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人类文明的奇葩

——辉煌的拜占庭文明

从意大利到希腊,从希腊到土耳其,你都可以寻找到那灿烂的、广阔的文化身影。当罗马帝国灭亡时,它却方兴未艾,在此后1000多年的岁月里,它就像是一座海上的灯塔,在黑暗的海洋里指引着文明的前进方向。

厚重的文明积淀

拜占庭帝国经历了从希腊化时代到末日帝国的1000多年历史,有非常悠久的文化积淀。在独特的历史条件下,拜占庭帝国文化独具特色,一方面它继承了古代希腊罗马文明的传统精粹,另一方面又吸收了基督教以及东方文明的精华,形成了东西兼容、别具一格的拜占庭文明。作为帝国时代灿烂的文明之一,它的科技水平让其他地区黯然失色。在对希腊罗马时期文明完整继承的基础上,在众多的学科领域,拜占庭帝国一直保持着明显的科技优势。在与雄踞东方、遥相对应的古代中国的交往和对立中,在生存的压力与自身发展的需求中,拜占庭文明作为一个承上启下、引领世界潮流的领导者,它在文化、建筑、艺术等各方面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境界,并四散传播到了周边地区,形成了拜占庭文明文化圈。可以说,在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西方文明的火炬在这里得到了传承,经典文化也得到了保存。

东西罗马帝国分裂后,君士坦丁堡作为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保存经典、传承文化方面功不可没。这主要表现在:首先,整个地中海世界的知识分子云集响应,荟萃于此,创造了辉煌的文化果实,造就了当时欧亚大陆上最为重要的文化重镇;其次,这里还汇聚了大量的古典文献和珍贵文物,为拜占庭文明的发展提供了丰厚的物质条件;其三,帝国苦心营建的发达而周全的教育系统使得各个阶层的人都可以受到良好的古典教育,这也是古典文明在拜占庭得以保存的一个重要方面。可以这样讲,直到帝国大厦倒塌之际,仍然有很多立志复兴文化的学者潜心致力于传播古典文化,他们那广博的知识、出色的人格魅力,都深深地撼动了求学的方外人士,同时也感召了更多的学者参与到对古典文明的保护和研究之中。古典文化能够传于后世,它功不可没。

在文化传承方面,早在公元5世纪,拜占庭文化西传就已经开始,之后还出现了许多次高潮。拜占庭人常常以古罗马文化的正宗传人自居,他们不仅称自己为“罗马人”,而且还不遗余力地学习政治制度、法律等罗马文明中优秀的方面。同时,他们融合了自己的文化理念、社会观念、生活体验,吸收了东方特有的文明特点,发展了自己的拜占庭特色。如与西罗马帝国教皇权力高出皇权不同,拜占庭通过教会改革,建立了帝国君主专制下的官僚制度,摆脱了经院哲学的束缚,皇帝将国家的统治权力牢牢地掌握在手中,体现出东方特有的皇权至高无上的特点。

在传承古罗马希腊文化方面,拜占庭文化显现出两个特点:第一,没有全盘照搬古代文化,相反,在全面系统接收整个文化的过程中注意学习一些实用价值强的东西,如帝国君主专制下的官僚制度等。第二,在吸收古典精髓的同时,注意取长补短,结合实际,拜占庭帝国逐渐建立了自己独立的、较为齐全的文化体系。它不仅在传统文明的表现形式上有突出的贡献,同时还创造了自己的特色文化,如马赛克插画等独具拜占庭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直至今天对现代艺术领域仍影响深远。

拜占庭帝国皇宫遗址

一反常态的艺术特点

在文化传承中由于受到各方面的影响,拜占庭的艺术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如果从拜占庭的艺术思想来看的话,它倡导的是崇尚皇帝的权威和宣扬基督教神学,从而为统治阶级服务;从艺术风格方面来看,它是罗马晚期的艺术形式和东方艺术形式相结合的产物,因此,它还具有浓厚的东方色彩。而在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圣索菲亚教堂的圆顶形结构和内部的装饰形式,这一切都从另外一个侧面集中反映了拜占庭统治者所具有的绝对权威。

在基督教和东方的神秘主义色彩的双重影响下,拜占庭文明表现出一反常态的抽象性。拜占庭的艺术家认为外在事物有失艺术真谛,艺术的神圣目的在于表现强烈的宗教情绪,以激发内心深处的神圣的宗教灵感。因此,简单的线条、单调的色彩较之于具体而真实的艺术形式,更能传达出抽象但更富于本质的意义。因此,拜占庭文化下的艺术品,就不再只是单纯的高雅的艺术欣赏品,更强调的是通过对艺术品的赏析来了解作者所表现出的浓郁的宗教思想灵感。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拜占庭艺术的价值取向与古典时期强调完美的艺术表现不同,这一时期的拜占庭艺术作品多以宗教为题材,当然也不乏表达人物独特个性的作品,如君士坦丁堡乔拉教堂的镶嵌画《马利亚的生涯》,这幅画就以细腻柔和的色调表现了独特的人物形象。

贯穿东西的历史影响

作为中世纪欧洲历史最长久的君主专制国家,拜占庭文明的影响久远、深刻。在经济上,拜占庭帝国是欧亚大陆最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宽阔的港口及庞大的舰队使它的对外贸易很是发达,这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周边国家的经济发展。政治和宗教方面,在一些东欧国家,拜占庭文明的传播加速了斯拉夫各民族国家的文明开化,尤其是对东正教的坚决拥护者——俄罗斯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显著的标志就是在俄罗斯国徽上那象征皇权的双头鹰就来自拜占庭。在文化上,拜占庭帝国的强势文化同样对周边国家甚至是西欧的文明发展产生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对后来的文艺复兴所起的作用更为明显。这主要表现在,拜占庭帝国解体后,大量劫后余生的知识分子携带着幸存的许多手稿、书籍,带着古典文明的硕果来到意大利,通过施展自己的才华,谋划理想的蓝图,给西方的资产阶级带来了思想的震动,为文艺复兴在意大利的出现和繁荣奠定了重要的文化根基。而且乔万尼等人还曾在君士坦丁堡、伯罗奔尼撒等地区收集各种古希腊文物书籍。这一切都给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厚的精神营养,从而将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推到了一个更高的基点。正如恩格斯所说:“拜占庭灭亡时抢救出来的手抄本,罗马废墟中发掘出来的古代雕像,在惊讶的西方面前展示了一个新世界——希腊的古代;在它光辉的形象面前,中世纪的幽灵消逝了;意大利出现了前所未见的艺术繁荣,这种艺术繁荣好像是古典古代的反照,以后就再也不曾达到了。”

还要看到,自西罗马帝国灭亡后,长期以来,拜占庭帝国成为东西方文明碰撞的缓冲地带。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下,拜占庭人不得不肩负起抵御来自东方强邻一次又一次进攻的重任,客观上保护了弱小的正在成长中的西欧诸国,也在自觉或不自觉中传播了古典文明,搭建起古希腊与后世文明传承的桥梁。尽管这个帝国曾经创造了震惊世界的种种传奇,但在经历了1000多年腥风血雨的不断冲刷,特别是经历了十字军东征、蒙古铁骑的蹂躏后,拜占庭也摆脱不了最终走向灭亡的历史归宿。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用它的武力为这个疲惫帝国的历史画上了句号。帝国时代确实结束了,但它所拥有的丰厚的文化遗产并没有随风飘逝,仍对后世产生重要影响,时至今日我们仍为之惊叹。

圣索菲亚大教堂 aWbBwWWY0Aag/tsMTv6qE5TdTYCpcZJ12uTQBZpuh2DXHifIxdgsMdiYCm7b5Q0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