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拿破仑加冕称帝

人类命运中这个人物的重量过分,搅乱了平衡。他个人计算着他比整个宇宙都要重要。人类的过剩精力都集中在他一个人的大脑中,一个人的头脑要决定全世界命运,人类文明要延续的话,这将是一个致命的弱点。——维克多·雨果

科西嘉少年

从法国尼斯向南约170千米,地中海蔚蓝色的海水中矗立着一座传说中因特洛伊王子科尔与提洛王后的孙女西嘉相爱而得名的岛屿——科西嘉岛。这座岛屿原本是意大利的属地。1768年,意大利国王将之转卖给了波旁王朝治下的法国。一年之后,1769年8月15日,岛屿西岸阿雅克肖城中没落的意大利旧贵族夏尔·波拿巴的次子在略显寒碜的客厅里匆匆降生。喜悦的父亲像天下所有的父母一样对这个新出生的孩子寄予了厚望,因此为他取名拿破仑·波拿巴,即“荒野雄狮”的意思。科西嘉的易手,使岛上大部分居民一时难以适应新的国籍身份,因此,岛上的很多居民产生了强烈的科西嘉独立主义情绪,这种情绪曾深深地影响了小拿破仑的成长。但是,夏尔·波拿巴显然是位务实主义者,他作为阿雅克肖城的“皇家法官”,时刻关注着政治的风向,以期随时调转船舵,改善自己的地位和生活。因此,1779年,年仅10岁的拿破仑就被迫按照父亲的安排,离开了从小一起嬉戏的伙伴和母亲温暖的怀抱,远赴法兰西布里埃纳军校,在这里他将要度过为期5年的军事学习生涯。

初到布里埃纳的拿破仑·波拿巴显得十分与众不同,他身材瘦小、单薄孱弱,操着浓重的科西嘉口音的法语,却又十分凶狠好斗,个性孤僻古怪,以致在同学中极少结交到朋友。但是这个少年老成的孩子其实在心中有自己明确而清晰的主张,科西嘉民族主义的激情充满了他小小的胸膛,他的理想是要将科西嘉从法国的“奴 役”下解放出来。纯真坚定的热情使这个少年有了足够的毅力在布里埃纳的校园中汲取他所需要的一切知识营养。为此,他埋头苦读,沉溺于他最喜爱的历史中,如饥似渴地阅读历史书籍,那些古代伟大的将军每每令他心潮澎湃。另外,他的数学和地理成绩也一样在同学中名列前茅。

1784年,15岁的拿破仑·德·波拿巴先生以优异的成绩从布里埃纳毕业,被巴黎高等军事学校所录取,成为一名身穿银条纹袖口红色衣领军装的“军官候补生”,开始真正接触到军事生活。

新学校的生活异常严格而有秩序,完全按军事化管理。除了繁重的学习任务,学员还要进行高强度的军事训练,这令拿破仑觉得简直难以忍受,因此他常常遭到教官的处罚。但是,在其他的学科的学习中,他却是非常出类拔萃的,数学、防御工事构筑以及炮术成为他的长项。他对作战的天赋和爱好在此时初露端倪,以至教授这些科目的教官都

不得不对他刮目相看。1785年9月28,他顺利地通过毕业考试,提前完成了学业。11月6日,穿着有银胸扣军装的拿破仑前往拉费尔炮兵团报到,作为法国皇家炮兵上尉,自此开始了他一生辉煌的军事生涯。

法兰西皇后约瑟芬

约瑟芬是拿破仑的第一任妻子,拿破仑加冕的时候,她被册封为皇后。由于没有孩子,拿破仑最终于1809年和她离婚。

在炮火中成长

早期的军事生涯中,这位略带稚嫩的年轻军官并无太多建树,当时,拿破仑还一心沉浸在科西嘉光荣独立的梦想中。为此,一有机会他就返回科西嘉,和故乡志同道合的爱国志士积极筹划科西嘉的自由和解放。

在军中服役期间,他依然保持着特立独行的性格,远离社交,把一切可能的时间用来阅读书籍,寻求救国之路。卢梭、孟德斯鸠、伏尔泰等启蒙运动巨擘的著作深深吸引了他,使他手不释卷。理性的光辉渐渐照亮了他一直过度狂热盲目的内心,社会契约论、主权在民等主张为他打开了另一片天地的大门,他开始用新的眼光看待科西嘉民族主义。拿破仑的信念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了改变,他认识到科西嘉和所有法国人民的苦难来自于封建的专制制度,而非某一个国家或个人的统治。很快他就成为坚定的革命主义者,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后,他曾热切地为之欢呼。1792年,拿破仑第三次返回科西嘉,他与科西嘉分离主义者发生了武力冲突,彻底抛弃了科西 嘉独立的想法。此后,拿破仑才完全把自己作为法国的一分子开始积极参与到法国的历史中。1793年,24岁的拿破仑临危受命,围攻保王党所控制的堡垒——土伦。这位年轻的炮兵少尉在战斗中第一次展现了他的军事才华,为这一役的胜利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为此,他被提升为少校营长,不久又擢升为准将,在军界崭露头角。1795年,热月党督政府面对保王党新一轮的武装叛乱束手无策,督政官想到了拿破仑,拿破仑不负众望,很快用大炮击垮了保王党人,稳定了局势。作为奖励,督政府晋升他为陆军中将兼巴黎卫戍司令。拿破仑在军界和政界中一夜成名,成为巴黎家喻户晓的大英雄。1796年3月2日,他又被任命为法国驻意大利方面军总司令,6日,拿破仑与情人约瑟芬结婚,一时春风得意。

虽然拿破仑在意大利战场上以其出色的指挥技巧和英勇的战斗气概所向披靡,屡次击退奥地利和撒丁王国组成的第一次反法同盟的进攻,并最终迫使他们签订了议和条约,督政府却在酝酿对付他的办法。因为,随着拿破仑的声望日渐升高,督政府已经开始感受到一丝威胁。1798年,按照来自督政府的命令拿破仑任东方远征军总司令,奉命离开土伦,远征地中海那边的埃及。

从执政官到皇帝

可是,在埃及青尼罗河上拿破仑遇到了首位令他在战场遭受挫折的敌手——英国海军上将纳尔逊将军,他不仅在尼罗河上摧毁了拿破仑的舰队,还将在未来在更广阔的海面上给拿破仑更沉重的打击。拿破仑的海军主帅战死沙场,陆军受困,心情大为沮丧的他把气全都出在了法老金字塔前巨大的狮身人面像身上,斯芬克斯的鼻子就是在此时被他一把扭下。

一次偶然的机会,拿破仑从一张过期的报纸上获悉法国本土内外交困,外部第二次反法同盟正在形成,内部保王党人再次集结。1799年11月,察觉到良机在即的拿破仑秘密返回法国,发动了“雾月政变”,将权力从督政府手中夺取过来,随即组织法兰西共和国执政府,并自任第一执政,实际的独裁者。

这位受到启蒙思想洗礼的执政官终于有了机会能够施展自己的抱负,建立他心目中的理想国。除了继续以军事行动巩固政权之外,拿破仑在国内进行了多项重大改革。其中最有意义,也最为他自豪的是他组织编纂了《拿破仑法典》,以立法的形式最终保全了大革命初期的革命果实。他曾自述道:“我的伟大不在于我曾经的胜利,滑铁卢一战已使它随风而去,我的伟大在于我的法典,它将永远庇护法兰西的人民享受自由。”

权力的叠加滋长个人的野心,独裁者拿破仑渐渐不再满足于第一执政十年任期的限制。1802年,在他的要求下参议院进行了民意调查,最后修改了共和八年宪法,将执政官任期改为终身,拿破仑距离王冠上的那颗钻石仅仅一步之 遥了。不论是出于真诚的追随,还是纯粹作为官僚阿谀奉承的本性,围绕在拿破仑周围的官员们很快察言观色明白了拿破仑这位未冕之王的意图。于是,1804年4月30日,议员巨雷向保民院上了一份奏章,建议将共和国改为帝国。5月3日,参议院议长康巴塞雷斯率领全体议员宣读请愿书,恳求拿破仑接受人民的请求,为保护法国人民永远的自由而成为他们的国王。这正中拿破仑下怀,他稍微推辞之后便欣然应允。15天之后,参议院便正式批准了新的宪法,拿破仑从法律上成为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

拿破仑一世加冕大典

作为欧洲的传统,而且为了给皇冠加上更加神圣的光环,拿破仑极为礼貌地邀请教廷教皇庇护七世前往巴黎为他加冕。教皇感到极大的震动和愤怒,那个小个子的法兰西新皇帝竟然破坏规矩要教皇屈尊就驾。但是,在枪炮的威慑下,庇护七世只能忍气吞声,满足拿破仑所有的要求。1804年12月2日,教皇登上巴黎圣母院的祭台,冗长复杂的仪式过后,他准备将皇冠戴到拿破仑的头上。没想到,早已经等得不耐烦的皇帝一伸手接过了皇冠亲自戴到自己头上,然后,又把一顶小皇冠戴到皇后约瑟芬的头上。在人们的欢呼声中,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为自己进行了神圣的加冕。

重回帝制下的法国在这位35岁皇帝的率领下横扫欧洲大陆,整个欧洲旧世界的秩序被这个新帝国搅动得地覆天翻,欧洲历史上又一页开始了。 BJaTMC1/g1h0YMLunKLrMCGcTSPYSy0L+HfQAz7EzFbQnIWXOG6Tts6zcMipfHt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