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建文帝削藩

时间:1398

建文帝还是皇太孙时,就已经意识到来自分封各地的藩王的潜在威胁。所以在他继位后不久,便开始采取行动了。

洪武三十一年(1398),朱元璋去世。由于太子朱标已先于六年前去世,因此皇太孙朱允炆(wén)登上了皇位,改年号为建文,即建文帝。

居安思危

明朝建立后,为了防范北元的侵扰,保证自己开创的大明江山固若金汤、万无一失,朱元璋采取了分封藩王的制度。朱元璋共有26个儿子,除太子朱标和另外两个夭亡的儿子外,其余23人都被封为王。这样一来,边塞有塞王镇守,内地都市有亲王驻防,如层层藩篱一样护卫着朝廷和皇帝。

但当时还是皇太孙的朱允炆就提出了他的疑虑:“蒙古军侵扰,各藩王可以抵御。若藩王叛乱,谁来平定他们呢?”朱元璋是开国皇帝,又是各藩王的父亲,没有哪个藩王敢反抗他,所以根本没考虑过这个问题。他反问朱允炆有何看法,朱允炆说:“藩王遵守朝廷法令,朝廷就给藩王优厚的报偿。若违犯朝廷的法令,就要以朝廷礼法来约束他们;如不从命,可取消他们的封地;若再不行,就得削去藩王爵位,另封别人代替;如果这样还不行,那只有朝廷发兵讨伐了。”

朱允炆之所以能察觉到深谋远虑的朱元璋尚未察觉的问题,是因为他有深切的感受。那些叔叔辈的藩王平时根本没把十几岁的皇太孙放在眼里。论辈分,他们是叔父;论实力,他们手握重兵。朱允炆常常为此苦恼:祖父还在,他们就敢这样,若祖父一死,自己怎么制服得了这帮位尊势大的叔叔们呢!

青玉双龙耳杯·明

着手削藩

建文帝朱允炆当上皇帝后,在对待藩王的问题上更加焦虑。曾陪建文帝一起念书的太常寺卿黄子澄十分明白建文帝的心思,但他也清楚地知道,要制伏各个藩王谈何容易。黄子澄找尚书齐泰商量。齐泰说:“燕王朱棣握有重兵,而且素有大志,若削藩,得首先拿他开刀。”黄子澄则认为朱棣早有准备,先针对他会很难成功,而周王、齐王、湘王、代王和岷王在先帝在位时就多次违犯朝廷法令,削去他们的藩王名号师出有名。若要削藩,应先削周王。周王是燕王的亲弟弟,削了周王的封爵,就剪去了燕王的帮手。齐泰觉得这个办法很好,计划已定,他们便向建文帝奏报。正巧这时候有人告发周王违法,建文帝命曹国公李景隆率领大军进驻开封,突然包围周王府,把周王和他的妃嫔、子女一起逮捕,押回南京。建文帝下令削去周王封爵,废为庶人,发配到云南。

在审问周王下属官吏的时候,有人供出湘王、代王和周王关系密切,又有人告发代王在藩地有贪赃枉法和残暴杀人的罪过,建文帝下令把代王送到成都,让以贤德闻名的蜀王教育他。接着,建文帝又下令把岷王废为庶人,把代王押回大同囚禁起来,把齐王抓到南京加以幽禁。湘王听说建文帝派兵来抓他,一时气愤不过,在王宫里点了一把火,自焚而死。

后来,建文帝下令逮捕燕王朱棣手下的官吏。朱棣明白建文帝已把矛头对准了自己,于是起兵反叛,长达四年的“靖难之役”开始了。

延伸阅读

分封诸王

明朝初年,元顺帝虽然已经北逃,但还拥有大量军队,随时有可能挥军南下。为防止北元卷土重来,朱元璋分封了藩王。在蒙古族和汉族居住区的分界线上,东起辽东(今辽宁),西到甘肃,封了辽王、宁王、燕王、谷王、代王、庆王和肃王等七个藩王。这一线内侧是太原的晋王和西安的秦王。这些王都凭天然险要建立军事要塞,所以又被称作“塞王”。同时在内地也封了许多王作中央屏障。藩王在封地拥有一定数量的官吏和军队,他们虽然没有土地,也不能干预民政,却拥有指挥军队和参与军事的大权。 bXIc+kBXuig+dYzbGvhCVnShDGDN1owA36jy9XzkDXwyu8z9yGXdYoEl1ZBdGyd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