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明末清初三先生

时间:明末清初

在明清鼎革之际,中国思想、学术界也十分活跃,其中有三位大学问家就像三颗闪亮的明星,照亮着后世。也许,正是乱世为他们提供了思想的舞台。

梨洲先生黄宗羲

黄宗羲(1610~1695)字太冲,号南雷,学者尊称他为梨洲先生,浙江绍兴府余姚市人。黄宗羲的父亲黄尊素,是王阳明一派的硕儒,因弹劾权宦魏忠贤,与杨涟、左光斗一同被阉党所杀害。黄宗羲在崇祯帝登基以后到北京为父诉冤,恰好崇祯帝正打算把魏忠贤等阉党处以正法,黄宗羲便杀了两个迫害过他父亲的阉党,为父亲报了仇。

黄宗羲从小随父读书求学,14岁补仁和县学生员(即秀才)。20岁时,他遵照父亲遗命正式拜刘宗周为师。刘宗周是继承了王阳明衣钵的一代儒学大师。顺治二年(1645),黄宗羲在家乡组织义军进行抗清武装斗争,前后历时8年,失败后他回到老家余姚著书、讲学。

在黄宗羲所著之书中,以《明夷待访录》和《明儒学案》影响最大。在《明夷待访录》中,他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的著名论点,指出“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明儒学案》共62卷,记载了明朝270多年的儒学,尤其是王阳明学说的发展演变状况,是中国第一部学术思想史专著。黄宗羲和他的学生,形成了中国历史学界所谓浙东学派,而黄宗羲就是此派的开山鼻祖。

黑漆装金镂雕加罩椟子·清

亭林先生顾炎武

顾炎武(1613~1682),后世称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江苏昆山人。

顾炎武是明朝的一个秀才,清军入关后他和南方许多文人志士一样也参加了抗清军队。失败后,他游历各地,联络反清势力复明。壮志未遂,他便来到陕西华阴市,在那里安居下来,著书立说。他的主要著作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音学五书》。《日知录》是关于考据的书,《天下郡国利病书》是一部人文地理著作,《音学五书》是中国音韵学方面的著作,顾炎武对这些领域都很有研究。

顾炎武具有民主思想,主张吸收更多的知识分子参政,实行“众治”。他认为,明朝之所以亡,最大原因是士大夫中了心学的毒。他认为心学末流流于空谈,于是反其道而提倡学以致用的学风。顾炎武认为所谓“亡国”,只是改朝换代,而“亡天下”则是指民族、文化的沦亡,是关系到整个民族命运的大问题。“保天下”即保卫本民族及其文化,是每个人应有的责任。后人将顾炎武的这一思想归纳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八个字。

船山先生王夫之

王夫之(1619~1692),字而农,湖南衡阳人。晚年居住在湘西石船山,因此又被称为船山先生。明亡后,王夫之也曾举兵抗清,兵败后辗转流亡,至顺治十四年(1657)回乡隐居著书,至死不肯剃发。

王夫之反对王阳明派,也不赞同朱熹,他说:“天理即在人欲之中,无人欲则天理亦无从发现。”王夫之学识渊博,一生对天文、历法、数学、地理学都有研究,尤精于哲学、经学、史学、文学等,他的重要著作有《周易外传》《读通鉴论》《尚书引义》《宋论》《读四书大全说》《张子正蒙注》《思问录内外篇》等,后人编有《船山遗书》。

黄花梨躺椅·清 cyEXRQdXXOQQ2POcUyYfGI0AZ5jPgFXaARX206EdJ/FmB2rBrUekhblvXfA+Lzv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