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两大国际组织的对抗

——北约与华约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和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是冷战中美苏双方为了对抗而分别联合自己的盟国成立的政治、军事联盟,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实现其冷战战略的平台。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美国在二战后一直非常重视欧洲,因为这里在二战之后成为东西方对峙的最前沿,是美苏冷战的主战场。在美国看来,这里的安全关系着整个西方世界的安危。所以美国实施了马歇尔计划,在经济上援助西欧。与此同时,美国积极推动西欧的联合,试图建立以美国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从而实现控制西欧、遏制苏联的目的,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就是美国为实现这一目的而采取的最重要的措施。

为了构建西欧共同安全防务网,美国首先以反共和复兴欧洲为口号,积极推动西欧联合的发展。在美国的支持之下,1948年1月,英国正式提出了建立西欧联盟的建议,得到积极响应。3月5日,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五国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举行谈判,缔结了一项以军事同盟为核心的集体防御条约,通称《布鲁塞尔条约》。3月17日,五国外长在布鲁塞尔正式签约,条约为期50年。根据规定,缔约国在受到侵略威胁时有互相提供一切援助的义务,这明显是针对苏联的。8月25日,《布鲁塞尔条约》生效,布鲁塞尔条约组织正式成立,该组织设有外长协商委员会、西方联盟防务委员会、参谋部和司令官委员会等机构。

布鲁塞尔条约组织虽然成立了,但是当时的西欧各国和美国都认为这一组织有着很大的局限性,特别是在当时的情况下,如果没有美国的参与,西欧的共同安全根本无从谈起。美国也认为《布鲁塞尔条约》签约国过少,无法满足美国在这一地区的安全需要。因此美国国内要求与西欧国家签订共同防御协定的呼声日益高涨。1948年6月间,美国参议院通过了范登堡提出的议案,允许美国在互助、互援基础上,在涉及美国国家安全的情况下,通过宪法程序参加区域性的或其他性质的集体防务协定,从而为美国与西欧的联合确立了法律依据。紧接着的7月6日,美国、加拿大和布鲁塞尔条约组织成员国在华盛顿举行会议,讨论缔结集体安全条约。9月9日,会议通过了一份供与会各国政府讨论的备忘录,即所谓“华盛顿文件”。文件对即将成立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性质、范围、缔约国承担的义务及其与其他欧洲组织的关系等作了明确规定。

1949年3月18日,《北大西洋公约》条文正式公布。4月4日,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丹麦、加拿大、冰岛、挪威和葡萄牙12国外长在美国华盛顿举行《北大西洋公约》签字仪式。8月24日,《北大西洋公约》正式生效,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随之成立。

《北大西洋公约》由一个简单的序言和十四项条款组成,其中以第五条最重要,它规定: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个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攻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9月17日,北约最高权力机构北大西洋理事会成立,由各成员国外长组成,另外还成立了由各国国防部长组成的防务委员会,由各国总参谋长组成的最高军事权力机构——军事委员会。北约拥有统一的军事指挥系统,先后成立了欧洲盟军司令部、大西洋盟军司令部、海峡司令部和加拿大-美国地区计划小组。

1954年10月,法国、德国、英国、美国在法国巴黎签署《巴黎协定》。照片中从左至右分别为:法国总理皮埃尔·孟戴斯-弗朗斯、西德总理康拉德·阿登纳、英国外交大臣安东尼·艾登、美国国务卿约翰·福斯特·杜勒斯。该协定于1955年5月生效,根据协定,联邦德国结束被占领状态,成为主权国家并加入北约。

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

北约建立之后,即成为美国对抗苏联的重要工具。1952年,深受杜鲁门主义之惠的希腊、土耳其加入北约。1954年10月,美国、英国、法国、联邦德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意大利、加拿大九国代表签订《巴黎协定》,批准联邦德国加入北约。这样一来,整个西欧除了西班牙和几个中立国外都成为北约成员,对苏联及其东欧各国形成了很大的压力。1954年11月13日,苏联照会美国、中国和欧洲23国,对《巴黎协定》表示坚决反对,并建议于11月29日在莫斯科或巴黎召开全欧洲安全会议,讨论建立欧洲集体安全体系。西方国家拒绝了苏联的提议。这年的11月29日至12月2日,在没有西方国家参加的情况下,苏联与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民主德国代表在莫斯科举行欧洲和平与安全会议,宣布如果西方国家不顾反对将联邦德国纳入北约,那么他们不得不采取应对措施以确保自身安全。西方对此不予理会,1955年5月《巴黎协定》正式生效,联邦德国加入北约。苏联立即采取反制手段,不仅废除了与英国和法国的友好条约,更于1955年5月11日至14日在波兰首都华沙召开了第二次欧洲和平与安全会议,与会莫斯科的八国签署了《友好合作互助条约》,即《华沙条约》。

《华沙条约》针对《北大西洋公约》提出在某个或几个缔约国遭受进攻时,其他缔约国有义务采取一切措施予以援助,《华沙条约》的宗旨就是集体防御。根据《华沙条约》陆续成立了最高决策机构政治协商委员会、最高军事机构国防部长委员会,外交部长委员会和联合武装力量司令部等机构。

1955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会议。

对抗与结束

北约和华约两大组织的建立是美苏冷战的产物,而他们的成立也标志着以冷战为表现形式的军事对抗正式开始。所以,北约和华约从根本上说是美苏冷战和争霸的工具,在建立之初,他们的核心权力,尤其是军事指挥权分别被美国和苏联牢牢攥在手中。北约盟军最高司令由美国人担任,北约核打击力量的使用权操纵在美国总统手里。华约联合武装力量司令部的历任总司令都由苏联国防部第一副部长兼任,而其他成员国的国防部长或军事领导人则只能出任副司令员。

美国通过北约在政治上和军事上加强了对西欧的控制,在欧洲大陆组成一个遏制苏联、东欧的弧形包围圈。苏联则通过华约把其东欧各国紧紧地和自己捆绑在一起,形成了对抗西方的强大势力。

对于两大条约组织下的各参与国来说,他们的命运或主动或被动地和美国或苏联联系在一起,他们虽然在集体防御下获得了安全庇护,但是美苏之间令人神经高度紧张的长期对抗,也正是二战后欧洲乃至整个世界最大的不稳定因素,所以身处其中的各小国也只能是听命于各自的首领,否则就会出现华约军队入侵捷克斯洛伐克那样兵临城下的危局。

1968年,由于与苏联产生激烈矛盾,阿尔巴尼亚宣布退出华约。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局势风云突变,共产主义运动进入低谷,发生了一系列激烈变动。在这场变动中,华约逐渐走向解体。1990年10月3日,东西德合并,民主德国退出华沙条约组织。1991年2月25日,在布达佩斯召开的华约政治协商委员会非常会议,决定从1991年4月1日起终止在华沙条约范围内签订的军事协定的效力,废置华沙条约组织的军事机构。同年7月1日,华沙条约缔约国在布拉格举行会议,宣布华沙条约组织正式解散。这场持续了35年的两大组织之间的对抗最终宣告结束。

北约在成立之后一直保持着扩张的趋势,1952年吸纳了希腊和土耳其,1955年接纳了联邦德国,1982年则吸收西班牙加入。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北约开始向地区性防卫协作组织转变,积极介入对伊拉克、南斯拉夫、阿富汗等国的战争。同时北约积极东扩,将大批华约成员国和苏联加盟共和国吸收进来。1999年,在北约成立50周年之际,波兰、捷克和匈牙利加入北约。此后,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阿尔巴尼亚等国相继加入北约,如今北约已经拥有28个成员国,成为在地区安全和国际事务中举足轻重的一支力量。

1946年1月30日,联合国大会在伦敦召开首次会议,比利时政治家保罗·亨利·斯巴克被选为联合国主席。1958年,他成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秘书长。 UXbT8tKORDxXtw3bsklf7u3RsikJc+GvczNsXqMNReWlds1NU+xJ309X4VCXdBQ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