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刘邦起义

时间:前208

刘邦表面上似乎没有什么雄才大略,也缺乏英雄气概,但谁也没有想到,秦末大规模农民起义,最后既没有成全陈胜和吴广,也没有成全西楚霸王项羽,而在如此激烈残酷的角逐中,结果却成就了大汉的一统江山。这是历史的偶然,抑或是历史的必然?

公元前246年,嬴政继位为秦王,便开始在咸阳附近的骊山为自己修建陵墓,规模极其宏大,每年都有全国各地的数万民夫来到这里义务服役。某年,有一批从江苏来的民夫进入了咸阳,他们与每一批刚进入咸阳的民夫一样,被这座堪称当时世界上最为雄伟繁华的城市所惊呆了。民夫中有一个小头目,他看到这美丽的城市后非常羡慕。后来,此人又曾挤在人流之中见过秦始皇威风凛凛的巡游,并不由自主地感慨地说:“大丈夫就应该像这样活在世上!”这个人就是后来的汉高祖刘邦。

刘邦头像

西汉开国之君,公元前206年到公元前195年在位,死后葬于长陵。

私放民夫

刘邦本是泗水的亭长,负责管理地方的治安与调解纠纷。亭长这个官职无权也无势,还得服徭役。刘邦本人又非常懒散,既不爱种田,也不会经商,还吃喝嫖赌什么都爱尝试一下,所以日子越过越穷,连刘邦的父亲都很不喜欢他。刘邦丝毫不在乎父亲的感觉,觉得种田经商这种小事不是自己这样的大丈夫该干的事,无所事事就四处闲逛。

有一回,刘邦奉了沛县县令的命令,押送本县一批民夫去骊山做工。一路上民夫不断开小差逃亡,因为所有的民夫都知道,到了骊山肯定会被累死,而逃跑被抓住不过也是一死,还不如铤而走险。刘邦非常恼火,如此下去,他难以完成任务,但又无可奈何,只好靠喝闷酒打发日子。有一天,刘邦喝多了,心中突然想,管他呢,已经到了这一地步,再这么下去,到了骊山也不会有什么好果子吃,还不如现在把这些人放了,然后大家逃命去。于是刘邦把众人召集起来,亲自将拴他们的绳子都解开,然后说:“咱们大伙去做苦工,只有两条路,要么被活活累死,要么被监工的打死,我想大家都不想死吧,那不如现在大家都逃命去吧!”大家一听,都愣住了,不知是真是假,但看刘邦情真意切的,也不会是假的。有个人问说:“亭长大人,那您怎么办呀,我们这么一跑,不是拖累您了吗?”刘邦苦笑说:“哎,拖累我什么呀,我也不敢回去交差,我也跟大伙一块逃生吧!”这样,便有十几个民夫被刘邦所感动,愿意跟随他。

挥剑斩白蛇

在昏暗的夜色掩护下,刘邦和十几个民夫们一起逃走了。忽然,前面探路的人匆匆回来,说前面路上横卧着一条大白蛇。当时人们非常迷信,觉得白色的蛇是天降的神物,不敢冲撞,于是有人建议绕道而行。刘邦却趁了酒意,坚决不肯,他大声说:“大丈夫行路,还怕什么蛇,让我去看看!”刘邦说着便抓起他的宝剑,大踏步向前走去,而那几个胆小的人都不敢跟来。刘邦走到一看,果然有一条白色的蛇静静地横卧在路上,而且还真的很大。这时刘邦也有些胆怯了,但一想,都已经到这一步了,也没什么大不了,一咬牙,刘邦提起三尺宝剑,一剑把那条白蛇砍成了两截,这也就是有名的“汉高祖斩蛇起义”的由来。后来,被封建时代的历史学家们神化了,说刘邦本是赤帝之子,以剑斩了白帝之子,是来世上当天子的。其实,就在当时刘邦刚砍了白蛇后,便已经有人认为他不是凡夫俗子了。刘邦的队伍也壮大起来,刘邦带着自己的队伍藏入了芒砀山的沼泽中。

秦始皇兵马俑2号坑中出土的铜车马

车马全长317厘米、高106.2厘米,车上跽坐一御官俑。

萧何荐刘邦

不久,陈胜和吴广已在大泽乡起义,还建立了“张楚”政权,腐朽的秦王朝摇摇欲坠。天下的老百姓都受够了秦朝的暴政,于是也纷纷起兵呼应。各地都有老百姓起来造反,他们都杀死了县令或郡守。这时,沛县县令心中也惴惴不安,他怕自己一不小心被老百姓杀了,于是打算起兵响应陈胜,就找了自己的部下萧何与曹参,与他们商议这件事。萧何比较老成,而且在官府混了较久的时间,他听了县令的话后说:“您这个想法是好的,但是您来做这件事却并不合适。您是秦朝的官员,现在您打算背弃秦朝,恐怕百姓肯定不会信任您。不如找一个逃亡在外的人领头,大概可以招募数百人,再让他们挟持百姓,百姓就不敢不听从了。”县令现在只求自保,当然无所不可,忙问:“那请谁来当这个首领呢?”萧何说:“小人倒是有一个人选……”看着县令急切的神情,萧何慢慢地说:“刘邦。”其实,萧何与曹参本来就是刘邦的朋友,他们当然要举荐刘邦了。县令也没有什么不同意的,于是,他们忙请刘邦当屠夫的亲戚樊哙到芒砀山中去寻找刘邦,这时刘邦已经聚集了数百精壮部下。

自称沛公

就在樊哙走后,这个县令却又后悔了,他知道萧何与曹参本来就是刘邦的朋友,就想到如果把刘邦请回来岂不是把自己架空了,于是便把城门关起来准备防御刘邦,同时还决定把萧何与曹参二人先除掉,以防有变。县令还没动手,萧何与曹参就知道了他的计划,二人早早就逃出城去和刘邦会合了。

刘邦见到萧何与曹参后,才知道县令的变化,三人商议了一晚,决定先杀了县令。于是,刘邦写了封信,并抄写多份,把信用箭射进城里去。信是这样说的:“秦朝把全天下的老百姓折磨惨了,现在全天下的老百姓都想推翻昏君。可县令却依然顽固不化,如果沛县的父老乡亲替他守城,恐怕等到诸侯并起的时候,沛县就会被屠城。可如果我们现在能杀了县令,响应义军,就能保存我们的家乡。”果然,沛县的人看到此信后就自发组织起来,手里拿着兵刃,冲进县衙,杀了县令。百姓们打开城门,迎接刘邦进城,推举他为县令。刘邦刚开始还假意客气,他一边推让,一边说:“我是怕自己能力不够,做不好这个县令,倒不是怕担责任,将来事败后遭灭族之灾。”听他如此一说,沛县其他有名望的人心中也打起鼓来,都怕一旦事败,自己要是当了县令,会株连九族,所以大家都非要刘邦当这个县令不可。刘邦一看自己的旁敲侧击起了效果,没有人再愿意和自己争夺县令的位置,便顺水推舟答应了众人的请求。

稳定了沛县后,刘邦召集兵丁,大约有两三千人,并祭祀神灵,打出旗号,誓师起兵。而刘邦这个沛县的县令,按楚国旧法,县令称为公,所以刘邦自称“沛公”。至此,刘邦总算有了自己的地盘和军队,也开始了他争夺天下的道路。

“时势造英雄”这句话对于刘邦而言,是十分恰当的。因为就刘邦本身而言,他在沛县一地起兵反秦,其成功的可能性很小。然而正是秦末那独特的历史现实使他能以微弱之师汇入波及全国的反秦浪潮。可以说刘邦是一个被“时势”大潮推上历史前台的人物,即在秦末豪杰并起的形势下,他顺应潮流走上了起义之路。

泗水亭

刘邦曾在泗水任亭长,据沛县县志记载“沛有泗水亭,亭有高祖碑,班固为文”。1984年,沛县人民重建泗水亭,并将新制的高祖碑立于亭内。 cFRgq+mlJIjAKrRwd7cXxQl0vvYchxAXpRSijJUUm/U1A+dHN0nh4ifh+PmqIIm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