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拿破仑之死

拿破仑并不是被世人征服的。他比我们所有人都伟大。但上帝之所以惩罚他是因为他只相信自己的才智,把他那部庞大的战争机器用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然而凡事物极必反,古今概莫能外。——法国元帅贝尔纳多特

驶向圣赫勒拿岛

空阔的南大西洋上零星地散布着一些小火山岩岛,圣赫勒拿岛就是其中之一。1502年,葡萄牙人首次登上这座小岛。1659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将它变成了英国的财产。圣赫勒拿岛方圆仅有121平方千米,在浩瀚的洋面上,微小如一滴水珠。从这里向北距离非洲1750英里,向西航行1800英里才能看到南美洲大陆,而距离英国更是远达4000英里。然而,就是这座孤寂荒芜的小岛,即将迎来并且埋葬掉一位伟大的人物——拿破仑。

1815年6月,从滑铁卢返回巴黎的拿破仑皇帝身心疲惫,他的雄心壮志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可是更令他痛苦的是,3个月前法国国会还把归来的他视为救世主,而在他铩羽滑铁卢之后,国会立刻换了一张面孔,嘟嘟囔囔地抱怨他为巴黎招来了灾难。6月22日,疲倦的拿破仑皇帝再次宣布退位,距3月19日重新恢复帝位仅仅103天,短暂的“百日王朝”更像是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回光返照,最后的光辉熄灭后,辉煌一时的帝国永远失去了色彩。

皇帝的威严不允许他做出潜逃的猥琐行动,经过郑重思考,他决定向打败的英国申请居留,他以为英国政府会具备容纳战败的对手的骑士风度。但是,拿破仑再次判断错了。7月31日上午,英国海军部官员亨利·邦伯里爵士和普利茅斯海军基地司令长官基思勋爵给拿破仑带来了英国政府的决定书:“英国政府如果给予波拿巴将军再次搅乱欧洲和平的机会,将不合乎对英国及其盟国所负有的责任。因而必须限制其自由……”实际上这是一份对拿破仑宣布的放逐书,放逐的目的地就是遥远的圣赫勒拿岛。

8月7日,无可奈何的被流放者带领27名随行人员登上“诺桑伯兰”号,驶向圣赫勒拿。

最后的岁月

两个月又一个星期的航行之后,圣赫勒拿岛阴森森的峭壁逐渐出现在人们 的视线中。在拿破仑的随从马尔商的眼里,那里犹如一座坟墓。拿破仑在甲板上沉默地眺望了一会儿,一言不发地返回了船舱中。

岛上的居民热情好客,对拿破仑充满了好奇心,他们在这个海岛上日复一日的单调生活因为这位曾震荡了整个欧洲的法国前皇帝的到来而显得有趣起来。乍一登岸,专门等候他到来的居民们就聚拢过来。因为天黑,他们甚至打起灯笼来,希望一睹拿破仑的风采。挤在人群中的有欧洲的白色面孔、来自非洲的黑人奴隶,甚至还有中国人和印度水手。

战场上的拿破仑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并非拿破仑的特色,他更喜欢将自己的战略在自己的眼前实现,战场上的胜利必须由他亲自体验。

拿破仑最初在一所叫“荆园”的小别墅里居住了一个多月。周围的人们经常看到与他们想象中可怕的征服者相去甚远的拿破仑,上午坐在窗前或者阳光下向他的随从口授回忆录,下午时邻居巴尔科姆家的两个小姑娘会过来与他嬉戏玩耍,晚上拿破仑则会接受邀请到邻居家共进晚餐,就这样消磨漫长的时光。他们交谈,或者打一种叫“惠斯特”的纸牌,孩子们偶尔会问他一些天真的问题,引得拿破仑哈哈大笑。

一个月后,拿破仑搬到了新住宅“长村”。这里海拔高1730米,湿润的海风带来新鲜的空气,环境清幽。桉树丛的那边还有一片长约1.5千米 的跑马场。拿破仑在限定的范围内可以自由行动,不论散步还是骑马都无人约束。在大西洋宜人的季风吹拂下,葱翠的草木和蓝天白云,构成了一幅田园牧歌般的美好景象。

拿破仑遗像

一将功成万骨枯!这是拿破仑的事业。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这是拿破仑的写照。在圣赫勒拿的蜗居中,拿破仑走完了人生的最后历程,安详地回归天国。

英雄末路

但是,对一个流放者来说,真实的生活能够如此诗情画意吗?

第二次被黯然流放的拿破仑已经彻底沦为了囚徒。在厄尔巴岛时,他还享有人身的自由,拥有2000多军队供他指挥,而且还能够在岛上修建堡垒,俨然是厄尔巴岛的主宰。然而,有了前车之鉴,被放逐到圣赫勒拿岛的拿破仑被谨小慎微的英国政府严密地监控起来。

为了加强对拿破仑的监督,防止他再次逃走或者被搭救,英国增派了2000名专门看守他的部队,加上岛上原有的1000名将士,将拿破仑日夜置于监控之下。拿破仑被规定只能在围绕树林10千米的范围内活动,后来这个范围又被缩小到8千米,一旦越界,就会被荷枪实弹的士兵送回。晚上9点一过,房屋周围就会布满哨兵,每隔50步就有一个哨岗,随后设岗的时间就向前提到了日落以后。夜里一旦拿破仑离开房屋,就立刻有两名士兵与他如影随形。而他来往的信件也必然先由总督仔细地审查过后才会交到他的手中。

愤怒的拿破仑经常大发雷霆,发出令人恐惧的咆哮,可对他的严密监禁却依然在继续。渐渐地,犹如被久困于牢笼中的狮子,这头来自科西嘉的雄狮的锐气也逐渐被消磨殆尽。拿破仑不再经常外出,整日待在室内,或者继续口述他的一生、战争打发时光,或者干脆呆呆地看着他妻子的画像、儿子的石膏像,长时间默默无语。多雨潮湿的天气使圣赫勒拿显得阴暗凄凉,拿破仑的面孔日益苍白抑郁起来。长期拘束在室内缺乏运动,以及内心的苦闷严重损害了他的健康。他经 常向他的医生诉说自己身体的不适:胃部剧烈疼痛、“如火烧一般”、发冷、恶心、没有食欲。1818年,拿破仑的健康逐渐恶化,某种重病侵蚀着他的身体。1820年底,虚弱的拿破仑只能吃一些流质食物,蔬菜或者肉类令他难以忍受。1821年5月5日,曾经叱咤风云的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拿破仑的生命渐渐走到了尽头,他的意识开始模糊,混乱地说着“约瑟芬”或者“我的儿子”之类含混的呓语。下午5点49分,拿破仑·波拿巴停止了呼吸,年仅52岁。5月9日,经过解剖检查后,穿着他生前最喜爱的法兰西帝国轻骑兵制服,拿破仑的遗体被放入四层棺椁中埋葬在圣赫勒拿岛上的山谷中。直到19年后,路易·菲利浦派太子将拿破仑的遗骸接回法国,最后安葬在圣路易大教堂。

圣路易大教堂的拿破仑棺椁

一抔黄土虽掩将岁月遗痕,千古功名必彪炳史册。功耶罪耶,任由后人雌黄,名耶利耶,且看渔樵互答!

身后纷纭

兵败滑铁卢之后,拿破仑渐渐消沉在遥远的大西洋上,人们也渐渐淡忘了那位几乎颠覆了整个欧洲的“科西嘉怪物”。直到他的死讯传来,人们在惊诧中再次回忆起那曾经如火如荼的欧洲,也对那段历史的创造者再次关注起来。但人们谈论得最多的不是拿破仑的财产或者遗嘱,而是他的死因。曾经如雄狮一样精力充沛的庞大帝国缔造者52岁便溘然长逝,显得突兀而可疑。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拿破仑死于慢性中毒,证据是英国哈威尔的核化验室检验了被带回欧洲的拿破仑的头发,发现头发中的砷含量超过正常值的20倍。砷是一种剧毒化学元素,它的化合物三氧化二砷就是剧烈的毒药砒霜。因此,有人猜测在拿破仑生前有人偷偷在他的食物中下毒。但这种怀疑受到了另外一些人的质疑,因为通过对比可以发现,拿破仑1804年的头发中砷的含量和1821年的相差不多。那时人们流行用砒霜保存头发。不过,19年后,为了将拿破仑的尸骨移回法国,人们打开棺木却发现本应该成为白骨的尸体却几乎完好无损,而这正是因为尸体中含有大量砷所致。新一轮下毒阴谋说又被吵得沸沸扬扬。

但是,不论是哪一种原因,总之这位历史上几乎妇孺皆知的名人、伟人,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幕后,永远地隐退在了黑暗之中。 1V0LDLuW1B5n7AMPGPnwJPoz+VpXlaX2T8rQ2WCSfOtKusaVLK+pH6JwHS+TCUZ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