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 诗人的宗教

有人告诉我,中国不需要宗教。我认为这很难置信。人们通常都会根据自己狭隘的教派定义,去判断邻人的宗教。我敢肯定,如果我有幸能在中国多住一些时日,我就能够理解中国人深邃的心弦,理解他们心灵的音乐。但是我的来访实在太短暂了,还不时被许多约会打断,令我无法去接近那些在单纯的内心世界中依然保有国家传统的人。

人们要我讲一讲我自己的宗教观。我一直以来都不愿意讲这个话题,其中一个原因是我并非因为偶然的出身而被动接受特定的宗教信仰才投入我自己的宗教。我出生在一个伟大的宗教复兴运动的先驱家庭中,遵照《奥义书》中的圣贤的言论。但是,由于我的个性,我绝对不会因为周围的人信仰就相信接受它。我不能说服自己去想象因为我信任的人信仰某种宗教,我自己便也去信仰。

所以,我的心灵是在自由的氛围中成长起来的,不受任何教会经文的束缚,不受任何有组织的崇拜者的言论的左右。因此,如果有人问我关于宗教的问题,我没有任何预设的立场,没有任何经过训练的、有系统的回答。

自从我来到中国之后,只被问及过一次关于相信宗教的理由。有一个大学生想让我讲诉我相信上帝的理由。我确实尝试给他我的解答, 但是我必须承认理由与事实截然不同,正如人们不需要明白光学理论便能够察觉到光线一样。如果我的解释有错,那并不代表我的信仰的真实性有问题,因为它真实的证据是出于想象,而非来自逻辑。因此,向我提问的人有权不相信我的幻觉,拒绝我的陈述。在这种情形下,某本受很多人尊重的特别的书的权威性,比某个个人的解释更有分量,因此,我从来都认为自己无权去布道,从来都不认为自己是引领人们走上信仰之路的导师。

我的宗教,完全就是诗人的宗教。它通过看不到摸不着的方式触动我,就如同它赋予我的音乐灵感。我的宗教生活,就如同我的诗性生活一般,遵循着同样神秘的路线。不知如何,它们就结合在了一起,尽管它们的结合有一个漫长的仪式,我却一无所知。然后突然间某一天,它们的结合就出现在我的面前。

那个时候我住在一个村子里。那是一个寻常而琐碎的日子。我每天早上的日常工作结束后,正准备去洗一个澡,我在我的窗前站了片刻,凝视着在干涸的河流岸边的一个集市。突然间,我感受到了我心灵深处灵魂的震颤。我经历的世界在那一刻变得明亮,种种散乱的、昏暗的事情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意义的集合。我的感受就好比一个在厚厚的迷雾中找不到方向努力寻找道路的人突然间发现自己站在了自家门口一般。

我记得,我小时候有一天,在经过了学习孟加拉文字母的痛苦过程后,我意外地拼出了第一个有意义的句子:“下雨了,树叶摇动。”这些词语描绘的画面令我激动不已。原本毫无意义的元素不再孤立,我的心因为这意象的组合而欣喜疯狂。同样,在村子里的那个早上,我生活中的种种事实突然间形成光明的真理的集合,出现在我的面前。所有过去如翻滚的浪涛般的事情,现在对我来说就是一片无边无际的大海。从那以后,我一直都抱持着一个信念,我所有关于自然和人的经历,都蕴含着精神现实的基本真理。

如果我告诉你们在那天偶然顿悟之前我经历了多长时间的摸索,你们也许就会理解我。希望你们能够谅解,在我说我有诗歌天赋,能够敏锐地回应内心深处的情感的呼吸时,不要认为我是在自吹自擂。我从儿时就格外敏感,我的心时时刻刻都感受着周围的世界,无论是自然的还是人类的。

我们的房子连着一个小花园。这对我来说是一片仙境,每天都有美丽的奇迹发生。几乎每天早上,晨曦初露,我就会从床上爬起来,急匆匆地奔向花园,去迎接照在花园边上的一排椰子树的微微摇动的叶子上的第一缕粉红色的微光。清晨的微风中,小草上的露珠微光闪闪。天空似乎给我一种陪伴,我的整颗心,整个身体,都沉浸在这静谧的几个小时中饱饮着流光和平和。我唯恐错过一个这样的黎明,因为每一个黎明对我来说都异常宝贵,比金子之于守财奴还要宝贵。

我有幸拥有一种对万物保持惊讶的敏感,这令得孩子可以进入万物中心蕴含着神秘财富的殿堂。我不在乎我的学习,因为它们粗暴地让我远离我身边的世界,远离我的朋友和我的伙伴。因而,十三岁的时候,我便逃离了那种妄图要将我禁锢在石墙内的课堂教育体系。

这也许能向你们解释清楚我的宗教的含义。这个世界对于我是真实鲜活的,与我的生命亲密无间。曾经有一个医学系的学生拿给我一段人类的气管看,试图激起我对其结构的赞叹,我当时的反感和震惊,至今依然记得。他想说服我这就是人类美丽声线的来源,对这一信息,我竭力拒绝。我并不崇拜工匠的技巧,但是我愿意分享艺术家的快乐,他们能够隐藏机械的构造,以不可言喻的和谐展示自己的创作力。

上帝并不在意让地质现象记录他的神力,但是他却对美的种种表达充满了骄傲,他让绿草如茵,让鲜花烂漫,让云霞绚烂,让流水潺潺。

我并不清楚是谁或是什么触动了我的心弦,就仿佛婴儿不知道自己母亲的名字,或者母亲是谁、是什么样的。我对我的个性一直都有一种深深的满足感,它们从四面八方通过活生生的交流渠道融汇到我的天性之中。

对我来说,有一件事非常重要,就是我对周围世界的感受从来都未曾迟钝。云彩还是那片云彩,花朵还是那株花朵,这就足够了,因为它们直接和我交谈,因为我无法对它们无动于衷。我依然记得那特别的一刻。那是一个下午,放学之后,我从车上跳下来,突然间我看到,在天空中,就在我们房屋的平台上方,一团厚厚的积雨云投下一片阴凉。这种奇迹,这种慷慨,令我感受到一种自由的喜悦,这种自由我们在亲密朋友的爱中能够体会到。

我在另外一篇文章中曾经有过一个说法,我猜测,一个来自其他星球的陌生人来造访我们的地球,偶然间听到了留声机发出的人类的声音。对他来说,显然最为活跃的东西便是那转动的唱片,他无法发现这之后蕴含的人类真相,也许会将唱片这非人的科技产物当作终极的真相,一种能够触碰到、能够被量化的真相。他会想知道一台机器怎么可能会对灵魂倾诉。如果在追求谜团的过程中,他因为和作曲家的会面而突然间接触到音乐的核心,就会立刻懂得音乐的意义就是一种人类的交流方式。

我们可以通过量化去解读所得到的信息,但是却很难用原子和分子的组合这样的方式来解读快乐和喜悦。造物主缔造世界秩序的时候,似乎特别关注如何给予我们快乐,这表明,在茫茫宇宙中,在超越事物和力量的意义之上,有某种信息会通过神奇的方式触动你的心性。这种触动只可意会,无法分析。我们能证实这一点,就像对从外星球来的那个人来说,令他的同胞最心满意足的解释,莫过于尽管看不到心性在哪里,但是却能够通过机械与心灵直接对话。

是不是仅仅因为玫瑰花是圆形的粉红色的,它就比能够给我买来日常所需和奴仆的金子给我带来更多的满足感?也许一开始,你会否认玫瑰比金子更加令人愉悦的事实。但是你必须记住,我并不是在谈论人造的价值。如果我们必须穿越一片金子做成的沙漠,那么,这些死气沉沉的碎片所泛出的冷酷光芒,足以让我们觉得恐惧,而看到玫瑰,我们就仿佛听到了来自天国的音乐。

我们从一朵玫瑰花中所得来的快乐的终极意义,不在于它的花瓣有多么圆,就和音乐带来的快乐的最终意义并不存在于唱片中一样。我们能够通过一朵玫瑰感受到爱的语言抵达我们心中。我们给我们的爱人送上玫瑰,不正是因为它传达着一种无法言传的信息吗?将玫瑰作为礼物,我们便是利用一种快乐的普遍的语言,来表达我们的内心。

在印度,毗湿奴教是一种充满象征意义的宗教,爱神的笛子时吹时停,向我们诠释蕴含在自然和人身上的不同的美。这些诠释向我们发出邀请,鼓励我们走出自我为中心的世界,走入爱和真理的国度。我们听不到大自然的声音吗?还是我们已经因为为自我索取的欲求、集市的吵闹而聋了?我们错过了爱的声音,我们争斗,我们抢夺,我们剥削弱者,我们把他人的东西据为己有,还为了自己的精明而得意地笑,我们将自己的生活变成了一片荒漠,我们背离了我们的世界,在那个世界,爱的溪流从蓝天倾泻而下,从地底喷薄而出。

在现实世界,如果你打开工具店的秘密大门,你就会进入一个黑暗的大厅,那里摆放了很多机械,这些也许能够对你有所帮助,但是却不会令你获得终极的成功。有一间堆满了无数事实的仓库,无论它们有多么必须,它们本身却没有成就。但是在和谐的殿堂中即居住着万物心中的爱神。当你到达那里,你就会意识到你已经到达了真理,到达了永恒,你会感到终极却又无极的欣喜。

单纯的事实信息,单纯的力量发现,都只是表面的,而非内在的灵魂。喜悦是真理存在的证明,我们通过音乐接触到真理时,我们通过它传达的问候感受到内心时,便能够明白这一点。一切信仰的真正根源都在这里,而非什么清规戒律。我曾经说过,我们并不是因为以太波才看到光线,清晨并不等待科学家来解释便出现在我们面前。同样的,我们要感受自己内在永恒的真理,唯有去感受纯粹的爱与善,通过神学家的解释、道德的讨论是办不到的。

我已经坦白,我的宗教是一个诗人的宗教,我对其的一切感受,都是来自想象,而非知识。坦白说,我不能够就邪恶、人死后会怎样这样的话题做出令你们满意的回答。但是我非常肯定,总会有这样的时刻,我的灵魂触及永恒,我的灵魂感受到欢乐的启示,而强烈地意识到喜悦。我们的《奥义书》中说,我们的心灵和我们的言辞因为对最高真理的迷惑不解而背离,但是能够感受到灵魂中的喜悦的人,将摆脱一切疑惑和恐惧。

在夜间,我们会被东西绊倒,从而确切地知道这些东西是独立存在的,但是白天却展示出这些东西之间的统一与和谐。心眼沐浴在意识的光芒之中的人,可以立刻认识到精神上的统一能够凌驾种族的不同,他的内心不会纠结于人类世界中个别单独的事实,而是将它们当作终极的意义;他会意识到,平和蕴含在真理之中的内在和谐,而不在任何的外在调整;美是人与现实之间的精神联系的永恒保证,而现实则期待着在我们爱的回应中达到完美。

(宁芙 译) zPO1vaoIHo/c/igRuhT6aX/NIjXRNliHhsq8Xtmtuopt7Dqwi0NjXTQu0mF9MBQ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