人……”有人说这是污蔑造谣啊,但举报信的措辞看上去没什么漏洞。不过人都是有想象力的,老板拿到这封举报信后说:“我们也不知道那位副总和供应商A是什么关系。”那生产副总和供应商A一定有某种特殊关系;“我们是正经的生意人。”那供应商A一定不正经,痛心疾首啊……不单老板习惯“宁可信其有”,几乎所有人听到采购被举报,通常都会宁可信其有。人心就是这样。

于是举报信被转给了人力资源总监,人力资源总监看了以后说,看来本地人也不一定可靠啊。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公司内部都是有派系的,生产副总是和老板一起创业的本地人,这批人认为只有本地人才可靠、最忠诚,后面进来的职业经理人都不忠诚、总爱跳槽,两派暗中对峙。而人力资源总监是后面进来的职业经理人,于是这件事又被继续发酵膨胀,最后弄到满城风雨。严格追究起来,生产副总在具体采购操作流程上有点小失误,让供应商B感到不公平,不平则鸣,愤而举报。这一举报,本来这次采购没什么大问题,但是经各方想象放大,酿成这么严重的后果。

在宫老师看来,那些失误都是可以避免的。宫老师做了20多年采购,怎么就没出事儿呢?怎么就没被举报呢?还是因为专业。第二个故事说明采购操作流程是有专业性的,不专业就容易出问题。

上面两个故事宫老师印象一直很深刻。当时宫老师想在公司推行采购集中,通过业务集中打造专业的采购团队。而反对者都认为采购不是专业,老板心中不断地摇摆。于是宫老师把碰到的情况提炼了一下,给老板写了封邮件,标题是“两个故事折射专业采购的重要性”,就是上面大家读到的内容,最终说服了老板。 65BxQm0GqpCLj+l5wY75q1c66TGRD5j1Wwt9NNIvrdbQ7B6Rjurxm8hfQaOTRaW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