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英法百年战争的传奇

——圣女贞德

公元14世纪~15世纪,英法两国展开了长达一个多世纪的较量。这场战争中涌现出一位传奇英雄——圣女贞德。这位“上帝派来的信使”在最黑暗的岁月里,帮助法国实现了奋斗了100多年的梦想,赢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胜利,创造了人们代代传颂的英雄传奇……

岌岌可危的战争格局

英法两国既是一衣带水的近邻,又是长期合作的盟国,王室世代联姻,英国的诺曼王朝(1066~1154)和安茹王朝(1154~1399)都是法国的封建主创立的。联姻的最大后果之一,就是在王位继承上纠缠不清。1328年,法王查理四世死后无嗣,王室发生混乱,三级会议推举瓦罗亚家族的腓力继位,即腓力六世。但这引起英王爱德华三世的不满,他是法国先王腓力四世的外孙,极力要求按血统继承王位,三级会议以女系家族不能继承王位为由拒绝,这成为英法百年战争的导火索。与难以厘清的王室继承关系相伴,尖锐的领土争端也使英法两国纠纷频起。另外,法国北部的弗兰德尔是毛纺织业兴盛的宝地,成为两国必争之地。

圣女贞德雕像

为了抗击英国侵略者,贞德付出了年轻的生命,但她的死却唤醒了法国民众,使法国最终取得百年战争的胜利。

1337年,酝酿已久的英法百年战争正式爆发,最初的战局对法国极为不利。英国有强大的海军,法国可望而不可即。1346年,英军利用英吉利海峡的便利交通及装备一新的弓箭手,以较小兵力在克莱西之役中大获全胜:法军约1500名骑士战死,英军仅损失3名骑士和40名弓箭手。这是英法正面冲突的预演,也是英军以少胜多的辉煌战例。1356年,法王及大批贵族也沦为英军俘虏。之后,法王查理五世励精图治,改组军队,几乎收回全部失地。但好景不长,他死后,年仅12岁的查理六世(1380~1422)继位,他生性懦弱,后又患疯病,大权旁落,大贵族一分为二,勃艮第派和阿曼涅克派斗争激烈。

此时登上英国王位的亨利五世则是位卓越的君主,又是位久经沙场的统帅。1415年,他亲率大军在阿金库尔大败法军,并长驱直入占领巴黎和法国北部地区,迅速扭转了战局。法国被迫接受和谈,英国利用已取得的战果咄咄逼人。1420年双方约定:查理六世之女嫁给亨利五世,亨利五世及其后裔在查理六世死后继承法国王位。1422年查理六世与亨利五世相继死去,王位由亨利五世和查理六世之女所生的不满周岁的婴儿继承。查理六世之子查理只得退守法国南方,勃艮第派占据东部,英军步步紧逼,王室岌岌可危。

贞德在希农

贞德在希农求见法国王子查理,请求保卫法兰西。

上帝派来的翩翩信使

贞德,1412年出身于法国东北部香槟与洛林交界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是位牧羊女。幼年时的贞德天真无邪、无忧无虑,父母和姐姐都很疼爱她。她喜欢在田野玩耍,尽情享受大自然的乐趣。相传她10岁那年,平静美好的生活由于这场残忍的战争而被断送。一天,她在教堂做完忏悔回家,跳跃着穿过一片田野,跑累了就躺在地上。突然狂风大作、万云翻腾,一个可怕的幻象出现了,一位面相严肃的长者用手指着她,然后消失了。她身旁出现一把已拔出鞘的、金光闪闪的利剑,那形状极像教堂高高挂起的十字架。贞德吓坏了,她飞快地赶回家。整个村落一片狼藉,家里空无一人,她绝望地大声呼喊父母和姐姐的名字,姐姐凯瑟琳应声而出,一把把她关进狭窄的、自己藏身的小木门。几个英军士兵叫嚣而来,环视四周所有值钱的东西,一名士兵粗暴地扑向惊恐的凯瑟琳,企图强暴她,凯瑟琳誓死不从,被英军一剑刺死。小贞德在门缝里眼睁睁地看着这惨绝人寰的一幕,悲痛不已。英军走后,她泪流满面地埋葬了姐姐,毅然离开收留她的亲人,加入了教会。她相信是上帝选中了她,让她来拯救正承受苦难的整个法兰西民族,并以姐姐的死来作为警示。

数年之后,法国陷入了最黑暗的时刻,英军包围法国南部军事重镇奥尔良,法国王室朝不保夕。贞德再次受到幻象感应,她不远千里面见查理,声称自己是上帝的信使,上帝指示她来挽救法兰西。她向王子描述了幻象,并要求统领驻守奥尔良的法军。王子半信半疑地答应了,因为当时绝望的人们已有很多相信她是救世主,一些士兵也愿意誓死追随她。1429年,身穿铠甲的贞德赶赴奥尔良,她在战前对士兵作了慷慨激昂的演讲,然后骑上战马,举着象征上帝意志的大旗和那把金光闪闪的利剑驰骋疆场,完全将生死置之度外。在她的感召下,士兵们精神大振,以一当十,猛攻英军,经过激烈战斗,竟把英军赶出奥尔良,神奇般地扭转了当时法国所面临的严峻局势。

奥尔良的胜利是英法百年战争的转折点,贞德在其中发挥了神奇的作用。英军司令彼得福在战后致英国政府的信中,这样总结英军失败的原因:“他们所依靠的是一个女子,她运用了神秘的办法作战”;“堡垒已被攻陷,似乎是上帝攻进来的。”在贞德的带领下,法军又接连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法国上下一片欢腾。在贞德胜利的捷报声中,查理在兰斯大教堂加冕称王,称查理七世。

牧羊女的宁死抗争

继位后的查理安于现状,沉湎于享乐,希望用和谈得到巴黎,换取和平,贞德在对英战争中建立的崇高威望和感召力,也使权欲熏心的他惴惴不安。他对贞德继续抗英的要求横加阻挠、处处刁难,许诺给贞德的援军迟迟没有发放。陷入困境中的贞德,依靠坚定信仰和对法国人民真诚的热爱,带领支持者孤军奋战,但不幸的阴影却离她越来越近。1430年的康边之役,战事异常艰苦,5月23日清晨,贞德率少数军士主动向英军发起攻击,因势单力孤被迫向康边城撤退,由贞德断后,但康边城防司令弗莱对英军畏之如虎,竟在贞德尚未进城时强令士兵拉起吊桥,将贞德关于城外。就这样,贞德拼死奋战,身边的叛徒突然露出狰狞面目,将她拉下马,经过激烈搏斗后,贞德最终被勃艮第派贵族俘虏。

贞德被俘的消息很快传到了法国民众当中,陷入无尽悲痛之中的将军和百姓自发地聚集起1万金克朗,希望国王能出面与勃艮第人谈判,赎回他们的救世主。不料,国王口惠而实不至,见危不救,残忍地把这笔钱据为己有。最终,卑鄙的勃艮第人以1万金币的高价把贞德卖给英国人,她被带到英国人驻扎的鲁昂地区。1431年,当地的主教召开大会对贞德进行审判,在英军的严厉监督下,教会为虎作伥,对贞德严刑拷打、威逼利诱。但她宁死不屈,坚定地表示:“我确信,侵略者除了被杀死的外,统统都要被赶出法国!”

虽死犹生的一代“圣女”

手足无措的英军为了置贞德于死地,对教会一再施压。教会竟丧心病狂地编造供词指控她犯有异端邪说罪,宣判她为“女巫”。英军下令立即在鲁昂广场的火刑柱上架起高高的木柴将其处以火刑。当时场面异常惨烈,熊熊大火烧过贞德的脚和腿,火焰直蹿到她的脸上,锁着她的铁链也被烧得通红。满身伤痕的贞德早已没有呼喊的力量,她的手和脚在烈火中颤动着、抽搐着,眼睛却在尽力地注视着天空。大火没有摧毁她为上帝献身的坚贞信念,她带着对法兰西民族的坚定信念走向她的理想天国,那年她19岁。

狱中的贞德

19世纪德拉罗须绘《狱中的圣女贞德》。曾带领法国人民走向胜利的圣女贞德,被宗教裁判所判为异端,并处以火刑烧死。图中她那澄澈的眼睛依然坚定地望着未来,她旁边的主教大人有点不解地看着她。

贞德的英雄事迹与悲惨遭遇感染了许许多多绝望中的法国人民,在贞德爱国主义精神的鼓舞下,法兰西民族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他们团结起来向英军展开猛攻,战事步步推进。1435年以后,法军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节节取胜,被爱国热情激励的士兵们不辞劳苦、奋力拼搏,用自己的身躯顽强地对抗英军的炮火。被胜利鼓舞的士兵愤怒地冲上城楼砍下原来英军的旗帜,把自己的旗帜高高挂上,一座座城池相继被法军掌控。1453年,百年战争结束,英国除保留加来港外,撤出全部的法国领土,法国终于取得抗英战争的最后胜利。

取得胜利的法兰西民众并没有忘记他们的民族英雄,为了表达对她的爱戴,人们亲切地称她为“奥尔良少女”。之后,经多方调查审理,教会于1456年6月16日为贞德平反,推翻了以前的不实判决。几百年后,罗马教廷正式封这位牧羊女为“圣女”,她的故事也因此被人们代代传颂。 aWbBwWWY0Aag/tsMTv6qE5TdTYCpcZJ12uTQBZpuh2DXHifIxdgsMdiYCm7b5Q0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