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公元1943年

人物:罗斯福 丘吉尔
地点:摩洛哥卡萨布兰卡
关键词:同盟国

卡萨布兰卡会议

1943年1月14日至24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在摩洛哥的卡萨布兰卡举行会议,就盟军在1943年向德、意、日这三个国家作战的计划和措施达成协议,并首次提出敦促轴心国“无条件投降”的响亮口号。

1943年1月,美国总统罗斯福在卡萨布兰卡会议期间还视察了驻卡萨布兰卡的美军。

首脑齐聚

1942年12月之前,英国总参谋部给出的反攻欧洲大陆的建议是英军首先应将北非大陆的德意军队消灭,然后在防守薄弱的西西里岛登陆,进而占领整个意大利,最终向德国的心脏地区推进,这要比直接在德军防御体系十分完善的法国沿岸登陆要更有把握。这一建议最初获得了丘吉尔的认可,而且英国人也开始积极准备在地中海实施登陆作战的“火炬行动”。但很快丘吉尔的态度就发生了一定的改变,他开始考虑和美国一同在地中海或法国沿岸实施大规模登陆作战的计划。促使丘吉尔的态度发生改变的因素有两个:一是苏联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已经开始占据上风,并展开了反攻行动,如果英国不对德国采取大的反攻行动,将会让苏联产生极大的反感,从而影响整个欧洲战场的进展;另外一个因素就是此时美军在瓜达尔卡纳尔岛与日本人的战斗日趋激烈,美国人极有可能会抽出驻扎在英国的大批军队前往太平洋战场进行支援,这将导致未来对德作战中美军数量的减少,英军的作战压力就会加大。

美国陆军参谋长乔治·马歇尔上将得知丘吉尔的想法之后欣喜若狂,因为他是一贯主张横渡英吉利海峡登陆法国沿岸与德军直接交战的美军高级将领之一。马歇尔立即与罗斯福总统进行沟通,后者也对反攻欧洲大陆的前景十分看好,并希望能更好地与苏联合作共同打击纳粹德国。罗斯福十分迫切地希望苏联人,最好是斯大林本人前来与英美高层进行会谈,解决三方有意见分歧的重大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包括目前对德作战的现实问题,还涉及战争结束后的一些安排。1942年12月2日,罗斯福在写给斯大林的邀请信上说:“最使我心情激动的考虑,就是我渴望和你会谈。我建议在非洲某一个安全的地方秘密会晤,这对我们三个人都很方便。时间约在1月15日至20日。”虽然丘吉尔出于外交礼貌也向斯大林发出了邀请,但骨子里反共的他并不对邀请斯大林参加首脑会议特别感兴趣,因为他希望最大限度地避免苏联人可能在会议上给他带来的任何麻烦。

(上、中、下三图)1943年1月,罗斯福与丘吉尔在卡萨布兰卡会晤。在这次会议中,尽管这两位在一些问题上还存有分歧,但在将击败轴心国作为战略目标的看法上是一致的。

面对邀请,斯大林很快就做出回应。12月6日,他以苏军正在全力围歼德军保卢斯集团为由婉拒了会议邀请,虽然他非常赞成三国首脑开会商讨对德军事策略,“但是非常遗憾,我无法离开苏联。现在正是重要关头,对我来说,即使离开一天也不可能”。但他还是向罗斯福和丘吉尔直截了当地表达了希望知道美英军队进攻德国的作战计划。收到斯大林的回信之后,罗斯福和丘吉尔立即对会议的时间和地点等细节进行了安排。最终,北非摩洛哥的卡萨布兰卡被选定为会议地点,时间定在1943年1月中旬。

反攻计划

1943年1月12日,丘吉尔首先抵达卡萨布兰卡,两天后罗斯福也顺利到达。从这天开始至1月24日,双方召开了一系列会议,讨论相互都很关心的问题。这次会议的详细内容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七年后的1952年才对外公布,尽管它达成的主要决议人们是知道的。美国人最终同意了英国提出的首先进攻地中海沿岸地区的计划,英国人则同意了美国关于太平洋和远东的总体作战计划。这个决议多少让马歇尔感到失望,但还能勉强接受。美英双方还重申了首先击败德国的基本战略,其中大西洋反潜作战被提到了首要位置,因为此时邓尼茨的大批“狼群”正在大西洋上肆无忌惮地攻击英美运输船队。对于苏联,两国首脑则再次确认了向其运送武器装备和粮食补给应是优先考虑的问题。

会议期间,美国总统罗斯福与法国亨利·吉罗上将坐到了一起,后者一心想要依赖大国从而争取重新装备北非法军,他的这一政策与戴高乐发生了矛盾。

关于反攻欧洲大陆的详细作战计划,双方商定从三个方向对德军发动进攻:一是从西西里岛登陆,其目的是使盟军船只能够在地中海顺利通行,而不受意大利海空军的袭扰;二是在当年的八九月间在法国沿岸登陆,发动对德军的大规模进攻;三是美英空军一起对德军实施大规模的战略轰炸,最大限度地削弱德国的战争机器。为了协调双方军队的行动,决定由美国将军艾森豪威尔担任最高统帅,英国将军亚历山大担任其副手,接手两国全部地面部队的作战指挥权。而在地中海和北非作战的海空部队则主要由英国人来指挥。由艾森豪威尔担任最高统帅的决定,一个原因是丘吉尔希望美国能继续保持对地中海地区的兴趣,另一个原因就是避免让法国人产生在英国人指挥之下作战的不满。

在对日作战方面,英国全盘接受了美国的建议,双方同意对日本控制的地区发动一系列的平行进攻。已经在所罗门群岛和新几内亚沿岸进行的攻击将分别推进至拉包尔和帝汶岛,此外还将横贯太平洋中部对特鲁克岛和关岛发动进攻,在北太平洋则将进攻阿留申群岛中两个被日本人占领的岛屿,最后将在缅甸发动一场由中、英、美三国部队联合进行的战役,以重新打通通往中国的陆上交通线。

卡萨布兰卡会议的决议并未使各方都感到满意,其中苏联人的不满是最强烈的。他们认为把在法国登陆的时间推迟到八九月是不可理喻的,因为这意味着在未来八个多月的时间里,苏联红军依旧得依靠自己的力量与庞大的德军部队进行苦战。之后不久,当突尼斯的战斗陷入胶着状态时,斯大林开始怀疑美英开辟第二战场的诚意。

1943年1月24日,卡萨布兰卡会议期间的合影。左起分别为法国吉罗上将、美国总统罗斯福、法国戴高乐将军、英国首相丘吉尔。

无条件投降

卡萨布兰卡会议提出的最重要的政治问题,就是制定出美英两国都能接受的轴心国投降条件。罗斯福在来卡萨布兰卡之前就打算提出一个敦促轴心国投降的响亮口号——无条件投降。获知罗斯福的提议之后,丘吉尔随即表达了不同意见。他同意向德国和日本提出“无条件投降”的呼吁,但认为该口号不适用于本来有希望争取过来的意大利。在会议结束后的记者招待会上,罗斯福还是宣布了“无条件投降”的口号。当时丘吉尔的表情十分尴尬,他没想到罗斯福在完全说服自己之前会宣布该口号。但丘吉尔并没有立即对此表示反对。罗斯福为什么会这样做呢?他有自己的考虑。首先,罗斯福希望自己的言论能对轴心国产生一种威慑力量,促使其内部发生分裂;其次,他是想消除美国国内一些人认为美国会与轴心国达成某种交易的担心,激发广大民众抵抗纳粹暴政的决心;最后,罗斯福是希望向苏联人传达一个信息,即西方盟国将会与轴心国作战到底,绝不会考虑与德、意、日这三个国家单独媾和。

此外,在这次重要的会议上,法国问题也是双方讨论的焦点。美英两国将各自支持的法国政治领导人吉罗和戴高乐硬拉到了一起,希望他们能紧密团结在一起,为解放法国做出贡献。吉罗是美国特工从法国南部营救出来的一位法国将军,美国支持他成为未来法国的政治首脑,而戴高乐则是英国一直支持的“自由法国”运动的领导人。但吉罗和戴高乐压根儿就不是一路人,虽然1943年1月24日两人在罗斯福和丘吉尔面前完成了一次“勉强的握手”,并同意组建法兰西民族解放委员会,但最终还是没有将这两个人真正联合到一起。

卡萨布兰卡会议结束之后,虽然只有部分决议付诸实施,如对西西里的进攻等,但这次重要会议所取得的成就是无法抹杀的。卡萨布兰卡会议为美英双方共同制订和实施打击轴心国的作战计划奠定了基础,而且还部分消除了苏联人的不信任感,促使其积极投入到随后的反攻行动中去。

电影《卡萨布兰卡》海报

延伸阅读

《卡萨布兰卡》

《卡萨布兰卡》又名《北非谍影》,拍摄于1942年。当时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值白热化阶段,这部电影以二战为背景,由著名影星英格丽·褒曼和汉弗莱·博加特主演。故事发生在北非摩洛哥最大的港口城市卡萨布兰卡,在纳粹统治下,要从欧洲逃往美国,必须绕道这座城市,这就使得卡萨布兰卡的形势异常紧张。男女主人公在这座城市里演绎了一段浪漫忧伤的爱情故事。电影一经放映就获得巨大成功,并夺得当年的三项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和最佳剧本奖。 sHiTRP7izg6OTKxTUQUDMHAqLiwqfVJLgHFibzoHHApcPn5NRL6NqiKGsZ2XmhB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